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清醒的老子,浪漫的庄子:达观自如的人生智慧
5266300000011

第11章 得失——如何看待人生必要的丧失(2)

孙叔敖在险恶的仕途中始终保持不惊不惧,只因他心中淡定。在古人看来,有人之所以能做到宠辱不惊,其根本在于将安危放在自己身上来承担,以行仁义为人生追求,不趋利避害,不自以为是,以坦荡胸怀看人世浮沉。这样的人往往阅世已深,知生之艰难,为人不易,是明理者。明理者不在于一事一物的纠缠中,而在于包容宽厚,不以一己心胸衡量别人的喜恶,既然知道什么是宠什么是辱,自然处变不惊。一如古语所言,“需历一番风雨,方才洞悉大千”。但淡泊自然并非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显示了长远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在是异曲同工,更颇有魏晋人物的旷达风流。

从来圣贤皆寂寞,是真名士自风流。淡看昔日富贵,笑对人生沉浮,人才能活得潇洒惬意。

62岁的苏轼被贬到海南时,天空正下着绵绵细雨,斜风吹打在身上,透出一丝凄凉。虽然居陋室,食粗饭,但苏轼并不以为苦,倒是经常和当地士绅百姓共叙桑麻乐事。他也不以文豪自居,入乡随俗,身披当地衣冠,走街串巷,享受难得的清闲。

一次,苏轼来到一座山头,惹来一个黎山樵夫的善意笑声。虽然语言不通,但樵夫看得出,他是一个身居山林的贵人,出于对他的好感,慷慨地送了一匹布,好让他抵御寒冷的海风。

他和周围的邻居关系也非常融洽,左邻右舍常送饭食给他。当他向人们说起往事的时候,脸上总是乐呵呵的,并没有伤感怅然之色,笑称“昔日富贵,一场春梦”。

而事实上,苏轼在海南的谪居生活是十分困顿的。岭南天气湿热,地气蒸溽,而海南为甚,这对于年老的苏轼无疑是难以适应的。但是苏轼去世前自题画像却将贬官黄州、惠州、儋州看成是自己的平生功业。苏轼对苦难并非无动于衷、麻木不仁,对政敌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积极的人生姿态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从而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蕴涵着坚定、乐观的精神。

这就是为什么林语堂把苏轼称作“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被贬到杭州,苏轼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被贬到黄州,苏轼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被贬到惠州,苏轼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被贬到儋州,苏轼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或许,这一首《定风波》最能表现苏轼这种宠辱不惊的态度: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林语堂称苏轼为“无可救药的乐天派”,苏轼的观乐不就是来自他的宠辱不惊吗?《菜根谭》里说:“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为人的境界自当如此,视得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挂于心;视得失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不心惊。毕竟,除了得失宠辱,人生还有许多值得在意的东西。

无私之心,成全私心之利

老子说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天地自然而生,不为万物,不为人。天地的“不自生”,正是天地极其自私的道理。在这里,老子所要表现的是天地的“极私”,同时也是天地的“至公”。

从万物个体的小生命来看,死亡仿佛极为不幸;但从天地长生的本位来说,生生死死只是万物表层的变相。万物与天地本来便是一个同体的生命,万物的生死只是表层现象的两头,天地能生能死的功能,并没有随生死的变相而消灭,它本来就是一个整体的大我,无形无相,生而不生,真若永恒似的存在着。

依据这种观点,“公而忘私,故能成其私”便成为千古颠扑不破的无上法则。

东汉时期,有一个名叫甄宇的在朝官吏,时任太学博士。他为人忠厚,遇事谦让,人缘极好。有一年临近除夕,皇上赐给群臣每人一只外番进贡的活羊。

具体分配时,负责人为难了:因为这批羊有大有小,肥瘦不均,难以分配。大臣们纷纷献策:

有人主张抓阄分羊,好坏全凭运气。

有人主张把羊通通杀掉,肥瘦搭配,人均一份。

……

朝堂上像炸开了锅,大家七嘴八舌争论不休。这时,甄宇说话了:“分只羊有这么费劲吗?我看大伙儿随便牵一只羊走算了。”说完,他率先牵了最瘦小的一只羊回家过年。

众大臣纷纷效仿,羊很快分发完毕,众人皆大欢喜。

此事传到光武帝耳中,甄宇得了“瘦羊博士”的美誉,称颂朝野。不久,在群臣推举下,他又被朝廷提拔为太学博士院院长。

甄宇牵走小羊,这是一种无私之心,但是,他因此得到了群臣的拥戴、皇上的器重。可见,无私之心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由大私到大公,或由大公到大私,都是“道”。但是,由大私起步,路就在脚下,是从下往上走,普通人容易看见,也容易实行;由大公起步,路在虚空中,是从无往有走,需要很高的悟性才看得见,只有深具智慧者才能深明其理,并依道而行。

许多大公无私之人表面上看似因为无私而失去了许多,殊不知,他们得到的却更为丰裕。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如果不将自己局限在狭小自私的位置,获得的将会更多。

