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战国策全鉴
3440500000019

第19章 赵策一

知伯从韩魏兵以攻赵

【原典】

知伯从韩、魏兵以攻赵,围晋阳而水之,城下不沉者三板①。郄疵谓知伯曰②;“韩、魏之君必反矣③。”知伯曰:“何以知之?”郄疵曰:“以其人事知之。夫从韩、魏之兵而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今城不没者三板,臼灶生蛙,人马相食,城降有日,而韩、魏之君无熹志而有忧色,是非反如何也!”

【注释】

①板:古代用板筑城,高二尺,长八尺为一板。

②郄(xì)疵:人名,赵国人,智伯的谋臣。

③韩、魏之君:即韩康子虎。魏桓子驹。

【译文】

智伯率领韩、魏两国的军队攻打赵国,围困了晋阳并往晋阳城内灌水,水面离城墙头只有六尺。郄疵对知伯说:“韩、魏两家的君主一定会谋反。”智伯说:“您怎么知道?”郄疵说:“是根据他们的行为、表现知道的。您率领韩、魏两国的军队进攻赵国,赵国被灭亡后,祸患必然落到韩、魏的头上。如今已经与韩、魏约好,共同战胜了赵国就三家平分他的土地,现在晋阳城被水淹得离城墙头只剩六尺,石臼和灶里已生出了青蛙,城内的人杀马充作粮食,攻下晋阳城已指日可待,可是韩、魏两国的君主并不感到高兴,却面带愁容,这不是谋反又是什么呢?”

【原典】

明日,智伯以告韩、魏之君曰:“郄疵言君之且反也。”韩、魏之君曰:“夫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今且将拔矣。夫二家虽愚,不弃美利于前,背信盟之约,而为危难不可成之事,其势可见也。是疵为赵计矣,使君疑二主之心而解于攻赵也。今君听谗臣之言而离二主之交,为君惜之。”趋而出。

【译文】

第二天,智伯把郄疵的话告诉韩、魏的君主说:“郄疵说你们要谋反。”韩、魏的君主说:“战胜赵国,我们三家平分他的土地,晋阳城马上就要攻下了。我们两国再愚蠢,也不致于把眼前的利益抛掉,去做那种危险、困难而又不可能成功的事,这是显而易见的。郄疵为赵国出谋划策,让您怀疑我们二人的诚心,放松对赵国的进攻。现在您听信奸臣播弄是非,任他离间我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实在为您痛惜。”说完疾步走了出去。

【原典】

郄疵谓知伯曰:“君又何以疵言告韩、魏之君为?”知伯曰:“子安知之?”对曰:“韩、魏之君视疵端而趋疾。”郄疵知其言之不听,请使于齐,知伯遣之。韩、魏之君果反矣。

【译文】

郄疵对智伯说:“您为什么把我的话告诉韩、魏两国的君主呢?”智伯说:“您怎么知道的?”郄疵回答说:“韩、魏两国的君主眼光直直地看着我并且迅速地避开我。”郄疵知道智伯不会听他的话,就请求到齐国去,智伯就派遣他到齐国去。韩、魏两国的君主果然背叛了智伯。

张孟谈既固赵宗

【原典】

张孟谈既固赵宗①,广封疆,发阡陌②,乃称简之迹以告襄子曰:“昔者,简主之语有之曰:‘五百之所以致天下者约③,令主势能制臣,无令臣能制主。故贵为列侯者,不令在相位,自将军以上,不为近大夫。’今臣之名显而身尊,权重而众服,臣愿捐功名、去权势以离众。”

【注释】

①宗:尊,主,意即张孟谈巩固了赵国的地位。

②阡陌:指田间小路,南北向的叫“阡”,东西向的叫“陌”。

③五百:即春秋五霸。百:通“伯”。

【译文】

张孟谈巩固了赵国的地位,开拓了国土,整顿了田亩,于是颂扬先主赵简子的事迹,告诉赵襄子说:“从前简子治理赵国时有这样的话:‘五霸之所以能够统率诸侯,其原因一是国君的权势足以控制群臣,二是不能让群臣的权势控制国君。所以到了列侯这样地位的人,不能让他任相国,有将军以上地位的人,不能让他们做亲近的大夫。’现在我的声誉已经很显赫,地位也很尊贵,权力大而众人服从,我愿意放弃功名,丢掉权势而脱离众人。”

