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贾樟柯:From文艺范儿To新生代导演
3675700000034

第34章 海上传奇(1)

自《东》开始,贾樟柯似乎更加钟情于纪录片的拍摄,“贾氏纪录片”于世界纪录片序列独树一帜。已经推出的《二十四城记》更是将剧情与记录两者完美结合。

01 “没有办法,上海就是传奇”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至10月31日举行,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同时超过7000万的参观人数也创下了历届世博之最。

自《东》开始,贾樟柯似乎更加钟情于纪录片的拍摄,“贾氏纪录片”于世界纪录片序列独树一帜。已经推出的《二十四城记》更是将剧情与记录两者完美结合。

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上海世博会将作为展示中国国力的最盛大庆典于2010年举行。为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再次惊艳的全过程,世博会组委会与上影集团力邀贾樟柯操刀为世博会创作大型电影艺术片《上海传奇》。2008年月29日正是世博会开幕倒计时488天的日子,上影集团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厂长徐杰与贾樟柯正式签约,全国人大常委、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龚学平同志亲笔题写了片名。

据贾樟柯透露,上影集团的任仲伦总裁跟他说,上海世博会要召开了,你有没有兴趣来拍一部电影,关于上海,关于世博。他刚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有一点迟疑,“因为我是在一个内地的城市成长起来。但是后来我接受了这个机会,因为我又有一个机会去了解城市,这个城市是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我马上想到,其实我不应该以上海的专家、全职的导演角色出现,我应该以我的局限出现,就是说我以什么样的方法跟城市接近”。

后来贾樟柯欣然领命,电影取名《上海传奇》,主要讲上海人的聚散离合。他解释电影的命名的含义:“上海到今天都是一个码头,一个驿站,这个城市的一切都在传达四个字:聚散离合。这座城市的故事就是一个聚散离合的故事。其实我很排斥‘传奇‘这两个字,但没有办法,上海就是传奇。”【注:引自陈辉楠:《没有办法,上海就是传奇》,2009年7月10日《东方早报》。】从那时起,贾樟柯就已经开始准备了,这些年来,他一直都在感受上海这座城市,也请来各界专家进行了多次策划会,他想更深入地理解这座城市。

贾樟柯早先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用三种方式去上海,你看到的上海完全不一样。坐飞机到浦东,有车把你接到香格里拉,你看到的是一个光鲜的上海。如果你从山西坐一个双层巴士,一路开到上海某个里弄的停车场,你拎着行李出来找地铁,挤公共汽车,你去找一个三十块钱一晚上的小旅社,你看到的又是一个上海。所以交通工具已经把人的层面分得很厉害。”

提起对自己对上海的印象,贾樟柯笑着说,自己对上海最初的印象全部来自于物质。“比如说妈妈上街买回一包糖,这个糖是大白兔糖,爸爸抽的烟是上海牌。我对上海的印象全部来自于这些物质。”再比如“父亲黑色提包上白线勾勒的外白渡桥图案,炎热盛夏在屋里摇头晃脑的华生牌电风扇,夜晚我们目不转睛盯着的凯歌牌黑白电视机,都来自上海。的确在计划经济时代,对内陆人来说,上海就像一个会变魔术的城市,这个城市为我们供应的,不仅有大白兔奶糖、上海牌手表,还有《舞台姐妹》、《渡江侦察记》这样的电影。上海就像是一个魔术师,在他的百宝箱里似乎应有尽有,总能给我们惊奇。”【注:贾樟柯:《寄语2010:上海魔术,中国奇迹》,2009年12月31日《东方早报》。】

贾樟柯曾经写过一篇《舌根上的乡愁》,谈到其儿时对上海的记忆:

1970年代末,我父亲的学校要组建一支乐队,要他出差去上海买乐器。那时候出门要开介绍信,换全国粮票,出远门是件惊天地的大事。上海回来后,我父亲谈论最多的是上海的饮食,他说吃不惯上海菜,说上海菜太甜。我的上海同学叫顾峥,他到北京来一开始不能吃羊肉,说那股膻味,让他受不了。是不是这就是南北差异?

1997年,我和他一起去上海看电影节,让我惊异的是,那时候的上海满街都是红焖羊肉的店子。顾峥也很久没有回家了,一边走一边喃喃自语,“怎么这么多羊肉”。他很自信地带我去找公共汽车站,结果发现很多车站已经迁走,一年不见,上海和他见外了。以前熟悉的公交系统,如今冷落了他,让他失落。他不肯像“外地人”一样问路,买了一份新版的地图满头大汗地自己找,我和他开玩笑:你是上海人吗?

