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汤头歌诀方解
4244800000021

第21章 痈疡之剂

十九、痈疡之剂二首附一方

凡是具有解毒消肿,托里排脓,生肌敛疮作用,常用于治疗体表疮疡痈疽丹毒等类方剂称痈疡之剂。痈疽的形成原因一般分内因和外因两类。内因如七情郁结,惑恣食辛热之药等。外因如金刀火烫,跌打损伤和虫兽咬伤等,这些因素都可导致气血不调,经络阻滞,瘀积化热,肉腐成脓。或是寒痰内生,流注于经脉肌肉,结而不散等。

外科痈疽的辨证,和内科全身辨证一样,也要结合八纲、四诊和脏腑经络,并要分清善恶顺逆。如来势急,红肿热痛俱全者为阳证,也叫痈。如外形平塌,坚硬或绵软,范围松散,皮色不变等属阴证,也叫疽。另外对痈疡的传变也应分析掌握,如颜面部疔疮,可因外力挤压或热毒炽盛而发生“走黄”、“内陷”等危症。

痈疡剂的治疗分外治法和内治法,这里讲内治法。实热阳症初起宜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法。若兼表证寒热者,当配解表药。若见里实便秘者,当兼通便。若脓已成,当溃未溃时宜用溃坚破脓,托脓外出。阴证初起,当用温散之法,若兼体虚者,酌配补益之剂。若阴疽破溃后,脓汁清稀,疮口久不收敛,这是因气血脾胃肝肾不足,当通过补益,使气血脏腑充实,促进溃处早日敛口。若热毒太盛,一定要在消散解毒的同时,注意护心,以防热毒内攻,变生危证。同时还要注意内治法与外治法相结合,才能效果更佳。

1、真人活命饮《妇人良方》

真人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草节加;

贝母天花兼乳没,穿山角刺酒煎嘉;

一切痈疽能溃散,溃后忌服用毋差;

大黄便实可加使,铁器酸汤勿沾牙。

组成:金银花陈皮各10克防风穿山甲(炙)白芷当归甘草贝母天花粉乳香(研)没药(研)皂角刺(炒)各3克

用法:水煎服,或水酒各半煎服。

主治:痈疡肿毒初起,热毒郁结,气滞血瘀,红肿痛或身热凛寒,苔薄白或黄,脉数有力。

方解:本方主治的痈疡为阳热实证,是因热毒壅聚,气血瘀滞,血脉阻滞,郁而肉腐为肿毒。法当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方中金银花甘寒,清热解毒,为疮家要药。防风、白芷,散风消肿,疏散外邪,使热毒从外而解。归尾、乳香、没药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托毒外透。贝母、天花粉散结消肿,清热降痰火。甘草解毒泻火和中。穿山甲、皂刺能贯穿经络,溃壅破坚,且能引诸药到达病处。陈皮调气。酒性发散走窜,通行周身,使药力迅速发挥效用。诸药合用,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溃坚散结,故对痈疡脓未成者,用之可使溃散。但是脓疡已溃破,切不可误用,以免伤正气。

本方煎煮时不可用铁器,以免减低药效。不可接触酸味,因酸味收敛,影响消散的作用。更不可服食酸味,使疮不易溃散。关于煮药用酒多少,可根据病人酒量酌定,以微有醉意为度,不会饮酒者可用水煎服。

2、金银花酒

金银花酒加甘草,奇疡恶毒皆能保;

护膜须用蜡矾丸,二方均是疡科宝。

组成:鲜金银花150克(干花也可,但力稍逊)甘草30克

用法:水二碗,煎至一碗,加酒一碗,略煎,分三次服,一日一夜服尽。病重者一日服二剂。服至大小便通利为药力已到。再用生金银花捣烂,酒调敷于四周。

主治:一切阳证痈疽恶疮,以及肺痈肠痈,不论发生在何处,初起时皆可服用。

方解:阳症痈疽,为热毒壅聚,气滞血瘀而成。金银花味甘性寒,甘能养血补虚,寒能清热解毒,被誉为“疮家之圣药”。甘草解毒泻火,益胃和中。借酒走散通行全身。故在痈疽阳症初起时,有消肿散瘀,解毒止痛作用。

附:蜡矾丸(《仁斋直指》):白矾30克(研)黄蜡150克(熔)(一方中白矾30克黄蜡60克)

用法:先将黄蜡熔化,待少冷,加入白矾末和匀,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渐加至20丸,开水或温酒送服。未破内消,已破自合。如服金石药所致,要用矾末30克,温酒徐徐送下。有人遍身生疮,其状如蛇头,服此即效,但日服百粒,方能御毒,不致内攻。又治蛇咬,熔矾热滴伤处,痛即止,毒即出,服至30克以上,最止疼痛,不动脏腑。

