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管理水平不高
我们航空工业企业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有一套非常完整配套的管理办法,很严密,起过很大的作用,但我们没有很好地继承下来。现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还需要有一套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科学、严格的管理办法。这些我们也没有很好地研究,因而管理上漏洞和问题很大。比如,资金管理,我们一方面资金奇缺,另一方面大量积压,周转很慢;企业的投入产出责任制很不健全,有制度也不执行,光考虑借钱,不考虑还钱,只管贷,不管效益;非生产性支出过大,富余人员过多等。当然,这些问题不只是你们三厂存在,其他许多企业都有类似问题。
二、解决办法
解决三厂存在的严重困难,还是我在黎明[38]讲的意思,就是内因为主,外力帮促,通过艰苦奋斗,尽快脱困振兴。这次现场办公,省里和市里非常重视,给了很大支持,总公司也做了很大努力,这只是搞好企业的一个方面。要从根本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靠企业自身的努力,输血是必要的,但最重要的是有造血功能。当前最迫切的是三厂全体干部职工要振奋精神,迎难而上,按照总公司党组“发展、改革、调整、稳定”的工作方针和省、市的要求,坚持面向市场,眼睛向内,以实现观念大转变、机制大转换、产品大发展、效益大提高为目标,下决心采取一些有力措施。
(一)动员全体干部职工转变观念,树立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在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观念转变是个关键。邓小平讲“不换脑筋就换人”,深刻说明了转变观念的重要性。就我们困难企业来说,转变观念主要应解决3个问题。
1.要树立危机感和紧迫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优胜劣汰是个规律。一个企业长期不创造效益,它就无法发展,甚至很难生存,这正逐步成为现实。吴邦国所讲的把所有国有企业全部搞活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就是这个意思。因此,我们企业领导首先要有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
2.要树立搞好企业的责任感
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都已深刻认识到,搞好国有企业既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正在研究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对军工企业,国家已明确了14条政策措施,正在抓紧落实中。这次省、市和总公司也给予了一定支持,并明确了对企业今后的一些困难继续给予帮助。因此,三厂领导一定要振奋精神,树立责任感,坚定搞好企业的信心,动员全体职工形成合力,艰苦奋斗几年,力争尽快改变落后面貌。
3.要解决观念方面的6个不适应,树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观念
6个不适应主要是①竞争观念不适应;②产品更新换代不适应;③销售环节不适应;④信息反馈不适应;⑤资金周转不适应;⑥法制观念不适应。
(二)真正面向市场,加速民品开发
发展民品首先要确保完成军品任务。目前三厂不同程度地都有一些军品,要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积极组织力量,保质保量地完成,确保部队和民航需要。
从困难企业的情况看,发展民品关键的是必须按市场要求,理顺发展思路,搞好分层次开发。一是要下决心把支柱产品搞上去。我们这3个企业,多的四五千人,少的也有千余人,没有至少一两个支撑企业发展的支柱民品,日子是过不下去的。现在你们三厂都有了一个民品发展规划,也下决心要搞支柱民品,这个方向是正确的。当前要抓紧研究市场,进一步使规划与市场结合起来。同时,对确定的支柱产品一定要千方百计上规模、上水平,否则搞了半天很可能站不住脚。最近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领导讲,他们行业的摩托车最近几年都是以40%以上的速度猛增,今年嘉陵[39]和建设公司[40]都要各干到80万辆以上,上半年增长了44%,但市场占有率却从5年前的70%降到今年的40%,可见,越是有大市场的产品竞争越激烈。
二是充分动员科技力量,大力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你们三厂的工程技术人员都占15%以上,高的达到27%,同时又有很强的设备优势和专业特长,这是得天独厚的条件。要把这部分力量充分动员起来,瞄准国内外两个市场,抓紧开发一批技术含量高、效益好、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
三是下决心发展一批“小拳头”产品,这样最终也有可能成为支柱。总之,要通过多种层次把民品发展起来。
(三)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目前企业比较困难,要抓住人心思变的时机,适时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机制的转换。
一是下决心加快军民分线、军民分厂。现在三厂的军品任务都不多,要下决心浓缩、精干军品队伍,留下素质较高的很少一部分人从事军品,其余人员都要分流到民品和三产上去。
二是民品要分块搞活、分灶吃饭。在发展支柱民品的同时,其余民品要全部放开,划小核算单位。有条件的都要搞成模拟法人或委托法人,分块搞活,形成一种适应市场的灵活机制。石飞成秉佑厂长昨天谈的飞机、摩托车、并条机、磨夹具分灶吃饭的思路就很好。同时,要大力吸引外资,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强与总公司与地方企业的联合与合作,多种途径求发展。
三是二、三产业分离。要利用地处中心城市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三产,开辟新的发展领域,分流人员,提高效益。
与此同时,要抓紧进行三项制度改革,坚决打破“大锅饭”,大力推行减员增效,把机制搞活。
(四)下大力气加强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现在企业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口小底大,管理松懈,漏洞太多,你们也有类似问题,同时也说明潜力很大。因此,要下决心狠抓管理,强化管理,向管理要潜力,要效益。强化管理要以资金为核心。针对当前收入少、支出大的问题,要大力开展增收节支、深入挖潜活动,实行严格的经济核算,努力降低成本,减少开支,特别是控制非生产性费用支出的增加。要抓紧清理投资项目,集中资金用到有效益的项目上。同时要抓紧货款、欠款回收,建立责任制,从总会计师开始,层层落实责任,谁销售的谁负责回收,并且要与工资奖金挂起钩来。
(五)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确保稳定
越是在困难的情况下,越是要大力加强党的建设,越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这是军工企业的光荣传统。企业党委要大力加强各级党组织建设,结合实施“凝聚力工程”,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职工改革意识和承受力,为渡过难关奠定思想基础。要随时掌握职工思想情绪,依靠地方党政,及时化解矛盾,确保一方稳定。
各级领导干部要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丢掉包袱,下定扭亏的决心,勇于带领职工战胜眼前的困难,把工作搞上去。要加强学习,熟悉市场,提高组织能力,结合制订“九五”计划,进一步研究企业发展战略,理顺企业发展思路,扎扎实实地组织实施。领导班子要加强团结,分工负责,互相支持,形成合力。同时要认真搞好廉政建设。我们相信,在省、市和总公司党组领导下,经过广大干部职工的艰苦奋斗,河北三厂一定会走出困境,再创辉煌。
