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富贵若浮云,大家都会说,但做起来就难了,下面的故事或许能有些启发。郭子仪是唐政府平定安史之乱中的大功臣,皇帝赐他一座大别墅。施工的时候,郭子仪去监工,吩咐一个正在砌墙的泥工说:“把活干好了,把墙筑结实了!”泥工告诉他:“王爷请放心,我家祖叔三代都是干这行的,在长安不知道为多少豪贵人家盖过府第。可只见过府第换主人,没见过哪栋房屋倒塌了的!”郭子仪听了,默然无语。
大富大贵之人,从不会想到自己可能会有穷困潦倒的那一天。“潘驴邓小闲”是王婆为西门庆总结的泡妞五字箴言,其中的“邓”,指的就是西汉的邓通,意思是说要像邓通那样有钱。邓通确实有钱,因为他的后台是汉文帝,汉文帝不仅把大把的财物赏给邓通,还把一座铜山赏给了他,允许他自己开造币厂(铸钱)。想想看,邓通简直就是想要多富有就可以多富有。文帝死后,景帝即位,一步步把邓通的财产全没收了,邓通还欠了一屁股债,最后连吃穿都要靠人接济。早年有人算命说邓通会穷困而死,汉文帝和邓通都不相信,但世事难料,邓通最终还真的是穷死的。
南宋时期,有人在扬州买到一名自称是蔡京府里包子厨的厨子。人让她包包子,她很惭愧地一笑:“我不会。”人惊,问原因。回答:“我是包子厨中专门剥葱丝的。”蔡京喜欢吃鹌鹑羹,每吃一次,厨房里负责捉鹌鹑的人就有十几个,需要几百只鹌鹑。看这蔡京,日子过得够好了吧,后来被罢官流放,蔡京打包了大把的财富上路,但因为他干的坏事太多了,一路上老百姓都不愿卖粮食给他,结果他在半路上竟然被活活饿死了。
人贵知足。唐朝武则天时期的宰相李日知,有一天突然主动退休了,家人知道后觉得很突然,老婆问:“我们家一没积蓄,二孩子们还没升个好官位,您怎么说退就退了呢?”李日知不以为然:“做官能到宰相,就已经很过分了。如果还要贪心,那就太不知足了吧!”
唐懿宗时的宰相毕诚,舅舅在太湖县做伍伯(勉强相当于过去的生产队队长),毕诚觉得面上无光,三番五次要给舅舅安排个官做,实在不行扔了工作到京城来享清福也行。舅舅不答应,说:“官府每年给我六十钱,我生活好得很,不用宰相来操心!”
人比人,气死人。太平公主是女皇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一直是锦衣玉食,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日子好得让人嫉妒。有一回,当红大臣宗楚客因犯事被流放,太平公主到宗家府第去参观。宗家府第实在是太奢华了,太平公主看了之后大发感慨:“看了宗楚客的家,觉得我这几十年,算是白活了啊!”
人常容易羡慕别人,看别人,全是快乐;看自己,全是不幸、不满。其实,王公贵胄、平民百姓,都是各有各的幸和不幸。唐高宗的大儿子李忠,早年被立为皇太子,武则天做了皇后后,把李忠废了,赶去今湖北房县。李忠在房县的日子过得提心吊胆,为防武则天派刺客来杀他,经常穿着女人的服饰睡觉。
在清朝,做旗人无疑是最幸福的,政府管发俸禄,人人不用劳动、不用营生,孩子从小就有官位等着他。但到了清末,俸禄发不出来了,两百年的享福又造成了旗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低下,很多人的日子就难过了,无奈只得放下架子出门做工赚钱。清末某官员家有个马车夫,人称三儿,平时挺横的,驾车抢道、冲撞行人的事,没少干。有一天出车,又跟一辆马车抢道,对方马车夫也不是好欺负的,眼看就要打架,意外出现了:三儿看清楚对方车夫后,一个劲地赔罪、讨饶,又恭恭敬敬地让出道来,请对方先过。回到家,官员向三儿打听情况,三儿被逼不过,坦承自己是宗人府(旗人事务最高管理机构)的人,出来打工贴补家用,对方也是宗人府的,至于是什么职位,就怎么也不肯说了。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古人的这句话说得真对。明末造反头子张献忠,有一个爱好是杀人。当时有位状元公很得张献忠的喜欢,喜欢到什么程度呢?一天到晚,形影不离,一刻没看到,就觉得想念。有人觉得,这样的人定然是好福气吧,不过,突然有一天,张献忠说:“我太喜欢这个状元了,一刻不见,即牵肠挂肚,太累人了,不如杀了。”于是状元就人头落地了。
