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千古一相:管仲传
4734900000067

第67章 倡导和谐开先河(1)

周惠王姬阆四年(前673)七月,管仲正在相国府阅看来自诸侯各地和周朝王室的邸抄,值日官过来低语道:鲁侯派人私访。管仲一笑,起身吩咐:内室见。值日官诧异道:相国笑得很有意思。管仲摆摆手:你只管喊他来就是了。说完,嘴里嘀咕道:这姬同啊,连母亲的事都办不好,如何是好!值日官似懂非懂地哦了一声。这倒让管仲纳闷了,问道:难道你已知鲁使来意?值日官摇摇头:下官不敢私问,只是猜测。管仲问:你猜测到了什么?值日官说:一个多月前的五月二十七日,郑侯姬突驾崩,各国猜测颇多。下官知道前几日上卿高氏与甯戚将军一起代表相国接待了郑使。事后,下官听甯戚将军说,郑使来意是希望齐国能够关照郑国。郑使刚走,鲁使就到,下官猜测鲁侯是来打探郑使来齐的?

姬同是这样的人吗?管仲说着,摇摇手,直了直身体道,郑侯饱尝兄弟之争的苦果,焉能蹈常袭故,他早早就把太子的事给摆定啦,不会有乱。倒是这姬同,侯位二十一年,母亲死了,竟然不知道如何处理,来找我这个不相干的人商量。他应该找舅舅小白去。

值日官拍额道:相国神也。我问过鲁使,鲁使果然说,先拜见相国!管仲刚刚在内室坐定,仆人还没送上茶,鲁使已急急闯进。管仲道:使臣不必着急,坐下慢慢说。

鲁使跪施大礼,口中连连急语:主公嘱我今日必要得到相国的话。

管仲不急不慌地说:伯禽治鲁,周礼最为齐全,怎么就拿不出一个解决文姜的办法?

鲁使惊道:相国已知?那就好,这事儿闹得我朝天翻地覆……言语间,鲁使情绪慢慢好转,告诉管仲,这几天的朝议,成了闹场。

管仲平静地问:如何闹法?

鲁使说:我听了几天,大致两种倾向,一是说文姜不守妇道,坏天伦,竟然与亲哥哥私通,应该依周礼律法严惩。

管仲说:天下皆知的事,又不是新闻。准备怎么严惩啊?

鲁使说:已经商量出来了,不必裸体鞭至肉骨分离成羹状,就鞭三百,然后喂野狗。

哪有儿子让亲生母亲受此刑之理?管仲摇头道,就算姬同愿意,天下也不赞成啊!

鲁使叹道:朝野一致这么呼喊,他也没办法啊,闹不好,有人要赶他下台。

想赶他下台的人胆还没长全。说着,管仲抬抬手掌,又问,申 、施伯、公子偃也这态度?你们那个很会耍阴谋的曹刿,他到哪去了?

鲁使:公子偃出使晋,今明两天能到家。曹刿的态度一直不明朗。申、施伯不赞成。出家到菟裘的御孙(夏父展)捎信来说,善为上,莫与死人争高低。

管仲缓了口气:就是嘛!主公如果顺了这班野人的意见,天子那里怎么交代。看来,我的担心多余啦。

鲁使问:相国担心什么呢?

管仲故意叹道:担心你拉我去见你们主公的舅舅,要他出兵保护姐姐的尸体不喂野狗。

鲁使想了想,问:这倒也是办法。会吗?

管仲说:怎么不会?文姜是姬同的生母,儿子没能耐管母亲的事,弟弟再不管,天下还有什么礼仪节制啊。唉!这文姜,为了年少时的一点点风流,受了多少苦啊!死了,却不能以国母的身份入土为安,这倒也罢了,现在竟然要裸体在光天化日之下,让野狗撕下肉吃掉。野狗哩,壮了膘,冬天杀了,做了香喷喷的狗肉,送上来给姬同下酒!依我看,你告诉姬同,干脆就把文姜做了肉羹,让鲁国上上下下的文武百官、平头民众,人人一口,都尝到文姜的体味,那就更好啦!

鲁使小心翼翼道:相国这是在说反话吧?我家主公一向敬重相国,所以才私下派我前来向相国请教,从您这里讨个主张。

管仲:我的主张能比你朝堂之上的文武大臣高明吗?

鲁使:我家主公不忍依他们的话做,但又想不出什么良策来堵住那班朝野的“疯子”……

看来,你家主公的良知没泯灭。管仲缓了缓语气说,夷吾早就料到你家主公会来,事先替他谋划好了主意,你拿回去,让你家主公沐浴禁房后的第三天清晨,打开此囊,计谋就有了。说着,管仲从怀里掏出一只密封竹筒,让仆人递给鲁使。鲁使疑惑地看着管仲,不明白地问:相国真的早就知道我家主公的忧虑?能不能再说一遍,下官记住,如果路上遇到事,丢了这信,我还可以复述啊!

