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解读王朝 帝王卷
3751900000024

第24章 死前尝尽了死的滋味(1)

——北魏孝庄帝 元子攸

永安三年(公元530年)。

9月初的一天,酷暑中的洛阳城中,晌午刚过,天空便被一片乌云笼罩得严严实实。

空气变得越发压抑、闷热,使人感到透不过气来。

皇宫里,明光殿中的气氛更是显得异常。

脸色微黄的魏帝元子攸在屋内来回踱着,不停地搓着双手,额上沁出密密的汗珠,神色显得惶恐不安。

中书舍人温子升匆匆走进殿,未及施礼,魏帝元子攸便赶忙趋前问道:“都埋伏好了吗?”

“都埋伏好了,现在是万事俱备。”说着,从袖内取出一块折叠的白绢,道,“陛下,诛除尔朱荣之后的敕文臣已拟好,请陛下过目。”说着,将敕文递给元子攸。这时,温子升发现魏帝伸过来的手在微微颤抖,又见他额上沁满汗珠,便不安地问道:“陛下,你是否感到惊恐?”元子攸怔怔地望着温子升,没有吱声。

温子升忙说:“陛下,尔朱荣即刻进宫,这老贼见到您的样子会看出破绽的。陛下当马上饮酒壮胆,否则必擒虎不成反被伤。”说罢,忙命内监端来一杯酒。元子攸将酒饮下后,心里一阵发热,觉得胆子壮了不少。温子升这才将敕文呈上。

不料,元子攸刚欲接过敕文,内监在殿外高声喊道:“宰相驾到!”元子攸一惊,险些将敕文失手落地。温子升不慌不忙地接住,叠好后便转身出殿,走到殿门口与尔朱荣相遇。尔朱荣指着他手里的敕文,问道:“是何文书?”温子升将身子一侧,躬下身,神色自若地说了一个“敕”字。尔朱荣听罢,不以为然地昂首挺胸,迈着虎步走进明光殿。

尔朱荣见到元子攸未行君臣礼,便亮着嗓门喊:“哈哈,听说皇后为陛下生个太子,老夫特来贺喜。”说罢,径直坐到御床上,又嚷着:“快引老夫看看皇太子。”

元子攸定了定神,佯装微笑着说:“卿稍坐片刻,待饮过一杯茶,朕将陪国丈去殿内看视尔朱皇后与皇太子。”说罢,坐到御床上。这时,内监送上茶,尔朱荣接过茶碗时,领军护卫李侃晞突然带着一班武士,手持钢刀从内殿门杀气腾腾地冲进来。

尔朱荣见状,情知有变,立刻将手中的茶碗向李侃晞掷去,接着饿虎扑食般向元子攸奔去。刚冲到元子攸跟前,元子攸顺手从袍袖内抽出一把短刀,照着尔朱荣的腿上挥去。尔朱荣没防这一招,一声惨叫,跪倒在地。李侃晞跟上,挥起一刀,将尔朱荣从右肩到左胯劈成两截,接着又连剁几下。顷刻,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尔朱荣被大卸八块。

元子攸吓得浑身发抖、脸色蜡黄,像一堆烂泥倒在御床上。这时,温子升匆匆跑进殿,奏道:“陛下,尔朱荣随从、长子菩提等三十余人全部被诛,请陛下即刻颁发敕诏。”

元子攸被李侃晞从御床上扶起,颤颤巍巍地接过敕文,草草地看完,命人取来玉玺。

当温子升拿着加盖了玉玺的敕诏去阊阖门颁诏时,元子攸才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如释重负地向内殿走去。

尔朱荣,字天宝,秀容川(今山西忻县西北)契胡人。高车族铁敕部羽健的玄孙。祖父代勤,为人奸诈,很会笼络人心。一次,外出打猎时,被人误射中屁股,他只把箭拔出,不问是谁射的,部下很受感动。大家都很爱戴他。后来,官至魏室肆州(今山忻县)刺史,赐爵郡公。尔朱荣的父亲新兴,善于饲养牲畜。他的牛羊遍布山川野谷,不计其数。每逢魏室有战争,他便主动献马、献粮,受到魏皇高祖的宠幸。年老时,便上书朝廷,要求把爵位传给儿子尔朱荣。

尔朱荣自幼机灵,为人奸诈、阴鸷,对部下十分严厉。破六韩拔陵在沃野镇起义时,当时的铁敕部分东、西两部,很多牧奴归顺了破六韩拔陵。这时,尔朱荣趁机招兵买马,拉起队伍,很快镇压了东、西铁敕部的牧奴起义,并积极参与镇压六镇起义。后来,因作战有功,被魏室元诩加封为安北将军。从此,尔朱荣成为北方一支新兴的实力雄厚的豪强武装。

杜洛周与葛荣起义后,尔朱荣见内地狼烟四起,魏室已是风雨飘摇,便萌生了入主中原的野心。当时的魏室皇帝是元诩(xǔ),但因年幼,由母胡太后执政。他曾上表朝廷,要求出兵协助镇压杜洛周和葛荣的起义。胡太后想到当年借柔然兵镇压破六韩拔陵起义时,阿那瑰欲占住六镇不走的事,对尔朱荣也存了戒心,所以没有让他出兵中原。

