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全球通史
3412200000025

第25章 罗马帝国与希腊罗马文明(1)

一、奥古斯都的继承者们

世袭的君主政体

尽管奥古斯都严格遵守罗马共和国的旧习惯,统治者并没有皇位或皇冠,但他留给后代们的国家,实际上是世袭的君主政体。共和国被认为实质上是一个帝国,奥古斯都被后人称为皇帝,或“元首”,意即“统治者”。另外,在这个国家中,皇帝并不是由元老和平民大会共同选举产生的,而是由皇帝本人在皇室成员——他的儿子或养子中,挑选决定继承者。

这种世袭的君主政体经历了提比略、凯尤斯、克劳狄和尼禄几个皇帝,一直维持到公元68年。

奥古斯都之后的统治者们,并不像他一样小心翼翼地掩饰事实上的专制政体。在被操控的选举中,他们通常获选为终身任职。与此同时,平民大会的权力被完全架空,而对于皇帝提名的官员和建议的法律,元老院只保留投票通过的形式,实际上已无力控制政府。皇帝已经掌握了军队、财政、公共建设这三个政府中最重要的部门。

面包和马戏

虽然帝国的财政收入部分运用于皇室的奢侈生活,但皇帝们为了获得声望与民众的效忠,也尽量满足人民对“面包和马戏”的要求,也就是将部分财政收入用以补贴市民的粮食和娱乐活动。他们将从埃及运来的谷物免费分配给罗马的无产者。每逢节庆,整个罗马万人空巷,街头的游行,戏院里的演出,马戏场里的战车比赛,竞技场里的格斗和搏战,令人拍手称快。令人惊骇的是,民众最喜爱的娱乐是观看人与人之间互相残杀式的格斗和人与狮豹之间残酷的搏斗,他们对杀戮和流血完全无动于衷。财政的另一部分则用于供养效忠于皇室的军队及修筑公共工程。

公共建设和宫殿

除了公共娱乐外,皇帝们也毫不吝惜在公共建设上的花费。在罗马以及其他行省的城市里修筑气派的宽石道路和街区,兴建大理石庙宇和广场,并用石头建设高架渠为罗马供应更多的水。公元64年罗马大火焚毁了大半个城市,当时的统治者尼禄主持重修了笔直宽阔的大道,用坚实的房屋代替了旧有的木棚。并在被大火焚毁的地方开辟了一个大公园,在园里建造了有名的“金屋”,那是一座用石头和大理石砌成的巨大宫殿。为了公共娱乐,他把被控为放火犯的基督徒作为火炬当众焚烧。

虽然奥古斯都像罗马的首席贵族那样,在生活上力图不尚浮华,不事显赫。但他的继承者们却纷纷模仿东方帝王,过着奢侈的生活,神气极了。其中的凯尤斯和尼禄,甚至模仿埃及的国王,坚持要当神灵受人崇拜。

暴君和恐怖统治

“暴君”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其最初意义只是指用暴力手段取得统治地位的国主,后来也被用来指专制和嗜杀的统治者。从这两个意义上来说,罗马的许多独裁者或皇帝都是暴君。一个依靠暴力来维持其地位的统治者总是怀疑他的权力是否受到威胁,并为此感到担忧恐惧。

奥古斯都之后的四个皇帝,不论他们怎样浮华和自负,对他们的皇位,甚至性命,其实都没有绝对安全的把握。因此,他们不得不到军队探视,以取得近卫军兵士们的支持。然后依靠这支精选的队伍对元老和民众们施加压力。这支近卫军也成为皇帝们扫除敌手的利器。可是另外一个让皇帝们感到害怕的问题出现了:如果这支近卫军造起反来怎么办呢?

毫无疑问的,这种猜疑的心理,与当时放纵的狂饮和血腥的残忍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心理可以使我们更容易理解为什么奥古斯都以后的四个皇帝会被认为是嗜血的暴君和怪物。

提比略是个勤勤恳恳的中年将军,在接位初期他并不残忍。但随着权力的扩大,他杀害了很多被疑为对他有威胁的人,这使他得到了“暴君”的称号。凯尤斯是个二十五岁的青年,起初很得人心,但四年的皇帝生涯使他变得挥霍无度、残忍暴虐。他的绰号“卡利古拉”,即“小军靴”,比他缺乏人性的恶名要更知名,因为他小的时候喜欢穿一双军靴,装模作样地到处行走。克劳狄执政时,是一位充满书卷气息的中年人,可是他却想要征服尤利乌斯·恺撒曾经访问过的大不列颠。尼禄当初是一个热爱诗歌、绘画和音乐的十七岁少年,也是哲学家塞内加的好学生,但不久之后便沉溺于酗酒、杀人和荒淫。这些人总是指责别人犯罪,但他们也犯同样的错误和罪行。