管仲明白,这鲁使还有些不相信他的话,便道:刚才我说的一番话,都写在这信里了,你回去后可以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大声地向你家主公复述。如果他听了,同意了,那就不必看这信啦!反正都是一样的。但你得记住,他听了你的叙述,就不必看信,当众烧掉这信,不可留在人间。说完,下令送客。仆人过来问:鲁使送的礼,放哪里?管仲对于来人送礼,有特别的讲究。档次口味高的,送到齐桓公那里去,或者给后宫,次者分给相府各部门,极少带回自己家中。现在,管仲却吩咐让鲁使仍然带回去。鲁使想问为什么,看看管仲的脸色,心里明白是拒绝,便告辞。

鲁使疾驰快乘连夜赶路,第二天上朝时分到了鲁国国都,正赶上朝议。鲁使悄悄从侧门进入朝堂,在屏后等候鲁庄公的召唤。鲁庄公知道鲁使已经回来,倒也很干脆地告诉争吵的大臣们,齐国是吾舅家,鲁国出了这样的大事,理当禀报。寡人令王前向齐相管仲报告了鲁国发生的大事,今王前已在堂上,还没与寡人私面,寡人让他直接与各位通报齐相管仲的意见,众爱卿以为妥否?

满朝文武大臣突然鸦雀无声。

鲁庄公诧然:众爱卿为何突然哑声?

曹刿出列道:文姜一事,系我鲁国之私事,何以要齐国谋划?齐灭我之心不死。主公不应该派王前去管仲那里,那管仲素有大谋,私胸狭窄,不会有什么好意见的。

鲁庄公问:那王前白跑了?

曹刿说:正是。

鲁庄公说:那就不必呼王前了,众爱卿替寡人拿主张吧。

大夫申 出列:既然主公派王前去向管仲讨主张,管仲会拿什么主张,何不让王前一说,也好让大家知道管仲的意见与大家左右多少啊!

刚刚赶到的公子偃上前向鲁庄公禀告:我回来的一路上,道旁都在谈论此事。我路过大夫羽父家,老人让我转告主公,望大人做民众的表率。天下重要,忠孝也重要啊!

鲁庄公:公子的意见是……

公子偃看看左右,旁边人悄悄告诉他,御孙带来的信的意思与羽父大人相同。公子偃向前一步,大声赞成申 的意见。

鲁庄公让殿前值日喊屏后的王前出来。王前将管仲对他说的话一一复说。众人呼道:这管仲也是与我们一样的态度。看来,主公是应该“天下为公”“大义灭亲”“千秋是瞻”啦!

倒是曹刿突然发话了。他扬起双臂挥着,打断满堂喧嚣,大声疾呼:诸位错也!依臣看,管仲让王前转的全是反话,管仲本意绝非如此……

哦?何以见得啊?鲁庄公着急了,依众爱卿的看法,该如何是好?他说着,看着王前问,没别的话了吗?王前想到了什么说:管相国好像早就知道了我国要发生这件事,在我去之前就写好了一封给您的信。而且……而且……他看着一班文武大臣,欲言又止。

曹刿急了,扑过去嚷道:而且什么,说啊!

公子偃拉他回来:你急什么?让人家说话,天不会塌的。

王前:管相国说,看来,你家主公的良知没有泯灭。夷吾早就料到你家主公会来找我,我事先已经替他谋划一个主意,你拿回去,让你家主公沐浴禁房后的第三天清晨,打开此囊,计谋就有了。说着,取了出来。双手呈上,并说,管相国再三说,这信的内容就是我刚才复述的。但是……奇怪的是,管相国要我转告主公,须三日后才能打开,还要沐浴斋戒……

曹刿伸手拿过王前手里的信,想拆开,但突然又停下,嘴里喃喃地嘀咕着,双手递给值日官:你送给主公吧。王前怕鲁庄公打开,大叫道:主公,不能打开,须三日后,还要沐浴斋戒……

满朝文武都怔住了,不知道那信里写着什么。

你不是说这信内容与你刚才复述的一样吗?鲁庄公从值日官手里拿过信,看看后交给值日官说,既然一样,何必复杂,送后宫去。

曹刿疾呼:管仲狡诈,内中必有故事,主公不可轻信。

鲁庄公看看他,嘀咕道:管相国说三日后,那我们且等三日,看有什么新故事。

众大臣都附和说对。

退朝后,鲁庄公忧心忡忡地回到后宫,夫人孟任过来相见。孟任见鲁庄公一筹莫展,忍不住劝道:满朝文武吵闹数日,一点好主张没有吗?

鲁庄公叹道:好歹她是我生母,现在连去看看都不行,这是什么道理啊!重隔天地,一口一个天下为公,天下为公,杀子弑君,这是什么周礼!