尔朱荣见此阴谋未能得逞,便又生一计。

尔朱荣有个女儿长得姿色娇美,做起媚来更是令人神魂颠倒。在部落里,尔朱荣通过这个女儿勾引了不少人为他卖命。他听说魏帝元诩也是好色之徒,并且得知元诩想得到一个野味十足的胡女为妃时,便不失时机地派人将自己的女儿送到宫中献给皇帝。这个在家放荡惯了的女儿一进宫,便在皇帝面前极尽风流之能事,恣意挑逗,百依百顺,把个皇帝勾引得失魂落魄,夜夜命她侍寝,不出一个月便封她为嫔。为表彰尔朱荣的效忠,皇帝元诩又封他为骠骑将军,都督并(今山西太原市西)、肆(今山西忻县西北)、广(今河南鲁山县)、汾(今山西汾阳县)、云(今山西文水县)、恒六州军事。不久,又进为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指成立府署时以丞相、太尉、御史三公之列设官)。

这时的尔朱荣不仅手握重兵,而且谋臣强将如云。特别是得到高欢后更是如虎添翼。

高欢,原名贺六浑,渤海蓨(tiáo)(今河北景县南)人。祖先因犯罪徒居怀朔镇,属鲜卑化汉人。少年时曾牧过马。后在怀朔镇当队主(小军官),复任函使(送公文到洛阳的小官)。曾参加过杜洛周的起义,后并归葛荣,旋又叛降了尔朱荣。

高欢投奔尔朱荣后,尔朱荣便命他为亲信都督(卫队长)。

高欢是个颇有政治野心的阴谋家,投靠尔朱荣的当天晚上,便对尔朱荣说:“当今天子愔弱,太后淫乱,奸佞当道,魏室气数已尽。葛荣虽火并杜洛周,但只是一个枭雄,鼠目寸光。公雄才大略,人心归顺,不如乘此时,以廓清君侧,声讨郑俨、徐纥等为由,兵进洛阳,霸业唾手可得。”

尔朱荣听罢,一阵哈哈大笑,说:“此言正合我意。”

尔朱荣已经野心勃勃地觊觎中原魏室的皇帝宝座。

当时,北魏境内爆发了轰轰烈烈的葛荣与杜洛周两起农民起义。

孝昌二年(公元526年),葛荣军在博野(今河北蠡县境)一战大败魏军后,自称天子,建国号齐,改元广安。不久,葛荣又杀害了杜洛周,并收编了他的三十万部下。

武泰元年(公元528年)初,葛荣势力威震中原,野心越发膨胀,便准备率领百万大军南下,攻打都城洛阳,到那里做真正的皇帝。

消息传到洛阳,震动了朝廷。魏帝元诩与胡太后面对危境,各怀心腹事。因为此时元诩已经逐渐长大,对母亲胡太后长期把持朝廷、视自己为傀儡非常不满,母子二人明争暗斗异常尖锐。

胡太后是在永平三年(公元510年)为宣武帝元恪妃时,生下皇子元诩。按照魏室的陋习,嫔妃生下皇子后当即就要处死,以防外戚入朝掌政。当时,宣武帝元恪先后已有六个皇子,结果都夭折,据传系高皇后出于嫉妒而陆续加以谋害。元诩成为宣武帝唯一的皇子。为表彰和感谢胡妃,元恪顶着舆论的压力,决定废止诛杀皇子母亲的陋习,对于皇子元诩的抚养倍加慎重,特赐诏令御选后宫最可靠的乳母抚养元诩,连皇后和生母胡妃都不准靠近。

元诩是宣武帝元恪唯一保存下来的儿子。

胡妃是魏室第一个生下皇子而未死的妃子。

延昌四年(公元515年),宣武帝元恪病死。皇太子元诩登基时年仅六岁,元诩的生母胡氏便以皇太后的身份总揽朝政。

元诩在位十三年,多数的时间是由胡太后掌握朝政,元诩只是傀儡而已。

胡太后出身于显宦之家。幼年随父母礼佛,长大成人后笃信佛教。当时的魏室,朝廷内外举国上下大兴佛风。胡太后临朝执政后更加崇佛,不惜耗费巨资到处修佛塔佛寺,凿造石窟。先后几年,在洛阳建造了永宁寺、太上公寺、太上君寺及伊阙口石窟寺庙等大大小小数百座寺庙。古城洛阳到处可见寺庙,到处可见削发僧尼,到处可闻高塔上的风铃声,变成天竺般的佛国世界。永宁寺是自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座规模最大、最豪华的塔寺,寺内有僧房千余间,大雄宝殿可与皇宫太极殿相媲美。殿中置有一尊高一丈八尺的金身佛像,普通金身佛像十尊,金织佛像五幅,玉雕佛像两尊。寺中九级浮屠(塔)高达九十丈。塔顶宝刹又高十丈,塔上一百余只宝铃铎迎风摇响,声闻遐迩。

