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智慧方圆之道
3460500000032

第32章 己方人圆:会用人的领导才是最有智慧的领导(1)

用人是领导学中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有关领导的道理有千千万,抓住了用人才算抓住了关键。但是这个看似普通的道理具体运用起来却并不简单,只有摸清己方人圆这个规律才能畅通无阻,即以方正之心看人,以灵活的态度用人。

1.存心方正才能用正直之人

领导者以什么样的心态看人,决定了他所用的是什么样的人。比如对于从公心出发冒犯过自己的人,你掌权以后如何看待他的冒犯行为?如果领导者心存方正,则正好就此找到了可堪大用的正人君子。

曹彬,字国华,河北真定灵寿人,出生于后唐长兴二年(931年),比赵匡胤小四岁。后周郭威时,曹彬的姐姐为皇妃,因而贵为皇亲国戚。

后周世宗时,曹彬任供奉官,管世宗皇帝柴荣的饮食茶酒之用。当时赵匡胤为后周大将,喜欢喝酒,便常去曹彬那里要酒喝,而且常能得到,后来才知道他所要得的那些酒,全是曹彬自掏腰包到街市上沽来的。于是问曹彬:“我正因为你管酒,所以才来向你要酒喝,你怎么去到街市为我沽酒呢?”曹彬说:“我掌管的是官酒,怎么能私自动用呢。”

对于这件事,赵匡胤印象很深。登基以后,在与臣僚说起后周世宗旧臣时,赵匡胤深有感触地称赞道:“不敢负其主者,独尊彬耳。”曹彬的行为,正如《诗经》所曰:“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曹彬作为一个小小的供奉官,就能敬奉职位,以官酒不能私用,宁可掏钱到街市去买,一边为公的,一边为仁义,正直如此,正可谓神听说到他的品格操行,也会给予他很大的福气。得到赵匡胤的称赞,后来又为赵匡胤所倚重,曹彬果然有福气。

曹彬为人不谄谀,不趋炎附势。在后周时,赵匡胤出任禁军统帅,后周的官员纷纷以交结赵匡胤为荣,于是府门前车水马龙,总是热闹非凡。因为后周世宗皇帝柴荣是郭威的外甥,他当了皇帝,与曹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此时的曹彬也就失去了皇亲国戚的地位。赵匡胤十分赞赏曹彬,从内心里想结交这位正直而不伐入的朝中内奉官,然而曹彬却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朝中官员大都去讨好赵匡胤的事儿,冷眼旁观,更不因赵匡胤对他欣赏就去趋炎附势。

赵匡胤升任禁军统帅后,曹彬与他的交往反而更少起来,没有公事,决不进他的府门。对他举行的邀请宴会,也绝少参加。

赵匡胤对此有所不解,但依然赞赏他的人品。即皇帝位后,任命曹彬为客省使(外交官)。一次,赵匡胤与曹彬谈话,聊起了以前的往事,问:“我在周为将时,朝中的官员,我最想结交的就是你,你为何要故意疏远我呢?”曹彬找了个借口,回答说:“臣为周室近亲,复恭内职,靖恭守位,犹恐获过,怎么敢随便交结人呢?”赵匡胤笑道:“世宗即位之后,你还算什么周室近亲呢?”曹彬神色从容,道:“虽不是周室近亲,但同在一朝奉职,何用交结?”曹彬回答得很耿介,意思是秉公办事,心不挟私,何必一定要互相交结呢,仍然是一副正气,并不因赵匡胤已是皇上而有半点奴颜。

庄子曾经说过:“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可以说,曹彬就是这样的人。有道是趋炎附势,人之通病。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为势所趋者到处可见,但在曹彬身上却没有一点势利气,这该是何等宝贵。

雍正对鄂尔泰的擢用,明显地反映出他不计前嫌,以才德用人,具有豁达大度的政治家气魄。鄂尔泰终康熙之世,一直担任内务府员外郎一职。在康熙年间,当清世宗还是雍亲王的时候,曾要鄂尔泰为他办事,鄂尔泰以“皇子宜毓德春华,不可交结外臣”为名,拒不承应。对此,世宗认为他刚正不阿,是忠臣的资质,即位后召见了他,赞赏说:“汝以郎官之微,而敢上拒皇子,其守法甚坚,今命汝为大臣,必不受他人之请托也。”于是命他为云南乡试副主考,数月后超擢为江苏布政使。不久,又升鄂尔泰为广巡抚,在其赴任途中,命调为云南巡抚,管理云贵总督事。以后实授鄂尔泰云贵总督,加兵部尚书衔,又命他兼管广西,封为云贵广西总督。雍正十年(公元1733年),鄂尔泰被召至京,受封保和殿大学士,居首辅地位,充经筵讲官,国史、实录、明史三馆总裁,加封一等伯,并以“模范督抚”向群臣推荐。

自己方正与用人圆通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心胸狭窄的人很难做到用人圆,也就很难让有性格的能人为己所用,古人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就是这个道理。

2.以低用高要给以相应的尊崇

把地位低的人推到高位时,给他以必要的尊崇,使其能够得心应手地行使职权,这正是圆通用人的体现。

在清初,汉族知识分子受到压制,地位明显低于满族人。但康熙深知,能否让其为自己效力是关系到大清朝的统治能否稳固的关键。因此他大力提拔满族贵族们瞧不起的有才能的汉人,并给以他们相应的尊崇。

康熙这一用人策略无疑十分正确,让一个地位较低的人上来顺利地使用权力,还有比用人者的尊崇更有效的办法吗?

