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狂饮大时代:来自中国高科技领域的最新报告
4720800000057

第57章 科学家心声(1)

1.科学家的心声(一)

中国科学院有一位年已84岁的老科学家,叫王大珩,被称为“中国的光学之父”。如果您给王老先生打电话预约采访时间,他回答的第一句话总是:“请等一下,我先查查看。”

查什么?查表。王老的家里,有一张他自己设计制作的工作日程表,他的所有工作流程,包括各种会议和社会活动,全都被他计划安排在了这张表上。有的提前一周安排,有的提前十天安排,有的甚至提前一个月便做了安排。所以有人要与他约见,他必须先查一查他的这张工作日程表,要是行,他就将你安排在这张表上;如果表已安排满了,实在无法插进去,他只好说声抱歉,等等再说。

一生都生活在时间表里,这就是科学家,这就是王大珩。

王老能讲,善讲。他讲话时,不像滔滔不绝的大海,而像源源不断的小溪,一旦讲开了,他一口气能讲上好几个小时。而且,他自己不感到累,听的人也不会感到乱。他的大脑就像一个信息库,一生的经验与智慧,仿佛全都储存在了里面。

王老吃穿从不讲究,生活上要求很低。他没有专车,也没有专职秘书。他一生节衣缩食,日子过得十分清贫,除了科学,似乎什么都不在乎,也不上心。1995年,他和钱学森、黄汲清、王淦昌三位科学家一起,获首届“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奖金100万元港币!然而,得到了100万元港币的王老却为这100万深感发愁,一连几天里,心里忐忑不安,甚至有时急得一个人在屋里转圈,总觉着自己拿了这100万元有愧,不知道该如何处置是好。怎么办呢?最后,他拿出了50万元交给中国科协,在中国科协设立“迎光基金”奖,奖励那些在光学领域做出了突出成就的青年科学家。

王老一生创新,不断探索,在科学技术上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大难题。这位在诸多领域创下了20多个“第一”的大科学家,一生都在做着强国梦,时刻关注着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胸中总是装着中国高科技发展的未来。1980年,他担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后,很快率先在技术科学部提出了变被动咨询为主动咨询的口号,鼓励科学家结合中国科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积极向有关政府部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随后,根据他的提议,又将科学咨询工作纳入了科学院的议事日程,并在各学部中成立了科学咨询委员会,让各学部主动积极地向政府部门提供科学咨询。而他自己,更是身先士卒,不断向政府部门提出不少事关国家重大问题的建议,且多数都被决策部门所采纳。1986年3月,他和三位老科学家曾上书邓小平,提出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最终促成了国家“863计划”的实施。

如今的王老,虽已年逾八旬,却依然时刻关注和思考着中国高科技的发展问题。一有时间,他便东奔西走,四处考察,不断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发展献计献策。

1999年1月至7月,笔者对王老进行了一系列的采访,从王老充满智慧和经验的谈话实录中,我们既可以聆听到一个科学家对人生、事业的真实声音,也能感受到中国高科技发展的历史风云、成败得失和未来前景。

采访者:李鸣生

被采访者:王大珩

采访地点:王大珩家中

采访时间:1999年1月~7月

李:王老,现在全国有不少人都知道了中国有个高科技计划,叫“863计划”,同时也知道了您就是“863计划”的主要倡导者,那么大家很想进一步知道的是,当初您们四位老科学家为什么会想到给小平同志写信?您们主要都基于哪几点考虑?

王:事情是这样的,里根总统于1983年3月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我们初步理解时,怀疑这个计划的现实性。因为当中有许多问题不光在当时,甚至就是在现在,技术途径都不一定清楚。但是,里根总统讲了之后,世界上都很警惕这个东西。我们那个时候的理解,这个计划表面上是对付苏联,为两霸争雄而显示威慑力量,实质上是一种加强美国高科技发展的措施。当时欧洲和日本在高技术方面大有进步,有点后来居上的趋势,如果美国不采取一些措施,将来可能要落后。

