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智慧方圆之道
3460500000014

第14章 内方外圆:蓄势之道是领导智慧的必修课(2)

3.领导者不能干恃能而骄的傻事

不学无术、投机钻营的人固然成不了大气候,但是不看时势、不懂内方外圆之道、一味逞能的人,即使身负经邦治国之能,也一样难有作为。能力是一把解决问题的钥匙,有的人以积极进取、开创基业为能,有的人则以安定局面、奉制守成为能,二者只有情势的区别,没有高下的不同。

中国历史上以能而不逞闻名的,有一个萧规曹随的故事。

宰相位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为政方式关系整个王朝。尤其在处理与前任宰相或同时为相者的关系上,十分敏感,名相多以国事为重,把握得当。

“萧规曹随”,指汉初丞相萧何定下政策法规,继任的曹参因循不变,保持了汉初政策的连续性和国家的安定。

萧何被刘邦拜为丞相后,经邦定国,安抚天下,为新兴的汉朝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萧何实行的是对内宽松、与民休息、恢复国力的方针。

曹参继萧何为相后,继续奉行萧何制定和推行的与民休息的政策,实行“无为而治”。所谓“无为”,实际上就是守成,就是不创设新的设置与举措。史载曹参“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他专门任用那些不善言辞的忠厚长者;他日日饮酒,不听政事,大臣与属吏想来禀报事情的,他一定要把对方灌醉,让对方无法开口。与曹参居所仅一墙之隔的丞相属吏们也日夜饮酒,醉歌欢呼,曹参听到后,不但不禁止,反而命令从吏也张席坐饮,高声吆喝,与毗邻的呼声相应。看到他人有过错,即为其掩盖,不加深究。他一切以萧何时代的政策为准,因而丞相府清静无事。惠帝对曹参的做法很感奇怪,便让曹参的儿子、中大夫曹窖回去问曹参,为什么不以天下事为忧?曹窖一问,不想被曹参怒笞二百,并训斥道:“趣人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惠帝忍不住亲自询问曹参,曹参问惠帝:“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惠帝说:“朕乃安敢望先帝乎?”又问:“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答曰:“君似不及也。”曹参于是说:“高皇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令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被他说服,连声说:“善,君休矣!”

曹参为相,不欲创新,一味守成,以特有的方式保持萧何以来政策的连续性,既稳定了汉初的政局,又为日后西汉的繁荣提供了最重要的条件,其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萧规曹随”,是宰相为政的一种方式,也是为官执政者表现个人能力的一种方式。

事实证明,曹参以“无所作为”的方式,却取得了“有所作为”的实际效果。恐怕没有人会说曹参是一个无能的相国,因为他所采取的政治举措完全符合当时天下初定、人心思稳的社会背景。相反,他以另一种方式展露了治理天下的才能。

替人做事从第二、第三做起都没关系,只要搞清楚自己对上司的有用之处并用心把握就行了。如能稳稳当当地做个第二,一旦主客观条件形成,自然也就成为第一了。

4.以修身养性蓄成领导之势

领导者的一举一动展示的是个人的修养气度,关涉的却是众人的利益安危。一个领导者能在动荡时临危不乱,在平常里虚怀若谷,才算真正具有领导的大家风范。

公元前548年,齐庄公因为荒淫无道,被权臣崔杼弑杀。此后,崔杼为了专权,滥杀异己,一时间朝臣人人自危,纷纷逃亡,只有晏子不畏强权,不怕淫威。

崔杼设计杀死了庄公,闻声而来的晏子一直站在崔杼的门前,崔杼的门人问他:“你是来送死的吗?”

“难道只是我一个人的国君吗?要我死!”“那你为何还不赶紧逃命呢?”

“难道是我一个人的罪过吗?要我逃命!”“那你还是回去吧!”

“回去?国君已经死了,我往哪儿去?君主为国家而死,我们也就为他而死;为国家逃亡,我们也就随他而逃亡。如果君主为自己而死,为自己而逃亡,不是他个人宠爱的人,谁愿意承担这责任?我哪里能为个人而死?为他个人而逃?但我们又能回到哪里去呢?”

