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开便是天堂,想不开就是地狱
很多人常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失意和困扰,总觉得自己失去了,自己成为世上最大的痛苦者。很多时候,我们伤心痛苦是因为我们想不开,把事情看得太过沉重,不能越过自己的内心进而看到光明。
孤儿院里有一对好朋友,后来都被富裕家庭所收养。两个人都上过世界上有名的学校。但他们两个人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别:其中一位是40岁出头的成功商人,他实际上已经可以退休享受人生了;而另一个是学校教师,收入低,并且一直觉得自己很失败。
有一天,他们在寺庙祈福时偶然相遇,于是互相诉说这些年的遭遇。商人去过很多地方,于是他津津有味地诉说周游世界的趣事,而那位学校教师只是一味地诉说自己的不幸:她是一个如何可怜的亚洲孤儿,又如何被领养到遥远的瑞士,她觉得自己是如何的孤独。
随着她的怨气越来越重,商人终于忍不住在她面前把手一挥,制止了她的叙述:“够了!你说完了没有?!你一直在讲自己有多么不幸。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的养父母当初在成百上千个孤儿中挑了别人又会怎样?”学校教师直视着商人说:“你不知道,我不开心的根源在于……”然后接着描述她所遭遇的不公正待遇。
最终,商人朋友说:“我不敢相信你还在这么想!我记得自己25岁的时候无法忍受周围的世界,我恨周围的每一件事,我恨周围的每一个人,好像所有的人都在和我作对似的。我很伤心无奈,也很沮丧。我那时的想法和你现在的想法一样,我们都有足够的理由抱怨。”他越说越激动。“我劝你不要再这样对待自己了!想一想你有多幸运,你不必像真正的孤儿那样度过悲惨的一生,实际上你接受了非常好的教育。你负有帮助别人脱离贫困漩涡的责任,而不是找一堆自怨自艾的借口把自己围起来。在我摆脱了顾影自怜,同时意识到自己究竟有多幸运之后,我才获得了现在的成功!”
那位教师深受震动。这是第一次有人否定她的想法,打断了她的凄苦回忆,而这一切回忆曾是多么容易引起他人的同情。
商人朋友很清楚地说明他二人在同样的环境下历经挣扎,而不同的是他通过清醒的自我选择,让自己看到了有利的方面,而不是不利的阴影。有人说:凡墙都是门。即使你面前的墙将你封堵得密不透风,你也依然可以把它视作你的一种出路。
不同的心态,对所发生事件的评价是如此的不同,它必然会对处理问题的态度产生影响,也会对今后的人生之路产生影响。活着是需要睿智的。如果你不够睿智,那至少可以豁达。以乐观、豁达、体谅的心态看问题,就会看出事物美好的一面;以悲观、狭隘、苛刻的心态去看问题,你会觉得世界一片灰暗。两个被关在同一间牢房里的人,透过铁窗看外面的世界,一个看到的是美丽神秘的星空,一个看到的是地上的垃圾和烂泥,这就是区别。
生于尘世,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苦雨凄风,面对艰难困苦,想开了就是天堂,想不开就是地狱。
无法改变,就学会接受
很多时候,我们都喜欢设想,假如自己长得漂亮一点身材再高一些,假如当初报了另一所大学,假如他不出现在错误的时间等等,如果这些设想都能够成立,那么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非常完美,至少是我们认为的圆满。
遗憾的是,人生不过是一张单程车票,所有走过的、经历过的都成为不可更改的事实和历史。所有欢欣的所有悲伤的,无论你愿意接受还是不愿意接受,都成为了生活的真相,且成为不可更改的历史。
有个成语叫“木已成舟”,听到这个词,就会觉得人生有很多无奈。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经常面临着许多“木已成舟”的事实吗?既然有些事情是我们不能把握和控制的,再多的抱怨也无济于事,我们就只能接受,再想办法去改善。就像我们打扑克,分到你手上的可能是一手好牌也可能是一手烂牌,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想办法发挥出最高的水平,争取赢下这一局牌。
曾经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名叫《放手》:
有一个樵夫到山上砍柴,由于不慎而跌下山崖,在即将被摔得粉碎的情况下,情急之中他拉住了半山腰上一根横出的树干,幸好这根树干比较结实,樵夫并没有掉下山崖,而是被吊在半空中,命暂时是保住了。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悬崖光秃秃的,并没有可以抓手的地方,况且还很高,人根本就爬不上去,而下面就是崖谷,跳下去似乎也不是那么合适。
无奈的樵夫只好在那里等待救援,可谁又知道他被吊在半空了呢?正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恰巧有一老僧路过,他给了樵夫一个指点,说:“放手!”