由于美国的体制决定了政府不可能支持民间的事业,政府花钱受到纳税人的限制,纳税人的钱只能用在社会的公益事业上,政府不可能去支持一家私营公司做什么。当时美国政府惟一的办法就是以投资军事项目为借口,发展高科技,来达到加大发展高科技方面投入的目的。于是,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也叫“战略防御计划”。

这个计划既是军备发展计划,又是高科技发展计划;名义上是对付苏联的,实际上借此机会把美国的新技术方面推动一下。

“星球大战计划”在现实性上比较渺茫,但是从威慑目的出发,提出了战略方向,从而对一系列前沿科学技术展开了论证及可行性研究。这种形势各发达国看得很清楚,欧洲、日本和苏联都动起来了,纷纷提出相应的计划:欧共体提出“尤里卡计划”,日本提出“今后十年振兴科学技术政策大纲”,苏联在原有计划的基础上及时作了调整和部署,悄悄制定了“加速发展战略”,加速科技成果应用于军事领域。

那么中国怎么办?我们国家曾经搞出了“两弹一星”,在国际上争得了一点地位,同时也建立起我国高技术的初步基础,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要是不努力赶上去,就又会落后,前功尽弃。

针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有关部门已经开始考虑对策问题,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座谈,提出过要采取对策的设想。但在具体行动上,并未真正落实下来,对高新科技的发展还未予以足够的重视,一些前瞻性和长远的设想更显得不够。这就让我们这些科技工作者十分焦急。于是,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和我四个人一合计,思想上互相一促进,形成了一个给中央领导的报告,希望以此为契机,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做点事。

但这个问题怎么才能把领导人说得通?因为要搞的话,多少也得花一点钱。当时在我们没有力量的情况下,我们的想法就是先谈一个“有”字。先求“有”,不求量。这个“有”跟“量”,花钱差别就大了。当时我们开会时,有人就说,国家花这点钱,就算花10个亿,算算看,每个公民不就只出一块钱吗?再少一点,一个人拿一个鸡蛋出来,这点钱总应当花吧?

陈芳允先生当时在国防科工委工作,他了解国际国内的有关情况多些,他着急了,所以来找我。他说我们是否给中央提建议。我说行呀。他说就由你来写吧,我说好,就我来写吧。我当时有个助手,他是搞空间科学的,对前沿这方面东西稍微知道一些。我说你先写。他把前段的背景写了后,找我说,后面的我写不下去了,所以后半段主要是我写的。我们那时着重考虑的是国防,当时我的概念里面,高新技术首先是用在国防,对我来说经济概念上差一些,小平同志那时已经强调了经济的重要性了。

所以写了以后,陈芳允同志提出,建议的内容不仅要写有关国防科技,还要把如何带动民用高科技写进去。我起草了初稿,然后进行多次修改整理,最后终于形成了一份《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的文稿,前后用了一个月时间。

李:在这封建议信中,您们主要写了哪几个问题呢?

王:在这个“建议”中我这样写道:“为了我国现代化的继续前进,我们就得迎接这新的挑战,追赶上去,绝不能置之不顾,或者以为可以等待10年、15年……必须从现在抓起,以力所能及的资金和人力跟踪新技术的发展进程。须知,当今世界的竞争非常激烈,稍一懈怠,就会一蹶不振。此时不抓,就会落后到以后翻不了身的地步,在整个世界都在加速新技术发展的形势下,我们若不急起直追,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因此事关我国今后的国际地位和进入21世纪后在经济和国际方面能否进入前列的问题,我们不得不说……”

基于这些考虑,我在这封建议信里主要写了以下几个重点问题:

一,高科技问题事关国际上的国力竞争,中国对此不能置之不理。

二,在关系到国力的高技术方面,首先要争取一个“有”字,有与没有,大不一样。真正的高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

三,鉴于我国的经济情况,从事高技术的规划与范围,无法与工业发达的国家相比。因此,必须“突出重点,有限目标”,强调储备与带动性。

四,积极跟踪国际先进水平,要能在进入所涉及领域的国际俱乐部里,占有一席之地。

五,发挥现有高技术骨干的作用,通过实践,培养人才,为下一个世纪的发展做好准备。

六,时不可待,要有紧迫感,发展高技术是需要时间的,抓晚了就等于甘居落后,难于再起。

王淦昌和杨嘉墀两位科学家看了建议信草稿后,当即表示完全同意。在此基础上,我们四人又对建议信进行了逐字逐句的推敲。最后定稿后,依次签上了自己的姓名: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随后,我又给邓小平等领导同志写了一封亲笔信。

