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将军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3523900000011

第11章 汉(5)

匈奴军队攻阵,遭到汉军的急射,退走上山。单于大惊,调左右部八万余骑攻打李陵。李陵且战且退,士兵伤重者卧于车上,伤轻者推车,再轻者持兵器搏战。行十余日,抵一大泽中,泽中多芦苇,匈奴顺风放火,汉军亦预先烧掉周围的芦草以自救。退至某山,与匈奴兵战于树林中。单于见李陵部卒勇锐,又渐近汉塞,担心汉朝使诱兵之计,就想退兵。这时汉军军侯管敢被校尉侮辱,气愤之下投降匈奴,泄露了汉军箭矢将要告竭,且无后援,有战斗力的士兵只有一千六百余人的情况。单于大喜,于是派兵猛攻汉军,汉军在谷中,匈奴在山上,相互对射。一日之内,汉军50万枝箭用尽,士兵以短刀、车辐为武器,退至一峡谷内,被匈奴阻断后路。夜半时,李陵与成安侯韩延年率壮士十余人突围,被匈奴数千骑兵追击,韩延年战死。李陵觉得自己没有脸面再回汉廷去见皇帝,于是投降匈奴。李陵军几乎全部战死,仅有四百余人回到了汉境。

单于得到李陵后,因李家世代为将的声望以及李陵的英勇表现,对其非常佩服。他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陵,并加以重用,封为右校王,直至病卒。

汉朝听到李陵投降匈奴并加以重用的消息,杀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儿子。李家的名声由此败落。

陈汤

陈汤(生卒不详),西汉后期名将。字子公。山阳瑕丘(今山东兖州北)人。他果敢勇武,虑事周全,料敌如神,威振西域;但又贪财纳贿,终致身败名裂。

一、斩酋扬威赐爵封侯

陈汤少年时喜欢读书,作文思路开阔,但因家庭贫困,有时靠乞讨度日,所以不为乡里看重。后来他流浪到长安,认识了富平侯张勃,张勃觉得他很有才能。初元二年(前47),汉元帝下诏,要求公侯大臣推荐年轻的人才,张勃便向朝廷推荐了陈汤。在等待分配期间,陈汤父亲去世而没有奔丧回家,被人检举缺乏起码的孝道,于是朝廷又谴责张勃,以他举荐不当而削减食邑,同时将陈汤拘捕下狱。后来又有人大力举荐,陈汤终于被任为郎官。

陈汤主动请求出使外国。建昭三年(前36),朝廷任陈汤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与校尉(正职)甘延寿奉命出使西域。两人出击杀害汉使、称霸西域的匈奴郅支单于,大获全胜,郅支单于败死。

这次胜利既剪除了为害西域的一大祸根,又为遇难受辱的汉使报仇雪恨,提高了汉朝在西域各国的威信。

战后,甘延寿与陈汤立即写出上报朝廷的奏疏,派人连同郅支首级送回长安。

正当甘延寿与陈汤带领将士凯旋时,朝中的司隶校卫(执法官员)也从长安出发了,他们在大路之上拦住陈汤,对他进行检查。

原来陈汤向来贪财。攻克郅支城后,缴获了大量财物,陈汤私自藏起来不少金银财宝。知情者在西域时便向朝廷举报此事,所以司隶校卫拦路搜查,准备拘捕。陈汤立即上书皇帝,元帝便下令撤回司隶,并令沿路县城摆设酒食夹道欢迎得胜之军过境。回朝之后论功行赏,中书令石显、匡衡认为甘延寿和陈汤先斩后奏,犯有大罪,以功相抵,可不予诛杀,如再予封爵赏赐,将使后人争先效仿,必然无事生非,为国招难。元帝听了觉得有理,但他内心还是想嘉奖有功之将,于是此事便议而不决,拖延下来。

