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袁世凯发迹史
3745200000010

第10章 变法,算上我一份(1)

关于戊戌变法,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康有为派谭嗣同邀请袁世凯出兵,杀掉荣禄,围攻颐和园;袁世凯表面上答应了,但谭嗣同一走,他就跑到荣禄那里告状,结果政变被泄露,维新一党被捕杀。但根据历史,慈禧发动政变却不是因为袁世凯告密。政变在前,告密在后,袁世凯为何在政变发生之后将维新派的密谋和盘托出呢?

不能不说的康、梁要谈变法,光绪是必提的一个人物,因为他是拍板的人啊!康有为、梁启超这两个人也不得不说,这两人因为百日维新而名声大噪。

康有为和孙中山都是广东佬,这两个广东佬是袁世凯一生中比较头疼的两个人,尤其是孙中山。这里主要说说康有为。康有为这人特别会说话,用现在的话说,挺能忽悠的。

康有为跟袁世凯一样,也是高干子弟出身。更巧的是,康有为的祖辈也是因为镇压太平天国发家的。我们都知道,康有为是个典型的文人。可是这个人却怀才不遇,跟袁世凯一样,在科场上输得一败涂地,36岁还是个秀才,考举人时六考六落榜,这种打击是相当大的。试想一个高中生复读五次都考不上大学,其心里的受挫折想必非常严重。

康有为典型属于那种越挫越勇的“猛士”,不像袁世凯两次没考中就放弃。1893年,康有为终于时来运转,考中了举人,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康有为对这话想必感受更深。

康有为这人虽然屡试不第,但是学问还是有的,聪明也是不缺少的,自幼就被看成是神童。没考取的那段日子,他就教书为生,康有为虽然出生于官宦之家,但大家族中有混得好的,也有混得不好的,小康恰恰就生在混得不好的那一房里。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里不发光,换个地方也会发光。科场上,康有为暗淡无光,但教书却逐渐教出了名气,慕名向他请教学问的人越来越多。讽刺的是,有个年轻的举人,名叫梁启超,居然认这个秀才为老师。

在许多粉丝和学生的支持下,康有为创办了“万木草堂”。光听这草堂的名字就知道,这里讲的学问包罗万象,既有中国的传统学问,又有西方的科学文化,从政治到军事无所不包。在这个草堂里,康有为充分发挥自己的口才,将一帮热血沸腾的年轻人忽悠得团团转。

其实,康有为夸夸其谈还行,要说真学问估计还不到家。

康有为真正的才能在经学方面,其他的就是装点门面的。由于康有为的超强忽悠能力,他的粉丝越来越多,就像现在的很多名人一样。在这么多人的追捧下,康有为那原本不大的脑袋开始膨胀,他觉得自己太牛了,比孔圣人还牛。既然这么牛,就应该娶一个更牛的名字,他为自己取名为“长素”,这名字乍一看好像不牛啊!其实不仅牛,简直就是疯狂,“长素”就是“长于素王”的意思,“素王”是孔子的别称。如果康有为生活在现代,他可能懒得掉书袋,直接称自己为“孔老大”。

康有为就是这么一个人,头不大,脑袋大。

不过,康有为这个人还是很有能力的,那就是自我炒作的能力。写文章也好,说话也好,他都是一把好手。当时康有为目的很明确,我就是要走红,让朝野上下都知道我,虽然老子考不上举人,但嘴皮子厉害啊,只要皇帝听说我,召我对答,我一定能用三寸不烂之舌征服他。

康有为牛皮还真不是吹的,朝中还真有人把他当成山村诸葛亮。尤其是翁同龢,对康有为佩服得五体投地,觉得这人什么都懂,没考上举人真是时运不济。

甲午战争后,康有为搞了一场“公车上书”事件,这次事件更多的是康有为的一次自我圣化,已有历史学家对此进行辩诬,这里不赘述。

“公车上书”没有达到康有为想要的效果,接着,他又和自己的得力学生梁启超成立了一个强学会,用现在的话说,强学会是一个爱国社团。这个社团得到一些出身显贵的青年支持,其中有曾国藩的孙子曾广钧、张之洞的儿子张权、陈宝箴的儿子陈三立、翁同龢的侄孙翁斌孙、沈葆桢的儿子沈瑜庆、左宗棠的儿子左孝同,其中在历史上最有名的是湖北巡抚谭继洵的儿子谭嗣同。

这都是些有背景的热血青年,正好弥补康有为无权无势的缺点,这些青年同样需要康有为,康有为虽然无权无势,但是有名气啊!那时社会不发达,名气无法直接转换为生产力。两种势力结合,犹如干柴烈火。

