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情夫当然忠心于胡太后这位有权有势又有姿色的情妇。他们清楚地知道,在这场较量中,如果胡太后失败,等待他们四位“面首”的下场是什么。他们争相陈述这场较量的严重性,鼓动胡太后痛下决心,先发制人。郑俨慷慨陈词:“太后,此次较量生死攸关,皇帝显然是借刀杀人!杀谁?杀母亲,生他养他的母亲。此时此刻,皇帝已经不是你的亲生儿子,你也不是皇帝的母亲,你们是政敌,你死我活的政敌。尔朱荣一旦入京,我们的下场就是人头落地,暴尸天井。所以太后必须痛下决心,忘掉母子骨肉情,先发制人,不留后患。”
胡太后免不了落下几滴泪。
次日,太后宫里突然有人来皇帝寝殿,告知太后突患急病,人事不省。元诩不知有诈,急忙赶到太后宫,见宫内只有太后一人,安然无恙地坐在床上。元诩感到蹊跷,正欲请安,郑俨等四人从帷幕后走出,虎视眈眈地围住元诩。
胡太后坐在床上,冷冷地说:“是你下诏请尔朱荣进京的?”
元诩的脸立刻变得煞白,额上沁出细密的汗珠,良久,方胆战心惊地说:“儿皇是为了抵御葛荣军入犯洛阳。”
“既然为了保卫洛阳,就应该跟我吱个声。”
“儿皇恐母后不准。”元诩声音发颤地回答道。
“你想引狼入室,借尔朱荣杀掉我,所以才担心我不准,是不是?”
元诩扑地跪倒在地:“太后,儿皇不敢!儿皇不敢!”
“哼!现在还嘴硬。”
胡太后说完,向郑俨等人递了个眼色,恶狠狠地说:“把那玩意赏给他喝吧。”
郑俨端起杌上的酒杯,走到元诩面前:“陛下,这是太后赐给你的酒。”
元诩忙用手拦着,连连说:“不,不……”
霎时,元徽等三人一拥而上,将元诩按倒在地。郑俨一边用手扼住元诩的喉咙,一边将鸩酒灌到他嘴里,再用一块白绢紧紧地塞住他的嘴。然后四个人拼全力按住元诩的手脚。
片刻之后,元诩的脸上泛出痛苦不堪的表情。他无声无息地挣扎着,胸中犹如刀剜火烧。
他的眼睛瞪得圆圆的、鼓鼓的,像要暴出似的。他的脸由煞白到青紫,七窍慢慢流出一股股乌黑色的血。
胡太后突然从床上发疯似的跳下来,扑到儿子身上,号啕大哭:“儿子,你的魂到了九泉之下要原谅母亲,这也是我不得已啊……”
郑俨等四人站在胡太后周围,怀着庆幸的心情欣赏着。
胡太后执政十四年,最后以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完成了她一生最残忍、最惊人的杰作!
次日,发出讣告,宣布元诩皇帝暴病而驾崩。谥曰“孝明皇帝”。
清河王元怿的儿子、年仅三岁的元钊嗣立皇位。
元怿,据史书记载,曾是胡太后的早期情夫。选出元钊,一是酬谢当年侍寝有功,二是便于继续临朝执政,一举两得。
元钊登基次日即下诏,命尔朱荣率军返回驻地。
尔朱荣接到三岁新皇帝的诏书,知道其中必有蹊跷,哪里肯放过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便针锋相对,拥出献文帝的孙子、长乐王元子攸在河阳登基称帝。元子攸当即封他为尚书令、领军将军、太原王。然后命他继续南下,进军洛阳。
尔朱荣抵达洛阳的时候,守城的将士自动打开城门迎接。郑俨、徐纥等闻讯各自仓皇出逃。胡太后在后宫吓得哭哭啼啼,知道性命难保,后来情急生智,抓起一把剪刀,剪掉了头上的青发,以为做了出家人,便可免一死。谁知头发刚刚剪光,尔朱荣的人马便冲进后宫,将她和幼主元钊一并抓走。
当胡太后与幼主元钊被拖到太极殿门前时,文武百官两千余人跪在地上拜迎新皇帝元子攸。
尔朱荣见胡太后剪光了头发,脱掉了绣花鞋,泪流满面,便用手捏着下颏说:“听说你一刻也离不开男人,我成全你,死后跟河伯寻欢作乐吧!”