我们看看汉高祖刘邦在这一点上是怎样改变观念的。

韩信是汉王刘邦夺取天下的所依靠的三位“人杰”之一,在楚汉战争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及《汉书·韩信传》记载:韩信是淮阴人,出身于平民家庭,品行又不怎么好,未能被推选到官府去充当官吏,又不肯务农或经商,因而经常是投靠他人吃闲饭。他的母亲病死,没有钱安葬,他便找一块四周广阔的高地为坟,使得坟的周围可以安置万家。韩信的这一举动,表明他青年穷困时期便胸怀大志,自信将来能显贵,受封王侯,因而预先为死去的母亲选择了这样一处四周可供万家守家人居住的高大坟地。

韩信这种吃他人闲饭的日子,并不好过,很多人都讨厌他。他寄食时间较长的是淮阴下乡的南昌亭长家。南昌亭长见韩信尽管没有个正当职业谋生,但举止又不与一般青年人相同,整日少言寡语,若有所思,也就听任韩信寄食。几个月过后,亭长的妻子开始讨厌韩信,便清晨提前吃饭,待韩信按往常开饭到达时,人家已吃完,不再为韩信准备饭食。韩信明白了女主人的用意,一怒之下,他再也不到这位亭长家去寄食了。

待到项梁在吴中起兵反秦,大军渡过淮河,韩信认为施展抱负的时机已经到来,便手持宝剑投奔于项梁的部下,没有显露出什么名声。项梁战死,韩信隶属于项羽,项羽让他做“郎中”,负责警卫工作。由于职务上的方便,韩信多次就军务大事向项羽献策,高傲自大的项羽根本没瞧起这位小小的郎中,又怎能听得进他的献策?

韩信随同项羽的大军到达关中,在项羽分封诸侯、各诸侯王分别就国时,韩信因不得项羽重用,便在汉王入汉中时偷偷离开楚军大营,投奔了汉王刘邦的部将夏侯渊的部下。夏侯渊做过腾县县令,因而人称他为腾公。在腾公部下,韩信一时也没能显露名声,只是担任“连敖”职务,不过是个负责接待官吏的小官而已。一次,因触犯军法而被判处斩刑,同案的十三人均已行刑问斩。依次轮到韩信,韩信抬头仰视,正好看见腾公,便大声说道:“汉王不想成就夺取天下的大业吗?为什么斩杀壮士!”

腾公闻听韩信出言不凡,又见他相貌威武,便释放韩信,免他一死。腾公与韩信交谈,十分高兴,并把这一情况向汉王汇报,汉王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负责管理全军的粮饷,但汉王并没有重用他。

韩信任治粟都尉后,有机会多次同萧何促膝长谈,被萧何认为是位难得的军事奇才,萧何多次向汉王推荐其人,但始终未得到汉王的重用和赏识。而治粟都尉一职,又不是他施展他军事才能的岗位,想来想去,韩信便在一天的夜晚不辞而别,寻找他可以施展抱负的地方去了。

萧何得知韩信逃亡,感到事情重大而紧急,来不及向汉王汇报,立即乘马去追赶韩信,这才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一千古美谈。

萧何追到韩信,安置好,第三天一大早便去汉王府拜见汉王。汉王见到萧何后又喜又气,骂道:“你深夜逃亡,何故?”

“臣不敢逃亡,臣是追赶逃亡的人了。”“何人?”

“韩信!”

汉王听丞相说所追赶的是韩信,大惑不解,以为丞相在骗他,又开口骂道:“将领逃亡的有十多人,您都不去追赶;说什么追赶韩信,这是撒谎。”

“大王,那些逃亡的将,都是容易得到的人;至于对韩信这样的杰出将才,普天下找不出第二个来。大王如果是想长久地称王汉中,韩信确实是派不上什么用场;如果是想争夺天下,非韩信找不出第二个可以共商大事的人。这就看大王是怎么决策了。”

汉王这才想起丞相曾多次谈到韩信的才能,自己总是没有当回事;这次见丞相不待禀报连夜把韩信追赶回来,感到韩信如不是真的有些本事,丞相怎会如此器重他。想到这里,汉王便心平气和地回答丞相的发问:“我当然是想要向东发展,怎能闪闪烁烁地总是呆在这里。”

“大王如果是决计东征,能重用韩信,韩信会留下来;如不能重用韩信,他迟早还是要逃亡的。”“我要任命他为将。”汉王说。“虽任命为将,也不一定留得住韩信。”萧何答。

“那我就任命他为大将。”“这可太好不过了!”

