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子长县军事志(公元前627年~公元2005年)
3537900000008

第8章 军事环境(2)

国家元峁:在县西,距县城25.50公里,地处北纬37°08′,东经109°22′,海拔1511米,南北纵贯1.04公里。

羊路山:在县西,距县城28.80公里,地处北纬37°09′,东经109°20′,海拔1526米,南北纵贯5.50公里。

高粱山:在县西,距县城28公里,地处北纬37°10′,东经109°21′,海拔1522米,南北纵贯3公里。

康家梁:在县西南,距县城22.50公里,地处北纬37°01′,东经109°27′,海拔1500米,东西横跨1.10公里。

朱四山:在县西北,距县城22.70公里,地处北纬37°12′,东经109°22′,海拔1502米,西北东南走向,跨度4.20公里。

上山:在县西北,距县城45公里,地处北纬37°19′,东经109°12′,海拔1532米,南北长4.40公里。

前大山:在县西北,距县城30.50公里,地处北纬37°13′,东经109°20′,海拔1525米,南北纵贯2公里。

老南家湾圪梁:在县西北,距县城33.3公里,地处北纬37°17′,东经109°20′,海拔1560.30米,为子长县第二大高山,南北纵贯3.50公里。

墩梁圪堵:在县西北,距县城35.40公里,地处北纬37°15′,东经109°17′,海拔1562米,为子长县最高的山脉,南北纵贯2.50公里。

吴家梁:在县西北,距县城28.50公里,地处北纬37°15′,东经109°23′,海拔1507米,南北纵贯2公里。

姬家山:在县西北,距县城31.50公里,地处北纬37°15′,东经109°20′,海拔1550米,南北纵贯2公里。

天神庙梁:在县西北,距县城32公里,地处北纬37°14′,东经109°20′,海拔1535米,东西横跨2公里。

墩山:在县西北,距县城约32.40公里,地处北纬37°12′,东经109°18′,海拔1512米,南北长1公里。

大梁山:在县西北,距县城约33公里,地处北纬37°13′,东经109°19′,海拔1527米,南北跨越1.30公里。

三、气候

子长县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各有特点:春季干旱、多风沙,常出现大风扬沙降温天气;夏季多出现局部雷雨或暴雨,并常伴有冰雹、大风;秋季常出现连绵阴雨,有时伴有局部性雷阵雨,造成道路泥泞,部队行动不便,也易造成野战工事或地下工事的倾塌毁坏;冬季多西北风,干燥寒冷,封冻期长,冻土一般在1米左右,影响工事的挖掘构筑。

另外,大风扬沙天气造成的地方性尘幕,对飞机的飞行、空射和空投影响甚大。

气温年平均气温在8~9.7℃之间。最热为6~8月,平均气温23℃,最冷为1月,平均-7.0℃,年较高气温30℃。年极端最高气温37.6℃(1966年6月),年极端最低气温-26℃(1984年、2004年)。历年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6~8月,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2~2月。由于受地形、地貌和植被等因素的影响,境内各地气温均有差异。

冻土据气象资料显示,境内冻土初日,历年平均在10月26日,最早在10月14日。冻土终日,历年平均在4月5日,最晚在4月22日。一年中,10月至次年4月共七个月有冻土。历年各月最大冻土深度,一月最深,约102厘米,2月约101厘米,3月约90厘米,12月约75厘米,11月约16厘米,10月约7厘米,4月约4厘米。

降水境内降水年内分布不均,年际变化较大,降水最多年份达769.60毫米(1962年),最小年份为279.60毫米(1972年),年平均降水量为534.3毫米。年内各月的降水呈单峰型分布,降水多集中于7、8、9三个月,达327.20毫米,占年降水量的63.80%,其中7月份为高峰,达130.20毫米,占年降水量的25.40%,8、9两个月分别为113.50毫米和83.50毫米。1月和12月最少,降水量均为2.6毫米,各占年降水量的0.50%。降雪据气象资料显示,全年平均降雪量30毫米以上。降雪初日,平均为11月3日,最早为9月30日;降雪终日,平均为4月4日,最晚为5月6日。积雪初日,平均为11月15日,最早为10月24日;积雪终日,平均在3月14日,最晚在5月6日。历年各月最大降雪日数,最大值在12月,达22天。历年各月最大积雪日数,最大值在2月,达13天。历年各月最大积雪厚度,最大值出现在3月,为14厘米。

气压气压的高低变化与气温成反比。子长县属大陆性气压,年平均气压895.90毫巴。气压日变化为清晨高、下午低,年变化为冬季高、夏季低。

冬季受蒙古冷高气压的控制,极端最高气压达902毫巴,夏季极端最低气压887.40毫巴。秋季气压略高于春季。

风县境地处行星风系西北带,在地形、季风气候的综合影响下,以西北风居多,占全年风向的66%,东南风及其他风向也占一定比例。冬春季节受内蒙古冷高压的控制,形成强烈的西北风,占全年西北风的56%(其中冬季占28.8%)。夏秋季节受东南沿海副热带高压影响,多刮东南风,占全年东南风的53%,东南风带来沿海的水汽,往往形成降雨天气。

境内平均风速为1.76米/秒。各月平均最大风速出现在5月和6月,均为2.1米/秒;平均最小风速出现在9月和10月,均为1.40米/秒。最大风速,冬季8~10米/秒,春季8~12米/秒,夏季10~14米/秒,秋季7~12米/秒。

雾雾日年平均83天,多出现于凉湿多雨时节。各月的雾日数,以9月最多,约19天,10月约17天,8月约16天,其余各月约在2~6天之间。一日内,雾多数生成于早晨7时前,消失于9时前。

