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千古一相:管仲传
4734900000076

第76章 伐戎救燕震天下(5)

楚文王攻打巴国失败后受伤而死。他的长子熊囏即位(前676)。即位不久,熊囏得知国人喜欢弟弟熊 ,为了剪除后患,他决定杀掉熊 。得到消息的熊 在国人的帮助下逃到隋国。隋国派奇侠配合年幼的熊 ,以袭击熊囏的方法杀死了他。这件事发生在周惠王姬阆五年(前672)。熊即位为楚君,后人称楚成王。当时他还年幼,封自己的叔叔子元为令尹,辅助国事。没想到,这位楚令尹子元早就垂涎息妫的美妙。楚文王死后,楚令尹子元先在宫侧建了一座别墅,每天唱歌跳舞引诱息夫人。息夫人哭着说:先君舞刀,是为了出兵中原;现在楚国已十年没到中原了,令尹不思为先君报仇,不考虑出征中原,却在我这个未亡人的旁边歌舞,什么意思!

子元想想也对,你说我不思进攻中原?好,我做给你看。找谁呢?这时,细作报郑国背盟参加伐卫联军。子元闻而大叫道:夫人不忘旧仇,我却忘之乎?这就攻打郑国。

面对楚狼之军,郑国早熊 一年登位的姬踕问计于上卿詹叔。詹叔计算齐侯率联军到达时间,最快尚有三五日,如果能够拖延时日,楚退兵之事则成。便提出,迅速撤出纯门(郑都远郊的郭门)与逵市的兵及民众,待他詹叔略施一计,看能否借苍天几日以缓之……

齐国的兵将不能马上到,郑侯姬踕只能听命于詹叔。

楚军的军队在子元亲率下,将军斗御疆、斗梧、耿之不比数人为前锋,赶在秋天前来到郑国远郊,军队立刻入桔柣之门。斗御疆之子斗班、王孙游、王孙喜殿后率众车入纯门,并占领郑国远郊的大市场逵市。放出话,郑国如果退出与齐国的联盟,楚国可以撤兵。

任凭楚军如何高喊,空旷的城里只有回音,没人出现。楚军此刻再看高悬的城门,似乎与众不同。着人爬上去细看,厚数尺,铁索悬连,数丈之高。如果落下,这六百铁骑顿时无处可藏!于城墙上点火丢下去烧,楚军便是烤鸡;若是放水,如此厚门,水不泄,楚军便成瓮中之鳖!

子元心有余悸,赶快派人前往新郑打探。果然回话说,郑国城门大开,城内井然有序。子元思忖:郑国设了埋伏,便命令士兵赶快退出逵市,设帐篷驻于纯门之外,以防不测。

过了两日,细作传来消息说,郑侯已率后宫至桐丘(今河南扶沟西二十里)矣。齐侯亲率宋鲁两国精兵于两侧包抄过来,距此不足百里。

子元想,齐军将我退路截断,郑国从正面攻打,我军腹背受敌。战败之人,如何有脸见息夫人?我兵至郑国桔柣之门,也算是胜了。于是,趁夜色遁去。

齐桓公率军赶到,郑国的谍报:“楚幕有乌,乃止。”[2]

敌军已撤,齐桓公召集大家商量如何办,特别是楚军神速,军容强大,不能不使中原诸侯心有震撼。王子城父私下告诉齐桓公,管仲在他们出发前曾对他说:如果仗不打,从速回国;楚国眼下会有内乱,我们要利用楚国内乱给我们的时间去争取别的。齐桓公想想也对,侄女在晋,太子申生有危险,仲父料事如神,得赶快回去。

令尹子元攻郑无功而返,楚成王非常不满,念及是自己亲叔,强忍未发作。子元却肆无忌惮,亲自向息夫人报凯旋喜讯。息妫说:楚军得胜乃大事,理当告于太庙,让祖宗知晓,告诉一个未亡人有何用?