宗正刘向认为,判定甘延寿和陈汤仅以功过相抵是不公平的。他上书皇帝,专门评析了扫除郅支的艰难及意义,认为甘、陈应予封爵表彰。于是元帝下诏赦免了甘延寿、陈汤的先斩后奏之罪,然后又让大臣讨论封赏事宜。石显、匡衡仍然坚持他们的主张。元帝终于封甘延寿为义成侯,赐陈汤为关内侯,各赏食邑300户、黄金100斤,并拜陈汤为射声校尉,甘延寿为长水校尉。

二、功过有论沉浮无定

成帝刘骜即位后,丞相匡衡又向成帝起奏陈汤私藏战利品的事,说虽可赦免其罪,但不应有官职,于是陈汤被免职。之后陈汤向成帝上书,说康居王送到汉朝来的王子(名为侍子,实有人质之意)不是真正的王子。成帝命人核实,确实是真王子,陈汤因,欺君之罪而被捕入狱,准备处以死刑。太中大夫谷永向成帝上书,极力赞誉陈汤的功绩,并引用《周书》说“记人之功,忘人之过,宜为君者也”,亟请皇帝开恩。于是陈汤被成帝特赦释放,但取消了他的爵位,只当个一般士兵。

几年后,西域都护段会宗受到乌孙兵马的围攻,段会宗派人请求朝廷尽快发兵援救。丞相王商、大将军王凤及百官讨论数日仍无结果。王凤建议成帝请陈汤来帮助策划,成帝立即召见陈汤。陈汤早在攻击郅支时落下风湿病,两臂不能屈伸,因此入见时,成帝先下诏不用行跪拜之礼,让他看段会宗写回来的紧急求救奏书。陈汤说此事不足为虑,因为双方战斗力悬殊,一个汉兵相当于三个胡兵,而且路途遥远,援救不及。因此他推算了日期后说:“现在那里的包围已经解除。不出五天,会有好消息的。”过了四天,果然军书报回,说乌孙兵已解围而去。大将军王凤通过此事深感陈汤经验丰富,大有用处,于是奏请皇帝启用陈汤,任他为从事中郎,军事上的大事都请他做出决断。陈汤严明法令,采纳众人的意见办事,颇有将帅风范;但他积习难改,仍然经常接受人贿赂的金钱。

陈汤后被免职为庶人,徙居敦煌。住了几年后,敦煌太守上书朝廷说:“陈汤曾经诛杀郅支单于,威风远及外国,现在降为庶人,不宜住在边塞地方。”于是又把他迁到安定(今甘肃固原)。议郎耿育看到陈汤处境可怜,便又上书于皇帝,再次论述了他的功绩,说明当今国家“枭俊擒敌之臣,独有一陈汤耳”,他被冷落,是由于嫉妒之臣的排挤打击所致,恳请皇帝予以关怀照顾。成帝下诏让陈汤迁回长安居住,陈汤不久去世。过了几年,王莽执政后,追谥陈汤为破胡壮侯。

冯异

冯异(?~34),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字公孙。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东)人。冯异作战勇敢,常为先驱,善用谋略,料敌决胜,治军严明,关心民瘼,东汉创业,其功至巨。但他为人谦退,从不居功自傲,实为一代良将。

一、从平河北书说李轶

冯异素好读书,精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早年为王莽效力。地皇三年(22),刘绩、刘秀兄弟起兵时,冯异以郡掾的身份监五县,与父城长官苗萌守城御刘。后出巡属县时,冯异被汉兵捉获。冯异投降了刘秀,愿意镇守父城。他回到父城,说服苗萌归附了刘秀。不久,刘秀率军南还宛地,更始帝前后派十几名将领来攻打父城,冯异坚守城邑,决不投降。等到刘秀升任司隶校尉再过父城,冯异则大开城门,献上牛酒。刘秀任命冯异为主簿,苗萌为从事。冯异又推荐了一群小同乡,如铫期、叔寿、段建、左隆等人。刘秀一律任命为掾吏,把他们带回洛阳。