官路不好走,政坛太坎坷。头脑灵活的康有为想起了一种新鲜的玩意儿,办报!1895年8月17日,强学会办了一份叫《万国公报》的报纸。这是报纸虽然是“民营企业”,但是却不以经济为目的,而是以政治为目的。报纸的内容无非是主张变法,学习西方。

维新变法在甲午战争后是很有市场的,康有为闹得满城风雨之时,袁世凯正兢兢业业地干着维新的事情。名人效应在任何时代都是存在的,袁世凯练兵之时对康有为也有所耳闻,说实话,他很渴望拜会这个明星级别的人物。

终于,这个机会来了。1895年7月,袁世凯在老家省亲后,来到京城和康有为梁启超师徒会面。双方在一种友好而愉快的气氛中展开了交流,据说彼此对对方的印象都非常不错,甚至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

此后,袁世凯还参加了康有为的强学会运动,不光捐助了五百两银子,还亲自为康有为做广告,帮忙建立报馆、图书馆,简直变成了康有为的一匹好马。

实实在在的维新派

说袁世凯是个脚踏实地的维新派,可能很多人不相信,不相信只好拿事实来作证。

袁世凯在练兵期间,通过翁同龢给光绪帝递了两封奏章,主张新政,倡导变法。在给光绪帝的奏章中,袁世凯恳切地建议:现在中国面临列强的包围,唯一的出路就是效法西方,变法求存。从这里可以看出,袁世凯存在着浓重的救亡图存的思想,他认为强国的唯一道路就是学习西方,这与通常人们印象中的恢复帝制的“封建余孽”有很大的不同。

在奏章中,袁世凯很有远见地指出:中国的落后根本原因是制度的落后。袁世凯所建议的改革是政治、经济、军事的全方位改革,他并不是空谈,对政治提出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措施,比如:

第一,设立馆院,所谓馆院就是类似于一种既像学校又像议事机构的组织,聘用学问精神的洋人、旅外华人,采纳他们有益的建议。其实,这个机构有点类似于智囊团。

第二,改革八股考试,注重实学,所谓实学就是一些实实在在于国有利的学问,而不是只会之乎者也的那种。

第三,开设学堂,培养政治、经济、军事、建设各方面的人才。

第四,重视外交,在外交使节的选择上要非常慎重,用袁世凯的原话来说就是“必须能胜其任,素知彼国情形者,始可派以前往”。同时,袁世凯还建议要慎重选择边疆大员,办理边疆各地交涉事宜。

第五,裁汰冗员,精简吏治。这条建议对于当时臃肿的清政府是非常有针对性的建议,即使放在现在也不过时。

在经济方面,袁世凯也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建议,比如:他主张学习西方现代经济,铸银钱、设银行、造纸币;开发商业,设立商会;他甚至还建议借债修筑铁路,实行官督商办,发展铁路沿线的商务和矿务,用现在的话说,用铁路带动其他产业;他还提议开发矿产,鼓励商办,保护矿主的利益;此外,鼓励、扶持开设工厂,对于资金不足的,政府可以给予贷款支持;发展邮政事业;完善海关管理制度。

袁世凯所提出的这些措施在当时确实是非常超前的,同时也是非常孤独的。

康有为、梁启超也是主张改革的,我们可以拿他们和袁世凯作一个比较:袁世凯的主张更实际一些,而且是从经济和实业开始改革,康有为、梁启超的设想有点空,想一口吃个胖子,他们幻想从光绪那里开始改革,打倒慈禧,这样必然引起社会动乱;袁世凯的步子明显要稳很多,他主张一点一滴地改革,以一种不那么咄咄逼人的方式将中国带向现代化,他并不主张激化社会矛盾。

这是空想家和实干家的区别。很可惜,袁世凯的这些意见并没有得到朝廷的重视。可见这时袁世凯对维新是热情洋溢的,少年时他就有报国大志,一旦朝廷采纳他的建议,他的报国之志就可以实现了。难怪他如此积极热情,可惜在中国这样一个被动的国家里,太积极的人往往让人怀疑,太热心的人往往让人退却。

他的积极甚至引起了恩人李鸿章的不快。某一天,袁世凯来到李鸿章的府上,拜会这个曾经红透半边天的大人物,不过这时李鸿章已是个过气人物,心里很不痛快。说袁世凯这人不会做人是有道理的,他居然好心安慰李鸿章:李大人啊,人生百年,你也风光过了,现在告老还乡颐养天年不也可以过得很好吗?

