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街角的老北京
3553800000013

第13章 闲趣儿(7)

这也倒是合情合理,但是琼华岛上镇水的设备是双保险,此话怎讲呢?因为在白塔下边还有一间小殿,名为善因殿,这座殿宇有两层房檐,上圆下方,象征着过去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四面墙每面宽4米4,上面有455尊小琉璃佛像。善因殿里,正中供奉的是一尊藏传佛教的青铜佛像,佛像雕刻了9个头、36只手、36只眼、18只脚,所以过去老北京人也把这尊佛像称为千手千眼佛。

这尊佛像在藏传佛教里正宗的名字叫大威德金刚,这个名字的意思是:一来它能降妖伏魔,有大威之力;二来它还能一心向善,有护善之功。把这样一尊大威德金刚像放在海眼之上,再加上周围455尊小佛的力量,才能成为北海海眼的镇水神物。所以,在老北京的文献中,都把北海善因殿里的佛像称为镇海佛。

不过,可惜的是,如今我们看到的这尊镇海佛已经不是原来的佛像了,“文革”时期“破四旧”,青铜佛像被搬走熔化,直到1994年才按着原本的画像,重铸了镇海佛的金身。

颐和园铜牛

颐和园闻名遐迩,作为清朝的皇家园林,这里湖光山色美不胜收,但很少有人知道,就是这美景荟萃之园却也是皇家的心头之患,因为园中昆明湖的东堤,比紫禁城的地基大约高了10米。以前,一遇到下大雨,昆明湖这一带那真是名副其实的“水乡泽国”,其实说白了就是“水患之地”。

为了防止昆明湖东堤决口,冲跑了紫禁城里的皇上,于是乾隆下令铸一头铜牛置于昆明湖岸边。因为古人认为牛识水性,铜牛是镇水的神物。要说这种习俗的由来那还得追溯到大禹,据说当年大禹治水就是没治理好一处水患,便铸一头铁牛沉入河底以镇水患。

而在岸边设置铜牛或者铁牛镇水也是有渊源的,唐朝大诗人王之涣的名篇《登鹳雀楼》我想应该大家耳熟能详吧:“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写的便是鹳雀楼,而诗中也提到了“黄河入海流”,这说明了鹳雀楼的地点,就在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离鹤雀楼不远处便是黄河古道,岸边就有四头铁牛,铸造于唐开元年间,已经是当地的文物了,也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这四头铁牛有两个功效:一是镇水,因为过去黄河总是泛滥成灾;二来,这四头铁牛分别在河道两边,古人在黄河上架起浮桥,铁牛还起到固定浮桥的作用。

咱们把话题拉回到颐和园的铜牛,乾隆皇帝为了说明铸造铜牛是有历史依据的,还题写了《金牛铭》命人刻在了铜牛背上,可就是这首《金牛铭》在1900年八国联军冲进颐和园的时候,给这头铜牛惹来了大祸。既然叫《金牛铭》,八国联军便以为这头牛是真金铸造的。您想啊,一头真牛大小的金牛,那得多少金子啊!

于是一个狂风呼啸的夜晚,八国联军手持火把冲进了颐和园,找到了这头铜牛,在火光的映照下这头铜牛通体金灿灿的,八国联军便以为是纯金的,于是就想把铜牛拖走,可是分量太沉,那几个士兵就想砍下牛头带走。一个士兵举起刀猛然砍下,铜牛背上被砍出了一道深深的口子,士兵们仔细一看,方才明白,这牛根本就不是金的,就这样铜牛才躲过了一劫。

刚才说了铜牛镇水的寓意,其实它的另外一个作用还是很科学的,就是起到水位线的作用,用铜牛作为参照物,古人就知道昆明湖的水位比紫禁城高了多少,这样便可以随时采取措施了。

除了以上说的那些,当年乾隆还让铜牛蒙上了一些浪漫主义色彩,他把昆明湖东岸的铜牛比作是牛郎,而昆明湖的西岸有“耕织图”,那代表的是织女,昆明湖就是天河,这一切的安排都是源自乾隆,那他当然是自比玉皇大帝了。

这种自我陶醉的玩法继乾隆之后又传到了慈禧那儿。慈禧是女的,自然不能自比玉皇了,于是她便自比王母娘娘,她还命人在颐和园石舫的旁边建了织女亭,暗合了中国那个古老而凄美的传说。

