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会学习·优等生:优秀中学生学习能力训练
4246100000010

第10章 以科学的计划保证目标的实现

正像建造楼房先要有图纸,打仗先要有部署一样,成功有效的学习也必须制订好一套切实可行的计划。

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任何一件事如果事前有准备,就往往能成功,而没有准备则常常会失败。

(1)制订学习计划的益处

制订学习计划的益处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能减少学习的盲目性,使学习步入一个有条理的良性循环之中。

二是能正确地知道所需完成的学习任务的主次轻重。

三是能科学合理地分配各项学习内容所需的时间。

四是能把时间尽可能多地用在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上,以便减少时间的浪费。

五是能培养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

六是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七是有利于培养自己的学习品质和锻炼自己的学习意志。

(2)怎样制订学习计划

计划要全面考虑,统筹兼顾

在制订计划时,不仅要规定学习任务和目标,而且要安排参加社会活动、为班级集体服务、锻炼身体和娱乐休息时间。不能只有吃、学、睡,那岂不是太单调乏味了,并且对学习计划的顺利完成将有百害而无一利。

分清主次,合理安排

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内容,比重位置是不一样的,是有主次之分的。那些常规的学习内容,如各门功课的学习和其他课外活动,常见学习中的主科和副科,所占用的时间比例是不一样的,应充分看到这些差异,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计划。

从实际出发,有个性特征,目标不能过多

做什么都要讲求实效,要量力而行,在制订计划时,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和水平,突出重点,照顾到自己的实际能力,目标任务不要订得太高,否则还不如不订,对那些自己感到学起来吃力的学科,可以多分配一些时间,而对自己不太困难的,则相对少用些时间,但不能不用时间。

要和老师的教学同步、协调

计划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是为了帮助自己学习,因此要处处与老师的教学配合协调、同步,才会促进自己的学习。

要张弛有度,留有余地

计划毕竟是一种设想,并不等于现实,在付诸实现的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而影响计划的实现,因此要留有适度、灵活机动的时间,做到张弛有度。

要留有适当的休息时间

人的大脑活动是有一定限度的,用长了就会产生厌倦、疲劳,工作效率就会降低。如果在安排时间表时一点休息时间也没有,那么连续工作两小时后,就会出现厌烦、注意力不集中和对学习内容的不满情绪。所以在安排时间时,就应设计出相应的休息时间,小学生一般在学习25~35分钟后,中学生在学习40~50分钟后即应休息一会儿,休息时间可确定在5分钟左右,太长了也不好,因为它会使学习劲头丧失,不利于继续学习。

脑力劳动的疲劳不同于体力劳动的疲惫,它主要是对工作厌倦和兴趣不足,而不是真的无法工作学习下去。所以,休息时间不必太长,变换一下活动方式、身体姿势,或到外面散散步、听听音乐、唱唱歌等都是很好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