胡太后为笼络朝臣效力于她,不惜滥加赏赐,甚至达到荒唐可笑的地步。她经常在斋会和饮宴之余,大开朝廷府库,任凭随她游幸的宫女、嫔妃尽力背取库中的绢帛,贪得无厌者一次可背近百匹,少者也有一二十匹。这些都算是她的赏赐。

胡太后宠信奸佞,排除异己,残害忠良。宣武帝元恪去世后,匡扶朝政的老臣中有德高望重的任城王元澄和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清河王元怿等一班重臣。他们为国家社稷着想,经常上疏劝谏胡太后收敛崇佛之风、提倡克勤克俭、杜绝滥施赏赐等,均遭到严辞驳拒,甚至被疏远、被贬官。相反,胡太后却十分宠信不学无术的妹夫元乂(yì)和目不识丁的宦官刘腾。他俩都是权欲熏心又擅阴谋诡计之人,为了专擅朝政,先后设计杀害了元怿等一班朝臣。后来,竟异想天开,妄图篡权夺位,竟然将胡太后也幽禁于北宫,先由他们慑政,然后伺机篡位。

刘腾、元乂专权达四五年之久。在此期间,他们专权内外,任用群小,贪财好色,暴掠民财,荒淫无度,就连皇帝的嫔妃也敢肆意奸淫戏辱。致使魏室朝纲不举,政事荒殆,民怨沸腾。

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刘腾病死,皇帝元诩已经十四岁。而重获自由的胡太后不改初衷,与心腹大臣密议,继续由她执政。元诩拿不准主意,犹豫不决。结果在孝昌元年(公元525年),胡太后终于与丞相、高相王元雍合谋,解除元乂一切军政大权,自己重新临朝执政。

胡太后复出,不思痛改前非,反而一如既往,变本加厉。

此时的魏室已是国库告罄,朝廷昏暗,灾荒连年,义军烽火遍地。

岁月流逝,元诩逐渐长大成人,身为皇帝却是傀儡的现状使他感到不满。

儿子要做名副其实的皇帝,要求掌握皇权。权欲熏心的母亲失而复得大权,不肯退出政治舞台,不甘做寂寞、无权的女人和母亲。

胡太后与皇帝的矛盾日趋尖锐。

母亲和儿子的关系日渐恶化。

母子之情被权力的欲火烧烤着。

城阳王元徽为了报广阳王元渊生前与他的妻子私通之仇,得知元渊在率兵征讨杜洛周之战中被杀后,当天晚上便派人将元渊之妻强行抓进宫中,并进寝房剥光她的衣服,用绳索缚在床上,供他每日奸淫。

为此事,元诩要杀元徽,胡太后却执意不肯。后来元诩得知元徽与郑俨、徐纥、李神轨等朋比为奸,都在后宫轮流为胡太后侍寝,终日行欢作乐、不理国事,十分震怒。他派人抓来胡太后身边的宫女,经严刑审讯,得知胡太后在后宫里的丑闻俱属事实。更有甚者,母后竟白日里便在宫中行乐,还命宫女在一旁侍候,甚至让郑俨等四人同时与自己轮流交欢。

元诩知道这些丑事后,决心笼络一批亲信大臣,伺机迫使胡太后交出大权,自己亲理国事,重整朝纲。

胡太后对儿子早有戒心,得知此事后,便将与皇帝关系密切的大臣不是赐死,就是罢官。就连一个通晓星相的密多道人,因被皇帝召见两次,也被胡太后暗中派人刺杀。

皇帝元诩看出胡太后暗中与他针锋相对后,更加忌恨,决心寻找一个手握重兵的人做靠山,与母亲较量。

不久,有人向皇帝推荐了尔朱荣。元诩打算召他进京,而后借他的手除掉母后。

葛荣欲进军洛阳的消息使元诩皇帝想起了尔朱荣。

元诩和几位亲信心腹密商之后,悄悄地派人出洛阳去并州(治所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以抵御葛荣入犯洛阳为名,召尔朱荣率兵进京。

尔朱荣见诏,喜出望外,连夜点齐兵马,命高欢为前锋,浩浩荡荡直奔洛阳。

胡太后得知尔朱荣带兵南下,料定是元诩下了密诏,不禁又气又恨又怕。

气也,这么大的事元诩竟敢不和她商量,自作主张,这是他称帝十三年来的第一次。

恨也,恨儿子元诩竟然忘记母子之情,引狼入室对付自己的母亲。这些年她临朝摄政几多甘苦、几多辛酸,他竟然忘恩负义、以怨报德。

说到怕,胡太后这次真是怕极了,做梦也没想到儿子要请一位胡人出身、野性十足的军阀来对付她。这些办事粗野、动辄杀人的胡人,绝非中原儒雅风流之士。再者,尔朱荣的女儿已嫁给儿子元诩为妃,这次又是女婿请丈人进京,解决母子冲突,尔朱荣怎么能对她客气?

胡太后惶恐不安地请来了情夫元徽、郑俨、徐纥、李神轨共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