主治:肠痈疼痛,痈疽发背,诸般恶疮,毒蛇咬伤。

方解:方中白矾酸涩寒,解毒祛痰。黄蜡甘淡平,解毒止疼。二药相合有护膜和胃托里,止痛解毒,使热毒不致攻心之效。

以上二方在痈疽初起时服用,效果很好,是疡科中常用的方剂。

3、托里十补散《证治准绳》(即《局方》十宣散)

托里十补参芪芎,归桂白芷及防风;

甘桔厚朴酒调服,痈疡脉弱赖之充。

组成:人参黄芪当归各6克川芎肉桂白芷防风甘草桔梗厚朴各3克

用法:共研细末,每次服6克,渐加至18克,热酒调服。亦可作汤剂,药量按比例酌增减,依患者酒量酌兑酒。

主治:痈疡初起,毒邪重,疼痛甚,而形体羸瘦,脉弱无力者。

方解:本方主治是痈疡毒邪深重,而人体气血严重不足,法当消散、托里并举,托毒外出,防毒内陷,消散痈肿。方中人参、黄芪补气。当归、川芎养血活血止痛。白芷散风邪,解毒,疡疽未溃者可使之消,已溃者可使之排脓。肉桂温通血脉。桔梗配黄芪、白芷可排脓外出。防风助白芷疏散风邪。厚朴除满调气。甘草解痈毒。诸药合用,补气血,疏表邪,一方面消散,一方面内托。故对气血不足,形体消瘦,脉弱病人可外消内托。本方亦可治小儿痘疮,托毒内出,防毒内攻。若热毒盛,疼痛甚者,可加二花、连翘、公英、黄芩、黄连泻火解毒药,及没药、乳香、木香调气活血止痛之品。

4、托里温中汤《卫生宝鉴》

托里温中姜附羌,茴木丁沉共四香;

陈皮益智兼甘草,寒疡内陷呕泻良。

组成:沉香丁香益智仁茴香陈皮各3克木香4.5克炙甘草6克羌活炮姜各9克附子12克

用法:共为粗末,用水45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50毫升,去渣温服。

主治:痈疽阳虚内陷。脓汁清稀,皮肤不温,心下痞满,肠鸣切痛,大便微溏,食则呕吐,呼吸短促,呕逆不绝,时发昏愦。

方解:本方主治为阴疽(寒性脓肿)已溃,阳虚内陷之证。脓汁清稀,皮肤无红肿热痛,知为阴疽破溃,阳气虚弱。阳虚生内寒,寒主收引,寒性凝滞,阴寒内生,脾阳不振,致毒邪内陷;气机阻滞,水谷不运,故心下痞满,肠鸣,腹中痛甚,大便溏,食则呕吐。气虚则呼吸短促。胃气虚寒而不降,则呕逆不绝。正气极虚欲脱,故甚则时发昏愦。法当温阳散寒,调理气机,健脾运。《素问》:“寒淫于内,治以辛热,佐以苦温”。方中附子大辛大热,走十二经,走而不守。炮姜辛热,温中散寒,守而不走,二药相合温阳散寒之力尤强,治内外之寒。益智仁辛温,配生姜、炮姜温脾止泻,散中寒。羌活辛温,驱散风寒温邪,透利关节。胃气虚寒,毒邪内陷聚而成痞。炙甘草、丁香、沉香、茴香、陈皮温中散寒,调理气机,散郁结疮毒积聚,治腹痛,心下痞,肠鸣,呃逆不食等。诸药合用,既能使疮毒外透而消散,敛口生肌,又可温中祛寒而止吐泻呃逆,是治疗阴疽(寒性脓肿)内陷而并发吐利之方。若时发愦甚可酌加参、芪,大补元气。

5、托里定痛汤《外科正宗》

托里定痛四物兼,乳香没药桂心添;

再加蜜炒罂粟壳,溃疡虚痛去如拈。

组成:当归熟地乳香没药川芎白芍肉桂各3克罂粟壳9克

用法:水煎,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

主治:痈疽溃后,血虚疼痛不可忍。

方解:痛则不通,不通则痛。本方主治为因血虚痈疽难敛口,毒邪郁结,气血阻滞,疼痛剧烈等症。法当补血活血,消肿止痛。方中四物汤养血活血,托里充肌止痛。乳香行气,没药活血,二药相合,能透毒消肿,活气血而止痛。罂粟壳能收敛止痛。肉桂辛热,温通血脉,助行气活药镇痛。诸药合用,对血虚而痈疽久不敛口的血虚疼痛,有托里止痛,敛疮生肌之效。

6、散肿溃坚汤《兰室秘藏》

消肿溃坚知柏连,花粉黄芩龙胆宣;

升柴翘葛兼甘桔,归芍棱莪昆布全。

组成:黄芩24克(酒浸,生炒各半)龙胆草(酒浸炒)天花粉(为末酒浸)黄柏(酒浸)酒知母桔梗昆布各15克柴胡升麻炙甘草三棱(酒浸)莪术(酒浸炒)连翘各10克葛根白芍当归黄连各6克升麻10克

用法:共为粗末,每次18~21克,先水浸半日,水煎服。另用半料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100~150丸。

