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经
222.或是地上的,或是天上的,所有众生都聚集在这里。让一切众生都快乐,让他们专心听讲。
223.一切众生啊!你们听着!对人类要仁慈,他们日夜贡献食物,所以,要尽心保护他们。
224.这个世界或另一个世界的财富,或天国的珍宝,都不能与如来[1]相比。在佛陀那里,能找到这种珍宝。但愿凭借这一真理获得幸福。
225.镇静安定的释迦牟尼达到灭寂、无欲和永恒,这种正法无与伦比。在正法中,能找到这种珍宝。但愿凭借这一真理,获得幸福。
226.无上的佛陀赞美纯洁。人们说那是无间禅定[2]。这种禅定无与伦比。在正法中,能找到这种珍宝。但愿凭借这一真理,获得幸福。
227.为贤者称颂的八补特伽罗[3],他们是四对,是善逝的门徒,值得施舍。向他们施舍将获得大功果。在僧团中,能找到这种珍宝。但愿凭借这一真理,获得幸福。
228.他们摒弃爱欲,专心致志,遵行乔达摩的教诲,达到至高目的,进入永恒,享受寂静之乐。在僧团中,能找到这种珍宝。但愿凭借这一真理,获得幸福。
229.犹如打入土中的因陀罗柱[4],四方来风吹不动,我称这样的人为贤者,他完全领悟了圣谛。在僧团中,能找到这种珍宝。但愿凭借这一真理,获得幸福。
230.他们通晓智慧深邃者[5]教诲的圣谛,即使漫不经心,也不再会有第八次生[6]。在僧团中,能找到这种珍宝。但愿凭借这一真理,获得幸福。
231.为了获得真谛,他摒弃三法:灵魂说、疑惑和戒规礼仪。他摆脱四地狱[7],不可能犯六大罪[8]。在僧团中,能找到这种珍宝。但愿凭借这一真理,获得幸福。
232.倘若他的身、言或心犯了罪过,他不可能隐瞒,因为据说对于有见识的人,这是不可能的。在僧团中,能找到这种珍宝。但愿凭借这一真理,获得幸福。
233.正如初夏树丛上鲜花盛开,他教诲通向涅槃的无上之法,使人受益。在佛陀那里,能找到这种珍宝。但愿凭借这一真理,获得幸福。
234.这位无上者知道无上物,给予无上物,带来无上物。这位无上士[9]教诲无上之法。在佛陀那里,能找到这种珍宝,但愿凭借这一真理,获得幸福。
235.旧业已铲除,新业不再生。他们心厌来生,毁弃种子,意志坚定,欲望无增,犹如一盏油灯。在僧团中,能找到这种珍宝,但愿凭借这一真理,获得幸福。
236.或是地上的,或是天上的,所有众生都聚集在这里。让我们向神和人崇敬的如来佛陀致敬,但愿获得幸福。
237.或是地上的,或是天上的,所有众生都聚集在这里。让我们向神和人崇敬的如来正法致敬,但愿获得幸福。
238.或是地上的,或是天上的,所有众生都聚集在这里。让我们向神和人崇敬的如来僧团致敬,但愿获得幸福。
荤腥经
239.“那些食用正当取得的娑摩迦[10]、金古罗迦[11]、支那迦[12]和叶果、根果、藤果的人,他们不为了感官欲望而说谎。
240.“吃别人施舍的、精心制作的精美食品,吃稻米制作的食品,迦叶[13]啊!这样的人吃荤腥。
241.“你说道:‘荤腥[14]对我不适宜。’梵天的亲属[15]啊!而你又吃精心制作的鸟肉米饭。迦叶啊!我问个问题:你说的荤腥是什么?”
