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他的双腿像羚羊,他瘦削,坚定,节食,没有贪欲,在林中修禅。来吧!我们去见乔达摩。
166.“他像独来独往的狮子或大象,不寻求感官享乐。我们去询问他关于摆脱死亡套索的问题。
167.“他是宣讲者,导师,精通诸法;他是摆脱了仇恨和恐惧的佛陀。我们请教乔达摩。”
168.“世界产生于什么?”雪山夜叉说,“世界与什么亲近?世界执著什么?世界受苦于什么?”
169.“世界产生于六[46],雪山夜叉啊!”世尊说,“世界与六亲近,世界执著六,世界受苦于六。”
170.“何谓执著,由此世界受苦?我们询问出路,请说说怎样才能摆脱痛苦?”
171.“据说世上有五种感官快乐,心是第六种;摒弃这六种感官快乐,就能摆脱痛苦。
172.“我已如实告诉你们这个世界的出路。我告诉你们,只有这样才能摆脱痛苦。”
173.“谁能越过水流?”雪山夜叉说,“谁能越过海洋?谁能在下不着地、上无依附的深水中不沉没?”
174.“有德行,有智慧,镇定自若,思想深邃,有见识,这样的人经常越过难以越过的水流。
175.“摒弃欲念,摆脱一切束缚,灭寂欢喜,这样的人不会在深水中沉没。”
176.“你看,这位大仙具有深邃的智慧,洞幽察微,不染爱欲,一无所有,摆脱了一切束缚,行走在神圣的道路上。
177.“你看,这位大名鼎鼎的大仙洞幽察微,提供智慧,不染爱欲,无所不晓,聪明睿智,行走在高尚的道路上。
178.“今天,我们确实看到了美丽的光芒升起,看到了这位摒弃烦恼、越过水流的正等觉[47]。
179.“这一千个具有神力、享有声誉的夜叉全都皈依你。你是我们至高无上的老师。
180.“我们将从这村到那村,从这山到那山,四处游荡,向正等觉和法中之妙法顶礼致敬。”
林主夜叉经
如是我闻。从前,世尊曾经住在森林里林主夜叉的地域里。一天,林主夜叉走到世尊那里,对世尊说道:“出来,沙门!”“遵命,朋友!”世尊走了出来。第二次,林主夜叉对世尊说道:“出来,沙门!”“遵命,朋友!”世尊走了出来。第三次,林主夜叉仍对世尊说道:“出来,沙门!”“遵命,朋友!”世尊走了出来。第四次,林主夜叉还是对世尊说道:“出来,沙门!”“朋友,我不出来了。你想干什么就干吧!”“沙门啊!我要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回答不了,我将捣毁你的思想,撕碎你的心,提起你的双脚,把你扔到恒河对岸去。”“朋友啊!在这神界、魔界和梵界,在这婆罗门、沙门、神和人中间,我还没遇见谁能捣毁我的思想,撕碎我的心,提起我的双脚,把我扔到恒河对岸。朋友啊!你想问什么就问吧!”于是,林主夜叉用偈颂对世尊说道:
181.“在这世上,什么是人的最宝贵财富?遵行什么,带来幸福?什么味儿最美?什么是人们称说的最好生活?”
182.“在这世上,信仰是人的最宝贵财富;遵行正法,带来幸福;真理味儿最美;智慧的生活是人们称说的最好生活。”
183.“怎样渡过水流?怎样渡过海洋?怎样克服痛苦?怎样获得纯洁。”
184.“凭信仰渡过水流,凭勤勉渡过海洋,凭勇力克服痛苦,凭智慧获得纯洁。”
185.“怎样获得智慧?怎样获得财富?怎样获得声誉?怎样获得朋友?从这世到那世,怎样临终不悲伤?”
186.“乐于聆听和信仰达到涅槃的阿罗汉法,勤勉努力,有见识,这样的人能获得智慧。
187.“行为正当、有耐心、有活力的人获得财富,凭真理获得声誉,凭施舍获得朋友。
188.“有信仰的持家者,具备四法:诚实、公正、坚定、慷慨,他从这世到那世,临终不悲伤。
189.“请去问问其他各位沙门、婆罗门:在这世上,是否还有比诚实、自制、慷慨、忍耐更重要的美德?”