【原典】

襄子恨然曰①:“何哉?吾闻辅主者名显,功大者身尊,任国者权重,信忠在己而众服焉,此先圣之所以集国家安社稷乎②!子何为然?”张孟谈对曰:“君之所言,成功之美也;臣之所谓,持国之道也。臣观成事,闻往古,上下之美同,臣主之权均之能美,未之有也。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君若弗图,则臣力不足。”怆然有决色。襄子去之。卧三日,使人谓之曰:“晋阳之政,臣下不使者何如?”对曰:“死戮③。”

【注释】

①恨然:不高兴的样子。

②集:通“辑”,安定。

③死戮(lù):杀死,杀掉。戮:通“戮”。

【译文】

赵襄子听了,不高兴地说:“为什么呢?我听说辅助国君的人应该有显赫的美名,为国立大功的人应该有尊贵的地位,执掌国政的人应该有重大的权力,自己心怀忠信,大家都会服从他,这是先圣之所以使国家安定的原因啊!您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张孟谈说:“您所说的是成功之美;我所说的是治国之理。根据当前以及古往今来的事实,我认为天下一切美好都是相同的,可是大臣与国君的权力如果完全相等,却还能美好,这是从来没有过的。记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做为今后做事的借鉴。您如果不考虑,那我将无能为力。”张孟谈的面容显露出悲伤诀别的样子。赵襄子让他离开了。赵襄子闷卧了三天,派人对张孟谈说:“国家的政务,臣下不听从怎么办?”张孟谈回答说:“处以死刑。”

【原典】

为张孟谈曰:“左司马见使于国家①,安社稷不避其死,以成其忠,君其行之!”君曰:“子从事。”乃许之。张孟谈便厚以便名,纳地、释事以去权尊而耕于肙丘②。故曰,贤人之行,明主之政也。

【注释】

①左司马:官名,即张孟谈。

②肙(yuān)丘:地名,在今地不详。

【译文】

有人为张孟谈对赵襄子说:“左司马为了国家的利益和安定,不顾个人生命的安危,竭尽忠心,您就让他走吧!”赵襄子说:“那就照他的意见办吧。”于是赵襄子同意了张孟谈回去的要求。张孟谈放弃了功名,交纳了封地,抛弃了权力,亲自到肙丘去种庄稼,所以说,贤臣的行为能够实现,全靠英明的国君当政。

【原典】

耕三年,韩、魏、齐、燕负亲以谋赵。襄子往见张孟谈而告之曰:“昔者知氏之地,赵氏分则多十城,而今诸侯复来谋我,为之奈何?”张孟谈曰:“君其负剑而御臣以之国,舍臣于庙,授吏大夫,臣试计之。”君曰:“诺。”张孟谈乃行其妻之楚,长子之韩,次子之魏,少子之齐,四国疑而谋败。

【译文】

张孟谈在肙丘种了三年地,韩、魏、齐、楚四国背弃原来的盟约,准备出兵攻打赵国。赵襄子去见张孟谈并告诉他说:“从前瓜分智伯的领地,赵国多分了十座城,现在诸侯又来谋划进攻我们,这怎么办?”张孟谈说:“您就背着剑为我驾着车回到都城,让我住在宫内的前殿中,把任用官吏大夫的权力都交给我,我去试试看。”赵襄子说:“好。”张孟谈于是派他的妻子出使楚国,派他的长子出使韩国,派他的次子出使魏国,派他的幼子出使齐国。四国互相猜疑,联合进攻赵国的阴谋就不攻自破了。

晋毕阳之孙豫让

【原典】

晋毕阳之孙豫让①,始事范、中行氏而不说,去而就知伯,知伯宠之。及三晋分知氏,赵襄子最怨知伯,而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仇矣!”乃变姓名为刑人②,入宫涂厕③,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者,则豫让也,刃其扞④,曰:“欲为知伯报仇。”左右欲杀之,赵襄子曰:“彼义士也,吾谨避之耳。且知伯已死,无后,而其臣至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之。