正说着,崔杼的大门打开了,晏子立即走了进去,取下帽子,光着膀子,坐在地上,然后将庄公的尸体枕放在自己的大腿上而放声痛哭。哭了好半天,站起身来,向上跳了三下便径直走了出来。崔杼不解其意。

崔杼与庆封勾结,立年幼的杵臼(即齐景公)为君。为了弹压朝臣,他们设坛立盟,劫持齐国所有的将军、大夫、显贵人士和一些百姓,扣押在太庙前的台阶上,下令所有人都得参加盟誓。盟誓的人不得佩剑,惟有晏子一人不肯解剑,崔杼不得已同意了。崔杼的家兵拿着剑戟逼迫每个大臣宣誓服从崔、庆,气氛十分恐怖。

崔杼已经杀了七个人,轮到晏子宣誓,他仰天长叹道:“唉!崔杼干无道的事,杀死自己的国君,凡不跟随王室而跟随崔杼、庆封的人,必将遭受灾祸。”并坚决拒绝宣誓。

崔杼威胁着:“如果你改变自己的话,我与你共同享有齐国;如果你不改变自己的话,叉戟已经架在你的脖子上,剑已经指向了你的心窝。看你是想走哪条路?”晏子毫不畏惧,厉声回答道:“纵使弯曲的快刀钩进了我的脖子,笔直的利剑伸进了我的胸膛,我也不会有丝毫改变的。”

崔杼迫于晏子的崇高声望,不敢对他有所损伤,只好放他回去了。果然,后来在晏子的辅佐下,齐景公消灭了崔、庆的势力。

由此可以看到,崔杼敢于杀死国君而不敢对一个臣子动一丝毫毛,足见晏子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之高。他虚心接受批评,重视选拔贤才,虚心对待下人,则是另一番情景。

有一次晏子外出,路见一个头戴破帽反穿皮衣身背干草的人,认为这是贤人。于是他二话没说,就将自己驾车的马卖掉一匹,为这位名叫越石父的人赎了身,然后一同回家。

到了家门口,晏子一时忘记打招呼就撇下越石父而独自进屋了,越石父见晏子对他这么没有礼貌,转身就走。晏子走了好远,回头一看,不见越石父跟上,很奇怪,急忙赶出门外,却见越氏已走了老远。晏子又急忙坐上车驾,等到快接近越石父跟前时,他有些不高兴地问道:“先生怎么这样不辞而别呢?你给别人做了三年奴仆,我与你素不相识,却将你赎了出来,你为什么要离开我呢?”

越石父停下脚步,不紧不慢地说:“我听说,读书人因为没有人理解而感到委屈,而有人理解时则感到舒畅。所以贤德的人不会因为有功劳而看轻别人,也不会因为别人对自己有恩而委身于人。我为别人当了三年奴隶,没有一个人理解我。今天先生为我赎身,我认为先生是理解我了。而此前先生乘车,不向我打招呼,我以为先生忘了我。现在您又不打声招呼就进屋去了,还是把我当奴隶一样看待。先生如此待我,我在这里又能干什么呢?走才是明智的选择啊。”

晏子听罢大为惭愧,赶忙道歉:“先前我只看到您的外表,而现在则看到了您的气节。俗话说,‘反省自己行为的人不再列举他的过失,详察实情的人不再追究他所说的话’。我可以向您致歉,而您能接受吗?我诚心改正自己的过失,请您多多赐教。”

越石父欣然一笑,晏子大喜,下令洒扫门庭,更换筵席,并用隆重的礼节欢迎越石父。从此越石父尽心帮助晏子,功绩颇大。

晏子选才几乎是不拘一格的。在他任齐国宰辅之时,有一次出门,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只见自己的丈夫洋洋得意、神气十足,她很是不满。不久,车夫回来了,刚一进门,她便要求离婚,车夫很是奇怪,便问是什么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足六尺,当上了丞相,名声显赫。今天我看他出去,志向高远,保持着谦逊有礼的态度。而你可好,身高八尺,还是一个驾车的仆人,非但如此,还如此容易满足,沾沾自喜,所以我要求离开你。”车夫听完妻子的批评很是惭愧,并深深自责,努力改正。晏子见车夫前后判若两人,很奇怪地问车夫是怎么回事。车夫如实地将情况讲了出来,晏子认为车夫为人诚实,勇于改过,就推荐他做了大夫。

晏子身为相国,可住的房子还是从先祖那里继承来的低矮潮湿的旧屋。齐景公很是过意不去,便要给他换一座高大明亮的宅邸。晏子不同意,并说:“我的先人住在这里,而我对国家没有什么功劳,住在这里已经很是过分了,怎么可以住更好的房子呢?”他坚决不换。

没隔多久,晏子出使晋国,齐景公利用这个机会派人迁走了他左右的邻居,在原地重新盖了一座大宅第。在出使回来的路上,晏子听到了这一消息,便把车停在临淄城外,随即派人请求景公把新宅拆除,请邻居们再搬回来。经过多次请求,景公终于勉强同意了,晏子这才驱车进城。

晏子在任齐国丞相的整个时期内,对自己的要求都十分严格。他吃的是仅仅去了谷皮的粗粮,以烘烤飞鸟、咸菜、苔菜为菜。景公听说后,到晏子家赴宴,看他家的饮食,这不看不知道,一看还吓一跳,果真如此。景公很是内疚地说:“噫!想不到先生家这么困难,而我却不知道,这是我的过错了。”

晏子微笑着回答道:“一切皆因为世间物资匮乏呀,去皮的粗粮能吃饱,是士人的第一种满足;烘烤飞鸟,是士人的第二种满足;有盐吃,是士人的第三种满足。我没有比别人更强的能力,而有这三种满足,君王的赏赐已经够丰厚了,我家并不贫困啊!”

