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陈氏家族全传
3751400000079

第79章 余辉暮暮(3)

吵了一架,也使陈果夫头脑清醒起来,蒋介石之所以千方百计地把他挤出中央,是为了扶植太子蒋经国,变着法儿地削弱CC派的势力,越是这样,陈果夫就千方百计地赖在中央不走。老蒋也拿他没办法。

吵了一架,心里也出了一口恶气,陈果夫觉得痛快不少。但是想起二十多年蒋陈友谊,也着实让他留恋。于是一幕幕往事在他的脑海里翻来覆去……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那时,老蒋在前方打仗,他把经国从家乡弄到上海上学,并托付给陈果夫照顾。陈果夫又当爹又当妈,百般呵护。蒋介石也不客气,今天写信明天写信,要这要那,陈果夫一一照办。

1923年2月28日,蒋介石写信给蒋经国说:“每月可于果夫哥哥处,挪零用钱三元,如果想买各种书籍,并与果夫兄商定为要。”

9月4日,蒋介石又给蒋经国写信说:“如有信件可托果夫哥哥写个信封寄出,你弟(纬国)处应常通函问候。”

9月13日,蒋介石给蒋经国信中说:“再嘱你请果夫哥哥寄陈舜球银20元,给其做学费。”

9月14日信中说:“我上次托果夫转交你的信,想已收到了,我在这里很好,勿念。”

10月13日,又写信说:“你有空闲的时候,可以托果夫哥哥拣几本小说看看。但小说不能做正项功课,只可算是解心郁、发性灵的读物。”

蒋介石把在上海的财产也托陈果夫代为保管,甚至把自己1000多两银子的一个存折,也交给了陈果夫。

1926年,蒋介石第一次东征后,编写《曾朝治兵语录》,邮寄上海,托陈果夫付印。

由此可见,这些年月,蒋陈可谓相交莫逆,情同手足,陈果夫也不负蒋之重托,对蒋经国关怀备至,体贴入微,尽了义务和责任,蒋经国也是感激涕零。

蒋介石不忘陈果夫照顾蒋经国之恩,对陈果夫的身体也倍加关心照顾,这一点,陈果夫当然心里也十分明白。

1943年夏,陈果夫肺病加重,蒋介石每天派人送去牛乳两磅,供陈果夫营养身体用。

1948年7月,陈果夫去上海为吴倚沧治丧,由于连日辛劳,以致肺病发作,吐血不止。蒋介石又派人专程看望,并嘱咐他悉心静养。

陈果夫的病情加重,吐的多是淤血,新药国内少,他打听到有一种叫牛儿海蒙柏拉斯丁的止血好药,四处托人买,怎么也买不到,蒋介石听说了,让宋美龄到中美陆军医院去想办法,又派蒋纬国向美军索取。对此,陈果夫当然感激不尽。

1948年10月9日,陈果夫过生日,许多人送来了生日蛋糕和花篮,人来人往,热闹非凡。9时许,蒋介石和蒋经国也来了,在陈果夫家待了一刻钟才走。一是来祝贺陈果夫的生日,二是来看望陈果夫的病。

蒋介石说:“果夫今日面色尚好。”

陈果夫说:“面色好是因病中特别维护肠胃。肠胃之消化系统,犹之国家之经济机构,经济健全,所以虽有病,气色仍好。”

蒋介石笑笑说:“果夫真是久病成医啊。”

陈果夫听了也苦笑起来。

蒋介石又询问:“用中医治,还是用西医治?”

