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伟人传记丛书:隋炀大帝杨广
3516900000041

第41章 好一个富庶的大中国(1)

洛阳是九州腹地,水陆交通比起长安来要方便得多,即所谓“贡赋易达”。这就是大业皇帝新建东京的因由。

其实,建京迁都还有一个原因。文帝驾崩,杨广登基,从仁寿宫返回长安之后,就按照文帝遗嘱,释放了被囚禁了半年多的术士章仇太翼。章仇太翼对杨广感激涕零,千恩万谢不杀之恩。因为文帝临去仁寿宫前说过,等回来时就将他斩首。现在他无罪获释,只感激新皇的恩典,却不知是先帝的嘱托。

杨广释放章仇太翼,不仅是遵从先皇遗嘱,更出于对他的佩服,甚至是畏惧。章仇太翼曾极力劝谏文帝不要去仁寿宫避暑,并说此一去很可能就回不来了。文帝不听,反而囚禁了他。结果,真的一去不回。杨广佩服他善观天象,料事如神。既然能占卜吉凶,当然也有办法化险为夷,这样的神人对朝廷大有用处。

果然,章仇太翼出狱后不几天,就向杨广呈上一纸奏表,说:“陛下本是木命,而长安一带是破木之势,不可久住。洛阳北面有山,三面有水,木生长在山上,又得水的滋养,定能千秋不朽。开皇初年就有民谣唱道:‘重建洛阳,恢复晋朝天下’。陛下曾封为晋王,民谣真是灵验啊!”

看了章仇太翼的奏表,杨广决意将自己这株参天大树移到洛阳,以期千秋不朽。

大业二年,春夏之交,四方各国使者云集洛阳,庆贺大业皇帝乔迁新都。北边的突厥、契丹、匈奴,南方的暹罗、南越,东面的琉球,西边的天竺乃至波斯,都有使者带着本国进贡的特产珍宝前来朝贺。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盛况空前,自古未有,泱泱之大中国,当然要趁此大好时机,张扬一下自己的声势与国威。

新建的都城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城南面对龙门,北依邙山,东逾伊水,西至涧河,洛水穿流其间。都城分为宫城、皇城、东城和外廓城几大布局。

宫城,也就是禁城,东西宽五里二百步,南北长七里有余。与长安的宫城不同,洛阳的宫城并不位居都城中央,而是在北面。宫城里建有乾阳殿、大业殿、文城殿、元清殿……是皇上执政议事的殿阁和寝宫所在。

皇城围绕在宫城的东、西、南三面,是宫城的外围。皇城内有许多殿堂院落,皇族儿孙及公主的府第,百官的府署都设在这里。皇城的正门在南面,叫端门。

外廓城也称罗城,是百官的府第和百姓的住所,在宫城和皇城的南面偏东。外廓城的总体布局呈方形,东北一面和洛河南岸为里坊。“坊”是民居区域的称谓,因每坊的东西和南北的长度各是三百步,正合一里,因此叫作里坊。新都洛阳共有一百零三个里坊,三个大市场。洛河南岸有二市,东面的叫丰都市,西边的叫大同市;洛河北岸的市场叫通远市。三市都临近可以行船的漕渠,往来极为便利。仅一个丰都市,周围就达一千八百余步,四面有十二个门可供出入。市场内有一百二十行,三千多个肆,四百多家客栈。市内重楼延阁,鳞次栉比。道路两旁遍植榆柳,交错成荫。

皇城正南,是一条宽近百步的大街,叫天津街。它北起皇城的端门,向南跨过护城河上的天津桥,直达外城正门——定鼎门。

从端午节开始,天津街上,从天津桥南端至定鼎门以里,一片喜庆祥和的景象。大街两侧陈列百戏,唱曲的,跳舞的,杂耍、皮影、龙灯、旱船,五花八门,应有尽有,鼓乐喧天,从日出到日落。傍晚时分,来自全国各州府县的一万八千名乐工,分列天津街两侧,吹拉弹奏,管弦之声不绝于耳,直至东方既白。这些都是大业皇帝下诏安排的,不过,这道诏书没有四处张贴,而是由各级官吏层层口头传令下去,不能让外国来使知道这些繁荣喜庆景象是皇家拼凑起来的,而是百姓自发的,或者说,昌达富庶的中国一年到头都是这样。

皇帝还密令:自五月端午起一个月内,为诸国使节朝贺时间。在这期间,洛阳臣民都要锦衣盛饰,以示大国威仪。街市上,如有车服不够鲜艳华丽者,一律由京城禁卫拘捕,遣送至开河工地服徭役。

