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园距离市中心有十里路,三面环水,面积123亩,其中水的面积占了将近一半,以恬淡、优雅、静谧、闲适闻名——数亩方塘,荷叶田田,到了春天,桃花灿然,岸柳成行;闲步园中,长桥短桥,如虹卧波;放眼湖心亭外,白帆点点,心旷神怡……其中“南堤春晓”以柳绿花红、视野开阔著称。南堤是湖边的一道美丽长堤,长200多米,位于数亩方塘之外,绕园半圈,是临湖远眺的最佳去处。堤上种有桃树400余棵,柳树300余株。一到阳春三月,垂柳含翠,桃花争红,堤下一湖碧水,远处数点青峰,漫步堤上,随风的柳阵宛如层层绿雾,轻轻飘拂,堪比杭州苏堤之美。
蠡园中还有一处规模不小的假山。当年王禹卿对假山的叠垒和造型非常重视,认为园中有水就应当有山,有了水的秀气,就应有山的俊朗;山水之趣,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于是请来叠石专家专司其事。据说工程完成之后,王禹卿亲自去验工,这是他几十年的一贯作风,凡事一定要眼见为实,才能放心。至时,果真在一片人工堆起的石山上,看见了以“瘦、漏、透”为特色的奇山佳景,各具姿色的太湖石被错落有致地叠成各种生动的造型,有的如石猴观海,有的像老僧问路,有的是十二生肖,各具神韵,非常生动。他觉得这些“生物”给蠡园带来了生气,是蠡园中不可缺少的景致。人云蠡园是“假山真水”,所谓假山就是指此。
这期间,工程负责人还特意向他介绍了一处“镜头”——一只黄鼠狼正要扑向一只公鸡,那公鸡见状不好,知道无法逃脱了,浑身紧张,毛发悚然,惊悸不已……谁知王禹卿看了却觉得立意不好,认为太残酷了,说“为什么要把那鸡吓成这个样子呢?我不忍心看它这个样子呵。”工程师想想也对,凡事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题材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联想和境界,于是改变了原先的方案,略加调整,就变成一只大公鸡斗志昂扬地反败为胜,去追赶一只小黄鼠狼了。这一为弱者声张的设计获得了王禹卿的首肯,禁不住拍手叫好。众人从中悟出,王禹卿虽已发家致富,却还是当年的慈善心怀。
蠡园不仅自然风光优雅,还有一处人文历史景观——园的西部有一条长达300米的粉黛长廊,号称“千步长廊”。这道长廊在1927年初建时就有了,只不过那时规模还小,只有百米,所以当时叫“百尺长廊”,位于蠡园与渔庄(王禹卿发妻陈氏的弟弟陈梅芳拓建的园林,号称“赛蠡园”)的交界处,后经王禹卿的儿子王亢元先生亲自设计和拓建,成为目前的“千步长廊”。此廊粉墙黛瓦,曲栏临水,是典型的江南园林的构建。长廊的南侧是敞廊,北侧是一道墙,墙上镶嵌了89个不同图案的漏窗(即花窗),那漏窗的图案全用各式小青瓦片组配而成,显得美观、朴实而又有韵味。漏窗的花样设计均出自王禹卿的儿子王亢元的笔下,他为此动足了脑筋,使每一方漏窗都别具一格,力求透出南方建筑的秀美。在那些漏窗的间隔地带,还嵌入了37块著名的历代书法作品石刻,包括宋代四大书法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的书法摹刻。所以这既是一道花窗艺术的长廊,又是一道书法艺术的碑廊,充满着古色古香的书卷气。
“千步长廊”的尽头,有一长堤缓缓伸向湖心,谓之湖心亭,湖心亭中有一巨石,上有“烟波深处”四个大字,极其古雅、壮观,把眼前园林的秀色与远古的文人情怀自然地融为一体,也是王亢元的创意。
王亢元一向喜欢园艺,不仅乐于在绿荫中散步、吟诗、赏景,还非常乐意在花园中换盆弄土,修枝栽种,忙忙碌碌。据知情者周涵波先生【注:周涵波先生之母乃王亢元之妻黄宛尘的寄女。】描述:“王亢元先生与其父亲王禹卿先生特点完全不同。其父要带他到工厂里去,要他逐渐熟悉工厂,培养他将来好接班。而他不乐意去,说‘我一进工厂大门,听见那机器轰鸣,耳朵里吵吵嚷嚷的,头也大死了。’但是他一到花园里就生龙活虎起来,挖土、浇水、施肥……样样都不嫌麻烦,有时候正午的大太阳在头上晒着,他忙得汗流浃背,但一点怨言也没有,干得非常起劲,他就喜欢这样。这些话说给人家听,或许有些人不相信,哪有花花公子爱干这些杂活儿的?而事实上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对经营不感兴趣,而对园艺有特殊爱好的人。”
日子久了,王亢元发现蠡园有一个遗憾——如此美好的景色,大家兴致勃勃而来,个个流连忘返,但是尚未尽兴就太阳落山了,纷纷要开拔了,不如在此建一栋别墅,大家玩不够就不要走了,就在这里住下有多好!1936年,他一不做二不休,接连挥洒大手笔,在蠡园的北边又拓地10亩,建起了两栋别墅,即湖山别墅和颐安别墅(现在叫景宣楼),还有一些配套建筑,如露天舞池、西式花圃、紫藤花廊、游泳池、湖心亭、凝春塔。自然,这一切都得到其父的首肯,并由其父掏腰包出钱。所以,说景宣楼是蠡园最早的建筑之一的说法,也是缺乏根据的。
