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动物生存智慧
3455500000027

第27章 斑马:巧妙地伪装自己

在大自然生活法则中,因斑马选择了一种简单而有用的魔幻外衣而获得了在草原丛林之中生存的机会和信心。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叫斑马的动物,它们常常成为食肉动物的攻击对象。

可是斑马天生长着一条条黑白相间的条纹,它是一件奇怪的外套,可以帮助斑马有效地躲过食肉动物的袭击。这要归功于祖先的遗传特性,与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有关。

斑马的条纹也因斑马种类不同而宽窄不同。既是同类相认的一种标记,有是一种保护色。因为这种黑的相间的条纹看起来简单,但是在阳光照耀下,黑色和白色吸收阳光后所反射出的光线刚好是一长一短,而且在光线反射作用下,它的身体轮廊也就变幻不定;加上所有大型肉食动物视力又都不是太好,所以能产生一种迷幻的景象,从而使敌人的视觉产生错觉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最简单的往往就是最有效的。

你有没有留意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人们习惯于紧张,终日在紧张中生活,他们的脸孔,在不知不觉中抽紧了,显得死板板的,毫无生气!走进办公室,看到的不是严肃的“黑脸”,就是因为操劳和压力过重而呈现的“白脸”,这倒与斑马身上的黑白条纹颇为相似。可以肯定的地说,这种脸孔所起到的作用与斑马的黑白条纹一样,都会让别人敬而远之。然而,我们这里并不是要让别人远离你,而是让你学着如何换一副脸孔,变得亲切起来。这当然就有赖于笑脸了。谁都明白,在人人会扮笑脸的环境中,你也跟着去做,除非你有过人的才干,才能够引起别人的注意,才能够予人深刻的印象。

要是在别人不这样做或不善于这样做的情形下,你能够这样去做的话,你一定会出类拔萃,成为一个成功的人物。

知道吗?越是成功的人物,他们越是注意微笑的连锁反应。微笑是一种奇怪的电波,它会使别人在不知不觉中同意你,你的成功与失败,跟微笑有很大的关系。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就常用微笑来征服他的对手。

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一个平日对卡耐基很有偏见的钢铁商人,在一边大肆抨击卡耐基,对卡耐基全部的缺点,一一加以攻击。当卡耐基到达而且站在人丛中听他高谈阔论时,他还不知道,仍旧滔滔不绝地数落着。宴会的主人相当尴尬,生怕卡耐基忍耐不住,当面加以指责,使这个欢乐的宴会成为舌战的阵地!可是卡耐基很安详地站着,脸上挂着微笑,当那抨击他的人发觉他站在那里时,反而显得非常难堪,满面通红地闭上了嘴,想从人丛中溜走。卡耐基脸上却仍然堆着笑容,走上前去亲热地跟他握手,如同没有听到他在说自己的坏话一般,反而使那个攻击他的人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尴尬异常。

卡耐基赶忙笑容满面的递上一杯酒给他,使他借着喝酒掩饰自己的窘态。

第二天,那个攻击卡耐基的人亲自登上卡耐基的家门,再三向他道歉。从此,他变成了卡耐基的好朋友,常常称赞卡耐基,说他是个了不起的大人物。其实,卡耐基的每个朋友,都觉得卡耐基的笑容永远是那么和蔼,那么安详!但是,可以肯定地说,他的笑脸中有着做作的成分,可是这并不重要。而且,久而久之,笑容会像斑马身上的黑白条纹一样,变成他的一种特色。

著名学者亚德洛也是个善于微笑的人。他有这样一个秘诀:每天起床,他总是对着阳台上的花草,张大嘴巴大打哈欠。他的嘴巴张得很大,常常张得两边颊骨“喀格”一声才肯罢休。这样,他的脸皮就显得松弛,使人家觉得他永远像微笑着似的。

有一次,他在美国中部一所大学演讲,这儿的学生一向以顽皮著称,有不少学者在这儿吃过亏。当他到那所大学演讲时,那些学生本来就存心跟他过不去,准备使他下不了台,但当学生们看到他脸上的笑容时,心里便有了好感,等到他演讲完毕,还热烈地为他鼓掌捧场。一位学生领着他出场时,告诉他:“亚德洛先生,你的微笑把我们征服了。不然的话,你将会像其他人一般抱头鼠窜的。”这就是笑脸的魅力,它要比黑脸或白脸的积极作用大得多。

英国首相邱吉尔更是善于利用脸上的笑容。他的脸孔时时都保持松弛,显出一种自然的微笑,特别是他在吸雪茄时,那种笑容更为可掬。有人形容邱吉尔的笑容时,这样说:“邱吉尔的笑容是一种武器,使对方无法捉摸他的思想,使对手在迷茫的情况下成了他的俘虏!”如此说来,笑容也可以成为一种“伪装”,使对手不敢轻易下手。

朋友,请注意你面部的笑容。要是你面上堆着笑容,人们会觉得你容易相处,敢于对你说出心中的话,敢于对你说出新的建议,敢于批评你在生活中或工作中的过失。这样,你才能取得进步,才能获得更大的财富。

大象:及时为自身“充电”

大象是具有相当智慧的动物,它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及时补充能量,而不是坐以待毙。

每年的旱季,村民常常看到成群的象队都在一个山洞里进出频繁,而且年年如此。为什么呢?人们很是纳闷不解。

有一个小伙子,他尾随大象来到了潮湿阴暗而细狭的通道。它看见大象用长长的象牙,把洞壁上的岩石撬下来,用鼻子卷起来一口一只地吃掉,而且吃的津津有味,这令他大惑不解。他下意识地抓了一把,放在嘴里准备尝一下,可刚放进去,他就被那又苦又涩又咸的味道给惊呆了。好象是盐巴,原始的盐巴,又苦又涩,难吃极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大象如此神秘进出的山洞,谜底终于解开了。