说罢,他一挥手,命令士兵将胡太后和幼主元钊一起扔进了护城河。
随后,尔朱荣指着跪在地上吓得瑟瑟发料的文武百官说:“淫妇当道,皇帝被弑,全是你们这些酒囊饭袋只顾阿谀奉承、贪赃枉法,才把朝廷弄到今天这样。只拿朝廷俸禄,不为朝廷办事,留着你们何用?”说完,向持刀而立的士兵们喊道:“把这些昏官赃官统统杀掉!”
士兵们得到命令,哪管什么清官、赃官、忠臣、奸臣,挥起刀来便是乱砍乱杀。霎时间,血肉横飞,鬼哭狼嚎,太极殿前尸横遍地,血流成河。两千余名文武朝臣全都做了胡太后的殉葬品。
第二天晚上,尔朱荣正在后宫华云殿里搂着一个脱得光光的漂亮妃子饮酒,高欢匆匆忙忙跑进殿里,附在他的耳边说:“葛荣率领百万大军直逼洛阳。”尔朱荣立刻喝退嫔妃,对高欢说:“那就让他尝尝我尔朱荣的厉害。”高欢却放低声音说:“依我之见,明公是否趁葛荣未到达洛阳之前,赶紧登基称帝?”
尔朱荣笑着摇了摇头。
高欢疑惑不解地问:“明公杀尽前朝文武百官,难道还不是为了登上龙位吗?”
尔朱荣笑着点了点头,说:“不瞒你说,我崇尚祖宗的铸像占卜术,以铸像成否来判断事情成功与否。为什么我要立长乐王元子攸为帝?我选择了六位魏室亲王为他们铸像,结果只有长乐王元子攸的像铸成,所以才决定立他为帝。我为自己登基称帝铸像占卜,结果三次均未铸成。看来天意不允,只好暂且……”
元子攸是彭城王元勰之子,孝明帝元诩的族叔,孝昌二年(公元526年)受封为长乐王。尔朱荣出兵洛阳时,派人去洛阳与元子攸联络,元子攸自然愿意应天命而称帝,于是与兄弟潜出洛阳,投奔已抵河内(今河南沁阳)的尔朱荣军营,匆忙登基称帝。
魏帝元子攸是尔朱荣一手扶上皇帝宝座的。但是,从他登上宝座的那一天起,便对尔朱荣由怕到恨,直到下定决心,冒着生命危险杀掉他。
尔朱荣进洛阳残杀朝廷文武百官时,将魏帝元子攸的哥哥彭城王元邵、弟弟始平王元子也一并杀掉。同时将他的妃妾连同皇宫后妃和诸臣的妻妾全部抓来,让他的部下肆意糟蹋后,也全部杀死。
尔朱荣的血腥屠杀在元子攸心中播下了仇恨的种子。
尔朱荣进兵洛阳时,曾将元子攸徙居河桥,锢置幕下,令人看守。尔朱荣本想自立皇帝,但因占卜不吉,未敢贸然行事,被迫将元子攸正式扶上皇位。元子攸虽然勉强称帝,但内心明白自己迟早有一天必做尔朱荣的刀下鬼。恐惧和忧虑像魔鬼的影子,时刻萦绕着他的心头。
元子攸称帝前的妃妾被尔朱荣进洛阳时糟蹋至死,称帝后要重立皇后,尔朱荣硬要把前时曾为孝明帝元诩嫔妃的女儿改配给元子攸,并立为皇后。元诩是元子攸的从侄,让侄媳再醮叔叔令元子攸实在为难,但迫于尔朱荣的淫威,又不敢不从。尔朱荣之女被立为皇后后,依仗尔朱荣的权势,动辄训斥、辱骂、虐待皇帝,稍不从心便嚷着:“你这皇帝是我父王扶立的,当心叫他赶你下去。”皇帝在后宫的一举一动她都派人监视。平日里,只准魏帝元子攸陪着她寻欢作乐,不让其他嫔妃御幸。尔朱皇后虽然是个妖冶艳丽、媚态迷人的女人,但在元子攸心目中却是一条缠在身上的毒蛇。