楚成王虽然年少,一向看子元不顺眼,知道他打母后的主意,一时拿这位重兵在握、党羽甚多的人没办法。时间稍长,子元见楚成王拿他没什么办法,竟然将自己搬进息夫人宫中,在其隔壁安床睡下。他哪里是睡觉,辗转反侧在床上寻思如何冲进息夫人房中,将其好好搂抱一番。

消息传开,三朝元老斗廉按捺不住,冲进宫里骂子元:这是王宫,你怎么能住这里?

子元暴怒:楚国是我家,我住自己家,关你什么事?我是令尹,你也敢管?竟令手下将斗廉关起来。

隔壁的息夫人感到事态危急,便叫人去找斗穀於菟(子文)。斗穀於菟得悉息夫人的话,连夜进宫觐见楚成王。楚成王授权于他解决子元。为了一次性成功,斗穀於菟带斗家的斗梧、斗御疆及斗御疆的儿子斗班,悄悄潜入子元住处。

是夜,子元搂着宫女睡觉,故意将声响弄大给息夫人听。有人悄悄进来竟没发现,当他发现有刺客,迅速起身应战。数个回合后,看清对方是斗班,他骂道:你这黄毛小子,敢对我下手?斗班接话说:正是。我奉成王之令捉拿你。斗班血气方刚,越战越勇,但一时拿不下。子元瞅机会开溜,不料斗梧、斗御疆赶来,趁子元分神之际,斗班一刀砍下其脑袋。

消息传开,管仲道:熊 太急,给我们留的时间太苛刻!

闻管仲此话,齐桓公问计道:楚国自武王即位后,屡屡进犯中原。熊除掉子元后,恐怕又要对中原用兵了。仲父,寡人想与楚一战,你以为可否?

非也!管仲说,楚国熊 还年轻,至少目前不会直接进攻中原。如果我们要讨伐它,面临两大危险,首先是北面山戎与我国邻近,一旦知道我们伐楚,山戎势必趁机侵犯我齐域,若不消除这个危险,伐楚必将两面受敌。楚国离我国很远,千里远征,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其中的关键是我们这么多年善待诸侯各国,他们是不是能心甘情愿地配合我们伐楚?依我看,眼下最要紧的是让濒临灭亡的国家迅速恢复正常,使动乱的国家尽快安定下来。到那时,各诸侯国才会愿意听从我们。熊 这么快就灭掉子元,不完全是息妫的原因。依我看,关键是子元挡了他治国用人的路。我听谍报,楚国边境都有重兵把守,这种情况下,若硬打,我们没多少便宜可占,只有等待时机。

齐桓公想想也对,便说:鄣国(今山东泰安东平境内)原是纪国的属国,纪国被先君襄公灭后,鄣国至今不肯服从我国,寡人想带兵征讨,你看怎样?

管仲劝说道:鄣国虽小,也是个诸侯国,公爵爵位。与我国同姓,也是太公的子孙。太公当年将齐国留封给嫡子,而将鄣国分封给庶子。到了太公之曾孙、齐侯姜伋之孙、姜隐之子姜虎时,被正式封于鄣国,史称鄣穆公。灭掉同姓是不义之举。我历来主张能不动兵的尽量不动兵。对于鄣国,我们可以在纪城附近操练阵法,让鄣国害怕;同时派些人贿赂鄣国宠臣,在鄣国制造动乱谣言。这么一来,鄣国必然会投降我国。

齐桓公担心地问:行吗?

