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元五年(公元263年),司马昭派三路大军伐蜀。邓艾自狄道向沓中,进至阴平。蜀将姜维退守剑阁。魏军受阻。邓艾决定偷渡阴平。阴平地处偏僻,人烟稀少,崇山峻岭,蜀军没有设防。邓艾身先士卒,亲自探险开路,终于通过阴平小道,绕过剑阁天险,进占了江油。随后,又陆续攻下涪城、绵竹,直取成都。刘禅懦弱无能,在大臣谯周劝说下,向魏军投降,被迁往洛阳封为安乐公。
5.司马炎统一中国
司马昭掌握朝政大权,但他自己不做皇帝,想效仿曹操让自己的儿子曹丕称帝那样,将帝位留给儿子司马炎去做。后来司马炎接替父亲掌管魏国朝政。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司马炎在洛阳逼魏帝曹奂让出帝位,建立了晋朝。
司马炎坐上皇帝宝座之后,并没有开始过高高在上的奢靡生活,而是审时度势地巩固自己的帝位。他知道父亲司马昭和祖父司马懿对曹氏所进行的残酷杀戮使人们对他也存有戒心,南边的东吴也还没有统一,这都是他的心病。为了灭东吴统一天下,司马炎采取了以仁义治国的方针,赏赐安乐公刘禅的一个子弟做驸马都尉,安抚人心。又专门下诏书,准许原是皇帝现为陈留王的曹奂继续用皇帝的仪仗出入,向他上书时也可以不用称臣。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安定天下人心,包括自己统治区、西南的原蜀国领地。
为了发展经济,增强国家实力,司马炎专门颁布诏书,将无为而治作为治国方针。他又向地方的郡国颁布了五个诏书,一是正身;二是勤百姓;三是抚孤寡;四是敦本息末,即鼓励农业这个国家之本,压制商业这种末业;五是精简机构,裁撤冗员。
司马炎知道吴国并非那么不堪一击,他派羊祜到边界镇守,为以后灭吴做准备。羊祜到任之后,首先占领了战略要地和物产丰富的地方,然后实行屯田,为以后的军事行动做充分的物质准备。羊祜在和吴国作战时,不是为了战胜对方,而是用攻心战来得到吴国将士的人心,俘虏的将士和百姓,或者送回,或者热情款待。时间一长,吴国竟有人称羊祜为羊公。羊祜最后举荐另一个儒将杜预代替他驻守边镇,在他和其他朝中大臣的共同努力下,司马炎终于决定进兵江东。
咸宁六年(公元279年),司马炎发兵二十多万,分六路,在东西千里的边境线上,同时进击吴国。当时,东吴只有新任丞相张悌和少数将领坚决主张抗击晋军。经过激烈战斗,吴军失败,张悌及部将孙震、沈莹等战死。孙皓得知这一消息,还企图进行垂死挣扎,派人准备领兵迎敌。谁知拼凑起来的两万多士兵阵前逃跑了。晋军逼近建业。孙皓见山穷水尽,无力抵抗,决定投降。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二月,晋将王溶率兵8万开进石头城,孙皓投降,被迁往洛阳,司马炎封孙皓为归命侯。在江东割据60来年的吴国最终被西晋所灭。
吴国一灭,三国鼎立的局面宣告结束,中国再次统一。为了更快地发展生产,司马炎颁布了占田制,废除了原来曹操所实行的屯田制。每名男子可以占田70亩,女子占田30亩。占田制的实行极大地促进了西晋经济的发展,这从户口数量上可以看出来,灭吴国那一年的户数是240万户,两年后猛增到了371万户。
6.白痴皇帝
从魏国的明帝时开始,社会逐渐蔓延开一种奢侈浮化的风气。司马炎在奢侈风气中又起了带头作用。统一以后,原来节俭的司马炎追求起奢靡的生活,大兴土木、修建宫殿。
斗富风气中最有名的是石崇和王恺。石崇是渤海南皮人,官职升到了侍中,后来又出任荆州刺史,他靠搜刮过往的客商致富。王恺则是司马炎的舅舅,也是豪富无比。石崇的屋子华丽异常,房子上挂满了缎带,饰有翠玉。王恺不肯认输,用紫丝布做了40里长的帷帐来炫耀,石崇就做了个50里长的来和他比。司马炎常帮舅舅王恺来斗富,赏赐给他珊瑚树,高有2尺,世所罕见。王恺请石崇去看,石崇却用铁如意将珊瑚打碎,王恺很心疼,说石崇嫉妒自己。石崇却说我马上赔你,然后让手下人都去拿珊瑚树,高三四尺的就有六七个。
晚年的司马炎因为荒淫过度,身体状况逐渐下降,他不得不考虑继承人的问题。他立的太子却是个痴呆,他觉得这个痴呆的儿子不太合适,但有一次,傻儿子的小儿子司马通却让司马炎下决心让傻儿子继续做太子。一天晚上宫中着了火,司马炎到城楼上观看火情,这时,年仅5岁的孙子司马通却拽着爷爷的衣服说夜里危险,不能让光亮照到皇帝身上。司马炎听了既感动又惊讶,如此小的孩子竟有这样的智力。司马炎从此坚定了让傻儿子做太子的决心,希望孙子以后能有大的成就。
新继位的皇帝司马衷天生愚钝,呆傻而不明事理。有一天,司马衷在皇宫的御花园游玩,见池塘中青蛙正呱呱鸣叫,他扯住一位侍从的衣襟问:“青蛙是在为官家叫,还是为私家叫?”侍从早已熟知如何糊弄这位白痴皇帝,便应道:“青蛙在官家地里时便为官家叫;在百姓的自家地里时,便是为私家叫。”他听后,认为侍从言之有理,还赏了银子给侍从。还有一次,民间闹饥荒,官吏上报百姓多饿死,他听了不解地说:“怎么会有人饿死呢?发大水淹了庄稼,没有馒头吃,就吃肉粥好了,这些人怎么会饿死呢?”
