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解读】
工作狂成瘾症
“工作瘾”也称工作成瘾综合症,工作狂成瘾症,学名叫做病理性强迫工作。我们一般叫做“工作成瘾综合征”,目前已经把它作为一种正式界定的疾病纳入到诊断体系当中去。
可以说,它是对工作的一种过度依赖,表现为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工作时间超过一般的限度,以此来获得心理满足。当工作依恋失控,对人产生负面影响的时候,我们就把它当作心理上的一种障碍来看待。
工作成瘾也像毒瘾。人体内有一个“奖励系统”,这个系统的物质基础叫“脑啡肽”,又被称为“脑内吗啡”,是一种神经递质,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毒品就是通过这个系统提高人体“脑啡肽”的分泌,破坏人体平衡系统。工作也是通过消耗“脑啡肽”,扰乱平衡系统,造成白领不断寻找提高体内“脑啡肽”的成分,以至成瘾,形成迷恋工作的现象。工作成瘾属于一种精神障碍疾病。
【幸福驿站】
如果你本人就是个“工作狂”,建议你严格区分开工作和个人生活,否则长期的自我消耗,会拖垮一个人的神经。
1.做好下班前的结束工作
如果你是一个以办公室为家的人,那么要学着从办公室正常撤退:下班前梳理好一天的工作,做完与没做完的事都要随手记录在纸上,这样可以放心离开,不至于第二天手忙脚乱。下班了就是下班,要调节好自己的心理转变,不要在沉溺于工作的环节中,要充分放松自己,让自己的头脑充满了与工作无关的那些有趣的事情。
2.有意识地减轻工作压力
自己不妨列出一份工作日程表,先将自己手头的所有工作项目和工作时间一一写明,然后考虑哪些可以完全放弃,或至少暂时放弃,哪些可交由他人或与他人合作完成,订出新的工作日程表。
3.培养自己的业余兴趣爱好
这些兴趣爱好最好是与工作差距较大的。如果你工作都是很安静的,可以去培养自己运动性很强的项目,也可以利用长假去学学做手工,上个培训班,做义工或者去旅行,不要让工作成为你生活的重心。
4.忘记那些给自己工作找的借口
这些借口如“我之所以不停地做事,全是为了孩子、妻子以及父母生活得更好”等。另外在工作之前,工作狂不妨先想想工作是否为了满足生活乐趣?长时间工作会不会使家庭关系破裂等生活不幸,然后问问自己哪一种选择值得自己付出。与此同时,权衡一下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与家庭的关系。
5.享受生活瞬间的乐趣
工作狂应当学会如何享受偷懒所带来的乐趣。刚开始的时候要留意一下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例如如何使一个孩子在起步阶段提高素质,太阳是怎样越过地平线落下山头的,或者试着花比平常吃正餐多两倍的时间宠爱一条狗等。和家人看电视的时候应有意识地让自己什么也不干,学会忽视一些事情。
6.调节自己的认知
有这样症状的人往往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所以,要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和期望值,不再把工作视为自己人生价值的唯一表现,注意事业与家庭之间的平衡。
典型而广泛的社交恐惧——老板恐惧症
【生活广角】
不敢看老板的眼睛,总是等老板上了电梯后再乘坐另一部电梯,尽量避免与老板见面的机会,被老板找去谈话战战兢兢,生怕自己出错,手机响起要深呼吸几秒钟,生怕是老板打来的,和老板说话又总免不了声音发抖,不敢和老板的眼睛对视,甚至是盼着早点下班,逃离老板的视线……请问上班族的朋友,你有过以上的症状吗?如果有,那你可能患上了“老板恐惧症”。
在一个“职场生存”的论坛里,有一个这样的帖子,讲的就是“老板恐惧症”:
写帖子的“无处可躲”毕业后进入一家私人企业工作。由于同事不多,他经常要和老板独处,而老板又是一个严谨且不苟言笑的人,这使本来性格就内向的“无处可躲”常常感觉很压抑。
有一次,“无处可躲”在做数据时搞错一个小数点,由此使最终的结果出现了笑话。这个错误遭到了老板的严厉批评。从那以后,“无处可躲”看到老板更加不自在了。
发展到最后,只要每天早晨和老板面对面工作,“无处可躲”就觉得头疼、肚子痛,要上厕所。后来,竟然只要在头脑里想想和老板独处的场景,“无处可躲”就会出现身体的症状。
到了班上之后,“无处可躲”也会焦虑不安,不想和任何人讲话,到处躲着老板,内心非常煎熬,坐在椅子上也感觉度日如年。