“放手,那我不就掉下去了吗?”
既然不能上,那么唯一活命的途径已经被证实是不可能的了。如果总这么吊着也肯定只能等死,那唯一的办法就只有往下跳了——虽然不一定活,但也不一定死,说不定还可以顺着山势来缓和一点掉下去的冲力。或者在掉下去的半途中能够有另一棵树挡你一下,那么就可以再减掉一次冲力,生还的机会还是很大。也许还可以抓到石头,也许没有,也许可能真的会死,但还有一个很大的可能,就是也许不会死。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碰到和这个可怜的樵夫一样的情况,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争取也不是,放弃也不是。这个时候与其夹在中间难受,倒不如放弃支撑的精力,痛痛快快地放手,将全部精力付诸一搏。
在现代社会中,竞争日益激烈,这种情况随时可能都会发生。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去应对呢?一种办法就是接受已经发生的,不可改变的现实,并从这个现实出发,再作另行考虑。而不是在那里想着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实,或者是心有不甘而想着要如何才能回到过去。这样做既不能如你所愿真的回到过去,又会浪费你宝贵的时间,与其这样,还不如接受这个失败的现实,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不要抱怨上天的不公,也不要抱怨命运的坎坷,很多有所成就的人,比如肌肉萎缩的霍金,比如从小失明的海伦·凯勒,比如身高先天不足的邓亚萍他们之所以能取得卓越的成绩,并不是因为上天多么青睐他们,而是因为他们勇于接受无法改变的事情。
遭遇寒冬,很多的人会设想暖春来慰藉自己,这本无可厚非,但若是沉溺其中,这些假设就会成为我们心灵的枷锁,让我们学会逃避,不敢面对事实真相。我们要学会敢于接受真相,不和过去的任何事情较劲,如此才有精力去“改造”自己不尽如人意的命运。
苛求是一把双刃剑
千百年来,人们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美好,希望衣食住行样样都变得更美好,希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变得更美好,希望人们的精神生活也能变得更美好……在越来越多“更美好”的激励下,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人类对自己的要求不断提高,促进了社会的不断进步。
然而,世事都有两面性,当这种要求变成苛求,变成对完美主义的追求时,也可能成为一把伤害人的利器。
一座老人院里,一群年轻的义工按照惯例又在周六的下午来看望老人们。他们周末来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老人院里有新成员加入,于是他们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对那些新来的老人要多一些关心,多跟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
这次也不例外,他们的到来受到了老人们一致的欢迎,大家共同度过了一个非常欢乐的下午。集体活动结束后,一个义工走到一位新来的老人身边坐下。他发现这位老人的外表虽然狼狈,却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而且总是仔细而专注地观察着周围的人。从与老人的言谈中,义工了解到老人来自远方,曾经走过很多的地方,现在走累了便在这里停下来,想要安度晚年。
义工好奇地问:“老人家,您的家人呢?这么多年您都在外面,为什么不回家共享天伦呢?”
老人的神情显出了忧伤,说:“我没有家人了,自从父亲去世之后,作为家中的独子,我便只有自己一个人了。曾经,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也向往着美好的爱情,希望能找到一个完美的女人,和她结婚生子,共度余生。为了找到这样的女人,我离开家,跋山涉水,走过一个又一个城市、一个又一个村庄,唉……”
“您找了多长时间呢?什么时候放弃的?”义工问道。
“我找了将近六十年了!”
“难道这么久来您都没有找到过心目中的完美女人吗?是不是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完美的女人?”
“我在三十年前曾经遇到过一个完美女人。她善解人意,温柔体贴,善良正直,还不失幽默风趣,她就好像仙女下凡一般……”老人的话语突然变得很温柔。
“那您为什么不娶她为妻呢?”
老人忧伤地说:“遇到她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是她。所以,我立刻就向她求婚了,但是她不肯嫁给我。”
“为什么?为什么?”义工焦急地问
“因为,因为她也在寻找最完美的男人!”
