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印刻的很多字帖都是前人的行草手札,因此,行草一时之间成为宋代时尚。宋代著名的书法家,大多以擅长行草而备受称赞。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都是宋代有名的行草大家,合称为“宋四家”。此外,无论是官员还是普通的文人,如蔡京、林逋、陆游等,都特别擅长行草。宋代的书法家,无论名气大小,都能有自己的风格神韵,而且都以追求意趣为宗旨,这逐渐形成了宋代书法“尚意”的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宋徽宗别具一格的瘦金体。“瘦金体”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而又不失筋骨,转折的地方能明显看到藏锋,既体现了当时的“尚意”书风,又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明代学者陶宗仪在《书史会要》中特别推崇瘦金体,说这种书法“笔法追劲,意度天成,非可以陈迹求也。”
爨宝子碑
1852年的一天,曲靖知府邓尔恒吃饭时惊奇地发现豆腐上有字迹。饭后,邓尔恒就派人找到卖豆腐的人,问他豆腐上怎么会有字迹。卖豆腐的人不知所云,听了衙役的耐心解释后,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告诉邓尔恒,他用来压豆腐的石头上有字迹,因此,豆腐上也就出现相应的痕迹了。邓尔恒忙令人将这块石头取了回来,安置在曲靖武侯祠内。
在邓尔恒生活的时代,书法家们都热衷于碑刻,对于字帖,喜欢和研究的反而少了。这块石头上的字,笔法怪诞,字体结构看似随意,透露出一种古朴的味道,引起书法家们的极大兴趣,被视为书法作品中的奇珍异宝。这就是后来闻名全国的《爨宝子碑》。
《爨宝子碑》,全称为《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墓碑》,铸刻于公元405年,字体在楷书和隶书之间。清代著名书法大家康有为曾评价说,“端朴若古佛之容”,“朴厚古茂,奇姿百出”,可见其艺术魅力。
爨宝子碑于20世纪60年代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现在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校园内。碑为半圆形,整碑呈长方形,高1.83米,宽0.68米,厚0.21米。碑文一共有13行,每行30字,碑尾有13行题名,每行4字,顶端有15个字。《爨宝子碑》因为字体在隶书和楷书之间,体现了隶书向楷书过渡时的艺术风格,为汉字的演变和书法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在我国书法史上有极其崇高的地位。
《爨宝子碑》被发现后,争相模仿的人很多,而这种书体则被命名为“爨体”。云南大学的校训“会泽百家,至公天下”就是用这种书体写的。
第六节 格高思逸的绘画之美
绘画在古代又被称为丹青,在1840年以前被统称为古画。鸦片战争之后,西方的绘画传入,为了区别开来,人们才给它取了国画这样一个名字。国画历史悠久,可以一直追溯到四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时期,到唐宋趋于成熟,产生了一批伟大的画家。他们的笔端,或者指向古代的帝王,如吴道子的《历代帝王图》;或者描摹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或者记载大臣们的宴饮场景,如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或再现古代民风民俗,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都具有各自的风格和特点,展现了我国古代文人们的精神世界,是我国文化艺术中的瑰宝。
本节将对中国绘画的发展脉络进行简单梳理,并简要介绍几位在中国美术史上影响较大的画家,以及一些名画背后的传奇故事,以飨读者。
岩画的原始之美
岩画,顾名思义,就是刻在岩石上的画,已经有四万多年的历史。
在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还特别落后,岩石是人们最常用的工具,因此那个时代也被称为石器时代。岩石除了作为劳动工具使用之外,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绘画材料。人们在石头上刻、画、描绘当时的生产生活,以及自己的想象和愿望,这就是最早的绘画艺术——岩画。
据截至目前的考古发现,岩画遍及世界五大洲,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分布于欧洲、非洲、亚洲的印度和中国。
