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千古一相:管仲传
4734900000005

第5章 生逢乱世多舛运(2)

这席话,让长辈大为吃惊。经过商量后,族里订下规矩,到管仲家借文献阅读,都只能在他家读,不能带走,阅读前先付钱……

在管仲家的墙上,记载着所有借阅人所付的钱数,无一遗漏。每当一天开始时,弱小的管仲都要站到树墩上,垫高自己去数那些记下的数字,对娘亲说,我们已经欠下了乡亲们多少钱了……

娘亲心里明白,儿子的志向已经远远超越了他父亲。

管仲十四岁那年,一位名叫禹孙的人,跋山涉水来到颍上。他在村口看到一位少年在耕地,非常轻松,嘴里还哼着歌。大树下一位农妇手里忙着劈麻,两眼看着地里的少年。这位叫禹孙的人感到好奇,上前问农妇:我见过许多耕地的,从来扶犁都很累,他怎么那样轻松?农妇警觉地看看他,问:先生是过路人?渴了想喝水,我这瓦罐里有,请喝了赶快赶路吧!

禹孙诧异道:老妇人这么紧张干什么?

农妇说:先生不必多问。要喝水就喝,不喝,请赶路吧!

禹孙说:我就到这个村上。

农妇更警觉了:你找谁家啊!

禹孙不答,只是盯着那耕地的孩子看。忽然他冲到地里,来到少年身边,一下子看到了那锃锃亮的犁,大惊失色道:这是铁精,你们从什么地方得到的?如果给蔡侯知道,动用国家的禁品,按周律是要满门抄斩的啊!

少年满不在乎地说:铁精用于打仗,难道就不能用于农作吗?

禹孙说:你是谁?好大胆,敢与我这样说话扳理。哦!我想起来了,此地是管叔之后的家园,果然是雄风不弱啊!你不会对我说你不姓管吧?

少年说:干吗回避?我姓姬,管氏,排行老二。人叫我夷二,或者夷吾。大名,管仲。

禹孙说:这么说,你就是我旧友管山之后!

管仲说:父亲去世时,我还没出生……

禹孙打断道:年少不畏虎,将来必成大器啊!忽然又想到了什么,问,听说管山之子曾经被晋昭侯任命为少卿的啊!

管仲说:那是我兄长,大我二十五岁。我是老末。母亲怀我六甲,父亲应聘去晋国,途中遇山洪暴发而故。我名叫“夷吾”,含有遗腹子的意思!

禹孙高兴地抱住管仲,激动地说:我找你找得好苦啊!转身对农妇说,我奉蔡侯之命前来寻找管山之后,果然找到了。

大家到了管仲家中,坐下说话。

话题还是回到了犁头。

禹孙重新观看犁头,感叹道:连年战争,铜与铁精都用到战争上去了,而且许多国家都将铜与铁精作为国家专控,严禁民众拥有。公爵王孙家也没见他们用铜与铁精做犁头啊!一般民众家里,都是木犁、石犁。这么大的铁精,做成大刀,做成利斧!可以杀多少敢于来犯之敌,你却用它做成了犁。难道犁比国君的疆域还重要吗?

管仲说:是的。用铁精犁耕田耕得更好,能产更多的粮食,而粮食应该比国君的疆域重要。没有疆域,会得到的。没有粮食,再大的疆域也会失去!没有粮食,人就没法生存,没有了人,再大的疆域也是荒漠嘛!

禹孙听到管仲说这话,肃然起敬,心里想,小小年纪却很有城府,话说得一套一套的。他仔细看这特制的犁头,只见它一头尖,中间弯凹下去,犁尖入土,一起步,犁尖朝前钻,土朝两边泛,又快又轻松。禹孙忍不住笑起来,难怪你耕地那么轻松!看来,蔡侯所说,颍邑一带,丰饶多物,正是有这东西啊!是谁发明的?

管母带着几分担忧地说:要说谁发明的,就这孩子啊。前两年,有个从南边来的人,想看我先夫留下来的龟甲,特别是那块黄色的。对,就是世上传说记载夏朝大事的,不轻易给人看。那人就从怀里掏出块沉甸甸的东西给我们看,说是禁品。细说下去,才知道是从吴国弄来的铁精。儿啊!你给先生说说吧!

管仲向前一步,拜倒在地:这块铁精如果献给国君,准能谋个官位。

那是一定的事。禹孙连连称是,然后问:你为何不那么做?快快起来说话。

管仲起身道:一块铁精打成武器,对保卫疆域是好事。如果我能够把它做成犁,犁开几百亩地,几千亩地,几万顷地,收获的粮食对于全国的民众,对于国君,又意味着什么?比之一枚武器,谁重谁轻?国富民强,民强才能国富啊!

禹孙捋着下巴,点点头:你说得很有道理,但这是国君禁民用之物,你这样做,总不是好事啊!

我们在犁地,原本就不想让外人知道,所以才请母亲在村道上看着。没想到先生精明过人,一下子识了出来。我只能请先生看在父亲故友分上,还是不要再外传为好。再说,此地已属郑国疆域,虽然我们颍邑目前还是蔡国,照此形势,早晚要划入郑。

不可如此断论!禹孙抱拳朝北一拜,然后安慰管仲道,奉蔡侯之命前来寻找管山之后。在位三十五年的蔡侯,年事已高,近来怀旧心情很重,常常想到管叔之后……

管母道:我们世代受蔡侯恩典,他父亲在世时也常说,难以回报啊!如果蔡侯身边没有小人作怪,当今蔡侯胸怀豁达,他是一定不会到齐国与晋国去的!