武则天被逼退位后,迁居上阳宫。唐中宗率领百官前去问候。途中百官甚是欢庆,独姚崇流泪唏嘘。中宗复位元勋张柬之对姚崇说:“现在是做出这种行为的时候吗?我看你是想招祸!”姚说:“毕竟曾经是武后的臣子,现在一旦分别,于心不忍啊!如果因此而获罪,我心甘情愿!”后武三思反扑,姚幸免于难。唐高宗时,南蛮作乱,高宗派遣徐敬业前去平定。徐敬业直接来到蛮营说:“朝廷知道你们是被贪官污吏所逼反,现在愿意回乡的都可以回去。最后离开的才是真正的贼寇。”于是群盗散去。徐的祖父李勣听后,喜忧参半地说:“这小子有勇有谋,但我们家就怕也会毁在他手中。”后徐起兵反武周,被灭门。
战国时,列子居住在郑国,生活贫寒。郑国国相子阳听人说列子是贤士,就派人给他送来许多粟米,但列子没接受。列子的妻子一看非常愤怒,说自己命苦。列子笑着说:“国相大人,不是因为了解我、钦佩我,而送我粮食,只是由于听了别人的话才送。这样,也可能有一天他因为听别人的话,而将我杀掉。所以,不如不接受。”
有人乐意趋炎附势,也有人情愿躲离热闹。北宋大臣范镇,和苏轼交好,邀请苏去跟他做邻居。苏回复说:“您住的地方,是高档小区,公卿贵人太多,要我天天面对这帮人,得多累呀。我还是蓑衣箬笠,在这里自由自在的好。”
清代雍正时期的大将军年羹尧,权势盛时,门客众多。其中有位沈某,年羹尧推荐他做官,沈推辞了。沈要回家时,年羹尧赠送他一千两银子,沈觉得太多,只受了五百两。不久,年羹尧被雍正下狱、赐死,年家被抄,很多人牵连其中,都被发配边疆。沈某因为一没受官职,二则只受了五百两银子,而年家的规矩是花销在五百两以下的,从不记账,所以账本上也没有沈某的名字,沈某从而得以幸免。
陕西人高某,在县衙做事。一次押送军饷去新疆,被抢,按律要被砍头。高某思来想去,想到自己以前在京城时,教过一年八旗子弟,其中就有和珅。于是死马当作活马医,找上门去,花了三百两黄金买通门卫,跟和珅见上了一面。十多天后,高某收到两张通知,一张是新疆已经收到饷银的回函,另一张是知府任命书。高某觉得不用杀头,他就很满足了,至于做官就算了。后来和珅垮台,高某因为没做那个知府,平安无事。但高某仍训示家人说:“和珅虽败,但我的子孙不要忘了他的大恩。”
人有时候,有些东西,眼看伸手就能拿到,却始终得不到。清朝咸丰时期,肃顺是权倾一时的朝廷重臣,有个师爷名叫高心夔,深受肃顺的器重。有一年科考,肃顺很想把状元之位给高,可是,高做的诗韵错了,连殿试的资格都没有,被列入四等。第二次科考,高心夔考入了二甲。殿试前一天,肃顺打听到考题,提前告诉高,说:“你好好准备,当状元肯定大有希望。”考完后肃顺看到高所作的诗,捶胸顿足:“完了!完了!”原来又把韵押错了,之后仍然被列为四等。同事王闿运嘲笑高:“平生双四等,该死十三元。”
万事可忘,难忘者铭心一段!有些人,明明马上就要离开人世了,对有些虚名仍很执著。清朝道光年间,恭亲王奕訢的生母,一直想让儿子做皇帝、自己做太后,但道光皇帝最终立了其他皇子为接班人。这位母亲临终前,对此仍念念不忘。此时已是咸丰皇帝在位,恭亲王去向咸丰求情,请求赐以太后尊号,否则母亲不能安心去世。咸丰应允了,赐以康慈皇太后称号,这才闭眼。
一个人太在意某事,某事就越容易出乱子。东晋名士殷浩,有“殷浩不出,如苍生何”的美誉。早年曾做过官,因受权臣桓温的排挤,离职在家。有一年,桓温突然想起这位名士,写了封信,邀请他重新出仕,给他大官做。殷浩收到来信,太激动了,回信就写了三四稿,每次都是写完封好后又拆开,重新检查遣词造句。最后总算是把回信写好寄出了,桓温收到一看,信封里空空如也!原来,殷浩紧张得忘了把信装进信封里了。于是出山做官的事,又歇菜了。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兄弟相残的事,历史上屡有发生,但父子相争的情况,倒还比较少见。北宋蔡京做宰相,儿子蔡攸也做到副宰相,儿子不满父亲当权,想自立门户做一把手。一天,蔡京正在会客,蔡攸跑来,抓过父亲的手腕就号起脉来,号完脉就跑到皇帝那里,说父亲年老多病,身体不好,请求退休。没几天,果然圣旨下来,蔡京被罢相。不过接过蔡京权力的不是蔡攸,而是另一位副宰相。蔡攸费尽心计,却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红楼梦》里说女强人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所以古人强调,凡事要顺其自然。明末,高钦舜和张养被判处死刑。临刑前,高钦舜让家人向刽子手行贿,请求痛快点死。刽子手如其所愿,痛痛快快砍了高的脑袋;就在这时,皇帝“刀下留人”的圣旨来了,一旁绑着的张养得以从鬼门关活了回来,高钦舜却丢了性命。
