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运动如恋爱,让身体在汗水中与运动牵手
运动的感觉像什么?恋爱!当身体在汗水中与运动牵手,那种甜蜜就如恋爱一般。
大部分客户在接受我的训练之前,都有过很多的运动经历,只是没有持续下来而已。生命在于运动,但为什么大多数人无法坚持下来?究其原因,运动给受训者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让其缺少足够的自信去面对;运动中没有产生任何的快感,都是以咬牙坚持、痛苦、难以忍受来结束训练。即使,世界上再坚强的人、再有自律性的人,也无法在这样的前提下持续运动。
尝试运动,就如与异性产生爱恋,如果初次牵手就有了距离感,初吻时就抱有能否天长地久的怀疑,能白头到老吗?当然不可以!温柔、甜蜜、一见如故,这才应是第一次运动的feeling(感觉)。大多数中国人都认为,学习绘画需要老师,学习钢琴需要老师,但运动无非是跑跑步、举举重而已,因此无需老师的指导。其实,这是一种极其严重的误识,也是99%的人群不能将运动持续下去的主要原因。运动意味着与我们复杂的身体结构及浩瀚的思想进行交流,这是一件非常伟大与神圣的事情,但很多人恰恰缺少对运动的敬畏与敬仰。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其标志之一便是强大身体、自由思想,在每一尊肌肉魁梧的雕像中,都充满着深深的敬畏与无限的神圣。
对于每个人而言,前三次运动的内容决定了你对运动的享受程度。如果第一次运动时,选择训练强度过大,身体就会产生过多的肌酸,从而导致皮质醇分泌过多。由于皮质醇属于人体的压力激素,它会让我们产生抵触和消极的思想及情绪,从而让持续运动变得遥不可及。只有专业教练在训练强度和训练内容等方面的指导,才能使受训者准确地捕捉到那份运动的快感,养成坚持运动的正确习惯,掌握正确的方法。前三次的训练强度,应为最大心率(220-实际年龄)的60%。
很多朋友都会不解地问我,“Daniel,你已经有了很好的身材,为什么还要如此高强度投入训练?”其实答案很简单,享受运动中的愉悦,就像恋爱般甜蜜,月下把酒般直爽。个中滋味,需身体力行。旺盛的内多酚刺激着身体的快感神经,把我们的整个身体带入空中。同时,我也为自己的行为肩负起责任,我明白我没有松懈、没有放弃、没有寻找借口,我一如既往地努力着、成长着。希望有更多的朋友,愿意通过运动来感受这份永远不迟的甜蜜。
1.2 运动拯救的不单单是我们的身体,还有我们的心态
针对这个话题,我想举一个例子与大家分享。若干年前,我有一个女性客户,她叫Kara(代名),出生在纽约,是一名非常棒的律师。后来,为了配合丈夫的工作调动,她转行做了一名贸易商人,来到上海谋求发展事业。Kara是一个犹太裔美国人,头脑里装满了精明的点子。到上海不久,她便在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随着工作日程的繁忙,她的丈夫和8岁的儿子都逐渐生活在她的暴躁与挑剔中。由于其思维方式也变得异于常人,她丈夫不得不带她去看心理医生,得到的建议却是需要有规律地运动。在随后的日子里,Kara经历了3个月的训练,其酸性体质得到排解,运动使她在汗水中找到了原来的自己,运动后的快感帮助她恢复了原本就拥有的动人微笑,一家人又开始了其乐融融的生活。
在现代人群中,事业越成功越繁忙,伴随而来的却是急躁的心态、疲惫的身体及莫名的迷失感。在这里,我来讲个小故事给大家听。有一只非常强壮的小鸟,聪明伶俐,当寻觅到一片果园时它被甜美的果实所折服,在味觉果腹的满足感下,它忘记了早晨出发时心中向往的那片净土。当它陶醉在食物的美味中时,便开始担心起来,前方是否还可以吃到如此美味的果实?想着想着,它开始后怕了,于是便在翅膀上面左挂一只果实、右挂一只果实,挂得越多,担心也越多,忧虑也随之越多。当它的翅膀上满负收获时,它已经丧失了飞行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体重越来越重,再也不能飞翔到天空中,与清风为舞,与晚霞为伴。它得到了物质,却丧失了自由与飞翔的能力……
反观当下的中国,有多少人在为了得到而得到,为了满足而满足。去旅游就是去拍照,去购物就是为了炫耀,这样的心态阻隔了我们心灵的飞翔,阻隔了生活的单纯。让运动中的汗水来洗涤这些不净与困惑,让运动来丰满我们的翅膀、坚强我们的内心吧!