王亢元是上海滩有名的小开,喜欢交朋友,跳舞是小开生活的必修课。蠡园像个夏宫,每年夏天宾客盈门,露天舞池是夏天开派对的好地方。这个舞池采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人如果站在舞池中央唱歌,就会听到自己的回音,让你感到自己的声音响彻云霄,特别有意思,所以他为这个舞池起名叫回音壁。还有个游泳池,居然是无锡市的第一个游泳池,在无锡开创了游泳运动的先河。游泳池边上还建了一排跳水台,远远看去,像是五扇拱门,根据门的高低分为不同高度的跳台,很有艺术气息。可惜这个游泳池现已不存。
湖边的凝春塔只有五层,看上去好像有些特别。常会有人问:为什么这塔只有五层(一般中国传统的古塔都在七层以上)?其实,王亢元原先计划是要建七层的,谁知建到第五层的时候,抗战爆发了,日本人打到了无锡,并在这一带狂轰滥炸,施工无法继续,工人就草草封顶逃命了,结果这座塔就成了五层,倒也成了日寇侵华的一个见证了。
两栋别墅更是王亢元的精心之作。在颐安别墅楼前布置了一大片花圃,推窗可闻花香,远眺可见湖山。小些的即是湖山别墅,比颐安别墅更精致、更高雅、更俊美,淡黄外墙,小巧玲珑,楼前布置一片弯弯的水塘,池边环以柳树和紫藤、花卉。小楼右侧有一座西洋式的凉亭,亭盖是一个偌大的荷叶形的遮盖。那水塘的尽头与蠡园的大荷塘暗通,然毕竟独立自成一体,是一处极其温馨、私密的私家小花园。
王亢元对于花卉种植和园林布置有着天生的爱好,他曾得到园艺前辈黄岳渊的指点。黄岳渊就是黄园(原来在真如镇,抗战后迁入租界内高恩路,即现在的高安路、康平路口)的主人,著名园艺专家。黄园在他的治理下成为当时上海市区为数不多的一处著名私家园林。他著有一本专著《花经》,是王亢元先生为之写的序。
王亢元在序言中写道:“……黄丈(黄岳渊)考皇帝之语,适与相似;故卒由商而学,因作斯述,以花经名。丈之自叙,谓师之怒,为未必非一生之幸,犹丈之谦也。又言,昔年致身革命,为革除国家之蠹;今日致力园艺,为革除花木之蠹。其事虽不同,而其义则一。右之右之,君子有之;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君子纵不弃,顾大本既立,则自能拾之左右而逢其源。是故,怡情养性,固为丈一人之幸,特不得以其革除花蠹之功,移之革除国蠹之事,亢元窃以为中国之不幸也。至黄园之变迁沿革,花木之奇绮缤纷,则诸君子之序已详具之,亢元惟推其未尽之意,俾好读是书者,深知其意云尔。亢元梁溪人,在锡麓西郊之青祁,随家君从事蠡园之筑,游人诧为名胜,其中花木之栽植排比,多蒙丈亲临指教,遂克臻此。附志于篇,以示不忘。圆利创始之次年吉旦。亢元王(印)于孔玄故里。”可知园艺专家黄岳渊对他的影响不浅。
蠡园与梅园一样,建成后也是面向公众开放、不收门票的。每到春夏,熙熙攘攘,游人忘返,渐渐成为无锡市一处著名的旅游名胜。
1930年,王家的亲戚陈梅芳(王禹卿原配夫人陈氏的弟弟)发家后也来此开拓了一处园林,名为“渔庄”,又名“赛蠡园”,意思是要比蠡园建得还要好。或许正是这个原因,两家亲戚之间无形中展开了一场竞争,你造得好,我造得比你还要好。尤其是王禹卿的儿子王亢元,他一生的心思几乎就没有离开过这座园林。尽管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王家已经把蠡园捐献给国家了,他仍旧一如既往地关心着园中的一草一木,直到20世纪80年代,粉碎“四人帮”之后落实政策,他在“文革”中被冻结的钞票发还了,他立马拿出5万元,重建已经破损了的湖心亭,还对“千步长廊”做了整修,其中有一段地面,是他亲自匍匐在地、用瓦片一块块地拼对而成的。
现在的蠡园,经80年代进一步拓建和完善,已经成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湖山别墅和颐安别墅则划入湖滨饭店的版图。
彭德怀将军也曾来此小住
1952年,蠡园的面积扩大了,主要是政府有关部门把蠡园旁边陈家的“渔庄”与蠡园并在一起,合成了一个更大的湖边花园,仍旧叫蠡园。现在的蠡园大门,就是原先“渔庄”的大门。无锡市园林部门逐年对园内景点加以扩建和修整,还增建了春秋阁等建筑,使蠡园更加富有江南园林的神韵和魅力。
但是两栋别墅(湖山别墅和颐安别墅)被从蠡园中划了出来,最初是无锡市府的招待所,后来归入湖滨饭店。若干年后,两栋别墅的北部竖起了一栋庞然大物,几十层的玻璃大厦,是湖滨饭店的新楼,号称超五星级的国宾馆。这个国宾馆较之其他宾馆的最大优势,就是门前有个蠡园。
在新大楼远未建起的50年代,这里还曾住过一位特殊人物——彭德怀将军。有人说,当年彭德怀将军受迫害就被关在这里,他整天在铁栅栏内来回踱步,低头无语,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一只老虎!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人们深深为彭老总的坎坷命运而感慨万分。
但是近年来无锡的权威人士又有了新的说法——《蠡园话韵》一书里,当年参加接待过彭大将军的服务人员说,彭德怀将军来无锡蠡园小住是在抗美援朝之后、庐山会议之前的事情,是前来休养的,与他后来受迫害没有关系。所谓彭德怀将军被软禁蠡园之说,看来是牵强附会了。不过老百姓是非常善良的,提起蠡园,总会想起彭大将军的沧桑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