更始帝几次想派刘秀巡行河北,诸将都不同意。当时,曹竟为左丞相,他的儿子曹诩任尚书。冯异劝刘秀跟他们深相结纳。后来,由于曹氏父子力劝,更始帝命刘秀持节渡河,镇抚河北诸郡。冯异劝刘秀乘机快点分派官属,巡行郡县,清理冤结,广布惠泽,以使天下归心。刘秀采纳了他的建议,一到河北,便派冯异和铫期抚循属县。冯异等所到之处,平释囚徒,抚恤鳏寡,亡命投案者不咎既往,并了解两千石的长吏,暗中考察他们是同心还是不愿归附,然后把名单上报给刘秀。

更始元年(23)十二月,刘秀的部队到达信都(今河北衡水东),刘秀派冯异去河间招募兵众,回来后任命为偏将军。接着,冯异又随军大破在邯郸称帝的王郎,被封为应侯。

冯异为人谦和礼让,从不居功自傲。道遇诸将,往往驱车让路。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到一地,安营完毕,将领们总是坐在一起论功希赏,冯异则常常独自避坐大树之下,不与其事。因此,军中都称他为“大树将军”。攻破王郎,刘秀整编部队,对将领也做了调整,使之各有统属。军中吏士纷纷愿从“大树将军”,刘秀对他则更为欣赏重视。此后,冯异在北平击破铁胫军,并击降匈奴于林阂顿王,战功卓著。

攻破王郎后,刘秀声威壮盛,遂与更始帝决裂。更始帝派舞阴王李轶、大司马朱鲔等率领30万大军驻守洛阳,刘秀则任命冯异为孟津将军,与河内太守寇恂一起抵拒朱鲔等人。冯异写信给李轶,晓以利害形势,劝他早日归附刘秀。李轶表示愿意归附刘秀,答应不再与冯异争锋。冯异借此机会北攻天井关,攻克上党两座城池,又南进攻克河南成皋以东13个县和各处兵营,收降十多万敌军。随后,冯异大败朱鲔,朱鲔败逃,冯异追赶到洛阳,耀示威武,绕城一周而归。

冯异写信给刘秀报告战况,将领们纷纷向刘秀祝贺,并劝他速登帝位。刘秀不能决断,下令召回冯异,询问四方情况。冯异说:“宜从众议,上为社稷,下为百姓。”于是,冯异便与众将一起,推戴刘秀在鄗(今河北柏乡)即皇帝位,建元建武,是为东汉光武皇帝。建武二年(26),光武帝封冯异为阳夏侯。

二、奋翼渑池威行关中

当时,赤眉军和延岑的部队活动于三辅地区,郡县的世家大族也拥兵滋乱。大司徒邓禹无法平定,光武帝刘秀命令冯异前往征讨。冯异顿首受命,引军向西行进,所到之处,施恩于民,取信于民。弘农地区原有十几个自立为将军的,但由于冯异威行信成,他们都率众归降。

冯异在华阴和赤眉军相遇,两军相持了六十多天,发生了几十次战斗,冯异击降赤眉将领刘始、王宣所部五千多人。建武三年,朝廷任命冯异为征西大将军。不久,邓禹和车骑将军因不听冯异恩威柔服的意见,先后为赤眉军所败,冯异军亦受牵连。

冯异舍弃战马,步行奔往回溪陂(在今河南洛宁县境),跟麾下的几个人重回大营。他一面坚守城垒,一面收集散兵和诸营守军,共得几万人,与赤眉军约期会战。冯异预先派精壮将士打扮成赤眉军模样,埋伏在道路旁边。作战时,冯异故意示敌以弱,诱赤眉军的大部队作战。战到下午,赤眉兵势渐衰,汉军伏兵突然冲出,赤眉军败退。冯异驱兵追击,直到崤底,大破其军,收降八万多人,剩下的十几万人跑到宜阳后也投降了。冯异终于洗雪了回溪失败之耻。刘秀下诏慰劳冯异,大为嘉赏。