当然行。管仲亲自指挥,他让王子城父与隰朋、甯戚等人带上那支联军,开拔到纪国附近。管仲带着陈完等人,整天对这支军队进行阵法操练,数万人喊的口号就是进攻鄣国!鄣国就在咫尺,阵阵响彻云霄的口号声让他们心惊胆战,时时感觉齐联军就要打进去,人心惶惶想着退路,思考如何逃难。渗透到鄣国境内的细作们,大肆散布齐侯率数国联军进攻的消息。同时,管仲派出的细作贿赂鄣国重臣,让他们在朝廷替齐侯说话,使鄣国上下都一致认为,只有投降才能有出路。就这样,军事恫吓与金钱贿赂构建的战略措施,迫使鄣国国君派出使者来到正操练的军中见齐桓公,商议投降事宜。

周惠王十三年(前664),齐桓公终于占有了鄣。

齐桓公很高兴,赞赏管仲说:仲父的谋划是万无一失的。

管仲谦虚地说:那是主公的英明。说着,听到外面有脚步声,便对齐桓公说:大概是燕国有难了。齐桓公不相信地问:仲父真的料事如神吗?

等来人到面前,果然是报告燕国被山戎入侵的事。

燕国使者求见齐桓公,告说山戎进犯。

这支山戎系生活在北方的少数民族,也称为北戎、夷戎。《史记·五帝本纪》曰:“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民于北蛮。”夏称“戎”,商称“奚”,周仍称“戎”。有国为令支(亦称离支)。其国西面是燕国,东南面为齐国、鲁国,令支界于三国之间,善骑马作战,以“射猎禽兽为生”。“随畜牧而转移”的山戎并不把国界当回事,常常因畜牧与生存需要,随意进犯中原国家。为躲避山戎的侵袭,燕国忍痛放弃了经营近三百年的琉璃河国都,迁徙到东南方的临易水附近的雄县、容城一带。善于造车、最早将青铜用于短剑扬威一时的山戎族,并不满足于现有的区域,常常越过燕、蓟,渡过黄河攻打齐国。史载,周平王五十一年(前720)春,戎主动请与鲁会盟,表示友好。“二年春,公会戎于潜,修惠公之好也。戎请盟。公辞。”[3]周桓王六年(前714),“北戎伐郑,郑伯御之,患戎师,曰:‘彼徒我车,惧其侵轶我也。’”[4]由此可见,山戎的军事、经济力量之强大,英勇善战,称雄中原北也是很自然的事。周桓王姬林十四年(前706),山戎侵犯齐国,齐僖公差点兵败山戎,多亏郑国派太子忽出兵救援,才将其打败。

今山戎趁齐与鄣发生摩擦,率万乘骑兵侵扰燕国,切断燕齐通道,迫使已经避其锋芒的燕国再作臣服。情急之中,燕庄公派千里马抄小路向齐国告急。齐桓公令内侍先带燕使到驿站休息。时值管仲小恙(感冒)卧床休息,齐桓公亲自上门,先私问:现燕遭山戎凌辱,可否救之?

管仲回说:“山戎有冬葱、戎菽,今伐之,故其物布天下。”[5]意思是说,山戎民族种植冬葱、戎菽,今去山戎那里掠夺回来,研究广泛种植,让全天下的人都会种植、食用。冬葱即大葱,戎菽是豌豆。其他豆类也称戎菽。

意思很明白。齐桓公心里有了底,立刻召集众臣动议救燕之策。齐桓公上朝途中遇到哀姜的生母、齐襄公诸儿的妾在中门挡住他,诉说家事。这种事,应该是在后宫说的,守殿值日官出于什么原因,将她放入朝议之地,偏偏他不能推辞这位嫂子!好不容易把哀姜母亲打发走,齐桓公这才朝殿上来,那脸上的表情仍然带着“愠怒”!

这满朝文武并不知道中门外的故事,揣摩主子的心情与表情是他们共有的专长。由于齐桓公沉着脸进殿,他的表情误导了走向,导致元老派代表首先反对出兵救燕。

齐桓公冷冷地问:寡人接位初年,你们与高傒天天嚷着出兵,今天怎么啦?

