书城经济改革现场:晚清经济改革始末(全集)
3407500000080

第80章 黄海血战(1)

两巨头争霸上海滩

上海富商的房地产美梦

1882年2月4日,黄浦江的一股寒风刮进了招商局办公室。

徐润浑身打了一个寒战,双手搓了搓,口中呼出的热气迅速雾化。此时,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让徐润顿感寒意尽除,报纸上说上海知县莫祥芝要重新丈量土地。自己已经屯地三千亩以上,[1]这一次重新丈量土地是一个绝对的利好消息。

徐润反复地斟酌莫祥芝贴出的政府告示:“沿江一带滩地曾于咸丰八年奉委勘丈,至今20余年,有无续涨必须复丈,并分别追缴租息地价,造册请求升科。”[2]曾经的荒芜之地——上海外滩一带现在商家是越来越多,连帝国首富胡雪岩都在淮海路一带购买了大量的商铺用地,汇丰银行、怡和洋行等外资金融机构也在这一带购置了不动产。莫祥芝重新丈量这一带的土地是为了征收地税,填补地方财政赤字。这样一来无疑会推动地价上涨,自己的财富增值指日可待。

县衙的公告犹如一剂兴奋剂,注入了上海房地产。

鸦片战争之后,英国驻上海领事巴富尔(George Balfour)强迫上海道台宫慕久签署了一份地产租界合同,以每亩年租金一千五百文的超低价格将830亩土地租给了英国人。拿到土地租借权后,英国人将租界地搞成了国中之国,以怡和洋行、宝顺洋行、琼记洋行、旗昌洋行为首的一大批欧美商人都在英租界内投资房地产。

宝顺洋行的老板韦伯在离开上海之前,曾告诉徐润:“上海市面,此后必大,汝于地产上颇有大志,再贡数语,如扬子江路(今外滩)至十六铺地场最妙,此外则南京、河南、福州、四川等路可以接通,新老北门至美租界各段地基,尔尽可有一文置一文。”[3]

韦伯让徐润赌上全部身家。没错,太平军攻陷江浙后,江南的富庶与繁华如梦般随风而逝,苏州、杭州加速衰落,而有西洋雇佣军跟警宪保卫的上海则成为世外桃源,“商人借经商之名,为避兵之实,既连袂而偕来”。“商人集则商市兴,绅富集则金融裕,而领袖商业之金融机关,则次第开设矣。”[4]

商人跟百姓都涌入上海避难,为这座城市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跟资金。更重要的是,苏伊士运河开通,英国政府只准蒸汽轮船通行,伦敦直达上海的航程由120天以上缩短到55天~60天。同期,上海与伦敦之间的电报线路开通,欧洲跟上海的政治、商业信息可在瞬间掌握。尽管经历了1872年的金融危机,但交通和通信的革命快速地刺激了上海经济复苏,房地产如沐春风。

房地产的繁荣令上海地方官心急如焚,英国人将租界的管辖权弄到自己手上,土地出租的租金也就跟地方政府没关系了,上海地方官眼看着地价一个劲地飙升,财政却连一个子儿都没有进,银子全让洋鬼子稀里糊涂地给赚走了。剿灭太平军后,驻扎在上海的雇佣军、租界警察、官僚机构越来越多,洋人的租界一扩再扩,甚至刨掉了江浙商帮在上海的坟地。

在上海公共租界的工部局董事会中,以犹太裔沙逊家族为首的八名董事都在投资房地产。[5]他们掌握着两类相当机密的商业信息,一类是租界扩张的信息,一类是修路造桥等市政工程信息。这两类机密信息将决定土地的升值,他们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到租界外提前收购便宜的土地。洋商经常跟地痞勾结,恐吓老百姓低价出售地皮。[6]

当看到上海滩的地痞流氓都成了洋商的中间商,徐润对韦伯的判断更加坚信不疑了。莫祥芝发布政府令时,年仅44岁的徐润已经成为上海首屈一指的地产首富,拥有未建之地2900余亩,已建之地320亩,共建洋房51所,住宅222间,楼房3所,平房街房1890余间,每年可收租金12.29万余两,再加上投资的股票、当铺资产,徐润的总资产有321.947万余两。[7]

莫祥芝丈量土地就是要在洋人们的虎口中拔牙,阻止列强毫无节制地进行土地扩张。政府测量土地的政策一出,那些有着敏锐嗅觉的商人已经开始行动了,他们动用大量的流动资金吸纳土地,并且坐等政府测量以及之后的地租价格上涨。这样一来,租界地价迅速上涨,杨树浦一带每亩由七八十银元涨到二三百银元;新闸一带由百两涨到五百两。[8]