于是,汉王便要派人召见韩信,拜他为大将。这时,萧何赶忙阻拦说:“大王向来对部下傲慢无礼,今日任命大将像召唤小孩子一般,这正是韩信所以离去的原因啊。大王如果决心任命韩信为大将,要选择个良辰吉日,事先斋戒,设立拜将的高坛和广场,拜将的礼仪要隆重而完备,如此方才可以。”

汉王答应了萧何的要求,向全军宣布了举行任命大将典礼的日期。

此项命令宣布后,全军一片欢腾。且不说那些士卒们想要知道谁会被拜为大将,观看从未见过的拜将典礼究竟是个怎样的场面,开开眼界;而那些跟随汉王转战南北、屡建战功的将领们,更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有不少将领都认为自己的战功最高,盼望着届时被任命为大将。

直到举行拜将典礼的前夕,究竟谁会被任命为大将,这对全军将士们来说,还是个谜。

六月的一天上午,南郑城中的练兵场上,四周的无数面赤色军旗迎风招展,手持长矛的卫士笔直地站在校场的四周。校场的北面是新建筑的拜将高坛,坛下有侍前卫士把守。清晨,参加典礼的兵卒列队入场;不久,众将领也都陆续来到坛场,依次立于高坛之下,面坛而立。

时辰一到,鼓乐齐鸣。此刻,汉王已坐于高坛的正席之上,面南而坐;丞相萧何坐于西侧,面东而坐。鼓乐过后,传令官在坛上高声宣读汉王命令。

汉王有令:“拜韩信为全军统兵大将。召韩信登坛受拜为大将。”

校场上的众将领听说拜韩信为大将,无不感到惊讶。他们都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有的将领甚至不知道或没有见过这位毫无军功,并未曾统兵作战的都尉。

就是这样一位未曾统兵的都尉,南征北战,攻城拔寨,为汉王室立下了赫赫战功,其军事才能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成为军事史上一次典型的、名垂千古的战例,多为后人所效仿。

试想,没有刘邦登坛拜将的尊崇,韩信就是有天大的本事,又怎能指挥得动那一帮如狼似虎的将领呢?

在用人上,领导者对一个“圆”字必须理解到位,那就是不管施用什么样的手段,以被用之人能够发挥最大作用为最高原则。因此,一切条条框框、一切传统和思想的束缚都是这个“圆”字的敌人,也是领导智慧的最大疾患。

3.领导者应明白用短则短、用长则长的道理

一个人的能力总是长短互见,用其短处他就是个矮子,用其长处他就是个巨人。一些领导者在位时间既长,经历的重大事变又多,阅人无数之后在这一点上自然有深刻的认识。

宋太祖赵匡胤用“活”败军之将陈承昭的事例是对这一认识的最好注脚。

陈承昭本是南唐的大将,官至南唐保义节度使,在南唐的地位非常显赫。后周与南唐在淮南打仗,南唐国主委任陈承昭为境、泗、楚、海等四州水陆都应援使,职位之高,权力之重,可使南唐三军听命。

而在当时,赵匡胤统率后周的先锋部队攻克了泗州,又发兵东下,与南唐陈承昭统领的军队遭遇于淮河。两军交战,赵匡胤用兵有方,指挥得力,而陈承昭作战无能,败逃之中为赵匡胤生擒活捉。因此,陈承昭身败名裂,投降在后周得了个右监门卫将军的小官。陈承昭在南唐时身重名赫,而在后周身微官小,再不能用兵也!

宋国初建,赵匡胤打算兴治水利,开漕运以通四域。然而赵匡胤手下有勇将三千、谋士八百而不能用其治水,于是四处求贤,物色治水能人。“鱼潜在渊,或在于渚”。这回赵匡胤什么人都没挑上,只选中了败军之降将,右监门卫将军陈承昭,派他去督治惠民河,以通汴京南部漕运。如此,陈承昭重振雄风机会到了。

陈承昭虽然打仗不行,但对水却很有研究。赵匡胤命令中使疏浚惠民河,便以陈承昭为督监。他察看水势,见惠民河水太小,虽疏浚也未必能通航运,于是遍寻水源以补惠民河之水。他勘察地形,见郑地地势较高,而郑地西部的河流至郑地后皆向东南流,但若稍加疏导,便能流向东北。这一勘察所得的结论完全正确,他让民夫将郑地西部的闵水引至新郑汇入惠民河,又引撰水注入阔水,使二水相通共注入惠民河。因此,惠民河水大增,水贯连汴京,南历陈州、颖州,直入淮河,沟通了京城与江淮的漕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