主治:瘰疬、马刀,坚硬如石者。

方解:生长在脖项两侧,贯连如串珠者,称为瘰疬。形长如蛤形,色赤而坚,痛如火烙者为马刀。这是由于三焦相火与痰湿风热相结而成。方中三黄和龙胆草、知母均为苦寒清热泻火之品,清泻三焦相火。柴胡、葛根、升麻辛凉,疏散风热。连翘清热解毒,散结肿。天花粉化痰散瘀清热。桔梗化痰排脓。当归、芍药活血养血益阴。三棱、莪术,行气破血止痛散郁结。昆布咸平化痰软坚散结。甘草和中,解毒泻火。桔梗载药上行。诸药合用清热泻火,化痰散结消肿,疏风热,治瘰疬、马刀等。

增辑

1、阳和汤《外科全生集》

阳和汤法解寒凝,外症虚寒色属阴;

熟地鹿胶姜炭桂,麻黄白芥草相承。

组成:熟地30克鹿角胶(炖化,冲服)10克炒白芥子6克肉桂3克生甘草3克炮姜麻黄各2克

用法:水煎服,鹿角胶烊化。

主治:治一切阳虚寒凝的阴疽。患处漫肿无头,痛无热,皮色不变,口不渴,舌苔淡白,脉沉细。

方解:阴疽一证多因患者平素阳气虚,营血不足,阴寒之邪乘虚侵入于筋骨、血脉、肌肉之中,遇湿寒则凝为疾,致寒痰阻滞,痹塞不通,遂成阴疽。法当温阳气,祛痰浊,散寒凝,和营血。方中熟地甘温重用,滋补阴血,填精髓。鹿角胶咸微温,壮筋骨,补血益精,温肾阳,二药相伍,滋阴温阳。寒痰凝滞,非辛不能通,非温不能化,肉桂、炮姜大辛大热,二药均能入营血,温通寒凝痹阻。白芥子辛温善除皮里膜外之痰,宣通腠理。麻黄辛温,开泄毛窍肌腠,宣通阳气以达于表。炮姜、肉桂、麻黄与白芥子的辛散,使熟地、鹿角胶滋补阴血而不滞腻。姜、桂、麻、芥,得熟地、鹿角胶散发寒痰凝滞而不伤正,补阳而不偏亢。甘草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温补营血,散通寒痰凝滞。寒消痰化,营血通畅,则阴疽可消。近代多用本方治疗骨结核,慢性骨髓炎,骨膜炎,慢性淋巴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肌肉深部脓肿等属阴疽范围者。本方也治慢性支气管炎,遇寒辄发者,及妇女虚寒性痛经。

2、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五味消毒疗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

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组成:银花30克野菊花30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紫背天葵15克

用法:水煎加酒1~2匙,服用。药渣捣烂敷患部。

主治:各种疔毒,痈疮疖肿,症见局部红肿热痛,形如粟,坚硬根深如钉丁之状,舌红脉数。

方解:《素问》云:“膏梁之变,足生大疔。”说明痈肿疔毒,不仅与外感热毒之邪有关,且与恣食辛辣厚味,内生积热有关。火毒壅郁,阻滞血脉,侵淫肌肤而成疔毒。这类病多生头面四肢,坚硬而根深,如钉丁之状,且病势凶险,病情急骤,宜用大剂量强有力的清热解毒之品,及时消散肿疔,以免发生走黄,变证蜂起。方中金银花辛甘凉,清热解毒之力甚强,清热中兼宣散作用,消肿散痛为主药。蒲公英、野菊花清热解毒,散痛消肿。紫背天葵、紫花地丁,俱为清热解毒消痛散结的常用药,且疗效可靠。加酒借其通散之力以助药势,通血脉。疔毒乃火热之毒,变化多端,危象丛生,一旦确诊即以大剂量本方投之,且可酌加清热凉血,散血解毒之品,以助药力,阻止病情恶化。

3、四妙勇安汤《验方新编》

四妙勇安治脱疽,当归甘草玄参随;

银花解毒兼清热,气血流通结自摧。

组成:玄参90克当归60克金银花90克甘草3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脱疽。患肢黯红微肿,局部灼热,溃烂腐臭,疼痛剧烈,或见发热口渴,舌红脉数。

方解:脱疽是以四肢远端,尤以下肢末端紫黯,麻痛冰冷,后期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消失,患处红肿灼热疼痛,久则溃烂腐臭,脓水淋漓,兼见寒热。这是由于寒湿瘀阻经络,郁久化热,火毒内阻,气血不行,脉络瘀滞,肢体缺乏气血的濡养所致。方中重用金银花清热解毒。玄参甘寒,泻火解毒,生津散结。当归活血散瘀和营血。甘草解毒泻火。诸药合用,清热解毒与活血散瘀并用。药虽四味,量大力专,连续服用多剂,始能见效。本方在现代临床常用于热毒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血栓病变。在临床运用时,酌加活血化瘀止痛,清热养阴之品,疗效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