242.“毁灭生命,杀,砍,捆,偷盗,说谎,行骗,欺诈,虚伪,与他人之妻同居。荤腥是这些,而不是食肉。
243.“放纵爱欲,贪食美味,沾染污垢,信奉虚无,不公正,难顺应。荤腥是这些,而不是食肉。
244.“粗暴,鲁莽,背后骂人,背叛朋友,冷酷,骄傲,吝啬,不肯向任何人施舍。荤腥是这些,而不是食肉。
245.“恚怒,迷醉,固执,偏颇,欺诳,妒忌,吹牛,骄傲自大,与恶人交往。荤腥是这些,而不是食肉。
246.“那些卑鄙的人在世上作恶,他们品行恶劣,负载累累,造谣诽谤,弄虚作假。荤腥是这些,而不是食肉。
247.“那些人在世上对众生肆无忌惮,取人之物却又伤人之身,邪恶,残忍,粗暴,无礼。荤腥是这些,而不是食肉。
248.“那些人贪婪,充满杀机,经常作恶,因此,他们死后走向黑暗,头朝下坠入地狱。荤腥是这些,而不是食肉。
249.“鱼肉,斋戒,裸体,削发,束发,身上涂灰,穿粗皮衣,侍奉祭火,世上许多不朽的苦行,颂诗,供奉,祭祀,顺应节气,所有这些都不能净化一个没有摆脱疑惑的人。
250.“智者守护感官,控制感官,立足于正法,喜欢正直和温和。他摆脱束缚,抛却一切痛苦,不执著所见所闻。”
251.世尊[16]就这样反复地讲述这个道理,这位摆脱荤腥、无所执著、难以效仿的牟尼用各种偈颂阐明这个道理,这位通晓颂诗者[17]明白了这个道理。
252.听了佛陀[18]讲述的这些摆脱荤腥、排除痛苦的妙语,他谦恭地向如来[19]致敬,当场选择出家。
羞耻经
253.一个不知羞耻、蔑视羞耻的人说道:“我是朋友。”但他从不做力所能及的事。智者知道:“这样的人不是我的朋友。”
254.尽对朋友说些无用的甜言蜜语,智者知道这种人是只说不做的。
255.热衷于找裂痕、挑差错的人不是朋友;与他相处,就像儿子睡在母亲怀中,这样的人才是朋友,不会受别人离间。
256.想要获得果实的人,肩负人生职责,勤奋努力,由此产生快乐和幸福,带来荣誉。
257.品尝了隐居和平静的美味,摆脱恐惧,涤除罪恶,进而品尝正法的美味。
大吉祥经
如是我闻。从前,世尊曾经住在舍卫城给孤独园的逝多林里。这天夜晚消逝时,有一位美丽的神灵照亮整座逝多林,走到世尊那里,行礼问安,站在一旁。然后,这位神灵用偈颂对世尊说道:
258.“许多神和人思索吉祥,企求幸福,请你告诉我:什么是最高的吉祥?”
259.“不与愚者交往,而与智者交往,崇敬值得崇敬者,这是最高的吉祥。
260.“住在合适的地方,前生积有功德,正确理解自我,这是最高的吉祥。
261.“学问渊博,技能高超,训练有素,富有教养,善于辞令,这是最高的吉祥。
262.“侍奉父母,爱护妻儿,做事有条不紊,这是最高的吉祥。
263.“施舍,依法生活,爱护亲属,行为无可指责,这是最高的吉祥。
264.“断绝罪恶,节制饮酒,努力遵行正法,这是最高的吉祥。
265.“恭敬,谦逊,知足,感恩,适时听法,这是最高的吉祥。
266.“忍耐,文雅,与沙门交往,适时讨论正法,这是最高的吉祥。
267.“苦行,梵行,洞悉圣谛,实现涅槃,这是最高的吉祥。
268.“思想不因接触世事而动摇,摆脱忧愁,不染尘垢,安稳宁静,这是最高的吉祥。
269.“做到这些的人,无论在哪儿都不可战胜,无论去哪儿都安全,他们的吉祥是最高的。”
针毛夜叉经
如是我闻。从前,世尊曾经住在迦耶城[20]针毛夜叉地域的一个石榻上。那时,佉罗夜叉和针毛夜叉从世尊附近经过。佉罗夜叉对针毛夜叉说道:“这是一个沙门。”针毛夜叉说道:“他不是真沙门,他是假沙门。但我要弄清他到底是真沙门还是假沙门。”于是,针毛夜叉走向世尊。到了那里,他挨近世尊的身体。世尊挪开身体。针毛夜叉对世尊说道:“沙门!你怕我呀?”世尊回答道:“不,我并不怕你,朋友!只是接触你是个罪过。”针毛夜叉说道:“我要问你一个问题,沙门!如果你回答不了,我将捣毁你的思想,撕碎你的心,提起你的双脚,把你扔到恒河对岸。”“朋友啊!在这神界、魔界和梵界,在这婆罗门、沙门、神和人中间,我还没遇见谁能捣毁我的思想,撕碎我的心,提起我的双脚,把我扔到恒河对岸。朋友啊!你想问什么就问吧!”于是,针毛夜叉用偈颂对世尊说道:
270.“贪爱和忿怒从哪儿产生?厌恶、喜乐和恐惧从哪儿产生?思虑折磨着心,就像孩子折磨乌鸦,这思虑从哪儿产生?”