下班的时间一到,“无处可躲”如释重负,第一个冲出公司的大门,他感觉必须辞职了,实在没法混下去了,但是一定的找个大公司,这样,老板都在独立的办公室办公,接触的机会就少了。
“无处可躲”在论坛上发帖子是问问大家怎么应对老板,自己该不该辞职,他也知道这样“躲”下去不是个办法,即使到了别的单位,自己恐怕也摆脱不了内心的恐惧。结果这个帖子由于回帖众多,被顶在众多帖子的第一位,回帖里同情他的人居多,都纷纷表示自己也有同感。
看来,有“无处可躲”这样情绪的人不少见。“老板恐惧症”作为一种情绪障碍,给许多职场人士带来了无尽的烦恼。
一般来说,遗传因素造成一些人容易患上“老板恐惧症”,即遗传性的性格脆弱,天生紧张而显神经质。当一个人无能力解决工作上的压力时,也容易患“老板恐惧症”。人格因素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如果一个人从小受到家长的严厉管教,性格内向、孤僻、胆小怕事等,在长大以后,也会对老板以及所有的权威产生畏惧的心理。另外,还有生理的原因,2000年在上海召开了有关社交恐惧症的研讨会,主讲人美国著名精神病学教授戴维西汉先生说,社交恐惧症的发病是因为人体内一种叫“5-羟色胺”的化学物质失调所致。这种物质负责向大脑神经细胞传递信息。这种物质过多或过少都可引起人们的恐惧情绪。
如果这些人不会正确调整自己的紧张感和恐惧感,见到老板就恐惧,症状只会越演越烈,就会总是心神不安、效率降低,与老板的关系别扭甚至尴尬紧张,工作就变成了沉重的苦役。严重的话会使人产生回避的动机。如果真的回避与老板交往,回避与老板见面,回避老板在内的场合,那么,社会功能就会遭到严重的破坏,进一步就会产生休假甚至辞职的退缩行为。
作为社交恐惧症的一种,“老板恐惧症”是可以被治愈的。但是,我国目前的心理咨询行业发展的还不是很完善,很多人都没有这个意识,或许即使有了这个意识也不愿意去做心理治疗,特别是男性,往往认为只是自己脆弱无法面对现实,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于是他们换了一个又一个工作,给自己找的理由是“这个老板有这样的毛病”或者“那个老板有那样的问题”,结果自己的人生就荒废在了一个又一个的逃避当中了。
【心理解读】
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又名社交焦虑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或难堪。有些患者对参加聚会、打电话、到商店购物、或询问权威人士都感到困难。
社交恐惧症俗称“见人恐惧症”,是恐惧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恐惧症病人的一半左右。
一般人对参加聚会或其他会暴露在公共场合的事情都会感到轻微紧张,但这并不会影响到他们出席。真正的社交恐惧症会导致无法承受的恐惧,严重的病人甚至会长时间的把自己关在家里孤立自己。
社交恐惧症都有类似的躯体症状:口干、出汗、心跳剧烈、想上厕所。周围的人可能会看到的症状有:红脸、口吃结巴、轻微颤抖。有时候,患者发现自己呼吸急促,手脚冰凉。最糟糕的结果是,患者会进入惊恐状态,这时,一定要看心理医生了。
【幸福驿站】
“老板恐惧症”给身处职场的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烦恼,成为了职业发展的一个无法克服的情绪障碍。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患上了“老板恐惧症”,但又不至于严重到看心理医生的程度,那么无妨试试自我调节。
1.接受自己的恐惧
恐惧的心理是人的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尤其在中国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作为父母和老师很少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像尊重一个成年人那样尊重他,尤其在信奉棍棒教育的父母阴影下长大的孩子,当他们走向社会工作时,老板作为新的权威形象同样会让他们害怕。如果是这样的原因,首先要从内心承认接受它是自己人际交往的一种个性特点,带着这样的已经察觉的心态与自己的老板接触,你可能就会发现相处不再那么困难。
2.放弃“和老板多接触就是攀附”的不良信念