尔朱荣入洛阳后,不愿在都城久留,仍旧还镇晋阳。为了遥控朝廷,临行前,在皇帝面前举荐元天穆为侍中,录尚书事,领京畿(jī)大都督,兼领军将军,大权在握。又令行台郎中桑乾、朱端为黄门侍郎,兼中书舍人,严密监视皇帝在后宫的行动。他们内外勾结,广置心腹,把皇帝像个蛹似的缚在茧内。一切安排停当,尔朱荣才率军队返回晋阳。魏帝元子攸在尔朱荣亲信的牢牢控制下,凡事不能越雷池一步,成为名副其实的傀儡。
尔朱荣在镇压葛荣义军之后,更加飞扬跋扈、不可一世。魏帝元子攸有心重整朝政,选任贤能。尔朱荣得知消息,唯恐元子攸趁机安排亲信,遂上奏皇帝任他的从弟尔朱世隆为吏部大臣,主管人事,并欲派他的亲信出任河南、河北诸州官员。元子攸未许,尔朱荣竟派人送信来,指斥元子攸说:“我身为当朝宰相,欲请变易全国官吏,陛下为何不得允许?”元子攸忍无可忍,回复道:“宰相若不为人臣,朕当听从安排,如犹有臣节,怎得黜陟百官?”尔朱荣见信后十分震怒。
此时,尔朱世隆急欲称王,想怂恿尔朱荣废帝自立。见尔朱荣为此事动怒,便生出一计,火上添油。他自己悄悄写了一封匿名信,上有“天子欲杀尔朱荣”一语,半夜贴在自己的府邸门上。天亮时,故作惊讶,揭下后立即派人送往晋阳。
尔朱荣见到匿名信,愈发怒不可遏,思来想去,派人画了一张“降龙伏虎图”,送到洛阳。
元子攸见到此图,知其隐喻,自然如坐针毡,便与亲信密议,决定先发制人,诛除尔朱荣。
恰在这时,尔朱皇后生下太子。元子攸认为此乃天赐良机,便让尔朱皇后亲笔给他的父亲尔朱荣写了一封信。尔朱荣见信后,十分欢喜。心想,女儿生下了太子,将来的天下便属于尔朱氏了。于是,决定亲赴洛阳探视女儿及太子。
尔朱荣这位权倾朝野、戎马一生的赳赳武夫,做梦也未想到会遭到暗算。
尔朱荣被杀的消息传出后,其从子、官居汾州(今山西汾阳县)刺史的尔朱兆立刻点起两万人马开往晋阳城,准备南下为叔叔报仇。这时,正值尔朱世隆从洛阳逃到晋阳。
尔朱世隆得知尔朱兆欲发兵洛阳,便对尔朱兆说:“今兴师南下,必负犯上作乱、以臣弑君之罪名。莫如另立新君,以讨逆为由,出师有名。”尔朱兆想了想,觉得有道理,便问:“眼下立谁为帝合适?”尔朱世隆笑了笑,把帽子摘下来,边掸上面的灰尘边说:“是帽子者皆可称冠,天下姓元者皆可称帝。”他思忖片刻,又说:“依我看,现在太原太守、长广王元晔系前中山王元芙的长子,虽非皇帝的嫡孙,毕竟姓元,就立他为帝如何?”