【注释】

①毕阳:人名,晋国毕万的后人,侠义之士。豫让:毕阳之孙,晋国的义士。

②刑人:判刑罚做苦工的人。

③涂厕:粉刷厕所的墙壁。

④扞:当作“圬”,指泥工抹墙的工具。

【译文】

晋国华阳的孙子豫让,最初在范氏,中行氏手下做事,主君不喜欢他,他就投奔智伯门下,智伯很信任他。后来赵、魏、韩三国瓜分了智国的土地,赵襄子最怨恨智伯,把智伯的头拿来当作酒杯。豫让逃往山中说:“唉!义士应当为理解自己的人效死,女子应当为喜欢自己的人修容,我应当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啊!”于是他改名换姓,装扮成做劳役的犯人,来到赵襄子的宫中去粉刷厕所,想借机刺杀赵襄子。赵襄子去厕所时,心里感到异常,就叫人把粉刷厕所的人抓来问他是谁,竟然是豫让,他的粉刷工具上还装有利刀,豫让说:“我要为智伯报仇。”赵襄子身边的人要杀掉他,赵襄子说:“他是义士,我小心避开他罢了。况且智伯已死,也没有后代,他的臣子能为他报仇,这可是天下的贤人啊!”于是把他释放了。

【原典】

豫让又漆身为厉①,灭须去眉,自刑以变其容,为乞人而往乞。其妻不识曰:“状貌不似吾夫,其音何类吾夫之甚也!”又吞炭为哑,变其音。其友谓之曰:“子之道甚难而无功,谓子有志则然矣,谓子智则否。以子之才而善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子之得近而行所欲,此甚易而功必成。”豫让乃笑而应之曰:“是为先知报后知,为故君贼新君,大乱君臣之义者,无过此矣。凡吾所谓为此者,以明君臣之义,非从易也。且夫委质而事人②,而求弑之,是怀二心以事君也。吾所为难,亦将以愧天下后世人臣怀二心者。”

【注释】

①厉:通“癞”,恶疮。

②委质:古代臣下向君主献礼,表示献身。

【译文】

豫让又在身上涂漆,使身上长满恶疮,剃掉须眉,毁伤自己的面容,装扮成乞丐去讨饭。他的妻子认不出他,说:“这个人的样子不像我的丈夫,可是声音怎么这么像我的丈夫呢?”豫让又吞炭使自己的声音嘶哑,改变自己的声音。他的朋友对他说:“您这样做,难度大而又不会有成效,说您有志气那是肯定的,但您并不聪明。凭您这样的才干,去尽心竭力侍奉赵襄子,赵襄子一定会亲近信任您,您就能亲近赵襄子干您想干的事,这一定很容易成功。”豫让笑了笑说:“这是替先前的知己报复后来的知己,替原来的君主杀害现在的君主,极大地搅乱君臣的大义,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表明君臣间的大义,并不是挑选容易的事去做。况且投身到别人手下办事,却又想方设法去杀害他,这是怀着异心去侍奉君主啊。我之所以要采取困难的方法,也就是让后世那些怀着异心侍奉君主的人臣感到羞愧。”

【原典】

居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所当过桥下。襄子至桥而马惊。襄子曰:“此必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于是赵襄子面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知伯灭范、中行氏而子不为报雠,反委质事知伯。知伯已死,子独何为报雠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以众人遇臣,臣故众人报之。知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襄子乃喟然叹泣曰:“嗟乎,豫子!豫子之为知伯,名既成矣,寡人舍子亦以足矣。子自为计,寡人不舍子。”使兵环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义,忠臣不爱死以成名。君前已宽舍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故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虽死不恨。非所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义之,乃使使者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曰:“而可以报知伯矣。”遂伏剑而死。死之日,赵国之士闻之,皆为涕泣。

【译文】

过了不久,当赵襄子有事要出外巡视的时候,豫让预先埋伏在他要经过的桥下。赵襄子来到桥边马突然受了惊。赵襄子说:“这一定是豫让在这儿。”派人一问,果然是豫让。于是赵襄子当面责备豫让说:“您不是也曾给范氏、中行氏效过力吗?智伯灭掉了范氏、中行氏,您不为他们报仇,反而投靠智伯。智伯已经死去,您为什么偏偏这样拼命地为他报仇呢?”豫让说:“我给范氏、中行氏效力,他们把我当普通人看待,所以我也像普通人那样去对待他们,智伯把我做国士对待,所以我就用国士的行为报答他。”赵襄子慨叹而又悲伤地说:“唉,豫让啊,你为智伯所做的事,名声已经成就了,我饶恕你也已经够了。你自己考虑考虑吧,我不再放过你了。”于是,派士兵把豫让围起来。豫让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埋没别人的忠义行为,忠臣不惜以死来成就自己的名声。您以前已经宽恕了我,天下都称赞您的贤明。今天的事,我本应伏法,但我请求用利剑击刺您的衣服,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了。这不应该是我所希望的,但我想坦诚地说出来。”赵襄子认为他非常忠诚,就让人把自己的衣服交给豫让。豫让拔出宝剑,跳跃三次,挥剑击刺赵襄子的衣服,说:“老天作证,我可以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了。”于是就举剑自杀了。他死的那天,赵国的士人听说此事,都忍不住为他流泪叹息。