国氏出列陈述理由:齐国曾搞过数次诸侯会盟,燕国从未参加,我们没义务为这个国家劳师远征。其次,跨境远征从无先例,风险极大,胜数几无。

众臣一致支持国氏的意见。连陈完与隰朋都不赞成出兵。

经过吵吵嚷嚷半天的争论,这次朝议的结论是不出兵。

这下齐桓公心里没了底,他是想出兵的,依他以往的脾气,站起来慷慨激昂一番,武断决定出兵。然而,毕竟是四十八岁的人了,有些沉稳了。见大家都反对,心也沉下来,转而细细一想,大家的反对也许有道理,再说,管仲没来上朝,我何不再去他家中细究一番!

刚刚感冒发过烧的管仲,仍然不能下床迎接齐桓公,齐桓公并不在乎,嘴里喊着仲父,直奔床榻。齐桓公急急把朝议情况告诉管仲。管仲十分诧异,从来朝议没那么一致过!出现这种情况,不能小视。齐桓公问:仲父主张出兵?!管仲说:尊王攘夷的旗号打出了,能不去救援吗?天下怎么看我们。现在的天下,南方的楚狼,北方的戎族,西方的狄族,还有正崛起的秦虎,哪个都对中原的稳定构成威胁。作为盟主,就有责任、有能力保护中原各国的安定。山戎曾构成过对齐的威胁,是郑侯派太子忽救援才免其难。现在燕国有难,理当前往。打败山戎不仅是让燕国感激我们,更重要的是消除中原北方一大心腹之患,真正让诸侯看到我们“尊王攘夷”的作用。

齐桓公:那么如何救援呢?

管仲建议:先争取各国支援,组织联军出征,胜数骤增。

齐桓公立刻派特使飞马驰骋各国,希望各国能够提供兵力支援。没想到的是,无一国愿意随霸主齐桓公去冒此风险,不仅如此,还迅速召回了先前在齐国参加联军的部队。有诸侯甚至回话说,燕庄公与我们从不往来,他的死活我们凭什么要管?另有诸侯告诫齐桓公,戎族不好惹啊!什么山戎、北戎、夷戎,都是野蛮人,生活的地方地理环境凶险,加上剽悍,谁去谁赔上老命……

怎么办?再次朝议,管仲带病上朝慷慨陈词,力主出兵救燕。鲍叔牙、隰朋、宾胥无、东郭牙、甯戚、陈完等主要官员表示支持。国氏、高氏等反对派的态度顿时弱了。朝议通过出兵方案。管仲提出这次出兵与历次不同,这次带着高度的险情,兵员素质也要高!为此,管仲建议齐桓公在玄门外集兵誓盟,昭示天下齐国出兵的理由!

齐桓公问:要不要将讨伐北戎誓言送诸侯各国?

管仲摇头:不必!胜利回来再说吧。

此时的管仲,心里对伐戎的胜数并无把握。但是,平时齐国口口声声“尊王攘夷”,现在北戎侵犯燕国,迫使燕庄公逃难,这种情况下不去救,“尊王攘夷”不成了空话?燕国过去对中原诸侯不亲,那是他的错,但不能因为这一点就不施救。再说,这段时间,管仲观天象注意到燕国方向有乌云时时遮蔽,但很快退去,可见其中玄机蕴含。这玄机在哪儿?他决定抱着一线希望去救燕。只要“尊王攘夷”能够成功,哪怕丢掉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这些话,管仲一点也没有透露给小白。他决定代齐桓公出征。没想到齐桓公坚决要亲自率军出征。这么一来,管仲只能随主公出征,王子城父做前锋,隰朋、宾胥无、陈完等随行。国内就留鲍叔牙与甯戚主政,负责粮草供应。齐桓公说:仲父身体欠佳,还是留家里吧,让甯戚随我去。管仲把手一抬,义不容辞地道:此举非小,老夫今年六十六,远征的机会不多了。就按我说的去准备吧。

冬日的初阳,依然带着秋天的豪爽,太阳晒在人身上热烈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