有的人认为,和老板多接触,别人就会对自己有看法,会认为自己拍老板的马屁,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刻意与老板保持远远的距离,并鄙视那些整天围在老板周围的人。其实,和老板沟通是职场人在工作中的重要职责,你需要从中了解老板的意图,把握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否则自己在工作上走向了与公司大方向不一致的小路上,不仅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对公司也没有什么好处。
3.不要怕“碰钉子”
有些人刚开始不是怕老板的,只是有了不愉快的经历后产生的后遗症。比如,很有可能在某一次向老板提交文件时,老板不满意,而老板的语言又比较严厉,让人受不了,所以以后就尽量避免和老板接触。其实,大家的工作方向是一致的,老板也并不是有意“折磨”下属,只不过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沟通方式对下属的自尊心造成了影响。有可能你这里还耿耿于怀,而他那里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所以,在沟通时不要怕“碰钉子”,牢记大家工作的共同目标是一样的,形式上的问题不是根本问题,从心里增强受挫的能力。
4.增进沟通技能
在和老板沟通前,自己应做好充分的功课,在沟通内容上,要坚持自己的观点清晰而有理有据;在沟通方式上,采用老板容易接受的沟通频率、语言风格、态度和情绪,刚开始的时候最好采用面对面沟通的方式,熟悉彼此的性格和性情了之后,再采用电话和电子邮件等比较合适。如果没有面对面的沟通作为彼此了解基础,其他的沟通方式可能会造成一些理解上的误会。
时刻要记住,老板也只不过是个普通人而已,如果他生病了,也需要得到别人的关心;如果他不高兴,就别去招惹他;如果正处于兴头上,可以小心提出自己的要求。虽然意见不同,但也不必太在意老板对自己的看法,只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老板就会满意的。骨子里有了这样的平等观或者普通观,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克服“老板恐惧症”了。
频繁跳槽带来的恶果——应激反应综合症
【生活广角】
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朋友,他们因为各种理由而频繁跳槽,有甚者,一年就换了四个工作,总感觉“工作不满意”,下一个工作似乎“更适合我”。
确实,人一辈子不必非在一棵树上吊死,也不大可能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但是,这样频繁跳槽就是合适的吗?
跳槽者可分为三类人:一类人是对自己有了明确的定位,并且做好了对新工作必要的筹备工作,也做好了迎接新挑战的准备,这类跳槽者属于理性的选择换工作;另一类人是在公司的大势已去,形势不利于自己发展的方向发展,不得不考虑跳槽,这类跳槽者属于迫不得已;还有一类人,不是因为工作不好,而是出于“习惯”——想换个工作环境,这类人本身不明确自己的个人定位和人生目标,稍有不顺心,就盲目地频繁地跳槽,属于非理性跳槽者。
最后一种跳槽者往往越跳槽越郁闷,甚至因此生活在焦虑、抑郁的状态里,最终患上“应激反应综合症”。
蓉蓉自从大学毕业已经有两年了,两年来,她先后换了四个工作,最终如愿以偿,进了一家知名的4A广告公司。在进入公司前,蓉蓉发誓一定要做满3年,绝不跳槽。
但是,刚进入公司两个星期,她发现自己梦想的地方也不过如此,于是,心神不定的老毛病又犯了,工作也提不起兴趣,也无法和同事们打成一片。
慢慢地,蓉蓉过去熟悉的感觉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她越来越力不从心,以前的自信心正一点一点地被一种厌恶的、想逃离的冲动蚕食。她的身体也越来越差了,失眠,出冷汗,记忆力也下降了,心情变得烦躁不安。
一些本来以前很容易就能做的事情,现在也感到困难,团队里谁出了小错,以前她会毫不在意,但是现在却越来越容易变得难以容忍。
她对工作越来越倦怠了,有时在办公桌上盯着电脑发呆,一种逃离的冲动在体内不断涌起又被她压抑下去,她对未来也充满了困惑:即便是辞职了,我再找一个工作会不会也变成现在这样?
蓉蓉来做心理咨询,想知道自己该不该辞职,其实,她自己也意识到了自己已经进入了一个强迫性的循环中。如果这个循环不打破,那么她会总是处于这种寻找-厌倦-逃离的漩涡中。
职场上,换工作像家常便饭一样不足为奇,像蓉蓉这样的频繁跳槽者都有一个共性,即都是不同程度地受“应激反应综合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