黑猴百货

第一次听到黑猴这个名字还是儿时住在菜市口官菜园上街的时候,我家离烂漫胡同很近,那条胡同的北口有一家黑猴百货,记得他家门口摆着一只石猴,之所以是黑的,那是因为日久年深被人摸黑的,后来再长大点才知道北京城的黑猴百货何止这一家啊!如若追根溯源的话就要说到鲜鱼口里的黑猴百货了,至于这黑猴到底是什么来历,黑猴百货又是怎么起家的,在老北京有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

传说在明朝的时候,北京的西山住着一家猎户,两口子相依为命,没多久家里又添了个儿子,一家人的小日子过得还算舒心。孩子从小就跟着父亲学打猎,可是就在这孩子刚长大成人的时候,老猎人死了,这下就只有娘俩相依为命了。

这孩子倒是从小就和父亲学了一身打猎的本领,于是每天还是进山打猎养着母亲。可是有这么一年,母亲突然身染重病,看病得花钱啊!可是这家里又没什么积蓄,于是这小伙子就想:“要想给母亲治病,老是打些狐狸、兔子这可不行,卖不出大价钱,我得往深山里走走,打一些奇珍异兽,这才能卖个大价钱给母亲治病。”这个时候可正是数九寒天,外头漫天大雪,进深山十分危险。

这一天小伙子像往常一样要去山里打猎,但是母亲发现他带了好多的干粮,觉得不对劲,便问他:“你这是要干什么去啊?”小伙子一看也瞒不住了,于是实话实说,母亲一听可就着急了,小伙子安慰道:“娘!没事,这山里我从小就跟我爹走,熟门熟路,绝对万无一失!”

在小伙子苦苦的恳求下,母亲终于算答应了,这也是孩子的一片孝心嘛!但是临走的时候为娘的还得嘱咐几句:“早点儿回来,别太往深山里走!”就这样小伙子进了深山,结果还真有意外发现,他看到了一只黑色的猴子,全身的毛油光锃亮的,两只眼睛金光闪闪,小伙子悄悄地搭弓射箭,把这黑猴射死了,拎回城里就打算卖个好价钱,可是去了好几家皮货庄,人家都不认,说这就是一块猴子皮。

小伙子垂头丧气地奔家走,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叫他:“你这块皮子卖吗?”一听这话小伙子顿时来了精神,他转头一看是一位白胡子老头,小伙子问道:“您出多少钱?”老爷子微微一乐,说:“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小伙子摇摇头,老人说:“这东西叫墨猱,可是奇兽啊!它的爪子十分的厉害,可以抠开老虎的天灵盖,吃老虎的脑子,别看它个头不大,却是老虎的天敌!”

小猎人简直听入迷了,心想这肯定值大钱啊!于是便问:“那您打算出多少钱?!”老头又是微微一乐:“这么好的东西,我哪儿买得起啊!”一听这话,小伙子的眼睛里闪出了一丝失望的神情。老头一看,忙说道:“没关系,我买不起,但是我可以给你介绍买家啊!我认识一位官爷,他肯定要你这东西。”小伙子一听,又来了精神,说:“这当官就是趁钱啊!”老头说:“哪儿啊!你知道吗,这墨猱皮黑得发亮,皮毛顺滑,这要是做成帽子,那是雨雪不沾啊!那位官爷老琢磨着孝敬皇上点儿东西,作为以后晋升的本钱,可他就是苦于找不到奇珍异宝,如今你手里有一块墨猱皮,他当然舍得花钱了。”

小伙子卖了墨猱皮赚了大钱,把母亲的病治好了,而且还自己开了个买卖,因为是卖了“黑猴皮”得的本钱,所以店名就叫“黑猴”了。

不过这只是一则传说,实际上黑猴毡帽店是明末一个叫杨小泉的山西人开的买卖。他有做毡帽和毡鞋的手艺,于是在鲜鱼口开了店,因为他养了一只红眼睛的黑色猴子,在店里非常吸引人。而且这只黑猴还会爬高帮着杨小泉拿货,晚上还能帮着看店,所以久而久之大伙就管这家店叫“黑猴毡帽店”了。后来杨小泉去世了,黑猴也死了,他的后人杨少泉就请来能工巧匠做了一只木头黑猴摆在了店门口当幌子。

到了清朝的时候,一个叫田老泉的人在黑猴毡帽店旁边也开了一家帽店,他也在自家门口摆了一只木雕的黑猴,大伙管他这家叫“田老泉黑猴帽店”,从此两家黑猴帽店在鲜鱼口较上了劲,但结果却是田老泉善于经营,所以后来者居上。