尔朱兆马上派人去太原府找来元晔,说明原委。元晔乐得心花怒放,自然是一百个答应。
当晚,尔朱兆找来几个幕僚,便在府上安排元晔草草登基称帝,改元建明。根据尔朱兆的授意,元晔封尔朱兆为大将军,尔朱世隆为尚书令。接着颁出讨逆诏书,命尔朱兆率领兵马攻打洛阳。
消息传到都城洛阳,魏帝元子攸忙命城阳王元徽兼大司马,录尚书事,总统内外。
一日,元子攸召元徽商议抵御尔朱兆、护卫京城事宜,元徽称天气渐渐寒冷,士兵衣不避寒,武器不足。元子攸遂传旨拨大批银两足充军饷。元徽得到银两后,对元子攸说:“请陛下放心,我将亲赴黄河两岸,率众御敌。尔朱兆仅两万之众,我只凭黄河天堑就足以御敌。”
魏帝元子攸信以为真,便放下心来。
谁料,数日后的一个清晨,突然皇宫外杀声四起,宫门被顶得“咯咯”响。原来是尔朱兆率大军已经将皇宫团团围住,正在攻城。守城士兵见尔朱兆人多势众,自知难敌,纷纷逃命。顷刻之间,宫门被破,朱尔兆率兵冲进皇宫。魏帝惊惶失措,从御床上爬起来,胡乱披上衣服,冲出殿外,见内监等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便光着脚向后宫云龙门跑去。刚到门口,见城阳王元徽身穿内衣,骑着马驰出云龙门,元子攸连叫数声,元徽头也没回。
原来,城阳王元徽从魏帝元子攸处领到军饷后,既未给士兵购置棉衣,也未打造兵器,更未到黄河两岸率众御敌,而是将银两中饱私囊,每夜悄悄溜进后宫与嫔妃寻欢作乐。守御黄河两岸的士兵因天气寒冷,躲在营内不敢出巡。这天晚上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加之11月的寒冷天气,河水浅涸。尔朱兆乘魏军不备,连夜渡河,直抵洛阳。
元子攸刚跑出云龙门,几个尔朱兆的骑兵追上来,见他披着龙袍,知是皇帝,便鹞子抓鸡似的将他拖上马背。
尔朱兆见捉到魏帝元子攸,命人将他关进宫内永宁寺的佛塔中,然后将所有的嫔妃一并拘捕,除挑选几个年轻漂亮的嫔妃留作自己受用外,余者全部分给将士纵情恣欲。继而放假三日,令士兵在城内奸淫杀烧,抢掠财物,古都洛阳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半夜喝得醉醺醺的尔朱兆来到永宁寺的佛塔。两个长满胡髯的彪形大汉押着魏帝元子攸宠爱的姜贵妃和他的母亲李太后。姜贵妃怀中抱着襁褓中的儿子。元子攸被捆绑着蜷缩在墙角里,见尔朱兆进来,吓得连忙坐起,眼里闪着绝望的目光,浑身抖得筛糠似的。
尔朱兆坐在元子攸面前的鼓形石凳上,瞪着一双吓人的眼睛,指着元子攸问:“你杀死了我的当朝宰相叔父,你知道死的时候是什么滋味?”
元子攸只是抖着说不出话来。
尔朱兆阴鸷地笑着说:“今晚,我让你好好尝尝死的滋味。”
这一晚,尔朱兆令部下将李太后、姜贵妃强行奸污后,用尖刀将她们刺死,又亲手杀死了小皇子。最后,他来到元子攸面前,一阵狂笑。两个待卫走上前来。
两个待卫将元子攸捆住双手,架到靠墙的鼓凳上,一条白绫拴在塔壁的铁环上,套住了元子攸的脖颈。尔朱兆猛地一脚踢倒了鼓凳,元子攸顿时悬在空中,脖子被紧紧地勒住。他拼命地挣扎着,两只眼睛凸得像铜铃似的。片刻之后,张开的嘴中伸出一条长长的紫红色的舌头。这时,尔朱兆抽出宝剑,冲着白绫一挥,元子攸扑地跌落在地上。过了一阵工夫,元子攸渐渐苏醒。尔朱兆踢了他一脚说:“死的滋味如何?”
元子攸痛苦地呻吟着。
“再让他尝一次!”尔朱兆命令道。
侍卫又将元子攸架到鼓凳上。
尔朱兆让元子攸反反复复地尝了三次死的滋味。最后,尔朱兆让侍卫将元子攸的衣服剥光,靠着塔壁站定。元子攸已被折磨得奄奄一息。尔朱兆将剑尖抵住元子攸的腹部,说:“你现在一定希望像我叔叔那样被一剑刺死,我却偏偏不让你痛痛快快地死去。”说着,剑尖已经刺破肚皮。元子攸一声惨叫,血顺着剑锋泉水般汩汩地向下流淌。尔朱兆手中的宝剑随着元子攸的一声声惨叫,一点点地刺进他的腹部……
这位因铸成铜像而登上宝座的皇帝,在位仅仅两年,在尝尽了死的滋味之后,腹上插着钢刀离开了人间。死后谥为孝庄皇帝。
时年永安三年(公元5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