袁世凯本来是好心开导这位前辈,但是失意的人都是敏感的,李鸿章听了气不打一处来,以为袁世凯是翁同龢的说客,劝自己让出文华殿大学士的位置,这是清廷最高的职位,相当于宰相。

李鸿章于是大骂袁世凯:慰廷,你这小子莫不是来做翁叔平的说客吧!你告诉他,他想赶走我自己上位,那是万万不可的事,我李鸿章一生为国鞠躬尽瘁,绝不会无缘无故自动引退。

袁世凯无语了,只得唯唯诺诺地离开。但李鸿章认为自己受伤害了,还对朋友和幕僚大骂袁世凯,说:这袁世凯啊,真是个小人啊!他为翁叔平做说客,想抢我的位子。我偏不告退,看这些混蛋能怎么办!

李鸿章是个有脾气有性格的人,官场失势,草根骂他是卖国贼,心情自然很糟,发发脾气也是非常正常的事,他说袁世凯是小人也不过是气话。其实,李鸿章从来没有改变对袁世凯的看法,他一直把袁世凯当自己门生看待,始终认为小袁是个精明能干不可多得的人才。

这次走运的是康有为

1897年,爆发了一场大危机,袁世凯是一个危机公关的高手,这得感谢他在朝鲜的12年经历。

这场危机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曹州教案”。

11月1日,山东省曹州府巨野县张家庄的天主教堂被当地的大刀会抢劫,两个德国神甫丢了脑袋。如果神甫是中国人,这事也许根本就是小事一桩,甚至不会引起小报的关注。但这是德国人,德国政府也许并不在乎这两个神甫的死活,不过他们在乎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德国政府迅速出兵胶州湾,理由当然很充足,就是保护自己的侨民。德国的饿狼本色很快就显现出来,他们向清政府提出,要在山东筑铁路,开矿山。有人看到这里不禁要说,好事啊,外资主动来投资,这不是支持中国建设吗?德国人可没这么好心,铁路网既方便他们发展实业,又方便运输兵力。

这可不是小事,德国在中国可以为所欲为,其他列强怎么甘心落后。这不,俄国佬要租借旅顺和大连,英国佬想要威海卫和香港附近的九龙,法国佬看上了广东湾,小日本要把厦门当作自己的港口……这些人不是强盗是什么?照着这种势头下去,中国很快就要沦为这些狼群的盘中餐。

当时有识之士意识到,再不改革,民族就可能灭亡。清政府也对改革持支持态度,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如果国家灭亡,清政府也就不存在了。

袁世凯也是主张改革的,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他上书翁同龢,说现在啊,中国处境很艰难,只有变法才能摆脱困境,但是变法呢,也不能盲目地全面改变,应当从最重要的事情做起,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用人、练兵、理财”这三件大事。练兵是从军事上来说,理财目的是搞好经济,用人主要是改革政府机制,应该说他的建议是好的。但翁同龢认为他的话很空,可能袁世凯的建议还没有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上面。

其实大家都知道要改革,都知道要学习西方。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改、怎么学?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找到一个改革家。有没有这样一个改革家呢?有,袁世凯就是。但是大家的目光都盯在康有为身上,因为这个人是明星,闪耀着光环,他总是给人无所不知的感觉。

就这样,康有为众星捧月般地登上了变法的舞台。康有为原本因为行事嚣张,被逼离开京城,这次“圣人”又归来了,还带了几本自己写的小册子:《俄国彼得大帝变法考》、《日本明治变政考》、《法国革命记》、《波兰分灭记》等。

这些东西虽然很肤浅,但在当时可是新东西啊!朝廷一干人等读了他的册子佩服得五体投地,据说光绪读了《波兰分灭记》还流泪了,连慈禧这个老辣的女人看了他的文章都深受感触。

不过,康有为官职太低,连给皇上直接上书的资格都没有,只好托翁同龢代为转递。这个翁同龢以前是袁世凯的恩人,但这时显然更欣赏康有为。

光绪看了康有为的文章,很激动,想直接召见他,但大臣们都说这于理不合,因为根据清朝的律法,非四品以上官员不能召见,康有为才六品,不够格。

光绪便询问翁同龢康有为到底有没有才干?翁同龢激动地回答:这个康有为,他的才能胜过臣十倍,恐怕还不止。

光绪自然欣喜,便让总理衙门先接见康有为,日后自己再想办法召见他。光绪是一个求才若渴的皇帝。

康有为这人是非常狂妄的,在总理衙门里也是夸夸其谈,一般大臣没有谁说得过他。一番长篇大论后,他将给皇帝的文书交给总理衙门。光绪帝接过康有为的上书,看着这么激烈的文字居然感动非常,康有为在上书中说如果不变法的话,皇帝和大臣们将来就算想做平民都不可能,还说自己非常不愿意看到崇祯吊死煤山的事发生在今天。这种话若是在以前的某些时代,绝对是可以抄家灭门的,这康有为胆子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