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朱育理文集
3762300000074

第74章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全国人大环资委1988—2008(7)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也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反映了新的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一个从低级文明到高级文明、从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客观过程。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马克思主义非常注重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出要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并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马克思主义把社会生产分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认为物质生产决定精神生产、精神生产会对物质生产产生巨大的反作用。科学发展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础上,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内涵,适应时代要求,鲜明地提出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成熟。科学发展观本身来自于实践,用以指导实践,是我们现阶段正确处理当代中国发展中近期与长远、局部与全局以及经济与社会、经济与政治文化、人与自然关系的指南。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是人的存在方式。因此,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同一历史过程中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首先,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前提。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物质财富的创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根本上说都离不开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社会,需要全面发展人,并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同时,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在全面发展的社会中才能实现。过去,我们常常把人的发展包含于社会发展之中,以为社会发展了,每个人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发展。因而在很多时候,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发展简单地归结为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发展,没有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这显然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学说的一个误解。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价值目标,而且是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是革命导师在社会发展方面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列为新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本质要求。

二、科学发展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新成果

(一)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科学发展观把历史唯物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党执政为民的宗旨有机地统一起来。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就必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完全一致的

人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同时又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最终受益者。人越全面发展,就越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反过来,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生活水平越高,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发展同人的关系、发展手段同发展目的的关系辩证地统一起来,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也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统一性。

(三)科学发展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和生动体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树立科学发展观,是这一主题的题中应有之义。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中,关于发展和发展观的问题,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江泽民反复指出,解决中国所有问题,关键在于发展。发展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也包括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其本身就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方面面,是“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集中体现,是我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又一丰硕成果。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充分总结和吸取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既实事求是,又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符合中国实际和世界潮流,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际应用性,是时代性与实践性、科学性与人性化的统一。这是我们党根据时代的变化,适时更新发展概念,丰富发展内涵,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它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反映了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既顺应时代潮流又合乎中国实际。这一发展观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深刻地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新的发展观的提出,突出了发展的科学性、整体性和统筹性。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体现。

(一)科学发展观大别于传统的发展观

传统的发展观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忽视人的发展,偏重于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而忽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科学发展观,一言以蔽之,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强调正确处理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关系,重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发展,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重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环境和谐的系统集成。它改变了从生产和供给的角度来考虑发展问题的思维定式,立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顺应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发展趋势,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出发来思考和认识发展问题。科学发展观的主要特点是突出人的价值,强调发展的均衡协调性和整体综合性。

(二)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人是最宝贵的资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和最强大的动力。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们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强调严格控制人口数量,不断提高人口质量,合理调整人口结构,真正把现代化发展转移到提高人的素质轨道上来,实现人口与社会其他因素之间的相互适应与协调发展。只有国民素质提高了,许多社会问题才能有效解决,经济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

人的全面发展有赖于社会全面发展,从21世纪开始,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为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必须在加快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快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形成三个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努力实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目标。

(四)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必然要求统筹兼顾。注重协调发展,把整个社会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完整系统,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又一个显著特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既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也是新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

(五)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

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基本准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关注人,也要关注自然,要满足人的需要,也要维护自然的平衡,要关注人类当前的利益,更要关注人类未来的利益。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脆弱,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经济规律,更要倍加重视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积极转变粗放型经济的增长方式,不断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坚持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自然、环境相适应,努力建设低投入、少排污、可循环的国民经济和节约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应该多视角、全方位地理解科学发展观。从系统范畴来看,科学发展观是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空间、制度”五大要素在内的一种整体的和系统的发展观。从动力范畴来看,科学发展观是更加注重持续创新、注重增强竞争优势的一种创新的和可持续的发展观;从空间范畴来看,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全方位开放的发展观;从功能范畴来看,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注重空间结构优化、注重非均衡整体协调的发展观;从目的范畴来看,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观。

四、坚持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推进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

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回答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必须解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明确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本质特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解决现实矛盾问题的迫切需要。理论是行动的指南,不同的发展观会产生不同的发展模式,不同的发展模式会产生不同的发展结果。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自觉用以指导实践,对于我们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

从发展目标看,是从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向全面、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迈进,是一次质的飞跃;从发展过程看,既是对前两步战略的总结,又是对第三步战略的全面实施。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确立,正是基于这一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回答了一个怎样加快发展、如何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问题,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三)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用“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来形容我国目前所达到的小康。所谓“低水平”,指的是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综合国力还是比较落后的;所谓“不全面”,指的是现在我国还是一个偏重于基本物质性消费的小康,还远未达到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所谓“发展很不平衡的”,指的是我国东、中、西部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针对这种现实,党中央将我国下一步的发展目标确定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这一新的发展目标,必须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四)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是硬道理”论述的丰富和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这是全党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重要论述。经济增长是发展的核心内容,但并非是其全部内涵。如果我们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发展的内涵,而是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甚至等同于简单数字的增长,就必然导致在实践中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重经济总量扩大,轻经济结构优化;重物质财富获取,轻环境生态保护等倾向,出现增长失调;即使经济建设一时搞上去了,最终也可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据统计,我国目前的GDP人均排位大约在全球第73位,而人文发展指数(HDI)的排位则在第96位,两者之间的差距,反映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生态之间的不协调。由此而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应当引起充分重视。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文明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