在华灯初上的一个黄昏,徐润端着茶杯喝茶,貌美如花的小妾在身后给他捏着肩膀。突然,仆人来报说门口有一个洋人求见。洋鬼子进了客厅,徐润脸上顿时露出笑容。这个家伙是和记洋行的经理顾林,是个英国爵士,徐润在宝顺洋行打工的时候两人就认识,顾林的眼睛跟狐狸眼睛一样,只要转巴转巴就是鬼点子,在上海洋场是出了名的英国老鬼。

徐润跟顾林进行了彻夜长谈。

在与顾林见面之前,徐润已经有一个宏大的地产计划,他打算成立一个股本为四百万两的宝源祥房地产公司。可是,由于招募商股的规模太大,而当时北方的旱灾也还没有缓解,江浙跟广东商帮的资金在北上赈灾的同时,还要大量投入到淮军集团的工业改革之中。更重要的一点是,当时长江跟黄河流域灾情不断,贸易逐渐萎缩。综上种种原因,宝源祥公司很难招募到足够的资金。

莫祥芝丈量土地的消息一传开,上海的房地产犹如烧红的烙铁,热得不行。徐润一度想将自己所有资金孤注一掷,但这种疯狂的想法很快就被理性战胜了。一旦自己的资金全部下注到房地产,就可能会拖垮旗下的当铺、钱庄。

“我们可以合作,你将公司章程交给我,我回到伦敦不出三个月就能将股票销售出去。”顾林提出了一个合资计划,徐润用手上的地皮入股,顾林从伦敦筹集国际资金,双方合资成立房地产开发公司,各持股百分之五十。

徐润打断了顾林的话,洋商在上海滩拿地的手段花样百出,一旦顾林将百分之五十的股权转让给一家洋商,洋商很可能会一步步蚕食掉自己手上将近三千亩的土地。徐润要确保自己在合资公司的控股权能达到百分之五十五。经过一番估算,徐润手中可供开发的成熟土地只值一百五十万两银左右,按照顾林筹集百分之四十五资金的比例,只能募集一百二十万。

资金跟控制权成为谈判的死结。

经过多轮的谈判和协商,双方终于同意成立宝源祥房地产公司,股本四百万两,双方各持股百分之五十。徐润决定将公司股权设置成债转股模式,以地皮入股,另筹集将近六十万两资金购买地皮作为股本。顾林拿着徐润的土地跟现金抵押凭证到伦敦招募商股两百万两,年息四厘五,徐润需要在二十年内原价购回债权。[9]

签署合资协议后,徐润掏出一万两银子,作为顾林回英国融资的路费和开支。

徐润是一个精明的商人,宝源祥地产公司的总股本其实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拿到顾林从伦敦募集来的资金,可以分期滚动使用,开发房地产,二十年内一定能还上借来的资本。另一边,上海滩疯涨的地皮同样也让顾林信心满满,一旦徐润二十年内不能还款,伦敦的资金可以马上转化为股权,这相当于从徐润手上拿走了一千五百亩土地,一千五百亩土地岂值两百万两白银?

徐润在上海滩开开心心地等顾林的伦敦资金,一个月过去了,徐润没有等到顾林的任何消息,他立即发了一份电报到伦敦,还找英国的朋友打探这个顾林是不是骗子。徐润这边是一封又一封电报,伦敦那边就是没有一点音讯。

过了好几个月,徐润终于等到了伦敦的消息,说顾林回到伦敦四处兜售宝源祥地产的股票,伦敦的资本家们对中国地产首富的公司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令徐润紧张不安的是,顾林的身体出现了状况,“初闻患脑病”。[10]实际情况是,顾林在伦敦期间参加了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举办的一个王室聚会,喝了一点洋酒,在马背上发羊癫疯迷迷糊糊摔了下来,脑子摔坏了。

顾林是英国王室贵族,所以王室派了两个最好的脑外科医生来治疗顾林的羊癫疯,结果命是保住了,就是一直跟神经病一样。徐润焦急地等待顾林病情好转,因为宝源祥地产公司急需伦敦资金输血。徐润又等了一阵,伦敦的消息是顾林的病情加重了,“继闻成癫痫”。[11]

徐润彻底失望了,已经成为神经病的顾林岂能从伦敦招募到两百万两资本?北方灾荒导致传统商业萎缩,民间资本要主动寻求新的投资领域,莫祥芝测量土地的举动有效打击了洋商通过内幕信息炒作土地,给了民间资本一个绝佳的投资机会。徐润不想错过莫祥芝给的投资机会。当时上海滩的房地产已经疯了,“屋宇尚未完,竟而已有人租定者,有窗壁尚未齐全而已有人搬入者。”[12]