1956年公私合营,两家黑猴被合并了,据说两只黑猴其中有一只现在被保存在了首都博物馆里。

故宫的狮子

狮子守门在北京似乎已经成了一道大家习以为常的景观,但是这道景观在古老的帝都也被赋予了森严的等级制度,这个规矩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狮子头上的发髻,也就是毛卷儿。皇宫和一品官的衙府门前的狮子头上有十三个发髻,这叫十三太保,从一品官往下,低一级就少一个发髻,二品十二个发髻,三品十一个发髻,四品十个发髻,五、六品都是九个发髻,七品以下的官员府邸门前就不许摆放守门的狮子了。

既然摆放狮子的规矩如此严明,那最有资格摆放狮子的地方非皇上家紫禁城莫属了,但是如果问您故宫里有多少狮子,也许大家就不是太清楚了。

首先,去过故宫游玩的朋友就没有不知道太和门前那对铜狮子的,几乎所有关于太和门的画面都要以那对铜狮子作为前景,那对铜狮子高约2.4米,底座长2.76米,宽2米,它们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之为中国最大的铜狮子。这倒是不难理解,太和门和太和殿是一组建筑,这是中国明清时期权力的中心,每逢重要朝会或是外事活动才会启用太和殿,作为给封建王朝守护国门的狮子当然要高大威猛了。而且这对狮子在紫禁城的众狮子中算是最简朴的,此话怎讲呢?因为它们并没有鎏金,而是青铜本色,这倒不是因为技术不够,实在是因为鎏金虽显华贵但不及青铜本色的狮子有威严。

长春宫是故宫内廷的西六宫之一,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这里也是明清两代后妃居住的宫殿。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在同治皇帝亲政之后曾经移居到了长春宫居住,后来的光绪皇帝和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也都住过长春宫,所以才在此陈设了一对鎏金的铜狮子。长春宫门前的鎏金铜狮子之所以出名就因为它占了一个“小”,通高不到两尺,造型精美又不失可爱,而且还罩在铁笼子里,活像两只小狮子狗。至于为什么用铁笼子罩起来,其实并不神秘,就是因为鎏金的铜狮子怕摸,摸得多了金色就掉了,所以为了保护它们,才加的这层铁笼子。

故宫里一道乾清门分隔开了皇帝的办公区和生活区,前为金銮殿,后为乾清宫。而乾清门前的那对鎏金狮子也成了最有眼力见儿的狮子,这话怎么讲呢?这对狮子的造型,低眉顺眼的,因为乾清门以内是皇上的内宅,也称为大内,在前朝讲的话那都是国事,就是让天下人听的,可是在大内讲的话备不住就有私房话了,而且即便有大臣被召进大内训话,那也是皇上不想在大庭广众之下说的话,所以这对狮子耷拉着耳朵和眼皮,就是告诉人们,进了这道门,不该听的别听,不该看的少看。还有一种说法,说大内是皇帝的生活区,皇上进了大内就该卸下国事、享受生活了,所以这对狮子表情轻松,也是在提醒皇上要劳逸结合。

故宫宁寿宫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众所周知,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寿活89岁,乾隆曾经立下誓愿,执政时间不超过爷爷康熙皇帝,所以在乾隆六十年的时候,乾隆皇帝退位,当起了太上皇,在宁寿宫里安享晚年,不光如此,后来的慈禧太后也曾经在宁寿宫安度晚年。而宁寿门前的鎏金铜狮子是乾隆皇帝下旨让造办处把宫里两架破旧的天文仪器熔掉做成的,一共用去了六千多斤红铜,而且是五次鎏金,光金子就用去了三百多两。这真是名副其实的废物利用。

如果够细心的朋友进入宁寿宫便会发现,这里的建制和乾清宫出奇的相似,确实,这里就是按照乾清宫的规制修建的,每每我游览故宫的时候最喜欢去的便是宁寿宫,因为进这里要单花十元的门票,但就是这十元却让这里清净了不少。

在宁寿宫观赏完了珍宝馆的珍玩,我必要信步来到乾隆花园,个人觉得这里比御花园更有意境,每每坐在古华轩内吹着迎面而来的凉风,总会揣想,当年的乾隆皇帝在此都是如何赏玩的呢?出古华轩向北有一道垂花门,这个门口也有一对狮子守门,不过它的材质是石雕的,而且个头不大,想来皇家的气度和雅致都是来自古人的文化积淀,不同的场合装饰的手法截然不同,就好比这乾隆花园,一对石狮子,在院中毫无突兀之感。

刚才说了太和门、长春宫、乾清门、宁寿门和乾隆花园的守门狮子,除此之外,在故宫的养心门和养性门前也各有一对铜狮子,这么一算下来,故宫里守门的狮子一共有七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