1.3 运动是最好的休息
倒时差对每个长途旅行中的人来说都不是件易事。几年前,我从上海历经14个小时飞抵芝加哥,随后从芝加哥又飞行4个小时到休斯敦,下飞机后虽然兴奋于见到久别的家人,但旅途的疲劳与时差的错位却将身体的疲倦推到极致。当时儿子提出希望我可以跟他一起去踢足球,看着他兴奋的眼神,使我无法说出任何拒绝的理由。到家放下行李后,我们立即去了小区的运动场,此时难以抗拒的疲倦感更加猛烈地袭来。随后,奇迹发生了,在我熬过最初的5~10分钟的奔跑后,我发现身体已经甩掉了所有的不适,好像加满了油的赛车。在与孩子的奔跑与汗水中,似乎对于我而言,10分钟前的疲惫与不堪已悄然全无。
细细想来,其实这也是符合科学原理的。当我们的身体感觉劳累与疲倦时,体内充满了大量的酸性物质及代谢后的废物。经过适当的运动,可以让身体打开血液循环的阀泵,充入新鲜的氧气,从而带走大量的体内垃圾,让身体的活力系统与能量工厂即线粒体重新提升活跃度。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说的,避免时差困扰及疲倦的休息方式是适当的运动,疲倦后的运动不是在损耗我们的精力,而是为我们的身体注入更多的能量。在那一刻,我们能深深地感觉到坚持正确选择是那么的让人期许。我们在甩掉疲倦的同时,也在感叹身体的奇妙与不可思议。身体总是欢迎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回报给我们意外的惊喜!
1.4 运动是快乐之源
在物质丰富的当下,为什么我们的内心总是充满了诸多不快?其实,这所有不快的根源均来自于未能善待我们的身体,因为体乃“人”之“本”。忙碌的我们总是在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忽略身体与大脑在什么环境下更易产生自在及快感。快乐也有大小之分,饮酒、暴食、打游戏、赌博等诸多不良习惯只能满足我们的小自在,但这些短暂的快感却给我们的身体及心灵带来了更多的隐患及困惑。在这些小自在的背后,随之而来的是更加疯狂的举止与恶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继续满足日渐钝化且饱受负面愉悦的神经元。酒会变得越喝越多,食物的口感则更油腻、更辛辣、更刺激,长此以往,我们的身体只能靠以高血压、心脏病来发泄不满,对抗不堪重负的恶习。同样,如果我们在习惯的天平上加入了运动这个元素,身体及大脑就可以轻松地从运动后分泌的内多酚及多巴胺中寻找到期待已久的大自在与快感,从而更好地规范我们的行为。
将瑜伽引进西方社会的印度瑜伽大师艾扬格,从小体弱多病,童年时曾患肺结核、伤寒和疟疾,这些疾病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差点要了他的命。14岁时,羸弱的艾扬格开始跟随姐夫习练瑜伽。起初,他的目的非常简单,只是为了强身健体,但慢慢地,他从运动中体会到了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运动,让他敏锐而快乐地活着,让他头脑更明晰地去体悟真实和虚妄。直到他95岁去世,他每天都保持着运动的习惯。
运动,让我们有能力去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在工作压力面前坚持不懈。执著的生命来自于执著的生活态度,态度越阳光,心灵就越能够得到更好的升华。让汗水来洗刷我们的懒惰与借口吧!
1.5 运动可以改善人们的行为规范
Facebook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花旗银行集团总裁MichaelCorbat,美国总统奥巴马,他们三者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呢?那就是均为卓越的领导者,同时也是能够每日坚持运动的爱好者。雅虎财经曾经对20名著名企业的CEO进行调查,发现其中超过70%的CEO都坚持每日早上运动。其余的CEO也在某种程度上保持运动的习惯。理查德·布兰森,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亿万富翁,也是维珍(Virgin)品牌的创始人,甚至曾指出;运动,每日可为他带来额外4小时的高效产出。作为日理万机的领导者,健康体魄的支撑固然重要,其严格的自律性也是成功的必然因素。
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就在研究运动与树立信心、改变个人行为之间的关系。运动医学专家与行为学家共同认为,自律性是坚持运动的因素之一,而运动所带来的正面效果同时也可帮助维护个人的自律性,并且提高个人的自信心。运动能够帮助人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性,改善并且规范我们的行为与心理。这也解释了众多的成功人士为何从青少年时代就接触运动,并且从中得到了体质健康之外的宝藏———优良的自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