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509500000021

第21章

凌晨,雾气还未消散完了,河水还在闪着微弱的光,不时地拍打岸边的卵石,远望河中央,看到滚滚的黑水不停涌去,这就是第聂伯河,是那果戈理无人可比的上等佳作当中雄伟壮丽的河,在河的左岸,是由于第聂伯河春汛过后而留下的淤泥形成的大沙地。

河边,五名战士钻进狭小阴暗的战壕,并排躺在圆头的马克沁机枪旁,这是第7步兵师的“秘密”前哨。谢廖扎·布鲁兹扎克面对着河水,紧靠机枪侧身躺着。

昨天,由于不停作战而弄得毫无气力的战士无可奈何于波军大炮猛烈轰击,撤出基辅,进而来到了第聂伯河的左岸,建筑防守工事。

可是,撤退、重大的伤亡以及基辅的丧失都严重打击了战士们的情绪。7师曾经无所畏惧地冲出重围,越过那重重森林,来到马林站附近的铁路线上,用凶猛无比的炮火击溃了占领马林站的波兰部队,使他们不得不逃往森林,彻底清除了通往基辅道路上的障碍。

可是今天,被迫放弃美丽的基辅,红军战士们怎能不心事重重呢。波兰人把红军部队赶出达尔尼察,再次占有了第聂伯河左岸铁路桥附近的一块小基地。但不管怎样他们就是再加强攻势,却始终不能再向前前进一步,他们遭到红军猛烈的反击。谢廖扎看着那奔流的河水,眼前又浮现了昨天的情景。

昨天,中午时分,他和大家一样,心里充满仇恨,狠狠回击了波兰白军;也就是昨天,他还是头一次与一个没长胡子的波兰士兵正面与刺刀相拼。波兰兵托着步枪,枪上插着长长的、像马刀一样的法国刺刀,嘴里不知狂叫什么,像兔子那样连蹦带跳地向他扑来;一瞬间,谢廖扎看见了他那睁得圆圆的、杀气腾腾的眼睛;只用了片刻,谢廖扎已用刺刀尖击中了波兰兵的刺刀,那闪闪发亮的法国刺刀被扔在了一旁。

波兰兵死了。谢廖扎的手没有丝毫发抖,他知道他还会杀更多的人。他,这个充满温柔地爱,十分珍惜和保持友谊的谢廖扎同样会杀人。他虽不心狠,也不手辣;但他知道,这些被世界寄生虫所指使来的士兵被欺骗、被驱使,他们是野兽,他们要辱没他的祖国。

然而他,谢廖扎,杀人的目的就是让地球上的和平快些到来。

帕拉莫诺夫拍拍他的肩膀:“我们走吧,谢尔盖,不然我们会被看到的。”保尔·柯察金战斗在祖国的疆场上已有一年,坐过机枪车、炮车,也骑过失去一只耳朵的灰马。他长大了,强壮了,他在痛苦和磨难中锻炼得更坚强了。

沉甸甸的子弹袋磨破出血的皮肤业已长好,而步枪皮带磨出来的老茧却永远地留下了。

一年来,保尔历经了很多难以想象的事情。他和成千上万的战士一样,穿着破衣烂衫,但却无时无刻不怀着火焰般的热情,为捍卫本阶级政权而走遍祖国各地,顽强斗争。只有两次,他不得不离开战争。

第一次是缘于大腿受伤;第二次是由于在严寒的1920年2月不幸感染了伤寒,发高烧。

斑疹伤寒造成12军各师团大量减员,其厉害的程度远比波兰军的枪炮更加可怕。12军分布地区又特别多,几乎占据了整个乌克兰北部,阻拦波兰部队,不让他们继续向前推进。保尔刚刚把病治好,就义无反顾地回到了自己的部队。

当时,保尔所在的团正留守在卡扎京——乌曼支线上的小站弗龙托夫卡附近的阵地。

车站就座落在树林里,楼房不好,旁边还有一些乱七八糟、被主人丢弃的小屋。这一带人们再也无法活下去了,由于两年多来,一直停停打打,战火不断。这段时间内,弗龙托夫卡站不少部队都亲临于此。重新制定的重大举措已趋成熟。就在人员快速减少之时,部分军团已被解散的第12集团军由于波兰军队重重压迫,撤离基辅,无产阶级共和国却早就想好了给予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波兰白军以致命的打击。

久经沙场的骑兵第一集团军各师从很远很远的北高加索向乌克兰转移,这是从史以来最大的大行军。第4、第6、11和14骑兵师也陆续向乌曼地区逼近,都聚集在离我方前线不远的地方;在走向决战的途中,他们还清除了那些沿途的马赫诺匪帮。这是16500把军刀,这是16500名在草原酷暑难耐之中经受了风吹日晒的无畏战士!