陈果夫说:“现在用西医,将来培补时需要中医。”

蒋介石说:“还是西医可靠。”

陈果夫说:“就是西医不能做整个计划。”

从中,不难看出蒋、陈的亲密关系。

且说蒋介石为了修补他与陈果夫的关系,就在“顶牛”的第二年,也就是1944年春,组织部长朱家骅下台,留下了空位,蒋介石为了安抚陈果夫,让他暂任组织部长,由于陈果夫身体不佳,年底便由其弟陈立夫改任。卸任后的陈果夫便去担任一些无关紧要的虚职。用他的话说:顾问顾问,能问就问;代理代理,光代不理。于是抱病投入他的桃花源中续写他的《新桃花源记》了。

到1948年时,他的《新桃花源记》就写不下去了。因为我解放大军的炮声隆隆,打破了桃花源本来的宁静。

一天,夜黑如墨。阴森的天穹下着秋雨,宛如大自然的乐曲,如歌如诉,美妙绝伦。位在林园中的陈果夫的别墅,正好处在这种大自然音乐的包围中。

陈果夫对沙沙的秋雨声常有亢奋感。可是今夜的雨声已使他亢奋不起来了。陈氏兄弟围着一台老式落地收音机,在静静地收听着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方战场报道……

我人民解放军在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正在胜利发展之际,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二、第三兵团共计100万人,联合发动了平津战役。平津战役历时64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在绥远,保存下的一部分国民党军队,经过相当时间,在董其武将军率领下通电起义,接受改编。这样,对今后如何解决国民党军队便有了天津、北平、绥远三种方式。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无论是战争的规模或取得的战果,在中国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这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至1949年1月31日结束,历时4个月零19天,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54万人,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大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又有消息说,当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时候,侵入中国内河长江的“紫石英”号等英国军舰先后驶向人民解放军防区,妨碍渡江,双方发生武装冲突。英舰开炮打死打伤人民解放军252人。“紫石英”号被人民解放军击伤停搁在镇江江面,其余三艘英舰逃走。事后,英国政府声称“英国军舰有合法权利在长江行驶”,保守党领袖丘吉尔甚至主张派出航空母舰到中国海上“实行武力的报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立刻发表声明,严正指出:“中国的领土主权,中国人民必须保卫,绝对不允许外国政府来侵犯。”这个声明,表达了中国人民不怕任何威胁、坚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立场,使长期以来饱受帝国主义欺压的中国人民感到扬眉吐气。它表明,外国侵略者依仗他们船坚炮利在中国领土上横行不法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由于形势所致,陈氏兄弟时常有收听“敌”台消息的习惯,他们在时刻关心着全国的局势。新闻一结束,陈果夫起身把旋钮关上。两人坐在客厅,又是一阵沉默。

陈果夫神色沮丧。

陈立夫说:“大局已定,全国赤化只是时间问题。”

陈果夫道:“我也有这种预感。”

“我想大哥先撤一步,我随后就跟上。”

“往哪撤?”

“按老蒋的计划,去台湾呗。”

“好吧。”陈果夫叹了口气:“屋漏偏遭连阴雨。最近我这不中用的身体也大不如前。”说完他剧烈地咳嗽起来。陈立夫慌忙给他捶背,一口痰喷吐出来,竟带有大片血丝。

“大哥,你得看病啊!”

“是的。”接着又是一声巨咳,便是血浆。

也许是耐不住疾病的痛苦,也许是不忍看到共产党的大炮打到上海,1948年11月15日,“不能打算私事”的陈果夫,终于拿起笔,给蒋介石写信,提出离开上海到台湾养病。

蒋介石见陈果夫确已到了苟延残喘的地步,况且也好借此机会把他踢出政界,没加任何犹豫,当即批准。

陈果夫经过一段时间的清理财产,于12月6日晚上,登上中兴轮,前往台湾。

前来送行的有弟弟陈立夫和CC系的头头脑脑们。

陈果夫望着上海滩的万家灯火,望着上海城参差巍峨的楼宇,禁不住涌起一阵悲凉与酸楚,此次离开上海,何日再返回呢?十年?八年?也许是一辈子也回不来了。

陈立夫见陈果夫满脸的凄凉,也禁不住触景生情,想到了自己的命运,他强装笑颜地对陈果夫说:“上船吧。到台湾后好好静养身体,免得小弟牵挂。”

陈果夫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无限惆怅地道:“人生如梦,往事如烟啊,曲直是非,自有后人评说,人命天定,何必自寻烦恼,还是自我珍重,颐养天年吧。”他朝陈立夫双手一抱,轮船启动了。

望着远去的轮船,陈立夫心中也涌起一股无名的惆怅。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用他那浓郁的湘南口音庄严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誓与共党为敌的陈立夫,看不到一丝希望,在蒋介石先他而逃的情况下,一个黄昏,他也匆匆忙忙地上了飞机,还没有容他落座,飞机已经发动升空。别了,大陆!别了,故乡!

