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将封常清奉诏募兵抗敌,很快为叛军所败。不到3个月,叛军就占领了洛阳,安禄山自称大燕皇帝,分兵进攻潼关,逼取长安。各地官民纷纷反抗叛军,如常山太守颜杲卿、平原太守颜真卿和河南一带的地方官张巡、许远等。
杨国忠猜忌驻守潼关的大将哥舒翰,促令其放弃固守方针,出关迎敌,结果大败,潼关失守。玄宗匆忙逃往成都,行至马嵬驿,从行军士哗变,杀死杨国忠并迫使玄宗缢杀杨贵妃。
长安陷落后,太子李亨从马嵬驿回军北上,同年七月即位于灵武,是为唐肃宗,遥尊玄宗为太上皇。肃宗用李光弼、郭子仪为将,会集西北各军,又得到西域各族和回纥的援助,转入反击。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死,同年,唐军收复长安和洛阳。
此后,降唐复叛的安禄山旧部史思明自范阳起兵,数十万唐军溃败。同年九月,史思明南陷洛阳。安史内部矛盾又激化,史思明在邺城杀安庆绪,自立为帝。上元三年(公元761年),史思明又被其子史朝义所杀,叛军内部分裂,势力大减。代宗即位后,借用回纥兵收复洛阳,叛军将领因大势已去,纷纷降唐,史朝义穷迫自杀。前后持续8年的安史之乱,至此结束。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战火波及地区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在平定叛乱前后增设的节度使,权力日益膨胀,形成地方与中央的对抗局面,“藩镇割据”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宋代。
9.藩镇割据
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藩是保卫,镇指军镇。唐朝中叶以后,一部分地方军政长官据地自重,出现了不服从中央命令的政治局面。唐朝在边境长期驻守军队,称为镇兵,最初为了保卫边境和通往西域的商路,直到公元711年,因为吐蕃、回纥的侵扰,才任命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自此出现节度使的官名。唐玄宗年间的节度使已不是府兵时那种战时率兵出征,战后兵散归府、将帅归朝的情况,而变成一个地区管理军政、行政、财政的最高长官。
安史之乱时,唐政府又增设了许多节度使。他们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事实上是独立割据势力。节度使死后,职位由其子侄或部将继承,皇帝只能认许,否则就兵戎相见。
在唐朝后期的150年里,河北三镇的57个节度使中,真正由唐朝廷任命的只有四人。唐朝内地许多节度使,也效法三镇,各占一方,唐朝的统一局面破坏了,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藩镇为了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势力,牢牢地掌握着所管辖区内的土地、人民和军、政、财权,作为自己割据的物质基础。藩镇还从军队中挑选强悍壮汉,给以优厚的待遇,充当警卫,叫做“牙兵”,是藩镇依靠的武力核心。牙兵往往是当地地主豪强的子弟兵,到后来节度使也控制不了。如河北三镇的57节度使中,被杀和被赶走的就达23人之多。藩镇割据,战乱频繁,他们相互之间,时而彼此火并,时而联合反对唐朝廷。在所辖区内,横征暴敛,战乱之中,掳掠抢劫。由于赋税不入中央,唐政府的征税区域日益缩小。唐宪宗即位时,经其祖、父十多年努力之后,中央军力和财力都有了一定基础,他开始执行削藩政策。但成效甚微,伐叛所创下的新局面没有维持多久。当时江南140万民户,负担着80多万军队的粮饷,史称“两户养一兵”。
10.甘露之变
初唐、盛唐政治纷纭变幻,但是宦官似乎对此介入很少,主要是唐太宗制定了内侍省的宦官不得做三品官的制度。但是玄宗时出了一个宦官高力士,他却是个大功臣、大将军。玄宗不是一个被制度约束的人,加之高力士可以凭借军功升官,宦官不可以做朝官、做大官的惯例就被打破了。
玄宗没有能够制住安禄山,在“安史之乱”中被迫退位,肃宗李亨登基做了皇帝,而宦官李辅国在这次改朝换代中贡献最大。这个大宦官一时权倾天下,权力大到居然可以废立宰相,最后肃宗也被活活气死了;张皇后密谋除掉李辅国,因为秘密泄露竟然被勒死。李辅国根本就不把士大夫集团当做对手,李氏皇族拿他没有办法,肃宗的儿子代宗称他为“尚父”。李辅国跋扈到了直接命令皇帝不要干涉国家政务、只要负责宫中的事宜就够了的程度。倒是宦官集团最终容不下他,另一个大宦官程元振设计斩杀了李辅国。