红军最高司令部和西南战线指挥部非常重视严守秘密的问题,无论怎样也不能让毕苏斯基分子发现了这个虽处于准备阶段但却有着决定意义的战斗行动,共和国司令部和各条战线指挥部都异常小心地掩蔽着这支庞大骑兵队的聚焦地。

乌曼战区早已不再进行严谨的军事行动。从莫斯科到前线司令部——哈尔科夫的直线联络却从未间断过,所有命令再由哈尔科夫传给第14军团和第12集团军司令部。细长的电报纸上打印着用密码下达的命令:“一定不要引起波军对骑兵部队行动的注意。”只有在波兰军队的前进可能导致布琼尼的骑兵部队卷入战斗的情况下,才可以取用一些积极的军事行动。司令部的整体计划表现在下面这道简短的命令中:第358号命令(密件第89号)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拉科夫斯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托洛茨基、第12、14和骑兵各集团军总指挥兼任集群司令亚基尔同志:

乌克兰境内的波兰军队分开成了两个集群行动:基辅集群和敖德萨集群,其部分兵力在第聂伯河左岸行动。主要兵力,里面还包括科尔尼茨基将军(原外阿穆尔骑兵团团长)由10个骑兵团结成的突击混成骑兵师以及不断开到的波兹南军团,却集中在白采尔科维、沃洛达尔卡、塔拉夏、拉基特诺一带。敖德萨集群在日梅林卡——敖德萨铁路和布格河之间我第十四军防线一带活动。在上面所说的两个聚集团体之中,大约在拉沙、捷季耶夫、布拉茨拉夫一带,分散占据着波兹南一师的部队。罗马尼亚人仍然持着一个消极观望的态度。我西方战线各集团军已冲破敌方防线,乘胜向莫洛杰奇诺和明斯克方向不断迈进。西南战线各集团军的主要命令是打败同时消灭乌克兰境内的波兰军队。

利用敌军兵力分散的不定,想到他们的主力部队移基辅地区转移,同时在政治上具有重大影响这一具体举动,决定把敌方基辅集群看成主要打击目标。

现命令:

一、第12集团军铁路枢纽站科罗斯坚,主力军队在基辅以北一带强渡第聂伯河。第一目标为阻断博罗江卡站和捷捷列夫站一带的铁路线,不让敌军向北部撤退。

在战线别的地段应坚决绊住敌人,紧紧追击逃去的敌军待时机攻取基辅。5月26日开始行动。

二、亚基尔同志的军队应该在于5月26日清早向白采尔科维、法斯托夫方向全面发动进攻,目的是为了与左翼骑兵集团军相互合作,尽力诱使敌基辅集群集中大多兵力。

三、骑兵集团军的主要任务是打败并消灭敌基辅集群的有生力量,拿下他们技术装备。于5月27日清早向卡扎京方向发动强攻,切断敌基辅集群和敖德萨队伍之间的联系,以强大攻势,坚决清除在沿途碰上的任何敌人,于6月1目前取下卡扎京、别尔季切夫地区,并以旧康斯坦丁诺夫卡和舍佩托夫卡方面为掩护,进入敌人后方。

四、为确保主力突击部队战斗顺利进行,第14集团军还要将其主力团聚在右翼,发起强攻,于6月1目前占领文尼察——日梅林卡地区。战斗时间应于5月26日开始。

五、各部队活动分界线见我第M8号命令(密件)。六、收到命令后立即报告。

西南战线司令叶戈罗夫

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别尔津

西南战线参谋长佩京

1920年5月23日于克列缅丘格

篝火的棕红色火苗闪动着,褐色的烟圈盘旋着向上升起。害怕烟雾的蚊虫一群群不停地飞来飞去。战士们围着篝火,在稍远的地方坐成半圆形,篝火照亮他们脸,使他们脸看起来也是紫铜色的。

篝火旁边,浅蓝色的炭灰里埋着几只军用饭盒。饭盒里的水快要开了。突然,一条火舌趁人不备从燃烧的木柴下面钻了出来,上蹿的火苗烧着了一个人乱蓬蓬的头发,他马上给吓得向后走了几下,十分气恼地说了一句:

“呸,真见鬼!”这让周围的人笑了起来。

一个穿着呢军装、留着一小撮胡子、上了年纪的红军战士刚刚对着火光再次查看了枪筒,用低沉的声音说:

“这个小伙子太关注学问了,连烧了头发也不知道。”“柯察金,把你读的东西也给我们知道一下吧。”年轻的红军战士摸了摸烧焦的头发,微笑着说:“的确,安德罗休克同志,真是本好书,我一看就再也不想放下了。”一个翘鼻子的青年坐在柯察金身旁,正在全心全意地修理弹药盒上的皮带。他用牙咬断一根粗线,充满好奇地问:

“那本书的作者是谁?”他一面把剩余的线缠到别在军帽上的针上,一面又补充说道:“如果是关于爱情方面的,也讲给我知道一下。”

周围又是一阵大笑。马特维丘克抬起他的平头,顽皮地眯起一只狡黠的眼睛,对他说:

“也是,你恩我爱,还真是吸引人啊!谢列达,你的模样和画上的人一样好看!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会有成群结队的姑娘跟在你的身后跑断脚脖子。但可惜的是你的猪拱嘴似的鼻子。不过所幸还有方法解决的,只要在鼻子尖上挂一枚10磅重的诺维茨基手榴弹,只许用一夜的时间,我保证你的鼻子就不会翘了。”

又一阵大笑,吓得拴在机枪车上的几匹马也惊叫了。谢列达懒洋洋地转过身来,说:“容貌好不好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脑袋瓜子!”他故意地敲敲自己的前额,又说:“别看你特别会说,你自己的脑袋却和木头没什么差别——标准的大傻瓜,你这个木头连两只耳朵都是冷冰冰的。”

眼看两人就要争吵不休,班长培塔里诺夫赶忙把他们劝开:

“得了,得了,伙伴们,不要再争了?还是让柯察金给我们来上一段精彩的吧。”

“给我们念一段,保夫鲁沙,念吧。”周围的人起哄了。

柯察金把马鞍靠近篝火,在上面坐了下来,打开一本书放在膝盖间。

“同志们,这本书名称叫《牛虻》,是我从营政委那儿借来的。这本书让我很受教育。要是大伙儿安静地听,我就念了。”

“快念吧,不会有人瞎闹的!”当团长普济列夫斯基同志和政委一起骑马不动声色地走近篝火时,他看见11个人正看着念书的人。普济列夫斯基转过头去,指着这群战士,对政委说:“团里的侦察兵有一半在这儿。我有4个人在那儿,还是年幼的共青团员,但个个都是标准的好战士。你看那个正在读书的,还有那个,看见吗?那个眼睛长得像小狼似的,他们分别是柯察金和扎尔基,一对好朋友,但骨子里一直在暗暗较劲,力争比对方好。以前柯察金是我这儿的头号侦察兵,现在可碰上麻烦的对手啦。你瞧,他们正在做政治工作,自然得很,但会有很大的帮助的。他们有个好名字:青年近卫军。”

“是侦察队的政治委员在读书吗?”政委问。“他不是,政治指导员是克拉默。”普济列夫斯基驱马向前走去。“同志们好!”他对大家说。大家一起回转身来。团长轻快地从马背上跳下,很快来到坐着的战士们跟前。

“朋友们,你们是在聊天吗?”他问道,他那长得很像蒙古人的一对细眼睛眯了起来,笑容可掬,刚毅的面庞现在变得不再像平时那样严肃了。

大家把团长当作自己的朋友,欢迎他来加入,政委则骑马想去别处了。

普济列夫斯基把带套的毛瑟枪放到了背后,就在保尔的马鞍旁边坐下,建议道:

“我们吸口烟好吗?我这儿有点好烟叶。”他卷了一支烟吸了起来,又回身叫政委:“多罗宁,你先干别的去吧,我就在此呆会儿。如果司令部有事要我去办的话,请告诉我。”多罗宁走了以后,普济列夫斯基对柯察金说:“你们就继续读吧,让我也听一下。”保尔读完了最后几页,把书重新放回膝盖上,沉思地看着火苗。

有好几分钟,大家都不吭声。大家被牛虻的死惊呆了,战士们还沉浸在自己的激奋心情之中。

普济列夫斯基吸着烟,想让大家说一说想法。“这个故事太动人了,”谢列达打破了沉默,“这说明世界上真有这样的人。如果真为了某个信念的话,就是再大的罪也是能够忍受下来的,为此可付出一切。”

他说着,显得异常激动,《牛虻》这本书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原先在白色教堂给鞋匠打下手的安德留沙·福米乔夫也气恼地喊道:

“那个神父硬把十字架往牛虻嘴边塞,要是给我撞见了那个该死的神父,我非要他的命不可!”

安德罗休克用棍子将军用饭盒往篝火边推了推,十分自信地说:

“如果一个人知道他是为了一种事业而死,那他死得就太正常了,死而无憾。如果你觉得真理在你这边,那你一定死得义无反顾,英雄主义正是这样得来的。我认识一个叫波赖卡的年轻人。在敖德萨,他被白匪包围了,他当时特别生气,一个人扑向整个排,乘敌人还不能用刺刀捅他,他就往脚下扔了一颗手榴弹。手榴弹炸开了花,他被炸成碎片,可一块埋葬的有好多人。也许有人说他长的很普通,不会有人为他写书,可这种事迹是多么的可贵,在我们的弟兄当中,有很多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