公元68-69年的一年之内,卡利古拉被谋杀,克劳狄被毒杀,而尼禄迫不得已采取自杀行动来避免被人刺杀。三个皇帝接连兴起又灭亡,最终两人被杀,一人自杀,随后接位的是从地方行省来的维斯帕西安。

维斯帕西安

奥古斯都所创立的君主政体存在着一个缺陷,就是它太过于罗马化了。各行省和在边疆驻防的各军团认为,他们在皇帝的人选上有更多的决定权。尼禄死后,西班牙、高卢、莱茵地区、沿多瑙河一带和东方驻军都推荐了各自的候选人。维斯帕西安是一个颇负众望的司令官。正如恺撒和奥古斯都,他依靠军团的力量登基。他最初得到驻犹太和埃及军团的支持,随后得到多瑙河军团的支持,最终赢得皇位。

维斯帕西安并不像尼禄那样挥霍和炫耀。他下令拆毁“金屋”,并在原地建造了一座巨大的圆形竞技场,在这个石头砌成的剧场上不知上演过多少流血的悲剧,以至于到今天,它的遗址仍是笼罩着阴沉气的奇观。尽管维斯帕西安对各行省都很宽厚,但在他统治期间,由于犹太人的造反,他派遣他的儿子提图斯率领一支罗马军队攻克了耶路撒冷。维斯帕西安于公元79年寿终正寝。

图拉真

我们不可能在这里把罗马所有的皇帝逐一列举出来评判得失,但其中有些人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图拉真先是作为一名指挥官带领军队平息了叛乱,又以他平易近人的作风赢得了士兵们的效忠。在他的领导下,帝国的边疆范围拓展到史上最大。他以层出不穷的“表演”来讨好罗马群众。从他开始,各行省的议员占了元老院的大多席位,行省在罗马的统治上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图拉真来自西班牙,之后的罗马皇帝都是外省人。

哈德良

哈德良既是个军人又是个学者,他领导的政府给人们带来了二十年的安定生活(117-138年),他略微收缩了帝国的边疆,但加强了防御。他注重罗马的美化也关注各行省的建设。他通过多年巡视,足迹遍及全国。在雅典,他修建了奥林匹亚·宙斯的庙宇;在罗马,他修建了许多建筑,万神庙与他壮丽的皇陵保存至今。

马可·奥勒留

马可·奥勒留是公元161-189年间的罗马皇帝,他是一个典型的具有斯多噶派美德的人。在他当权的二十年里始终忠于职守,杜绝奢侈。他从早到晚勤恳踏实地工作,生活像穷人一样简朴。图拉真与哈德良两人都受到斯多噶派哲学的影响,与他们不同的是,马可·奥勒留师从安东尼,自己本来就是哲学家,他还写了一本著名的《沉思录》,在这本书里他既表达了斯多噶派的精神,也表达了他对民众的深厚同情。

不幸的是,基督教徒们被人们误解为与邻里不睦并仇视政府的人。因此皇帝们在掌权时期,对基督徒都有多多少少的迫害,即使最仁慈的皇帝也在所难免。马可·奥勒留统治时期尤其如此。

二、罗马帝国的后期

内战和塞维路斯的出现

公元192年,马可·奥勒留的儿子被下毒、绞死,罗马帝国的禁卫军和许多地区如不列颠、叙利亚、多瑙河等,都推选出了皇位的候选人。经过一场残酷内战的角逐,塞普提米乌斯·塞维路斯获胜了,他得意扬扬地披着沾满了鲜血的紫色皇袍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一跃成为罗马世界的首脑人物。

塞维路斯出生在布匿的阿非利加,学习过拉丁文,曾受到马可·奥里略部下的提拔。从多瑙河上一支军队的司令官,变成了罗马帝国不折不扣的军事独裁者。塞维路斯在位十八年(193-211年),有十二年用于征伐东方各地和半归顺了的不列颠岛。塞维路斯最著名最危险的政策是整批地屠杀有钱的人,把他们的地产充公并分给他的兵士。这个政策并非是他新创的,但从此时开始,却变成了罗马帝国皇帝们经常使用的措施。这项措施造成了三大恶果:它杀掉了一些德才兼备,而且能干又有文化的人;它加剧了权力和利益的争夺,让那些军队和富有野心的将军之间彼此争斗不休;它使罗马帝国的繁荣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