改组为国家控股公司试点的实施方案[41]
(1995年9月28日)
根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关于“现有全国性行业总公司逐步改组为控股公司”的精神和国务院批准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进行国家控股公司试点、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结合航空工业实际,制订此试点实施方案。
一、控股公司试点的必要性
(一)基本情况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是根据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原航空航天工业部的基础上,于1993年6月组建的。总公司成立以来,按照国务院批复组建方案中关于建成“国务院直接联系的全国性特大型工业公司,公司按企业集团模式进行经营和管理”的要求,在将原有的6项政府职能交给国家有关综合部门的基础上,积极实施了从政府部门向经济实体的过渡。在总公司机关加速转变,行使规划、协调、经营、服务、监督5项职能的同时,以适应市场、搞好企业和走向集团化经营为目标,全面推进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形成了总公司、企业集团与大中型企业、集团所属企业3个经营管理层次。
总公司现有所属企事业单位245个,其中工业生产企业112个,外贸、物资供销、科技开发、工程建设等直属专业公司64个,科研院所34个,高中等院校10所。全行业共有职工56万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9万人(工程技术人员9.1万人),占职工总数的33%;直属企事业单位主办的集体企业1300个,拥有集体职工10万人。
总公司工业产品主要有军用航空产品、民用航空产品和非航空民用产品三大系列,并在部分第三产业领域开展经营。1994年,全行业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0亿元(其中民品产值128亿元),销售收入169亿元(其中民品销售收入112亿元),进出口总额12.4亿美元。
(二)试点的必要性
组建航空工业国家控股公司(简称控股公司)对于改革航空工业现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十分必要的。
1.有利于解决航空工业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加速航空工业发展
我国航空工业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长期存在着两个不适应:一是军用航空装备落后,明显不适应国防建设的要求;二是民用飞机制造业非常薄弱,严重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其根本原因在于形成一个庞大摊子的同时,分散投资、分散管理、企业各自发展。由于当代航空工业具有高技术的研究应用越来越快、投入越来越高、风险越来越大的特点,因而出现了国际化、集团化经营趋势,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形成一两个强大的航空工业控股公司集团性发展。我国航空工业这种分散发展的局面,既不能有效地参与国际合作,更无法有力地参与国际竞争,难以改变落后面貌。总公司改组为国家控股公司,符合航空工业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和高投入、高层次决策的特点,以资产和重大项目为纽带,把航空工业的力量进一步组织起来,面对国外大公司的激烈竞争,形成一个相对强大的经营集团,发挥整体优势,加速航空科技研究与应用,推进国际合作,争取重大产品发展的进一步突破,从而尽快实现航空工业的振兴。
2.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盘活航空工业国有资产
长期以来,国家对航空工业进行大量投资,形成了庞大的国有资产总量。但由于整体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合理,存在着摊子大、力量散、水平低、效益差的问题,投入产出比很低。对这个症结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几次要下决心调整解决,但由于旧的管理体制始终无法实施。总公司改组为国家控股公司,为盘活国有资产和优化结构创造了根本条件。通过试点,根据集团发展和产品经营需要,开展资产经营,优化投资结构和资源配置,搞好资产存量与增量的调整,从而有效地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和强化产权约束,实现中央领导要求的“把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建成国际一流大公司”的要求。
3.有利于推动航空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适应市场需要
航空工业是国家一个战略性产业,承担着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任务。航空工业企业的航空产品具有投资大、研制生产周期长、计划严密的特点,需要系统和广泛的协作配套。同时,航空工业企业大量重复建设,能力剩余问题十分突出。这就需要从搞活全行业经济的整体出发,按照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来统一规划,推进企业的改革、改组和改造。通过国家控股公司试点,明确总公司代表国家作为航空工业国有资产投资主体,按照国家指令性计划和市场需求,分类推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贯彻专业化原则,结合调整逐步解决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等要害问题;根据不同情况吸引内外资,积极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并从资金、技术、市场等多方面为企业实行较系统的支持服务,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整体上搞好航空工业企业。
4.有利于政企分开,规范总公司发展
从政府部门转为总公司,使航空工业管理体制改革迈出了有力的一步。但是,这种总公司也存在着一些要害问题,即没有资产经营权,自身无法形成经济实体,难以按市场规律运行并向“四自”发展。因为不是投资主体,基本上靠行政手段管理和联结企业,按国家要求实行集团化经营非常困难,既无法向国家承担资产经营责任,也难以有力地调控和保证重点产品的发展。因此,很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也影响企业转换机制,应当说是一种过渡形式。改组为控股公司后,可以使总公司与国家和企业的关系进一步理顺,走上规范化发展轨道,真正以资产为纽带,在与企业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的基础上逐步向集团发展,与国际航空工业发展的惯例接轨。
二、控股公司试点的原则与目标
(一)试点原则
1.改革促进发展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家有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要求,坚持“发展、改革、调整、稳定”的方针,从有利于航空工业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出发,科学地组织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