近年来,我国境内发现了大量岩画遗存,如内蒙古阴山岩画、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广西花山岩画、云南沧源岩画、青海刚察县岩画等。据专家鉴定,这些岩画大多创作于新石器时期。我国发现岩画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延续时间最长的首推内蒙古狼山地区。
《狩猎图》是在狼山地区发现的著名岩画之一,高60厘米,宽70厘米。画面上,有一个猎人正在拉弓,准备射击,他周围还有鹿、虎等动物。在画面的下方,画着一只山羊和一只老虎。山羊三角形的头和弯弯的尖角刻画得栩栩如生。在山羊的肚子下面,还有一只正在吃奶的小羊,抬着前腿,伸着脖子,极富生活情趣。
我国考古学家对岩画进行了分析和鉴定后,认为古人制作岩画的最初目的可能是记事或者拜神,但到了后期逐渐出现了审美倾向,比如新石器时代后期出现了一些表现舞蹈的岩画。可以说,古人的联想刻画是我国绘画艺术的起源。
神奇的彩陶绘画
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文化时期,彩陶开始大量出现。古人们逐渐摆脱了对石器的依赖,而是利用自然环境制造适合自己使用的生产工具。就人类的使用工具来讲,陶器相对于石器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而就绘画艺术来说,彩陶也要比古老的岩画更加具有艺术特质。
在新石器时代,岩画的创作者在进行创作时,可能是漫无边际的,想到什么,就刻上什么,因此,现在发现的岩画虽然数量众多,但真正称得上艺术品的少之又少。到了半坡文化时期,人们在有形制品陶器上作画,已经开始追求构图完整的设计了。因此,那个时代很多彩陶纹饰多姿多彩,有千变万化的几何纹样,有活泼奔放的飞鸟、野鹿,奇异神秘的人面鱼,生动优美的舞蹈人等。
《人面鱼纹盆》是在陕西省西安半坡遗址出图的著名彩陶之一,比较具有代表性。据考古专家鉴定,这件彩陶已经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了。彩陶盆全为赭色,盆的内壁画着人面和鱼。人面呈圆形,头上有发髻和帽子,两只耳朵旁边各有一条小鱼。在两个人面之间,有两条线条简单,但用笔生动的游鱼相隔,画面均衡而又极富动感。画面呈现的内容是什么意思呢?有的专家认为,这是图腾的标志;有的则说这是古人文身的真实写照;还有人说这是远古神话中的神人形象。虽然人们对画面表现的内容各执一词,但都一致认为,这是一幅成熟的、艺术价值极高的绘画作品。
除了《人面鱼纹盆》之外,我国比较著名的彩陶作品还有《鹳鱼石斧纹彩陶缸》和《舞蹈纹盆》。
秦汉绘画的绚丽多姿
秦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与此相对应,当时的绘画艺术已经十分发达,规模宏大的壁画,传神写照的肖像画,表彰功勋的历史画,充满幻想色彩的神怪画,共同组成了秦汉绘画的绚丽多姿。
到了东汉,专门从事作画的画工出现了,其中最著名的要属毛延寿。毛延寿专门负责给皇帝身边的妃子画像。皇帝根据他提供的画,来选择临幸的对象。传说因为宫女王昭君没有贿赂他,他就将她画得不美。匈奴派使者前来,希望能和汉王朝和亲的时候,汉元帝根据画像选择了王昭君。等到王昭君即将前往匈奴和亲,汉元帝召见,发现昭君应对自如,比自己的任何一个妃子都漂亮。汉元帝后悔不已,追究下来,将毛延寿和一批宫廷画师都处死了。
汉代宫廷里面专门设置了管理画工的“少府”,其下面有“黄门署长” “画工署长”“玉堂署长”等几种职位,其署长一般是宫中的宦官。从此看来,汉代不但画工人数众多,而且还各有分工。据说,汉明帝和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都很喜欢画画。
秦汉绘画,种类多样,但最具有代表性的还是壁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帛画。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秦汉绘画被发掘出来。穿越了两千多年的时光,这些古老的图案依然散发着迷人而又悠久的魅力。
在目前考古发现的众多壁画中,规模较大、保存最好、内容最丰富的是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一号汉墓壁画。这一艺术品于1971年被发现,总面积100多平方米。壁画反映了墓主人从“举孝廉”(汉代的一种官职,地方上孝顺廉洁的人,可被推举到中央王朝任职)到“使持节护乌桓校尉”(军职)的仕途生涯。从壁画内容来看,这已经是一件非常成熟的故事画作品了。该艺术品里面有庞大的车队,豪华的建筑,此外还有很多人物,以及他们丰富多彩的活动场景。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百戏图》,它描绘了墓主人观看杂技的情形。从画面上来看,随着乐队的伴奏,表演者手臂上系着红色的绸带,也有的将头发梳了竖起来,还有的赤膊,表演着跳丸、飞剑、舞轮、倒立、爬杆等技艺,各具姿态。这幅作品充分反映出汉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秦汉的绘画,用笔一般比较简单,但造型生动,笔法简练,具有质朴简洁的特点。