他沉默,他已经不认识这个比孙悟空变化还快的城市了。后来他立志考学,中戏博士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很少回上海。每到梅雨季节,他就会说,“太潮了”,这是他不愿意回上海的理由?还是他思乡的借口?

这次到了上海,夜间无事,我一个人沿着马路往前走,竟然发现有好几家兰州拉面,间或在梧桐树下隐隐约约出现的卖沙琪玛的维族人,他们一起构成了一道超现实的景观。在我的常识里,泡饭是上海人钟爱的主食,谈到面条也应该是油泼面与阳春面的绝对权威。这么多的兰州拉面,它们的食客是谁?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来自西域的兰州面馆如雨后春笋般在上海街头落户,上海人胃口变了?我不得其解。

夜深人静,细雨飘落,远远地看到一家拉面馆,蓝色的灯光依然闪亮,门口的火炉青烟弥漫,让我想起张爱玲对上海的描述:“人已进屋,弄堂口的火炉里还飘着一缕青烟。”望着这上海滩上的兰州,我不由得迈步而入,小店倒也清静,没有一个食客。点了一碗拉面,热气腾腾,非常地道。我想,如果我是兰州人,这四堵围墙在上海滩就为我围起了一座故乡,舌根上有最顽固的乡愁,有识别我们不同基因的密码。

现在的上海,随处可见其他菜系的餐馆:粤、湘、鲁、川,还有新晋的兰州拉面……不同菜系的餐馆林立,说明有不同的人涌入到了这座城市,而这些餐馆也变成了他们的“故乡”。这座城市如今性格里多了些包容,这种变化并不需要去看档案做调查,只要看看满街的各色菜馆,就会明白。【注:贾樟柯:《舌根上的乡愁》,《中国周刊》2009年第1期。】

在贾樟柯的《上海传奇》中,就会有关于饮食文化的部分。贾樟柯认为,上海人民对于外来人口接纳度的提升从饮食上就能看出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第一次来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时,只有上海菜,现在什么菜系都有了。饮食和每个人的故乡有关,从这个角度看,一方面可以看到‘移民’非常多;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上海的包容性,容纳了那么多的地域文化;还有一方面就是‘分享’,比如我们在上海吃四川菜,就是分享四川的文化。”

贾樟柯表示,在计划经济物质紧缺的时候,上海对内陆城市来说,代表着工业化、现代化和洋气,“我觉得再也没有一个城市像上海这样密集聚集了中国的事件,所以我把这个城市叫做《上海传奇》。”

那么究竟如何使影片本身的形式与上海这座城市匹配呢?曾有方案建议从万国建筑群一直拍到浦东,通过建筑反映城市,但最后这个方案被贾樟柯否定了,因为在他看来,不管上海过去的建筑怎么辉煌,也不管今天上海的建筑是怎么快速建立起来的,这个城市最珍贵的是什么?还是记忆。城市空间里留下的是人的活动痕迹。

于是,影片形式最终定为口述历史。在2009年5月的一次公众活动上,贾樟柯介绍他拍摄《上海传奇》的内容版块,而他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把百年来的庞大信息量在两小时内呈现出来”。

据介绍,贾樟柯直言,世博给了他一个契机,让他能梳理上海的历史、描绘上海的现状,并把世博的理念融入其中。“整部纪录片主要由三部分内容构成,一是口述历史,我们将请曾参加过上海保卫战的老兵、民族资本家、产业工人等来讲述从晚清到现在的城市变化,力求展现一百年来上海的面貌。”

在贾樟柯看来,因为上海是中国城市化的晴雨表,经历了中国城市化的各个重要节点,但这样的经历都是人创造的,所以我们选取的人物大部分都不是普通人,采访对象身上都有非常多的历史信息。他在2009年7月的一次对话会上表示,上海最大的特色就是它融合了各种不同阶层的人,“《上海传奇》所拍摄的人物全部都是真实的人物。在过去的一百年间,上海风云际会,《上海传奇》将重现无数风流人物的传奇经历,不会漏掉上海历史上重要的事件。这就意味着找到当事人和后代非常重要,即使是1949年出生的人到现在也60岁了,我的采访名单上已经超过一百人,有些采访对象的年纪超过了90岁。”他说,“这些采访对象身份各异,但他们都跟上海的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一个影像工程,其实《上海传奇》不过是两三小时的片子,但我所要做的是给上海留下一部影像文献。我们不仅要拍上海世博会,更要拍上海的建筑、空间、人和事,把能够讲述上海历史的老人的讲述记录下来,所以最终我们会将拍摄的内容变成两个很重要的东西,一个是《上海传奇》,一个是形成有关上海的影像资料文献库。”【注:陈辉楠:《没有办法,上海就是传奇》,2009年7月10日《东方早报》。】