在人生的大道上,总会遇到许多公与私之间的艰难抉择,选择大公无私,不仅救了别人,有时更是自我的救赎。

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连长忽然发现一架敌机向阵地俯冲下来。依照常理,发现敌机俯冲时,要毫不犹豫地卧倒。可连长并没有立刻卧倒,他发现离他四五米远处有一个小战士还站在那里。他顾不上多想,一个鱼跃飞身将小战士紧紧地压在了身下。此时一声巨响,飞溅起来的泥土落在他们的身上。连长拍拍身上的尘土,回头一看,顿时惊呆了:刚才自己所处的那个位置被炸成了一个大坑。

忘记自己的安危去保护小战士,反而保住了自己,这位连长正是选择大公而成全私心之利的最好说明。

至公便是至私。好比两个结伴登山的人,突然遇到寒冷的天气,加上饥饿疲惫,其中一人不支倒地。另外一个虽然也累得难以支持,但是为了救自己的朋友,他拼尽全力把朋友背下了山。但也正因为他背负一个人,使自己充分运动,才免于被冻死。如果助人者当时没有救人之心,只顾一己私利,最终二人都可能难逃冻死的厄运,细想,正是大公无私的举动拯救了自己。

人们如果能够效法天地的法则立身处世,去掉自我人为的自私,把自己假象的身心摆在最后,把自我人为的身心看成是外物,便是真正摒却了私心。只要奋不顾身,为义所当为的需要而努力去做,那么,虽然看似把自身的利益置于最后,其实恰好是一路领先,光耀千古;看来虽然是外忘此身而不顾自己,其实是做出了一个身存天下的最好安排。这也就是道家所倡导的“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的做人道理。

想得到的越多,失去的越多

孙子和祖父进林子里去捕野鸡。祖父教孙子用一种捕猎机,它像一个箱子,用木棍支起,木棍上系着的绳子一直接到他们隐蔽的灌木丛中。野鸡受撒下的玉米粒的诱惑,一路啄食,就会进入箱子,只要一拉绳子就大功告成了。

祖孙俩支好箱子藏起不久,就有一群野鸡飞来,共有九只。大概是饿久了的缘故,不一会儿就有六只野鸡走进箱子。孙子正要拉绳子,可转念一想,那三只一会儿也会进去的,再等等吧。等了一会儿,那三只非但没进去,反而走出来三只。

孙子后悔了,对自己说,哪怕再有一只走进去就拉绳子。接着,又有两只走了出来。如果这时拉绳,还能套住一只,但孙子对失去的好运不甘心,心想着还会有野鸡回去的,所以迟迟没有拉绳。

结果连最后那一只也走了出来,孙子最后一只野鸡也没有捕到。

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讲的便是要我们知足,不必贪求太多的身外物。孙子最终没有捕到一只野鸡,就在于他的贪求。

人生追求的东西总是层出不穷,当我们停下脚步回头看时,会发现,若能守住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便已足够富有。黄美廉用她的亲身经历为我们阐释了人生的富足。

黄美廉自小就得了脑性麻痹,病魔夺去了她肢体的平衡,也夺走了她发声讲话的能力。从小她就活在肢体不便及众多异样的眼光中,她的成长充满了艰辛。

然而,这位坚强的女孩没有让这些外在的痛苦击败她内在奋斗的精神,她昂然面对。经过努力,她获得加州大学艺术博士学位,她用手当画笔,以色彩告诉人“寰宇之力与美”,并且“活出生命的色彩”。

“请问黄博士,”在一次讲座上,一个学生问她,“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你怎么看你自己?你没有怨恨吗?”

“我怎么看自己?”美廉用粉笔在黑板上重重地写下这几个字。她写字时用力极猛,大有力透纸背的气势。写完这个问题,她停下笔来,歪着头,回头看着发问的同学,然后嫣然一笑,继续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写起来:

我好可爱!

我的腿很长很美!

爸爸妈妈这么爱我!

上帝这么爱我!

我会画画!我会写稿!

我有只可爱的猫!

还有……

台下所有的人都沉默了,面对众人的沉默,她在黑板上写出了她的结论:“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掌声响起。这一刻,有一种永远也不会被击败的傲然,写在她的脸上。

的确,人生短暂几十年,赤条条来,又赤条条去,何必物欲太强,贪求身外之物?“身外物,不奢恋”是思悟后的清醒,它不但是超越世俗的大智大勇,也是放眼未来的豁达襟怀。谁能做到这一点,谁就会遇事想得开,放得下,活得轻松,过得自在。

其实人生是贫穷还是富有,是黑白还是彩色,都在于我们自己。如果能接受自己所有的缺憾,接受这份不完整的生命赐予,那么自然能更快乐地活着。一个人若总看他人的优越面和自己的缺失,心中的怨恨就会与日俱增。接受自己,接受现实,相信自己已富有,已完美,生命将无憾。

正如《老子》中所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