皇帝的愚蠢引发了“八王之乱”,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惨烈的群藩内乱,最终促成西晋迅速溃亡。晋武帝司马炎统一中国后,大封宗室为王,多兼都督分镇要津。卷入群王内乱者有十余王,而《晋书》则列举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同、长沙王义、成都王颖、河间王颥、东海王越,汇为一卷,故史称“八王之乱”。
7.儒学与玄学
汉代的儒家哲学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尤其以天人感应说以及谶纬符命等怪论的流行为尚,这种思想氛围使得儒家学说成了巩固政权的工具,而不再能够担负指导人生理想的任务。再加上东汉末年宦官为祸,政治昏暗混乱,君主以篡夺残杀相尚,仕宦以巧媚游说相欺。于是到了魏晋时代,一般士大夫转而崇尚虚无,谈玄说理。有的嬉笑怒骂,行近癫狂;有的袒裼裸裎,违叛礼法。而《老子》、《庄子》、《周易》之学,便成为当时知识阶层灵魂的寄托了。
清谈,亦称“玄言”、“玄谈”、“谈玄”,是魏晋时期崇尚虚无空谈名理的一种风气。始于魏,上承东汉末清议,从品评人物转向以谈玄为主,以《周易》、《老子》、《庄子》“三玄”为基本内容,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经义,摈弃世务,专谈本末、体用、有无、性命等抽象玄理,到晋王衍辈,清谈之风大盛,东晋佛学兴起后渐衰。
魏晋的清谈可以分为玄论与名理两派。玄论派早期以何晏、王弼最为知名,后来有竹林七贤的兴起而达鼎盛;而名理派则以刘劭、钟会为代表。在东汉末年,一般高人名士都喜欢谈论,谈论的内容都偏重人物的品评,而鉴别人物的方法,只是凭借着直觉的观察。此时老庄之学与名家的论辩尚未对之有多大的影响,但是谈论的风气则推动了魏晋清谈的发展。率性而动、慷慨任气以及服药饮酒、扪虱而谈等放荡不羁的行为只是魏晋风度的表象。产生这种表象的内在精神,却不是这些形迹本身所表现出的绝对自由精神。魏晋风度是飘逸与沉重,豁达与执着,欢乐与悲哀,奔放与压抑等对立文化性格的矛盾体,最终根源于士族双重性格的内在冲突。玄论派富于浪漫精神,他们所崇奉的是老子,早期何晏、王弼只注重《老子》、《易经》,还未及于《庄子》,到了竹林七贤的时代才又加进《庄子》,于是逍遥齐物之论便成了他们最喜欢谈论的题材。在初期,他们对儒家采取调和的态度,到了此时,则由调和的态度改为正面的攻击了。薄周孔、反礼法成为玄论派共同的信仰。竹林名士志趣相投,到风景清幽的竹林里饮酒清谈,讨论《老子》、《庄子》、《周易》的玄理,发明奇趣、振起玄风。尤其嵇康是当时学界的权威,还有王衍、乐广等政界的巨子,玄学清谈由这班人来提倡,后进之士自然要大肆仿效了。于是退可得名,进可干禄,矜高浮诞的歪风就日盛一日了。
另一方面玄风也有其坏的影响,玄学的“虚无”、“无为”之说,为一些士大夫不关心社会,逍遥空虚,生活腐化,道德堕落提供挡箭牌。魏晋当代有不少进步的思想家出来反对玄学谬论,反对清谈歪风。玄学和清谈,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它的风行和魏晋时代门阀地主占统治地位有密切关系,随着东晋王朝灭亡,门阀地主衰落,以及佛教在南朝的兴盛,玄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8.北方的战乱
自公元304年匈奴刘渊建汉起,至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北凉止,135年的历史被称为五胡十六国时期。
汉魏以来各族胡人内徙中国境内与华人交错杂居,西晋时沿边各州郡胡族部落已形成聚居态势:匈奴人聚集并州;羯人在上党,氐族、羌族分布于关陇一带,鲜卑族在辽东、辽西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