三十个皇帝

塞维路斯和他的儿子卡拉卡拉相继死去之后,军人们为追求权力和利益,将罗马帝国变成了势力角逐的战场。如果不把那些自封为王的计算在内,53年间(217-270年),有三十个皇帝,平均不到两年就出现一个,这三十个皇帝中只有一个人得以善终,其他的都死于谋杀。奥勒利安连出生在多瑙河农人家庭,他极富有才干,又是一名能干的将军,他仅用了短短五年的时间(270-275年),就恢复了罗马帝国内部的秩序和统一。但是即便如此,他和他的三个继承者也都未逃脱被谋杀的厄运。

公元三世纪的罗马内乱造成了四个灾难性的后果:

(1)内乱此起彼伏,专制政体也不再装模作样地进行掩饰;

(2)它破坏了罗马城在整个帝国中一贯有效的领导地位;

(3)它破坏了整个帝国所有的城市发展和建设;

(4)它削弱了罗马帝国在边疆上的防御能力,最终招致了蛮族的入侵。

戴克里先

戴克里先的出现打破了罗马帝国纷乱、斗争的可悲局面,重新建立了统治秩序。在公元284年到305年之间,戴克里先成为罗马皇帝,他不仅恢复了罗马内部的秩序,平息各种叛乱,收复了许多失地,而且对政府体制和机构进行了改革。他很清楚这个帝国实在太大,凭一个人的力量根本不能治理,于是把罗马帝国分为四部分,他和另外三个助手分别管辖一部分。其中一名助手在地位上仅次于他自己,称号是“奥古斯都”,而另外两个的称号则是“恺撒”。

戴克里先也对军队和税收系统进行了改革,然而在规定物价和工资这件事上,他虽然很努力,最终却失败了。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专制君主,自称拥有君权神授的资格。然而掌权二十一年后,他采取了出人意料的非常行动,辞去了皇位,选择退休。

君士坦丁

戴克里先之后,群雄相争的局面再次重现,并且一直持续到君士坦丁出现。公元312年,经过残酷的角逐,君士坦丁控制了帝国西半部,随后又征服了帝国东方区域,最后完成统一,成为罗马帝国唯一的皇帝。他将帝国首都从罗马迁移到拜占庭的旧希腊城市。君士坦丁重建都城,并用自己的名字来重新命名,“君士坦丁堡”意思是“君士坦丁的城”。君士坦丁堡位于欧洲和亚洲之间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这也是君士坦丁选择迁都于此的原因之一。君士坦丁在这里建立了一个“新罗马城”,对罗马帝国的政府进行改革。君士坦丁还接受了基督教,并将它立为罗马帝国合法的宗教,结束了历代罗马皇帝对基督徒的迫害。他在历史上被称为“君士坦丁大帝”。

至于基督教怎样变成帝国的主要宗教,而蛮族又是怎样入侵的,我们将在第五编里讲述。

查士丁尼

4世纪以后,“一国两帝”已成了罗马的习俗。一个在东方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一个在西方以罗马城为首都。5世纪里,西方的罗马帝国逐渐崩溃,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若干蛮族的王国。6世纪里,东方的罗马皇帝查士丁尼曾经一度收复罗马失地,形成了某种统一的局面(527-565年)。他从蛮族手里先后收复了意大利、阿非利加和地中海等地区。另外他还主持编纂了一部伟大的罗马法典,因而获得了永垂不朽的盛名。

查士丁尼死后,东西罗马又开始分裂,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方罗马,事实上已经独立成为希腊帝国。1453年以前,君士坦丁堡始终能抵挡住一切来犯和入侵。公元800年以后,西罗马帝国一度尝试复兴和统一,并在几次进攻东罗马的战役中,多多少少取得一些成就。

三、大罗马世界

之所以说是“大罗马世界”,是因为罗马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征服和统治了地中海周围土地的强国。地中海素有“大地中心”的荣誉,而罗马使它更加名副其实,真正使地中海成为世界的中心。

文化在欧洲的扩张

罗马成为地中海的主宰,使古老的东方文化与野蛮的西方文化交流、碰撞。因为罗马征服了近东的希腊化的世界,所以就如亚历山大把希腊文化向东传播一样,罗马把希腊文化向西传播。罗马帝国包括了布匿和迦太基人的世界,因此,罗马把近东希腊化的世界和欧洲西南部,以及布匿世界联合到了一起。通过这种方式,意大利、西班牙、高卢和不列颠直接成为古代文明的继承者,即使后来的蛮族侵略几乎冲击掉了不列颠和欧洲北部等地的罗马制度,但是却没有影响到意大利、西班牙和高卢(法兰西)的罗马制度,这三个地方依旧继承着罗马的语言和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