原来,大象所进食的植物中,盐的含量极少极少,而这些又不够日常消耗所需。对于庞大的个体来说,盐是不可或缺的。

而这个神秘的山洞其实就是一个盐库房。它四周的岩壁中,所含盐分极高。并且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并且是大象所进食植物盐含量的十几倍。而在干旱季节里,大象由于大量的分泌唾液和水分丢失会带走相当部分的盐分,势必会相应增加盐的需求。

所谓各取所需,而这又分为精神和物质两种。精神的往往是抽象的,它不同于物质的直接表现形式。而物质的在现实生活中占有明显的比重,而又构成精神需要的基础。精神所需是荣誉的,而物质需要则是生活中绝对不可缺少的东西。

大象由于缺盐而进行自我能量补充。我们尚比其它动物聪明许多。为什么不及时补充一下呢?

比如工作中专业知识掌握不够,那我们何不及时补充一下知识呢!可以去补习补习专业知识。及时的充充电。为自己更好地发展而储备能量,以备事业发展之需。

需要时就补充点能量吧!

现实中,人们总是渴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天才。但是,我们应当知道,天才只不过是人们头顶上的一个光环,一顶帽子,如果它的底下没有一个装满智慧与知识的头脑,“天才”也将一文不值。

在伊朗的一所学校里,老师在教一位孩子时遇到了不少麻烦。“念A”,(在波斯文里念“阿里夫”)老师教道。但那孩子抬起头来摇了摇,咬紧嘴唇不出声。老师耐着性子和气地说:“你是个好孩子,请跟我念A,这对你没什么害处。”可那孩子照旧不开口,只用空洞的眼神望着他。老师火了,大喊:“念A!”可那孩子嘴里只是发出“嗯嗯”的声音,老师没办法了,只好找来这孩子的父亲,两人一起求这孩子念A。最后孩子屈服了,从他嘴里发出一个清清楚楚的A字。老师被这成功所鼓舞,说:“太好了,现在念B。”可那孩子却火了,用他的小拳头敲着课桌喊道:“够了!我就知道念了A会有什么事。我念了A你就会让我念B,然后我就得背整个字母表,还得学读和写,后面还有算术题要做。这就是为什么我不愿意念A的原因!”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个小孩是个天才的预见家,因为他的思维与远见已经超出了大人们想象的空间。但我几乎可以肯定,如果他不尽快转变他的观念,他的下场将会成为王安石笔下的第二个方仲永,因为他拒绝了更为宝贵的东西——知识。

有位农场主,他的拖拉机出了毛病,无法启动了。他和朋友们费尽了气力也修不好。最后,农场主决定,他必须请一位专家来。那位专家仔细地察看了拖拉机,他打开盖子,动了动启动器,认真检查了每样零件。最后,他拿起一把锤子,照着马达某一部位敲了一锤子。立刻,马达重新转了起来,就像从没出过毛病一样。可是当农场主接过专家递上的修理费账单时,马上生气地大声叫道:“什么?就你那么一锤子,就想要50块钱吗?”“亲爱的朋方”,专家回答道,“敲这么一锤子,我只要1块钱;可往哪儿敲这一锤子,我这点儿知识得要49块钱。”

这个故事是对知识价值的最好证明。

我们会花钱去修饰我们的外貌,但有多少人会注意到要花同样的代价去修饰我们的头脑?我们应该定期地读书学习来满足精神的需求,不断地为自己充电加油,只有这样,我们成功的机会才越大。

大象在体内缺少盐分时,它自然而然地靠吃盐巴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同样每天填饱自己的肚子,可我们又该怎样充实我们的心灵呢?大部分人都是在意外或偶然的情况下才会充实它。例如,在很方便或没有其他事可做的时候才会这样做。我们平时常常说没有时间,这是一个可笑的借口,如果我们每天有时间去填饱肚子,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花点时间来充实那几乎是无价的头脑呢?

在许多场合,我们会遇到一些沮丧、消极、失败、忧郁等等不快乐的人,这些人心灵空虚,却又都不愿意再充实他们的心灵。他们都迫切需要知识、信息与灵感,但是,他们却一直拒绝参加研讨会或是阅读好书、听录音。我们倾听这些人的谈话会发觉,也许我们该用“悲哀”这个词来形容。当我们提到成功的人,并谈到他们如何乐观与积极时,消极失败的人会说:“他们的积极与乐观一点也不值得奇怪,因为他们一年赚几十万。如果我一年能赚几十万,我也会积极的。”消极失败的人认为成功的人每年赚几十万,所以他们会很积极。这显然是因果倒置。成功的人之所以能够每年赚几十万,是因为他们有正确的心理态度。可惜的是,空虚的头脑和空虚的肚子不一样,要是空虚的头脑也要填满一些东西才能让主人满足的话,那该有多好。

真的,在每一个行业,如法律、医药、销售、数学、科学与艺术,那些达到高峰或快要达到高峰的一流人物,都要定期参加研讨会。他们阅读好书,定期听录音,并积极寻求资料、信息与灵感,结果,他们一直都在成长中。这与人的吃饭、大象的吞食盐巴以补充能量的道理是完全相通的。

为什么成功的人是积极的呢?反过来说,为什么积极的人是成功的呢?他们之所以积极,是因为他们定期地以“自信、有力、积极的精神思想”来充实自己的心灵。就像食物是身体的营养一样,他们也不忘每天补充精神食粮。

所以,任何人在今天都不敢说:我的知识已经够用了。在信息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要确立终身学习的习惯和决心。只有终身学习,不断接受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不断走向成功——只有这样,你才能做一个有知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