纪录片的第二部分将展示“当代上海”。“展示这座移民城市的风采。”贾樟柯笑言,上海越来越有包容性,“我在北方长大,以前听到过很多有关上海人的说法,说上海人软弱、保守、小气。2003年起,我的很多制片工作都和上海人合作,也越来越喜欢上海,因为它是一座很有合约精神的城市,不像北方,做一件事情需要投入很多莫名其妙的精力”。

另外,纪录片的第三部分是有关世博会开幕前的筹备工作,“建筑工程的进程,一些幕后的故事等”。

“在目前的文化氛围里面,我们是只关心此刻的民众精神状态。但2010年的时候,全世界的科技都聚集在这里,呈现出未来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是不是可以通过世博会带给民族精神面向未来的想象力,开始不只生活在今天,而且也想一些未来。”贾樟柯表示,希望影片推出后,能够引起观众对于现代化的终极目的的更多反思。

为了《上海传奇》的素材收集工作,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贾樟柯已采访了近百人,包括政治家的后代、文学家、艺术家,还包括100年前就预言上海将在浦东举办世博会的晚清作家陆士谔的孙子。“我特别想请新中国成立后跟上海相关的文化人,如陈丹青、王安忆等,以艺术家的角度来解读这座与他们的艺术创作息息相关的城市。”据此他说:“对我来说,我一下子发现一个新的东西,这在100年的时间里,上海或者是中国只有一个任务,就是要把城市现代化。”在2009年11月的一个“世博论坛”上,贾樟柯讲述了他拍摄《上海传奇》的真切感受:

现代化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我希望这个影片推出的时候,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反思和反响。我后来非常有热情拍这部影片,是因为我认为在目前的文化氛围里面,我们只关心此刻的民众精神状态,过去不理睬,未来不多想,就生活在当下。但是2010年的时候,全世界的科技都聚集在这里,呈现出未来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是不是可以通过世博会带给民族精神面向未来的想象力。开始不只生活在今天,而且也想一些未来。

我想我拍的电影,或许更多的是做历史记忆的工作,是面向过去,去了解这个国家的来龙去脉,今天文化状态的来龙去脉。我觉得这才完整,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一个完整的城市文化。

由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联合拍摄,上影集团、西河星汇(北京)、怡明时空(北京)国际传媒广告有限责任公司、星艺视界(北京)国际娱乐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上海传奇》,是近年来第一部上海题材的宽银幕电影纪录片。在贾樟柯看来,“上海就像一个女人,她是一部传奇”。他有信心还原上海近百以来经济、文化与艺术的发展脉络,呈现完整而丰富的上海风情画。

02 徒步一月寻觅上海感觉

从2009年四五月开始,贾樟柯全身心投入《上海传奇》的准备工作,他花了一个月徒步上海,不辞辛劳,寻寻觅觅,通过徒步行走,发现了更多有意思的细节。

为了寻找上海的感觉,贾樟柯流连于上海的大街小巷,整天带着助手背着照相机,走柏油路,穿小弄堂——用照相机记录下上海街头的画面,“拍这部电影已经不可能像以往拍片取景一样,开个车看看就行了。上海的密度很大,一个景点可能包含不同的内容,只能用步行的方式”。

对于这一次徒步旅行,贾樟柯最深刻的感受是:“上海太大了,我走得太晚了。”贾樟柯说,过去来上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是在飞机上打量这座城市,在高架上打量这座城市,在出租车上打量这座城市,看到的只是这个城市的一角。但用徒步行走这样的方式,深入上海的角落寻觅素材,收获颇丰。

贾樟柯在行走的过程中,拓宽了视野,也揭开了被灰尘遮蔽了的历史,重新发现了这个城市变迁的脉络。尤其是世博园区,拔地而起的建筑,让人感受到了新兴和充满活力的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