190.“何必还要去问其他各位沙门、婆罗门呢?现在我已经懂得将来的利益。
191.“为了我的利益,佛陀来到森林居住,今天我已经懂得在何处施舍能获得大功果。
192.“我要从这村到那村,从这城到那城,四处游荡,向正等觉和法中之妙法顶礼致敬。”
胜经
193.或走,或站,或坐,或躺,蜷曲和伸展,这是身体的动作。
194.身体由骨和腱连接而成,粘上膜和肉,裹上皮,这样,身体的真相就看不见了。
195.身体里装满肠、胃、肝、膀胱、心、肺、肾和脾。
196.还有鼻涕、唾液、汗液、浆液、血液、润滑液、胆汁和脂肪。
197.从它的九窍中,经常有污秽流出:眼屎从眼中流出,耳屎从耳中流出。
198.鼻涕从鼻中流出。从口中有时吐出胆汁,有时吐出痰。汗液从身体排出。
199.它的头颅充满窟窿,里边装着脑子。傻瓜出于无知,才认为它是好东西。
200.身体一旦倒毙,浮肿发青,被扔在坟场,亲人们不再照看。
201.狗、豺、狐狸、蛆虫、乌鸦、兀鹰和其他生物都来吃它。
202.世上具有智慧的比丘听了佛陀的话,理解了身体,因为他看到了真相。
203.那个就像这个,这个就像那个;从里到外,抛弃对身体的渴望吧!
204.世上具有智慧的比丘摒弃欲望和贪求,获得永恒的宁静,达到坚定不移的涅槃境界。
205.具有双足的身体需要照看,它污秽不洁,气味难闻,充满各种腐臭,到处流淌液汁。
206.具有这样的身体,还要自以为了不起,蔑视他人,这种人只能是瞎子。
牟尼经
207.从亲昵中产生恐惧,从家室中产生污秽,不要亲昵,不要家室,这就是牟尼的看法。
208.铲除出生者,不让它成长,不让它再生,人们称道这位独来独往的牟尼:这位大仙看见宁静的境界。
209.洞察根源,毁弃种子[48],摒除挚爱,这位牟尼看到出生和毁灭的终极,抛弃疑惑,不再归属哪一类[49]。
210.认识一切居处,不企望其中任何一处,这位牟尼不执著,不贪恋,无所渴求,因为他已到达彼岸。
211.驾驭一切,洞悉一切,聪明睿智,无所沾染,摒弃一切,灭迹欲望而解脱,智者们称这样的人为牟尼。
212.有智力、有德行、镇定自若,乐于修禅,有见识,不执著,不粗鲁,摒弃烦恼,智者们称这样的人为牟尼。
213.独来独往,勤勉努力,任凭褒贬,就像狮子不怕声响,风儿不怕罗网,莲花不怕污水,他指引别人,而不受别人指引,智者们称这样的人为牟尼。
214.犹如竖立在沐浴地的柱子,别人都说他寡言少语,他摒弃烦恼,调伏感官,智者们称这样的人为牟尼。
215.思想坚定,犹如笔直的梭子;厌弃恶行,明辨是非,智者们称这样的人为牟尼。
216.控制自我,不作恶事;青年和中年时期都能克制自己,不生别人的气,也不惹别人生气,智者们称这样的人为牟尼。
217.依靠别人布施生活,无论获得上等的、中等的或其他的饭团,既不赞扬,也不抱怨,智者们称这样的人为牟尼。
218.四处游荡,戒绝淫欲,青年时期不执著任何地方,弃绝迷狂和懈怠,获得解脱,智者们称这样的人为牟尼。
219.认识世界,洞悉至善,越过水流和海洋,斩断束缚,独立不羁,摆脱烦恼,智者们称这样的人为牟尼。
220.这是两种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在家人养育妻子,不自私,有德行,但不能控制自己不杀生;而牟尼永远控制自己,保护众生。
221.正如长有顶冠的青颈鸟(孔雀)永远也达不到天鹅的飞行速度,在家人比不上隐居林中修禅的比丘、牟尼。
注释:
[1]比丘是巴利文Bhikkhu(梵文为)一词的音译。在印度佛陀时代,凡具有宗教目的的乞食者均称比丘。佛教盛行后,则成为佛教术语,专指出家受过具足戒的男僧。
[2]五盖是指贪欲盖(Kāmacchanda,对感官对象的执著),瞋恚盖(Abhijjhāvyāpāda,由于欲望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忿怒),睡眠盖(Thīna-middha,昏沉迟钝),掉悔盖(Uddhacca-Kukkucca,焦急忧虑),疑法盖(Vicikicchā,怀疑犹豫)。按照佛教观点,人若有这五盖,便不能达到清净。
[3]巴利文:Mahī。
[4]世尊(Bhagavat)是佛陀释迦牟尼的称号。
[5]水流(ogha)指生存的水流。
[6]巴利文:mun~ja。
[7]巴利文:pūtilatā。
[8]指佛陀。