滚烫的资本,激情四溢的投资,房地产成为上海商人不二的投资选择。徐润对自己在商界的江湖地位很自信。在失去了伦敦资本的情况下,他决定通过质押方式筹集房地产开发资金。徐润将拥有的土地、投资实业的股权全部质押给二十二家钱庄、外资银行,还从自己旗下的钱庄挪了储户存款3.29万两,共计筹集资金252.22万两,决定在房地产领域大干一场。

左宗棠消极背后隐藏的秘密

左宗棠走进了两江总督府。

一份《禀李傅相左中堂请招商集股设立汉口等处电线》的报告送到左宗棠的手上,在这份写给直隶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左宗棠的联名报告后面,署着郑观应、李培松、经元善、蔡鸿仪、李朝觐、袁天赐、严作霖、郑思贤、曹善谦一干商人的名字,这一帮人是参与天津到上海电报生意的投资商,都是淮军集团的资本盟友。[13]

郑观应他们希望左宗棠支持商人们承办汉口至浙江的电报。因为北京方面当初在批准津沪电报项目时规定,长江沿线的电报由津沪电报局统辖,但是汉口到浙江的电报线属于南洋的行政管辖区。南北洋、湘淮集团之间存在多重利益冲突,要想获得长江沿线的电报经营权,商人们就需要化解李鸿章跟左宗棠之间的多重政治障碍。

左宗棠将郑观应他们的联合报告扔在书案上,一放就是两个月。郑观应找到广东布政使王之春打探消息,这位布政使大人弱冠投入湘军,曾经做过曾国藩、李鸿章、彭玉麟的部下,在湘军中人缘极佳。

王之春是湘军集团中相当开明的改革干才,深受左宗棠喜欢。郑观应希望王之春能够陪同自己去拜访一下左宗棠。左宗棠在总督府接见了郑观应,在谈到长江电报项目时,左宗棠说:“电线有益于国家,有害于商,闻外国电报非商办皆创自国家。”[14]郑观应立即向上海滩的洋商询问,洋商都说左宗棠胡说。

在津沪电报架设之前,李鸿章反复向北京方面陈述电报的重要性,即国防情报瞬间传递,商业信息立等可得。津沪电报在经历了“官商合办”到“官督商办”的争论后,李鸿章依然站在了“官督商办”一边,一方面他要维护淮军集团改革路线的统一性,另一方面他要利用商人的力量完成自己在南北军事防线的布局。

郑观应他们很快就收到左宗棠对联合报告的批复:“电线为商贾探访市价所需,实则贸易之获利与否,亦不系电线。至军国大计或得或失,尤与侦报迟速无关。本爵阁督大臣预闻兵事三十年,师行十五省,不知电线为何物,而亦未尝失机,则又现存实证。”[15]左宗棠在批示中让江浙、湖北各地方官商议。

左宗棠的批复令郑观应感到崩溃,在西征新疆的过程中,左宗棠还不断从上海采购机器,在西北探矿采煤,怎么到了两江突然就变得如此颟顸?更何况津沪电报招商章程已经认可了商人对长江电报的承办权,朝廷在批文中也明确要求“添设长江电线,由津沪一局办理,不得另分门户”,[16]在左宗棠消极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郑观应很快就掌握到一个重要情报,左宗棠调离陕甘总督后,胡雪岩在西北的资源布局也立即停了下来,他将目光盯向天津、上海跟长江沿线。在盛宣怀联合江浙、广东商帮成功申办京沪电报项目后,胡雪岩欲独霸长江电报项目,“独禀南洋另设江线,不招股分,独输巨本。”[17]

“左侯相将召集商股购轮船八艘,往来津沪及长江等埠。奏设是居者虽系左侯相,而局中提纲挈领实系胡雪岩方伯,明年局当告成也。”[18]作为左宗棠麾下的经济改革主办者,胡雪岩的战略转移路线被《申报》的一则报道给曝光了。

左宗棠虽另起炉灶兴办轮船,但同样走“官督商办”的改革路线,由此可以看出他在改革的路线方面跟李鸿章没有任何分歧,在长江电报项目上的批示显然是言不由衷。在郑观应看来,左宗棠是为了让胡雪岩垄断长江电报项目,所以故意找茬儿。因为由左宗棠发起、胡雪岩承办的轮船公司,未来在津沪跟长江航线上将是轮船招商局的强有力竞争者,胡雪岩需要电报系统为新的轮船公司提供商业信息。

轮船招商局创设之初,胡雪岩曾经承诺认购股权,但最终放弃了,而且还在上海滩资本圈广泛散布谣言,导致朱其昂招股失败。现在左宗棠总督两江,有权选择两江漕粮运输的航运公司,一旦胡雪岩的轮船公司成立,那么轮船招商局将面临丢失两江漕粮运输业务的危险。两江漕运业务一直是轮船招商局盈利的保障,更是招商局同洋商打“价格战”的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