四、水系

子长县饮用水源主要有井水、泉水和河渠水。水源的水量区域分布大致为:黄土大峡谷和地势低平的河谷地带水源丰富,居民居住密集,便于部队宿营、集结;黄土山丘和分水岭地区水源缺乏,居民稀疏,对大部队供水颇为困难。据调查:南沟岔、涧峪岔、李家岔、高台、石家湾(镇、管委会)为水量一般区;热寺湾乡和马家砭镇南半部为缺水区;其余乡(镇)为水源水量充足区。境内主要河流有秀延河、涧峪岔河,主要水库有中山川水库。

秀延河为清涧河的上游,发源于安塞县坪桥乡东部山区,由李家岔镇乔家岔村入境,马家砭镇苗家沟村出境,境内流长77公里,沿途支流分布在全县4/5地区。常水期流量1.45立方米/秒,洪水期流量31.50立方米/秒,枯水期流量0.21立方米/秒,变差很大。

涧峪岔河发源于子长县李家岔镇新庄墕村至榆树峁,由南沟岔镇的湫沟湾处出境入子洲县淮宁河,境内流长36公里,此河在常水、洪水、枯水三个不同期的变差也较大。有轻度污染。

中山川水库位于子长县秀延河支流白庙岔河上,距县城35公里。1976年12月蓄水投入运行。中山川水库大坝为碾压式均质土坝,坝高58米,坝顶长340米,宽8米,坝基高程1199.42米,坝顶高程1257.42米,设计洪水位1253.82米,校核洪水面1255.12米,滞洪库容1224万立方米,兴利水位1251.42米,有效库容3123万立方米,死水位1211.92米,死库容83万立方米,正常高水位1250.41米。可满足下游县、7个乡镇、64个村庄1500多亩川地灌溉,7万人口供水及西包公路和神延铁路的排洪能力。

五、矿产资源

子长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具有开采利用价值的有煤、石油、石灰石、天然气、铁、高岭土、煤玉、黏土等10余种。其中煤炭、石油资源比较突出。

煤炭主要分布在西至安定,东至史家畔,北至涧峪岔、南沟岔,南至余家坪的方圆地带,现已探明储量为28.94亿吨,可开采量为2.14亿吨。

石油主要分布在中山川区、子长城区(含寺湾)、县北探区、东探区。

至2005年,已勘探的302平方公里内,储油面积为211.20平方公里,储油总量为8095.70万吨,可采面积为91.70平方公里,可采储量为4010万吨。

第三节人文地理环境

一、人口状况

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原始人类繁衍生息。元皇庆元年(1312),境内人口约为4000人。明嘉靖年间(1522~1566),安定有990户,10593人。清雍正八年(1730),安定有丁5300个。道光三年(1823)人口增至8.56万人。同治年间(1862~1874),回民起义军几番入境,回汉两族互相仇杀,至同治十一年(1872),安定城内仅存50多户。光绪年间(1875~1908),荒疫交作,死者十有六七,人口大幅下降。

民国初年,人口数量徘徊不定。民国十二年(1923),全县41445人,至民国十七年(1928)增至54700人。民国十九年(1930),鼠疫流行,全县死亡1368人,至民国二十年(1931)全县人口减至41037人。

陕甘宁边区时期,政府鼓励人口增殖,实行移民招徕政策,人口上升。

民国二十六年(1937),全县有51962人。民国三十年(1941)人口达61284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及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人口总数迅速增加。1961年,全县总人口数达12.6114万人;1974年,总人口达15.7319万人;1990年,总人口达20.5406万人。其中,男性比例占51.40%,女性比例为48.60%,15~39岁年龄段的人数为8.539万人,占总人数的42%。至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总人数为21.2027万人,较1990年增长4.14%。其中,男性比例占51.48%,女性占48.52%,15~39岁年龄段的人数为9.1211万人,占总人数的42.2%。

截至2005年,全县总人口达24.5425万人,较2000年增长1.15%。

二、教育状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困难,受教育率极低,全县人口文化素质极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受教育率每年在不断提升。1950年,全县仅有六所小学,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为952人,其中大学文化程度的1人,占总人口的1.34‰。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竟达2.3717万人,占总人口的18.90%,较1950年增长17.56%。其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占总人口的0.9‰,高中文化程度的占5.40‰,小学以上占157‰。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总人口中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8.36万人,占总人口的48.90%,其中大学文化程度占总人口的1.20‰,高中文化程度的占45.41‰,初中文化程度的占164.40‰,小学文化程度占283.70‰,且青壮年中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全县小学以上文化程度总数的97.52%。青年兵员征集在文化程度方面也有了新的要求,城镇兵必须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农村兵必须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至2005年,全县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为5235人,中专文化程度的2221人,高中文化程度的2.2785万人,初中文化程度的8.8332万人。

三、经济状况

早在远古时代,境内林草密布,白狄族落居,以游牧为生。随着战乱频繁,移民迁徙,引进耕作技术,种植业得以发展。秦统一全国后,实行“屯兵守卫”“移民守边”政策,农业有所发展,手工业、商业、建筑业兴起。

之后,历代注意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人们从事农业积极性空前提高,鼓励农业发展,耕作技术、工具不断改良,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植被惨遭破坏的负面影响。且战乱仍是困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百姓时常面临难以糊口的困境。直至陕甘宁边区时期,政府采取土地革命等一系列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境内经济的发展。境内先后兴办丝织厂、鞋袜厂、化学厂、农具工厂等,解决了民众生产、生活困难。1949年底,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到979.9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8万元,农业总产值961.9万元,粮食总产量1212万公斤,人均产粮176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