孟任低语问道:听说王前去见了齐国的管相国,他有什么高见?夫君,那可是个好人,他的话,你讨得没有?鲁庄公眼睛看看那桌上的竹筒,把情况说了。又道:就这信,但管相国说需禁欲沐浴吃斋三天后才能看,我就不信。说着,就想过去打开。孟任拦住:管相国之心,诚之极也,也是考验你的诚意,那就等三天吧!

三天后,到了吉时,夫人孟任轻松款步过来提醒鲁庄公时,鲁庄公已经把那封信双手捧在手里,恭敬面对太阳,看着杆影,嘴里默默叨念着。夫人走过去轻轻地提醒他,时辰到了。鲁庄公立刻焚香祷告,然后打开信。只见信里一句话:赦天下而后孝!

犹如醍醐灌顶,鲁庄公明白了,连连朝着齐国方向拜谢:管相国,你真是四两拨千斤啊!

公子偃与申 、施伯等一班大臣一起过来,鲁庄公把管仲的信给大家看。大家也都明白了怎么回事,一致赞成依管仲信上说的做。

周惠王姬阆五年(前672)春正月,鲁庄公在这个己酉年的春天颁布大赦令:“眚灾肆赦”。赦免令里,特别提到不守妇道之过。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专门为文姜设下的。

齐桓公着人来告诉管仲,陈国公子完来齐避难,要他马上过去见见。

陈完,陈厉公的儿子[1]。陈国,国姓妫,出自姬姓,黄帝的后代。传说颛顼的后代舜,娶尧二女娥皇、女英,女英生子商均。商均后代妫满娶周武王长女太姬,受封于陈,奉守舜帝的宗祀,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城关一带),辖地最大时达十四邑,大致为现在的河南东部和安徽一部分。根据胙土命氏的规定,称陈氏,遂为陈满,谥胡公,后人也称其为陈胡公。陈完系陈国第十五代国君陈厉公姬跃的儿子。

齐桓公早就听说陈完德才兼备,在陈国相当有声望,很想结识于他,只是苦于没机会。现在,他能够到齐国来避难,齐侯当然愿意。管仲起身就朝宫中赶。路上,管仲想起了一则传言,说的是这位前来避难的陈国公子完年少时,周太史带着《周易》见陈厉公。陈厉公请周太史给儿子完筮卜。结果,筮得观卦,六四爻变卦,变后的之卦是否卦。周太史解卦说:这个孩子将会是国家的重臣,可能替代陈国而立国,掌握国家政权。然而,命运的另一个可能使这个孩子不在陈国而在别的国家立命为君,更有可能不是他本人而在他的子孙。陈侯姬跃又问:能不能说得更详细些?周太史想了想又说:别的国家,很可能是姜姓齐国……想到这里,管仲又琢磨,观卦和否卦的内卦是坤,是土。观卦的外卦是巽是风,否卦的外卦是乾是天。巽风变为乾天在坤土之上,是山。有山之材(巽为木为材)再用田光照耀,于是就占据在土上,所以说,“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周太史的筮卜是有些道理的。管仲还听说陈完在国内时,陈国大夫懿氏[2]敬慕完的人品,要将女儿嫁给他,专门请人卜其吉凶。那卜卦上说:吉。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兴京”。[3]

管仲再想到完的年龄,也是十分看好的。管仲也在替齐桓公物色自己百年之后的接班人。如果有陈完这样的人接位,继续帮助齐国实现“尊王攘夷”的目标,这是再好不过的事了。可为什么要说他会替代姜姓齐国自己立国?想到这里,一种不祥之感掠过脑际。走到齐桓公屋外,管仲停了下来,屋里的谈话声传来。

齐桓公问:这次公子来就住下了吧?

陈完:多谢。难以启齿的是,我已无去处。主公知道,我陈国妫姓一族,多年来一直处于弑君之乱中。我的父亲就是弑兄篡位的,我伯父的儿子陈林起兵杀死我父亲自立为陈侯,在位七年,死后由其弟弟我堂兄杵臼接位。当今陈侯杵臼原是立长子御寇为太子的,可陈侯的宠妃又生下一个儿子款,在宠妃枕边风吹动下,杵臼废嫡立庶,杀死了太子御寇,另立款为太子。众人都知道我与太子御寇生前为知己好友,杵臼一定不会放过我。我听说齐侯不计前嫌,重用和自己有“一箭之仇”的管仲为相,已成了妇孺皆知的佳话。相信这是个用人的国家,特来投奔您。

管仲透过窗门的孔隙,看到了屋里的一切。

仪表堂堂,言谈不俗,颇有经天纬地之才,而且又是陈国公子,虞舜的后代。齐桓公听他一席话,便动了心,决定聘他为客卿,成为自己身边的高级幕僚。齐桓公说:寡人久闻公子贤士,愿请公子出任卿,与仲父成我左臂右膀,公子意下如何?

陈完闻而离席下跪,再三叩谢道:且不说管相国如父之恩泽于天下,就我这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焉能与管相国比肩而论?快快莫提。

齐桓公善言道:你年方三十三正当年,焉有不妥之话。寡人重用你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