禹孙点头道:近来朝上革故鼎新之风初起,强国呼声很大。楚国虽与我们相隔很远,但他楚国三代国君屡屡欺辱我国君,欲凌驾我头上屙屎撒尿!强国之策,迫在眉睫!蔡侯派出我等五路人马,遍寻良士,临行之时,蔡侯再三嘱托我,你这一支顺颍水北上,必会到达当年周文王之子管叔后人之地。此去,务必恭敬有加!管叔一族,对学问最是认真。记得西伯拘羑里而演周易,传出来的文献,别人都没能读懂,只有管叔读明白,那些东西都收藏在他们那里。唉!那场灭门之灾……

管母上前道:先生,历代蔡侯对我们并不薄。如果不是历代蔡侯庇佑,焉有今天?

禹孙道:是的。蔡侯也说了,先祖得知管叔有一小儿管成幸免于难,藏于我蔡氏族里,蔡氏一族待其不薄。周公旦后来也将其宽恕了,准允管门一族世代居住在蔡国,建邑为颍。郑侯至今仍允许颍邑归属蔡,实乃管叔祖荫庇佑啊!只是蔡侯有一点不能明白,管氏能够出任齐国大夫,能做晋国少卿,却无人愿意在蔡国就职,这不能不让蔡侯心存芥蒂。

管仲说:蔡侯既已知道我等在这里,摆那废谱有何用?

禹孙说:这不是摆旧谱,蔡侯说的是实话!我能够听出来的是,蔡侯很是器重你们。如果你愿意,能不能随我去面见蔡侯?

管母插嘴道:吾儿还小,能不能等几年啊!

禹孙说:伯母,这就是你的见外话了。蔡侯与你们同出姬姓,见管叔之后能有如此人才,高兴得半夜笑醒还来不及哩!面见了,蔡侯拨一处住宅让你们母子住下,小弟好好读书,入卿封爵还是什么事吗?

经不住禹孙的鼓动,管仲母子随禹孙来到国都(今河南上蔡西南)面见蔡宣侯。

管仲第一次到国都,一切都感到新鲜。管母是晋国人,见过大世面,面对国都车马稀少,市场冷落,低声对儿子说:看来,被楚国欺负得不轻啊!

禹孙听到了,告诉管母:何止不轻!今天去朝上,朝堂之上,没准就有一位楚国的使者坐在我们主公旁边指手画脚哩!

管仲愤愤道:岂有此理。

禹孙叹道:我不是告诉你了吗?主公年事已高啊!值得庆幸的是,太子封人,已经成熟,有主见与决谋。楚国前不久送一美人给主公,五个月生下一子,楚国来人祝贺,要主公废长立幼。你就没想到我们值得敬重的国君这一刻干了什么事!

管仲说:废长立幼出乱子,不再是周天子家里的私事啦!

不!禹孙大声道,谁都不会想到,我们的国君把太子喊到朝堂之上,当众宣布,如果还有谁想逼他废长立幼,现在就把权交给封人,他也年过三十,早就该接位了。

好君主!管仲脱口而出。

禹孙点点头:这件事,吓得楚使再也不敢提了……

管仲道:如此国君,蔡国有望!

禹孙道:有你这话就好。我衷心希望你能留下来,将来辅助太子封人。如果你有此意,我可以在主公面前美言,促成此事。现在你先去与太子会面,看看太子的意向如何?

管仲点点头:甚好!

管仲与禹孙都没有想到:世上好事,如愿者一二,不成者八九!

禹孙立刻带管仲去见太子封人。

封人与管仲在凉亭相见,相谈半天,很是投机。

禹孙远远地站着,看到他们时而促膝,时而拍掌,知道这次会谈很成功,由衷地感到高兴。

封人问管仲:你胆真大啊,敢把国家武装军队的铁精用于农具?

管仲起身对封人行礼,并告诉他,那位吴国商人最后说出了实话,如果从吴国带出铁精,那是万万不可能的。他就是顺淮河入颍水向上游而行,最后在阳乾山里找到的,听说那里很多!管仲说:我可以带你们去挖啊!

封人高兴极了,跳将起来,拉住管仲的手说:这下可好了!我们能够有自己的铁精来武装军队……突然沮丧起来道,现在这个地方是郑国的了。如果传出去,蔡国不但得不到,还将引发郑、楚两国相争,蔡国成了他们铁骑的蹂躏之地!

那怎么办?管仲焦急地问。

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封人叹道,现在,最好的办法是你把有铁精的地方忘掉吧!等将来我做了国君,那时我一定请你做上卿,听你的话,照你说的去做。国力强大了,整个颍水两岸都是我们的,阳乾山也是我们的,那时再好好谋划利用铁精的事……

管仲明白地点点头:好吧!

两人再次席地而坐,谈论起天下大事。

管仲借伊尹说夏桀故事,告诉封人:很强大的夏桀如果放下高傲的架子,稍稍听进伊尹的话,收敛一些他过于放荡淫乱的行为,伊尹都有可能劝商汤王履放弃对夏朝的进攻。但夏桀太傲了,自认为天下无敌手!在伊尹的一步步计谋前,夏桀犯下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罪行,特别是杀忠良之臣!最后的结果,不能说是商汤王履灭了他,应该是他夏桀自己众叛亲离,落得土崩瓦解的下场!一个王朝的崩溃,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看到太子封人连连点头,管仲把话锋一转,说:从目前来看,楚国似乎很可怕。这是因为蔡侯十分清楚自己的国力远不如楚国。如果我们自己强大,还会怕他吗?但这只是一个方面的原因……

封人问:难道还有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