赤眉虽已投降,但各地割据势力仍很强盛,互相攻击,混乱不堪;冯异便开始征讨豪强,惩罚乱逆者,褒奖归附或有功者。时日不长,除了吕鲔、张邯、蒋震投降了割据蜀地的公孙述外,其余的割据势力均被平息。

冯异威行关中。此后,公孙述多次派兵进犯,每次都被冯异挫败。

冯异在关中三年,平反冤狱,发令施仁,百姓安乐,远近怀德。

三、君明臣贤上下相孚

冯异担当要职,长久居外,内心颇不自安。于是上书表明心迹,说自己思念朝廷,希望能被召回,以亲帷幄。光武帝刘秀因其职责重大,不同意他回来。后来有人上奏说冯异专利关中,威权至重,斩长安令,百姓归心,号为威阳王。光武帝把这奏章给冯异看。冯异十分惶恐,上表自明。刘秀见冯异惶急不安,下诏抚慰。

建武六年(30)正月,冯异人京朝见,刘秀热情接见。此后,光武帝又数次召见冯异,设宴共饮,商讨攻蜀之事。冯异在京城呆了十多天,才回驻地。光武帝命冯异妻子儿女随行,以示不疑。

这年夏天,朝廷派诸将伐公孙述,隗嚣叛汉,诸将与之战,皆为所败。刘秀诏命冯异进军枸邑(今陕西旬邑)。冯异尚未到达,隗嚣乘胜派他的将领王元、行巡率两万人马出陇西,并分派行巡夺取枸邑。冯异得此消息,命令部队晨夜急驰,进入枸邑,关闭城门,偃旗息鼓。行巡不知冯异已占据城池,匆匆带兵赶到。冯异出其不意,敲响战鼓,竖立旌旗,率军冲出。行巡所部惊慌失措,纷纷溃逃。冯异统军追杀数十里,大破其军。

建武九年(33),祭遵去世,刘秀命冯异任征虏将军,并统领其营中将士。不久,刘秀又命冯异行天水太守事。此后,冯异军虽然有所斩获,但耗日持久,乱军所据城池始终不下。有人提出要回军休兵,冯异不为所动,常常身先战阵,为诸军先锋。第二年夏天,冯异与诸将齐攻敌城,尚未攻克即病发去世。谥号“节侯”。

来歙

来歙(?~35),东汉初期名将。字君叔。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南)人。他重信义,恤民情,武能拒敌,文能屈人,临危不乱,英气磊落,实为骁将良臣。

一、单车远使言行不违

来歙的六世祖来汉才力过人,在汉武帝时曾以光禄大夫身份辅助楼船将军杨仆出征。来歙的父亲来仲在汉哀帝年间任谏议大夫,他娶刘秀的祖姑,生了来歙。因为有亲戚关系,刘秀对来歙颇为亲近敬爱,在长安时,往来密切。刘秀兄弟起兵反对王莽,王莽因为来歙是刘秀的亲属,就收捕了他。来歙的朋友宾客想方设法把他抢了回来。更始帝即位,来歙在他手下任职,并追随入关。后来,来歙屡次言事不被采纳,便称病去职。来歙的妹夫汉中王刘嘉延揽人才,把他请到汉中。更始帝事败,来歙劝刘嘉归附光武帝刘秀。于是,两人一起到了洛阳。刘秀见到来歙,喜出望外,当即解下自己的衣服给他穿,任命他为太中大夫。当时,隗嚣占据陇地,公孙述占据蜀地,朝廷深以为忧。来歙乘机请行,愿领命奉旨前往出使,隗嚣定会束手来归。这样一来,公孙述失去屏障,早晚定会败亡。刘秀认为他说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