李辅国之后的唐代政治仍然是掌握在宦官手中,代宗时期的鱼朝恩竟然担任了“天下观军容使”,节制九个节度使,这比安禄山节制三个节度使的权力大得多了。鱼朝恩的权力大到连太子也要巴结他。等到太子当上了皇帝,就是唐德宗,丝毫没有接受教训,还是让宦官掌握了军政大权。唐德宗的皇位也坐得不安稳,竟然被关内的亲兵赶出了长安,这就是“奉天之难”。此后大宦官霍仙鸣居然掌管了10万禁军,从此宦官一直凭借兵权把持朝政和废立大权,诛杀皇帝的事屡屡发生,顺宗、宪宗、敬宗都先后死于宦官之手。
德宗死后,由长子李诵继位,是为顺宗。顺宗在位期间,任用王证、王叔文、柳宗元、刘禹锡等革新派进行改革,革除弊政,打击宦官和藩镇势力。但改革遭到宦官势力的打击,顺宗最终被迫禅位给太子,“二王”及柳宗元、刘禹锡等人先后遭贬,革新运动以失败而告终,这就是“二王八司马”事件。
敬宗之后的文宗也是被宦官拥立的,但他对宦官王守澄非常痛恨。大宦官王守澄凭借拥立之功目无天子,为所欲为。文宗与宰相宋申铴、王蹯密谋铲除王守澄,不料走漏了消息。结果反被王守澄先下手诬陷宋申铴谋立漳王李凑为帝,文宗只好舍车保帅,把宋贬官。结果逮捕了许多大臣,软禁了皇帝。自此王守澄更加肆无忌惮,大臣人人自危,士大夫与宦官的矛盾就直接化了。唐文宗不敢利用大臣反对王守澄,反而利用大宦官仇士良与王守澄的矛盾,暗中指挥大臣李训、舒元舆合谋暗杀了王守澄的死党陈弘志,继而毒死了王守澄。
不料仇士良的跋扈比王守澄还要严重,大臣们与宦官为了控制皇帝终于爆发了一次大的冲突,这就是“甘露之变”。史家们认为这是唐朝宦官力量扩张到足以要挟皇帝与朝臣抗衡时的一次激烈交锋。
大和九年(公元835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文宗在紫宸殿会见群臣。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按照宰相李训等的布置,奏称“左金吾仗院的树上,天降甘露”。文宗带了百官移至左金吾仗院旁的含元殿,命宰相李训等先去察看,李训回奏说甘露未必是真。于是文宗命仇士良、鱼志弘领众宦官再去验看。按计划,院里设有伏兵,只等众宦官到来就下手。但是待仇士良一行刚进左金吾仗院,就发现韩约神色不对,恰巧一阵风吹来,刮起布幕,露出伏兵,仇士良等大惊,奔回殿上,抢先把皇帝劫夺入宫。尽管李训等拼力抢夺,未能将皇帝夺回。仇士良发兵擒拿李训、舒元舆,还将并未参与其事的宰相王涯也一起捕捉。仇士良将李训、舒元舆、王涯、郭行余、罗立信、李孝本等策划或参与者统统灭族。“甘露之变”以士大夫集团彻底失败而告终。
“甘露之变”后,朝廷大权全归宦官掌管,文宗为此郁郁而终。此后,武宗、懿宗、僖宗、昭宗都为宦官所立。僖宗在位期间,爆发了黄巢大起义,唐王朝在风雨飘零中离灭亡不远了。
11.黄巢起义
唐朝末年,山东黄巢领导农民反对唐王朝统治,继王仙芝牺牲之后,他高举王仙芝打起的“均平”大旗,展开了不屈不挠的长期战争。
唐朝末年,朝政混乱,赋租繁重,且连年天灾,民不聊生。先是王仙芝在长垣聚集数千人起义,盐贩黄巢起兵响应。起义军聚众数万,四处流动作战,义军迅速壮大到30万人。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底,王仙芝、黄巢率领义军攻打蕲州时,因黄巢等反对王仙芝求皇帝赏封发生斗殴争执,黄巢与王仙芝从此分道扬镳。黄巢自领2000余人,独自作战。乾符五年(公元878年),王仙芝在黄梅兵败战死,义军将士共推黄巢为黄王,号“冲天大将军”,废弃李唐乾符年号,改元王霸,建立农民政权,起义军在黄巢领导下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黄巢率义军从亳州出发,转奏朝廷“乞降”为缓兵之计,义军攻陷朗州和岳州,攻打宋、汴二州,兵锋直指东都洛阳,极大地震惊了唐僖宗。为了避免与强敌作战,保存实力,黄巢遂率军转战中原。
黄巢义军攻占杭州后改变策略,攻打福建诸州,随后率军急攻广州。从该年三月渡江,至翌年九月占领岭南,在一年半的时间里,黄巢义军以高速流动作战方式,由中原向江南进军,经今河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和广西等地,攻州夺县,打富济贫,壮大队伍,发展成为数十万人的大军。果断改变一直北上西取长安的战略意图,率军沿长江东进,迂回作战,攻占潼关,把唐王朝赶出长安城。黄巢在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改元金统。此后黄巢二返长安,没有乘胜追歼官军以彻底打破唐廷对长安城的包围,终于酿成后患。在瑕丘与唐将李师悦和叛徒尚让激战时,终因兵力悬殊太大,伤亡殆尽。黄巢和从弟黄思邺、黄揆等义军将领,宁死不屈,自刎于泰山。
黄巢起兵反唐是中国古代规模最为宏大的农民起义。义军从北向南,由南向北,由东击西,长驱数千里流动作战,攻占两京,建立农民政权,给唐王朝以致命打击,体现了劳苦大众要求“均平”的政治愿望。唐王朝也就这样在风雨飘零中让给了一个黑暗的割据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