世间没有纯美的玉,没有完美的人,当我们在耗尽心力寻找完美时,其实无异于“水中捞月”、“镜中摘花”,到头终究只是一场空。
佛学里把现实世界叫做“婆娑世界”,意思便是能容许多缺陷的世界。现实永远都是有缺憾的:张爱玲口中有鲥鱼多刺、海棠无香和《红楼梦》未完;希腊雕像维纳斯的断臂;就连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也各有不足之处,西施的脚大、王昭君双肩仄削、貂蝉的耳垂太小、杨贵妃患有狐臭。
既然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完美的“婆娑世界”,就无需苛求完美,否则就是自寻烦恼。经常对自己或他人感到不满,习惯性地挑剔自己和周围的一切;总是反复地地对东西进行检查,如电源、门窗、财物、信件等,像是有强迫症一般;别人打断你正全神贯注在做的事情时,你会感觉心情很不爽……如果存在这些症状,说明你正在苛求自己和他人。
苛求完美是一种心理洁癖,在这样的心态下工作和生活,幸福指数可想而知不会很高。每个人心里都有追求完美的冲动,这种冲动会促使他采取行动,不断地朝着完美迈进。但同时,也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我们只能尽可能地接近完美。
大卫·伯恩斯说:“完美”是人的终极幻想,在宇宙中并不存在。你越是争取完美,就越是陷入失望。如果你以非常挑剔审慎的眼光来看待事情,任何事情都可以再改进——每一个人、每一种观念、每一幅画、每一种经验、每一件事。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那么不管怎么做,你都是一个失败者。
与其在这里面煎熬,不如让自己的心变得豁达一点,要知道,很多事情我们无力改变,唯有顺着它的轨道走下去。我们能做的,是摆正自己的心态,尽量少点遗憾。
生命有限,不要纠结小事
有一位哲人说过,人类的烦恼40%是为了日常的小事,20%是杞人忧天,12%的烦恼是自己内心的杜撰,根本就不存在;剩下的18%,则是既成的事实,再怎么担心烦恼,都不会起到任何的作用。
在我们的身边,经常会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每天使我不快乐的,往往都是那些芝麻绿豆大点儿的小事。我们可以躲开一头大象,却无法躲开一只苍蝇。人生路上,我们能够躲开重大的危机,却常常被一些莫名其妙的琐事搞得晕头转向、苦不堪言。就像是森林里那些古树,即使是面对再大的风雨,也能屹然挺立,却免不了会被一个食指就能碾死的小昆虫所剥噬。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很多烦心的事情。对于那些喜欢自寻烦恼的人来说,为小事烦心已经成了自己的一种习惯,可是理智的人在事情发生时会首先问自己:“我现在烦恼的事情值得吗?这件事情到底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在这件事情上,我应该在什么时候‘到此为止’?如果我不去想这件事,又会怎样呢?”为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而烦恼,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导致心情郁闷,的确是得不偿失的。
着名的成功学导师戴尔·卡耐基,年轻的时候经常会为了一些小事而与人争执不休。
一天晚上,卡耐基参加一个宴会。宴席中,坐在他对面的一位先生讲了一个故事,并引用了一句话,那位健谈的先生提到,他引用的那句话出自《圣经》。然而,卡耐基知道他说错了,而且很肯定地记得那句话的出处。年轻气盛的卡耐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表现的机会,于是非常认真地纠正了那个错误。卡耐基的话使那位先生一时下不来台,脸上显现出了怒气,并且立刻反唇相讥:“什么?出自莎士比亚?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见那位先生不相信自己,卡耐基转而向坐在自己身边研究莎士比亚多年的老朋友法兰克·葛孟求证。葛孟在桌下踢了卡耐基一脚,然后说:“戴尔,你错了,这位先生是对的。这句话出自《圣经》。”卡耐基见老朋友这么说,便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宴会结束之后,卡耐基和葛孟结伴回家。路上,卡耐基又想起了餐桌上的那个话题,但问葛孟说:“法兰克,你明明知道那句话出自莎士比亚。”“当然。”葛孟回答,“在《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场。我们都是宴会的客人,大家只是一块吃吃饭,聊聊天而已,他讲那个故事不是为了征求你的意见,为什么非要证明他错了,让他下不来台呢?即便真的让你做到了,又怎么样呢?那样他会比较喜欢你吗?更何况,为了这么一点小事较劲,值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