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共和国之最
4731700000006

第6章 一个耀眼的起点——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

太平洋世纪的轰鸣声正滚滚而来。世人都注视着一个新的世界经济增长中心的出现。美国《希望》杂志曾说:中国在巨变,它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出口大国和一个具有12亿潜在消费者的庞大市场。

诚然,中国在巨变。

在中国巨变的雄浑进行曲中,特区的旋律尤为嘹亮。

蔚蓝的大鹏海湾,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色彩绚丽的住宅小区。

眼前这座刚满19岁,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的南国大都市,就是深圳。

低矮的民宅,破败的小镇。

眼前这个荒僻萧条的村落,正是深圳——一个19年前鲜为人知的小渔镇。

短短19年,却使深圳历经沧桑巨变。

对于深圳来说,20年沧海桑田,天上人间,都是大地重写的历史,五千年古国,正是从这里打开了她的大门。

20年前,中国农历己未年的春节,邓小平踏上了美国的国土,和资本主义世界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对话。在微笑和拥抱的后面,是战略和利益的考虑。邓小平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大国的战略转变姿态——和平与发展,将取代对抗与封闭。

回国后,邓小平把目光聚集在离香港最近的深圳。

1979年7月15日,经过会议上的激烈争论,中央终于正式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出口特区”。

次年8月,在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当时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及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江泽民同志,就建立广东“经济特区”的条例作了说明。

由此,“出口特区”正式更名为“经济特区”。

这是一次命运的决战,没有退路,也容不得彷徨。特区开创者肩负邓小平同志“杀出一条血路”的嘱托,在罗湖口岸奠定了第一块地基,确立了特区建设的基本框架。

创业之路并不顺畅,改革之路并不平坦。

创业之初,深圳屡屡遭遇艰难、风险、误解,甚至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是,百万特区人时刻没有忘记历史赋予的千钧重任,他们昂首挺胸,凭借绝境逢生的勇气和冷静运筹的智慧,开拓出了一条改革开放的新路。

深圳的开放是全方位的。对外,从来料加工起步,逐渐转向以中外合资、合作方式为主,使外向型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对内,“依靠全国,服务全国”,积极开展与内地的经济联合,使二者优势互补。

在开放过程中,深圳人广泛汲取现代文明成果,创下了230多项“全国第一”:物价改革、股份制试点、企业产权转让、住房改革……先行一步的深圳,不断以自身的实践成果明确着改革开放的目标和方向。

深圳,这块面积仅327.5平方公里的“试验田”,逐渐成了中国敏感的神经末梢,牵动着全中国的感觉和思维。

1984年1月,邓小平来到了深圳,所有人都期待着这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对深圳的评价。然而,邓小平在深圳却只看不说。当他坐下来同电脑下棋时,他的专注和沉默犹如深不可测的大海。5天以后,邓小平在珠海打破了沉默,提笔写下了一段凝重的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992年1月,这位88岁的老人再次南下深圳,以特区的成功为例,廓清了笼罩在人们心头的谜团。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不要无谓争论改革是姓“社”还是姓“资”。

邓小平南巡后,一场以建立市场经济新秩序的改革新浪潮再度掀起,中国迅速形成了“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江——沿边——内地”这一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短短19年间,深圳腾飞了,并带动了沿海、沿江、沿边、内地,这一“新月形”区域的一个个腾飞。曾经沉睡百年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举世瞩目的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