晏子的言论总是这么寓褒带贬,一方面显示了他的智慧,另一方面则体现了他高尚的品德,而这才是他人格魅力的所在。

景公见他的车子太破旧了,就派人给他送去新车;又见他的马太瘦弱了,又差人给他送去骏马。一连送了三次,都被晏子谢绝了。景公很不高兴,就把晏子召来,对他说:“您不接受车和马,我以后也不再坐辇了。”

晏子很是诚恳地说:“君王您让我统领全国官吏,我要求他们节衣缩食,从俭处事,以便给全国人民作个榜样。即使这样,我还惟恐他们有奢侈浪费和不正当的行为。现在您在上面乘坐大车四马,我在下面也坐四马大车,这样一来,有些人就会学您和我的样,上行下效,会弄得全国奢侈成风,到时候我也就没办法去禁止了。”经过再三推谢,晏子最后还是没有接受景公的赐赠。

住宅、饮食和车马,好像只是生活里的小事,但在身为齐相的晏子眼里,却是关系到政治和社会风气的大事。司马迁说他“以节俭力行重于齐”,可见他为政的高尚品德。

一天,齐景公在晏子家喝酒,正喝在兴头上,景公一眼瞥见了他的妻子,景公来了劲:“嘿!先生的妻子又老又难看。我有一个女儿,年轻又漂亮,你就娶她做妻子吧!”晏子听罢,马上离开酒席,十分郑重地说:“如今我的妻子的确又老又难看,但她也曾有年轻美丽的时候。况且她年轻美丽时把自己托付给我,就是为了防备年老色衰的到来,现在我怎么能背弃妻子的托付而另娶新欢呢?”

晏子就是这样为他人着想,而且始终勤勤恳恳。连景公的一位宠臣也感叹地说:“我怕到死也赶不上晏子了。”晏子听到后说:“我听说,只要肯干就常会取得成功,就能达到目的地。我也没有什么不同于人的地方,只是坚持干不放弃,坚持行而不停止,有什么难于赶上的呢?”

蓄势在这里是指对自己修养、气度、品行的修炼。这种修炼对于领导者一时一刻也不能缺少。正如知识需要储存、经验需要积累一样,个人的道德修养必须在不断地与外来利诱的斗争中逐步完善,这种领导之“势”一旦养成,他就能心底无私天地宽,走遍天下无敌手。

5.气度能让一个领导者与众不同

气度能产生比才干、资历更加有力的作用。气度是无形的,但它以有形的方式使不同的人为一个共同的目标服务。

三国时蜀相诸葛亮曾经对杨仪的才干备加赞赏,大军出征,杨仪规画部伍,筹度粮谷,办事干练,不假思索。起初,杨仪为先主刘备尚书,蒋琬为尚书郎,以后二人同为丞相参军、长史,每次随行,杨仪总是负担更为艰巨复杂的任务,论为官才能,杨仪都在蒋琬之上,杨仪也认为诸葛亮之后非己莫属,那么诸葛亮为什么最后却选择了蒋琬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杨仪气量狭窄,自负狂傲,在军中经常与魏延发生争执。魏延又是一个个性很强,很有主见的将领。诸葛亮病逝,遗令杨仪处理后事,魏延不服,双方争斗,各自上表后主,称对方为叛逆。后来,按照诸葛亮的计策杀了魏延。杨仪还踏上一脚,诛魏延三族。由于杨仪心性严酷等原因,后来没有当上宰相,他居然说:“当年我如果举军投魏,哪会像今天这样!”居宰相之位,理全局之事,必须眼界开阔,心胸博大,身居高位而意气用事是极为危险的,更何况蜀国内部存在着错综复杂的人事矛盾呢?与杨仪相比,蒋琬正好符合一个宰相所具备的体气和平、安抚大局的气质和要求。

蒋琬曾经提拔杨戏为东曹掾,甚为看重。杨戏生性疏略,蒋琬与他谈话,他经常不作回答。于是,有人别有用心地对蒋琬说:“杨戏轻慢傲人,有些过分了吧?”蒋琬严肃地回答:“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当面顺从而背后非议,这是古人所不为的。杨戏要称赞我,这又不是他的本意,要反驳我,又会表明我的错误,所以沉默不语,这正是他为人坦诚的表现。”蒋琬言行一致,对杨戏始终没有一丝一毫的成见。相比较而言,姜维外宽内忌,无法容忍杨戏的傲视,不久,将其废为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