时刻保持淡定风度,人生会有意外之喜。唐高宗时,吏部尚书卢承庆负责官员考核。有官员押运漕粮,途中遭遇狂风,漕粮损失严重。卢公对此官员考核为“监运损粮,考中下”,其人神态自若;卢暗生敬意,又评“监运损粮,非力所及,考中中”,那官员还很淡定;卢佩服得不行,改为“监运损粮,非力所及,宠辱不惊,考中上”。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关进大牢。某天夜里,监狱来了两个人,抱着被子,进来就睡。睡到后半夜里,两人推了苏轼一下,连说“贺喜苏学士”,苏轼迷迷糊糊转身,两人则抱着被子走了。原来这两人是太后派来潜伏的,见苏轼睡得跟猪一样香,回去便如实报告太后。太后说:“睡得这么坦然的人怎么可能有阴谋!”没几天,便放出苏轼,安排到湖北黄州做官去了。
北宋寇准罢相后,在家等候中央最后的处理结果。政敌丁谓派人送来处理决定,故意让送信人拿着一把剑,一起挂在马前。寇准正与朋友们聚宴,还不知道处理结果,看到来人来势汹汹,马前又挂着一把剑,大家都很惶恐,以为朝廷要处死寇准。寇准自己倒很淡定,说:“如果朝廷是要赐我死,请出示公文。”打开公文一看,原来是贬往雷州,遂放下心来,与大家继续喝酒。
人,任何时候都要积点口德,损人太过,反会伤到自己。唐朝时,有人推荐元载做宰相,宗室子弟李揆愤愤不平:论门第、论相貌、论文采,自己哪点不比元载强呀!便在人前挖苦元载是“獐头鼠目”,长得就不配做大唐朝廷的宰相。元载做了宰相后,把李揆放到外地去养病,既不给官做,又没有收入,李揆一家百多口人,最后沦落到靠乞讨度日。
名声这东西,虽然当不得饭吃、当不得钱用,但为人者不可不爱惜羽毛、珍惜名誉。宋朝秦桧,杀害忠良,后世人人鄙夷他,以至于有人吟出“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墓前愧姓秦”的诗句,道尽人心好恶。明末阮大铖,奸佞卑劣,后世人也鄙夷他。阮大铖本是安徽怀宁人,但怀宁人拒绝承认,宣称阮的真实籍贯是邻近的桐城,结果桐城人也不接受,大家都以身为阮的老乡而耻辱。
财宝虽好,自己内心的适意更重要。宋国一人得到一块玉,前去送给齐国大夫子罕,子罕不肯收。宋国人连忙说,自己已经将玉让玉匠鉴定过,是真的。子罕说:“我将不贪当做宝,你将玉当做宝。假如我收了你的玉,我们都将失去自己的宝,还不如各自保留呢!”献宝人只好离去。
唐朝名将黑齿常之,有过自己扛,有功有赏赐则分给大家。他有一匹心爱的宝马,士兵没照料好,弄伤了,手下人决定对犯事士兵严加处理。黑齿常之说:“哪能因为我私人的一匹马,而处罚国家的士兵呢!”于是不究。唐宪宗欣赏大臣崔群,下令翰林学士,以后有事上奏,要先呈崔过目。崔说:“翰林的一举一动,都将成为后代效仿的范例。如果我接受这个诏命,万一后来有小人在其位,那下面的直言怎么到达皇帝那?”于是,坚决拒绝诏命。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隋朝大臣牛弘,有个弟弟嗜酒成性,有次喝醉,将哥哥驾车的牛射杀。牛弘回家时,妻子埋怨道:“小叔子不知发了什么疯,射杀了你驾车的牛!”牛弘淡淡一句:“吃不完的肉做成牛肉干吧。”妻子顿时无语。
北宋名臣王旦,脾气好,宽宏大量。饮食不精不洁时,就不吃,绝不会因此责备厨子。家人故意在肉上弄点墨,王旦不下筷子,只吃白饭,问他,就说:“我突然不爱吃肉。”一天家人故意把饭上也弄点墨,王旦看看,说:“我今天不想吃饭,给盛碗粥吧。”
皇帝让人给王旦家送了十壶美酒,王旦还没到家,哥哥来看到,拿了两壶就要走。夫人说:“这是皇帝赐的,等相公回来看一眼再说。”又把两壶酒拿过来。哥哥不高兴了,一棍打过去,酒壶全破了,酒也流得满地都是。夫人很生气,向王旦告状,王旦不以为意,说:“人生短短几十年,何必计较这些小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