东都城内各店铺商家,都要备足各色货物,作琳琅满目状。货物不丰盈、花色不全的,勒令停业。

各酒肆饭庄,一旦发现有外国客使从门口路过,定要鞠躬微笑,盛情邀入店内,全力款待,直至其酒足饭饱,但不准收取分文。

皇帝密诏,谁敢稍有不遵从?还好,皇帝事前已号令天下数万家富商巨贾迁入东京,由他们支撑着,洛阳市面上倒也真显得一派繁荣。一般百姓为避免发配开河工地,只好东借西凑或变卖家私,添置衣裳服饰,打肿脸充胖子。也有少数实在无计可施的穷人,就多多储备下柴米油盐,躲在家里闭门不出,熬过这一个月。

这一天,一队京城禁卫在城中巡逻。走过整个天津街,又转遍外廓城的里坊和丰都、大同、通远三市,所到之处,只见商铺货物充盈,市民锦衣华饰,一切都符合皇上诏令的要求。

巡逻士卒在返回途中,又路过天津街时,忽然看见一顶青篷小轿迎面而来。这顶轿子没有作任何装饰,而且轿身也很陈旧朴素,在满街车服鲜丽的人群当中,显得格外寒酸扎眼。

巡逻士卒迎着轿子走过去,领头的尉官大喊一声:

“喂!是谁这么大胆,坐这样的轿子也敢出门上街?想违抗圣旨吗!”

抬轿的轿夫和旁边的随从并不害怕,继续朝前走着,一个随从边走边说:“轿子里坐的是兰陵公主,咱们皇上的妹妹,你们想怎么着?”

听说轿子里是兰陵公主,士卒们根本不在乎。他们知道,兰陵公主的驸马,从前的兵部尚书柳述,因勾结庶人杨勇谋反,妄图重新废立太子,早被大业皇帝发配到岭南去了。当时,皇上曾命兰陵公主与柳述离绝,公主誓死不肯,皇上为此十分恼火,兄妹俩已形同路人。所以,得罪兰陵公主,是绝不会触怒皇上的。因此,一队士卒横列轿前,挡住去路。那个领头的大着胆子使劲一拉轿杆,说:

“皇上有诏:自五月端午起一个月内,洛阳臣民都须锦衣盛饰,以表我国威仪。你们这样的青篷小轿上街,招摇过市,就是违抗圣旨,我倒要问问,你们想怎么着?”

说着,就与轿夫撕扯起来。拉来拽去,轿子摇晃得厉害,里面的兰陵公主忍受不住了,一掀轿帘,露出半个脸来,杏眼圆睁,怒气冲冲地说:

“怎么,你们想拘捕本公主,把我也发配到开河工地上去担筐挖土吗!”

看到兰陵公主的模样,士卒们一个个都呆了。屈指算来,兰陵公主也有三十多岁了,想不到依然这么年轻美丽。她一身素装,不施粉黛,但端庄娴淑,气宇轩昂,透着皇族威仪。巡逻士卒刚才那有恃无恐的气焰顿时止熄,领头的也垂下手来,说:

“公主息怒,不是小人有意为难公主,实在是皇上严诏在前,不得不公事公办。”

“那,你们要我怎么样?”“回宫去,换上彩轿和公主锦衣之后再上街。”兰陵公主冷冷一笑:“我要是不换呢?”“只好委屈公主与小人们一起去面见皇上,只要皇上恩准,小人们也绝不敢纠缠。”“哼!”兰陵公主气恨恨地说,“好一帮奴才,说话这么不知深浅。好吧。本公主就陪你们去宫里走一趟,看皇上能把我怎样!”

兰陵公主缩回头去,将轿帘狠狠一摔,命令轿夫:“回轿,见皇上去!”

杨广正在宫中披览各国来朝使者献上的奏章。这些奏章有长有短,说什么的都有,就是没有不好听的,全都是吉祥称颂之词。有的自称蛮夷小国,称颂大隋皇帝上合天意,下顺民心,拥有四海。天地之所覆载,七曜之所照临,莫不委质来宾。

有的说,敝国近年气候清和,风调雨顺,想必华夏有圣德大兴,果然欣悉大业皇帝嗣位,天意确实应验。

有的则表示,久沾神州德仪,向慕中原淳风,心归有道,屈膝稽首,愿永为藩属。

还有西域的一些小国,摄于邻国侵扰,甚至愿献地数千里,以求大隋庇护。

杨广看了一封又一封,心里十分高兴,随手又取过一封奏章,展开一看,是日本国王写来的,开头第一句就是:

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杨广看了,一股火攻上心头:区区倭国小王竟如此傲慢无礼,自诩日出处天子,却称朕为日没处天子,岂有此理!

他耐着性子往下看:“闻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故遣朝贡使者暨沙门数十人前来学习佛法……”

能来中国朝贡,学习佛法,倒还说得过去。但是,那句“日没处天子”却似骨鲠在喉,杨广命内侍传鸿胪卿速来见驾,训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