我们报告的是国防新技术,后来等到“863计划”批了之后呢,有人问邓小平是以军为主还是怎么样子呢?小平同志说是以民为主,军民结合。这是小平同志很关键的几句话,所以才形成后来的这个形势。

李:这个调整看来至关重要。因为在当时那种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到底是以军为主,还是以民为主,是很重要的一点。

王:从那时候的形势来看,仗恐怕打不起来了。那时海湾战争还没起来,如果是海湾战争起来之后,观点上可能对军事方面还会更重视一些。因为历来高技术首先是用在军事上的。在军用上可以不计成本,不计工钱。在民用上就很难办。第二个问题呢,是在军用上有没有是个生死问题,是几天之内就见效了的。经济上怎么说也有个时间性,有个时间延长的过程。从紧急性上讲,军用还是非常主要的,这是我的理解。

李:您们过去给小平同志写过信吗?

王:没有。我们这是第一次给小平同志写信。

李:您们的信是写给小平同志一个人的吗?

王:不是。我们是写给三个中央领导人的。

李:三个人?是哪三个人呢?

王:那个时候有小平同志、赵紫阳、胡耀邦。但信是送到小平同志那里的。

李:信送上去后,您有没有过一些顾虑什么的?比如,担心信到不了小平同志手里,即使到了邓小平手里,也不一定就会引起邓小平的重视,或者会拖下来,等等。

王:想法和顾虑倒是有一些的。因为中国的事情很难说,小平同志看了信后,也许会批,也许就给搁下来了。但当时我们也顾不上考虑那么多。

李:您是通过什么渠道将这份报告送到小平同志手上的呢?

王:将报告递上去的过程很有意思。如果通过正式渠道,按部就班地一级一级往上走,这报告到小平同志手上,至少也得几个月。可是时间不等人啊,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走后门”,尽管不合规矩,但这是为了国家大事而不是为个人,可以试试。

后来事实证明,能走捷径就得走捷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一种考虑。

我有一个助手叫张宏,他也在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十分关心国家高科技发展的问题,很理解我们几个人的心情。他与我同在一个办公室,与小平同志有着某种特殊的关系。我请他帮忙,他立刻答应,当天就设法把我写的信和那份报告亲自送了过去。

邓小平同志看完信后,于1986年3月5日这样批示道:“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此事宜速作出决断,不可拖延。”

李:小平同志第三天就对您们的信作了批示,我想您们四老中恐怕谁也不会想到有这么快吧?

王:对。当初我们谁也没想到小平同志会批得那么快。小平同志对这方面这样重视,远远出乎我们的意料。这件事对我来说简直是喜出望外。因为一开始我们并不是抱着太大希望,没想到小平同志对高科技的发展这样重视,没有料到他批得那样快,三天就批示了。小平同志的批示引起了整个中央领导层的重视。后来拟定的“863计划”是中央政治局通过的,像这么高的领导层次通过这样一个计划,过去是没有过的。

当时我们也不知道计划能做到什么程度,中央组织了很多科学家讨论有关课题和研究方向,酝酿工作差不多一年。而且在批示之后,小平同志还派张劲夫同志接待我们,就建议信中所提到的关于中国高科技发展问题,专门作了一次交流与座谈。

张劲夫,我们过去是很熟悉的,他50年代在科学院任党组书记,是我们多年的知交,有什么话大家可以推心置腹地谈,当时我们提的意见着重点是在国防科技上,后来小平同志提出的意见是全局性的。对于关键的经费问题,我们不敢提花多少钱,因为国家当时很困难,能花个几亿已经不错了。后来,小平批示,大家一起讨论,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促动了大家,最后提出100个亿!当时的100个亿可不是现在的100个亿,那时100个亿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800~900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