271.“贪爱和忿怒皆从这儿产生。厌恶、喜乐和恐惧从这儿产生。思虑折磨着心,就像孩子折磨乌鸦。这思虑也从这儿产生。
272.“它们产生于爱念,产生于自我,就像榕树的气根[21];它们各自依附爱欲,就像林中遍布的蔓藤[22]。
273.“那些人知道它从哪儿产生,便把它铲除。你听着,夜叉!他们越过了难以越过的水流,越过了过去未曾越过的水流,由此,他们不会再生。”
法行经
274.人们说,即使对于从有家到无家的出家人,法行和梵行也是最高的理想。
275.如果他恶言脏语,像喜欢伤人的野兽,那么他的生活是邪恶的,他的污垢不断增长。
276.喜欢争论、愚昧痴迷的比丘,即使教他,他也不懂佛陀宣示的法门。
277.由于无知而伤害高尚的人,他不知道这是导向地狱之路的罪孽。
278.堕入恶道,从子宫到子宫,从黑暗到黑暗,这样的比丘死后必定走向痛苦。
279.正如积聚多年的粪坑,这样的有罪之人难以净化。
280.比丘们啊!你们要知道,这种人执著家庭,有罪恶的欲望、罪恶的思想、罪恶的品行。
281.让一切和谐协调,你们要避开这种人,扫除污秽,清除污垢。
282.你们要像剔除秕糠一样,剔除那些自称是沙门的假沙门,清除罪恶的欲望、罪恶的品行。
283.让有见识的纯洁者与纯洁者生活在一起,和谐相处的智者将结束痛苦。
婆罗门法经
如是我闻。从前,世尊曾经住在舍卫城给孤独园逝多林里。那时,憍萨罗国许多年迈、衰老、高龄的富裕婆罗门来到世尊那里,与世尊友好地互相问候,愉快地互相交谈,然后坐在一旁。坐在一旁后,这些富裕的婆罗门对世尊说道:“世尊乔达摩啊!从当今婆罗门身上能看到古代婆罗门的风习吗?”“众婆罗门啊!从当今婆罗门身上看不到古代婆罗门的风习。”“那么,如果没给世尊乔达摩添麻烦的话,请世尊乔达摩告诉我们古代婆罗门的风习。”世尊说道:“众婆罗门啊!请你们用心听着,我将告诉你们。”“好吧,世尊!”这些富裕的婆罗门答应道。世尊便说道:
284.“古代仙人控制自我,修习苦行,摒弃五官享乐,按照自己的目的生活。
285.“那些婆罗门没有牲畜,没有金子,没有谷物,吟诵是他们的财富和谷物,他们守护这个梵宝。
286.“人们认为应该虔诚地为婆罗门准备好食物,并把准备好的食物放在门口。
287.“准备好各色衣服、床榻和居室,城内和国内的富人出来,向婆罗门致敬。
288.“那些婆罗门不可侵犯,不可战胜,受正法保护,无论出现在哪家门前,都不会遭到拒绝。
289.“那些婆罗门修习四十八年梵行,努力追求知识和善行。
290.“那些婆罗门不与其他种姓女子结婚,也不买妻子;他们婚后相亲相爱,和睦地共同生活。
291.“除了行经之末,那些婆罗门不在别时进行房事。
292.“他们称颂梵行、戒行、正直、温和、苦行、和善、仁慈和忍耐。
293.“他们中的最高者勤奋努力,即使在睡梦中,也不沾染房事。
294.“世上一些智者效仿他的品行,赞美梵行、戒行和忍耐。
295.“那些婆罗门乞求了大米、床榻、衣服和酥油,放在一起,准备祭祀。在举行祭祀时,他们不杀牛。
296.“正如父母兄弟或其他亲属,牛也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它们身上产生良药。
297.“牛提供食物、力量、美丽和幸福。他们懂得这个道理,因而不杀牛。
298.“那些婆罗门文雅,魁梧,俊美,享有声誉,热忱地履行他们的各种职责。只要他们生存在这世界上,人类便繁荣幸福。
299.“但他们渐渐发生变化,因为他们看到国王享有的荣华富贵、盛装的女子。
300.“套有高头大马的精致车辆,绚丽的华盖、精心间隔成室的宫殿和住宅。
301.“看见这位大人物牛群围绕,美女簇拥,那些婆罗门也贪图这种享受。
302.“于是,他们为此编了一些颂诗,到乌迦格[23]国王那里,说道:‘你已拥有许多财富和谷物。祭祀吧,为了大量的财富!祭祀吧,为了大量的财物!’
303.“于是,这位车主国王[24]在那些婆罗门指导下,顺利地举行马祭、人祭、掷棍祭[25]和苏摩祭[26],举行完这些祭祀,他赐给婆罗门财富:
304.“牛群、床榻、衣服、盛装的女子、套有高头大马的精致车辆、绚丽的华盖。
305.“精心间隔成室的舒适住宅,屋中装满各种谷物。国王赐给那些婆罗门这些财富。
306.“他们得到财富后,渴望积聚财富,他们充满渴望,贪婪增长。为此,他们又编了些颂诗,到乌迦格国王那里,说道:
307.“‘对于人来说,牛的重要如同水、土地、金子、财产和谷物,因为牛是众生的必需品。祭祀吧,为了大量的财富!祭祀吧!为了大量的财物!’”
308.“于是车主国王在那些婆罗门指导下,杀了数十万头牛作祭品。
309.“这些牛从未用蹄角伤人,像羊羔一样驯顺,提供成罐的牛奶,国王却让人抓住牛角,用刀宰杀它们。
310.“屠刀落在这些牛身上时,天神、祖先、因陀罗[27]、阿修罗[28]、罗刹[29]惊呼道:‘正法休矣!’
311.“从前只有三种弊病:愿望、饥饿和衰老,而今由于杀牛,出现了九十八种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