陈氏兄弟双双“出局”

1950年3月,共和国迎来了第一个艳阳春天,而龟缩在海岛的蒋介石是一脸的沮丧。痛失大陆的心痛,使他痛下决心,决不食言,重新规划台湾的明天。要建设好明天,首先要总结经验,加强党的改造。一旦提到党务,蒋介石就要骂娘。在一次党的改造动员大会上,他公开点名批评陈氏兄弟,辜负了党国的希望。

他的批评要点有二:一是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本质上是党本身的失败,而党的失败是“二陈”直接造成的,必须承担应有责任。二是党的改造就是告别过去,刷新政治,“不能再见党内派系倾轧、人事纷争的现象。我们党员不能再有败坏纪纲、藐视组织的行径;我们不能容许过去招致大陆沦亡的一切观念、行为和作风,用到台湾来,瓦解我‘中华民国’最后的基础,使其重蹈大陆各省的覆辙”,而要做到这一点,清算历史、改变现状、创造未来是贯通的。

会后,“二陈”也挂不住脸面了,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二陈”一商量,认为是老蒋赶走他们的信号。人贵有自知之明。于是“二陈”萌生了引咎而退的念头。据萧铮回忆:“某日总裁曾单独召见立夫兄,谈及党的问题,立夫兄谓大陆之失败,党政军三方面均应有人负失败责任。党的失败,伊与果夫先生应负其责,故嗣后改造,伊与果夫先生不宜参加云云。总裁闻之默然。”

1950年7月26日,蒋介石在台北宾馆举行茶会,会上宣布了酝酿已久的中国国民党改造方案,以及由陈诚、张道藩、谷正纲、蒋经国、沈昌焕、连震东、张其昀、陈雪屏、胡健中、袁守谦、崔书琴、谷凤翔、曾虚白、肖自诚、郭澄等16人组成的“中央改造委员会”,8月5日,“中央改造委员会”正式接替原“中央党部”职权,挂牌办公。自此,控制、操纵国民党党务长达24年之久的陈氏兄弟,首次双双出局,并且随着撕落的日历,被丢入了旧朝遗老的行列。

应该承认,蒋介石为了争取民心,取悦舆论,确实惩治了一些国民党内的腐败分子,但充其量只是抓获了几条“小鱼”,像孔宋这样的大鱼,颠颠地跑到了美国,安享清福,蒋的动静再大,也鞭长莫及。

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整肃本是个幌子,明眼人在说,目的在于为儿子蒋经国清除路障。1950年6月,即改造运动开始的两个月,蒋介石以“勾结匪党,煽惑部队叛变”的罪名,枪毙了二级上将陈仪,用血腥的方式,拉开了“整肃”失职的党、政、军高级官员的帷幕。随后,黄埔、CC的大佬们一个个成了刀下鱼肉,任人宰割。1952年10月,整党工作大功告成。蒋经国的党内地位迅速抬升,一跃成为国民党内仅次于陈诚的巨擘。而向以主持党务为荣的CC团,却几乎全军覆没。

陈果夫之死

1951年8月25日16时52分,当时钟的指针在这刻停留的时候,陈果夫经过痛苦的挣扎,终于闭上了双眼,享年59岁。

先是传来妻子朱明的哭声,继而是儿女们的哭声。

他身后留下了妻子儿女,留下了无限的遗憾:为什么不早不晚,偏偏死在来台后的今天?如果再早一年,他可身葬故乡,如今却是另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