[9]牟尼(muni)是古代印度对圣人的尊称。佛教中常为修禅者的尊称。
[10]善逝(Sugata)是佛陀释迦牟尼的称号。
[11]梵行(Brahmacariya)在婆罗门教中是指婆罗门生活四阶段(梵行期、家居期、林栖期和遁世期)的第一阶段,即从师学习阶段。在佛教中泛指摆脱世俗执著的清净生活。
[12]摩罗(Māra)是佛教神话中的恶魔,代表邪恶和死亡。
[13]众生(Sabbabhūta)指一切有生命者。
[14]意思是独自生活,就不会有离别之苦。
[15]俱毗陀罗是天国的一种神树。
[16]太阳亲属(ādiccabandhu)指佛陀,因为佛陀的祖先属于太阳族。
[17]正法(dhamma或译法、法门)这个术语在佛教文献中大致有三种用法:一、指佛的教法,二、泛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三、特指某一事物和现象。这里指的是第一种。
[18]波利质多树(Pārichatta)是因陀罗天国中的珊瑚树。
[19]禅(jhāna,梵文为dhyāna,音译禅那)的意思是静虑沉思。它是佛教修行悟道的一种方式。
[20]“如是我闻”是佛经常用的套语,意思是“我曾经这样听说”。
[21]巴利文:Magadha。
[23]婆罗门是印度古代种姓制度中的第一种姓,另外三种种姓依次是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在佛教中、婆罗门一词有时也泛指过清净生活的人或苦行者。
[24]沙门(samana)即出家人。佛陀时代教派林立,凡反对婆罗门教的各派出家人均称沙门,形成沙门阶层和沙门思潮。佛教盛行后,沙门专指佛教僧人。
[25]一般认为乔达摩(Gotama)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家姓,释迦(Sakka)是他的族姓。
[26]佛陀们(buddhā)在这里是泛指智者们。佛陀(Buddha)一词原意是觉者,得到智慧者。在早期佛典中,佛陀一般用作释迦牟尼的专称。
[27]大仙(mahesi)即圣人。
[28]梵界(brahmaloka)是梵天居住的世界。
[29]如来(tathāgata)一词原先是阿罗汉的称号,后来演变为佛陀专用的称号。此处是前者的意思。
[30]具足戒(upasampadā)指佛教比丘戒律。出家人接受这种戒律,便取得比丘的资格。
[31]阿罗汉(Arahant,在汉译佛经中,有时简称罗汉)一词在佛教以前是对高贵人物的尊称。在早期佛教中,是指通过修行而摆脱轮回、达到涅槃的人。
[32]涅槃(nibbāna)是佛教徒企求的最高境界。在早期佛教中,它主要是指灭寂尘世欲望而摆脱生死轮回。
[33]法句(dhammapada)指关于佛法的箴言。
[34]舍卫城(Sāvatthī)是萨罗国的京城。
[35]巴利文为。
[36]巴利文为Jetavana。
[37]巴利文为timbaru。
[38]无种姓者(vasala)指卑下低贱的人,也指低级种姓或被逐出种姓的人。
[39]两次生者(dvija):生物中卵生动物均属两次生者,如鸟类先产卵,再从卵中孵出小鸟。印度古代种姓制度中,前三种种姓,特别是婆罗门也被称为两次生者,因为他们出生后,年满学龄,要举行意味获得第二次生命的圣线礼。
[40]业(Kamma),佛教将人的行动、言语和思想活动统称为业。
[41]旃陀罗是四种姓以外的最低贱的种姓之一,属于贱民。
[42]优婆塞(upāsaka)意译为“居士”,指奉守五戒的在家男性佛教徒。
[43]夜叉(yakkha)也译药叉,在印度教神话中是一种半神的小神灵,财神俱毗罗的随从;而在佛教中,常常是吃人的魔鬼。
[44]斋戒日(upostha)出家的僧人每半月集会一次,忏悔说戒。在家的居土每月四次(初一、初八、十五、二十三)遵行“八戒”生活,也称斋戒。
[45]163A和163B这两句偈颂只出现在英国伦敦皇家亚洲协会和印度国家图书馆的两个缅甸抄本和《经集》注释(《真理之光》)中。
[46]六(cha)指六种感官——眼、耳、鼻、舌、身、心。
[47]正等觉(Sambuddha)是佛陀释迦牟尼的称号。
[48]种子(bīja)指再生的种子。
[49]意思是不再轮回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