规模宏大的佛教壁画
中国绘画,尤其是人物画,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和独立。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代,政治动乱,战争频发,许多百姓流离失所。在极端无望的时代背景下,佛教在中国空前兴盛起来,一时之间成为世界佛教的中心。为了从佛教上寻求精神的安慰,人们开始在全国各地建设寺庙,开凿石窟。据史籍记载,到了北朝时期,全国的佛寺竟达到三万多座。诗人杜牧的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算是一个侧面的生动写照。
我国现存享誉世界的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都开凿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画工精美,场面宏大的佛教壁画令人叹为观止。
曹不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记载的画家。继曹不兴之后,又涌现出了一大批卓越的画家,如顾恺之、张僧繇、卫协、曹仲达等,他们将中国绘画推向第一个发展高峰。同时,画家们开始对传统的绘画经验加以总结,并写出了我国最早的独立画论,如顾恺之的“传神论”、谢赫的“六法论”等。独立画论的出现,对我国绘画的发展与民族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受玄学的影响,除了人物画之外,还出现了山水画和花鸟画。不过,六朝时期的绘画,成就最高的还是规模宏大的佛教壁画。
六朝时期的壁画,广泛分布在新疆和甘肃地区,其中,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数量最多,艺术成就最高。莫高窟开凿于公元366年,一直到14世纪才完工,历时一千多年,先后经历的11个朝代都有所开凿。民国初期,莫高窟遭到洗劫,部分无价的艺术品流散到世界各地。截至目前,莫高窟保存有492个窟,塑像2000多尊,壁画4.5万平方米。
莫高窟里面的壁画,反映的内容大多是佛经中的故事。其中,第257窟里面的《九色鹿本生故事》颇具代表性。这幅壁画长130厘米,高61厘米,在国内外众多关于“九色鹿本生故事”的壁画中,是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这幅画根据《佛说九色鹿经》的内容描绘而成。据说,佛前世是一只九种毛色、双角雪白的鹿,它在恒河边生活,和一只乌鸦是好朋友。一天,九色鹿救起了一个溺水的人,那人表示要做牛做马报答它。九色鹿说不用,只要他不告诉别人自己在这里就算报恩了。不久,王后梦见了九色鹿,想用它的皮做大衣,用角做拂尘的把柄。王后便希望国王去给她将九色鹿捉来。国王拗不过王后,只好发布通告,说谁能捉到九色鹿,自己就将国家分一半给他。那个溺水的人贪图荣华富贵,就向国王告密,并带兵前去捕捉九色鹿。虽然好友乌鸦前来报信,但正在睡觉的九色鹿已经被重重包围。被捉后,九色鹿希望国王告诉它到底是谁告的密。国王指着溺水的人说,就是他。九色鹿将自己如何救那个人性命的事情告诉了国王,国王很感动,痛斥了溺水者的忘恩负义,下令释放九色鹿,此外还通告全国,谁要是捕捉九色鹿,就诛灭九族。
这组壁画并没有将九个场景平排放在完整的构图中。画作不追求立体感,也不在乎正常的比例,而是将人物、动物和优美的自然环境统一在一起,情景交融,引人入胜。
艺术高超的人物画
人物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成熟和独立,到了唐代,其题材内容和表现内容都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唐代最著名的人物画家有初唐的阎立本、盛唐的吴道子、张萱、周昉等。
阎立本出身世族大家,他的父亲和哥哥都很擅长绘画和工程建筑。阎立本在人物画、山水画和佛教画方面的造诣都很高,其中成就最高的是人物画。与六朝时期的人物画相比,阎立本除了写实之外,还注重对人物精神的刻画。阎立本的代表作是《步辇图》和《历代帝王图》。
《步辇图》又叫作《唐太宗步辇图》,原作下落不明,现在看到的是宋代画家临摹的摹本。这幅画长129厘米,高38.5厘米。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即公元641年,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阎立本的这幅作品,就取材于这一历史事件。这幅画描绘了唐太宗在步辇上接见松赞干布派来迎亲的使者禄东赞的场面。画中,唐太宗器宇轩昂,神态自若,威严中透着和善,帝王的神态被阎立本刻画得惟妙惟肖。在唐太宗的身边,是负责抬辇、扶辇、持扇、张伞的九个宫女。禄东赞身着锦缎藏袍,双手放在胸前,好像在谦恭地倾听唐太宗的问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