苏秦说李兑曰

【原典】

苏秦说李兑曰①:“洛阳乘轩里苏秦,家贫亲老,无罢车驽马,桑轮蓬箧。羸縢履蹻,负书担櫜,触尘埃,蒙霜露,越漳、河,足重茧,日百而舍,造外阙,愿见于前,口道天下之事。”李兑曰:“先生以鬼之言见我则可,若以人之事,兑尽知之矣。”苏秦对曰:“臣固以鬼之言见君,非以人之言也。”李兑见之。

【注释】

①李兑:人名。赵国相国,封奉阳君。

【译文】

苏秦对李兑说:“洛阳乘轩里的苏秦,家境贫寒,双亲年老,既没有破车,又没有劣马,没有桑枝做的车辆和蓬草编的车厢。打着绑腿,穿着草鞋,挑着书箱,背着行囊,白天迎着尘土上路,晚上忍受霜露歇宿;越过黄河、漳河,脚磨出了硬茧,日行百里才得以投宿,这才来到官邸外面,希望能够受到接见,谈论天下的大事。”李兑说:“先生如果用鬼话来见我倒还可以,如果说的是人间的事,我都知道了。”苏秦说:“我本是用鬼话来拜见您的,不说人间的事。”李兑接见了他。

【原典】

苏秦曰:“今日臣之来也暮,后郭门,藉席无所得,寄宿人田中,旁有大丛。夜半,土梗与木梗斗曰:‘汝不如我,我乃土也。使我逢疾风淋雨,坏沮,乃复归土。今汝非木之根则木之枝耳,汝逢疾风淋雨,漂入漳、河,东流至海,泛滥无所止。’臣窃以为土梗胜也。今君杀主父而族之,君之立于天下,危于累卵。君听臣计则生,不听臣计则死。”李兑曰:“先生就舍,明日复来见兑也。”苏秦出。

【译文】

苏秦说:“我今天来晚了,城门已经关闭,找不到寄宿的地方,只好寄宿在别人的田里过夜,田地旁边有一片大树林。半夜里泥人与木偶在争吵。泥人说:‘你不如我,我是土做的。如果碰上急风大雨,身体损坏了,可是还能够再回到土里去。现在你不是树木的根,只是枝干罢了,如果碰上急风大雨,你就会漂进漳河、黄河里,向东漂流到海中,不知会漂到哪里去了。’我私下认为泥人胜了。现在您杀了主父赵武灵王并灭了他的族人,您所处的地位比累起的鸡蛋还要危险。您如果听我的计策,还有一条活路,如果不听我的计策,只有死路一条。”李兑说:“先生您回馆舍去休息吧,明天再来见我。”苏秦便离开了。

【原典】

李兑舍人谓李兑曰:“臣窃观君与苏公谈也,其辩过君,其博过君,君能听苏公之计乎?”李兑曰:“不能。”舍人曰:“君即不能,愿坚塞两耳,无听其谈也。”明日复见,终日谈而去。舍人出送苏君,苏秦谓舍人曰:“昨日我谈粗而君动,今日精而君不动,何也?”舍人曰:“先生之计大而规高,吾君不能用也。乃我请君塞两耳,无听谈者。虽然,先生明日复来,吾请资先生厚用。”明日来,抵掌而谈。李兑送苏秦明月之珠、和氏之璧、黑貂之袭、黄金百镒,苏秦得以为用,西入于秦。

【译文】

李兑的门客对李兑说:“我暗中偷听您和苏秦的谈论,他的辩才要超过您,他知识的渊博也超过您,您能够听从苏秦的计策吗?”李兑说:“不能。”门客说:“您如果不能听从他的计谋,希望您塞住两只耳朵,不要听他的谈话。”第二天,苏秦又来拜见李兑,谈了一整天才离去。门客送苏秦出来,苏秦对门客说:“昨天我简单地谈一下,奉阳君心有所动,今天我详细地谈,他却无动于衷,这是为什么?”门客说:“先生的计策宏大而高远,我的主人不能采用。是我请他塞住两耳,不听您讲话的。即使这样,先生明日再来,我要求资助先生以足够的费用。”第二天,双方击掌而谈十分默契。李兑赠送苏秦明月之珠、和氏之壁、黑貂皮大衣、黄金百镒,苏秦把这些作为活动费用,向西进入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