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希利尔讲艺术史
5290200000018

第18章 建筑篇(7)

再后来,著名的建筑师贝尔尼尼也参与了大教堂的建设,他在教堂的正面增添了两排柱廊,柱廊恰好在教堂前面的空地的边缘,像两排威武的士兵守卫着这片环形空地。就这样,圣彼得大教堂终于竣工。

虽然圣彼得大教堂努力维持着它的巨人身姿,但因为缺少适当的参照物,这座教堂的宏伟壮观反而并不明显。就连贝尔尼尼增添的漂亮廊柱也没能衬托出教堂的雄伟,因为那些廊柱本身就非常高大,矗立在教堂之前并不能起到强烈的对比效果。不过,如果一个人站在圣彼得大教堂之前,它的壮观就会立刻凸现出来,要知道,仅仅是这座建筑的窗户的高度,就是一个成年男子身高的四倍!

除了圣彼得大教堂外,在意大利还有很多各具特色的文艺复兴式建筑。后来,这种建筑风格渐渐从意大利扩散到世界各地,并相继融入了不同地域建筑的特色元素。

文艺复兴式建筑像一朵蒲公英,随着文艺复兴之风的兴起,飘散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扎根发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涂鸦墙】圣彼得大教堂的三件“镇宅之宝”

圣彼得教堂内有多件雕刻艺术精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三件可以并列为圣彼得大教堂的“镇宅之宝”。

第一件是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作品。他雕刻的是圣母怀抱着死去的儿子的情景,母亲眼神中流露出悲痛和凄婉,但又表现出了对上帝意旨的顺从感,这幅伟大的作品是米开朗琪罗24 岁时完成的;

第二件是贝尔尼尼设计的青铜圣彼得宝座。椅背上有两个小天使,分别拿着开启天国的钥匙和教皇三重冠,宝座镀金,还有很多象牙装饰,十分贵重;

第三件是贝尔尼尼雕制的青铜华盖。它有5层楼高,由4根螺旋形铜柱支撑,半圆形栏杆上永远点燃着99盏长明灯,华盖下方的祭坛只有教皇才能使用。

第十九回 典雅英伦范

你有没有过被关在博物馆或者图书馆里的糟糕经历?

我认识的一个英国小男孩,就曾经在博物馆里度过了难熬的一夜。那天,他去博物馆看画展,走得很累于是就随便找了个沙发想休息一下,就像你猜到的那样,他居然就这样睡着了!

那座博物馆非常大,傍晚闭馆时,工作人员一时疏忽没有发现蜷缩在沙发上的男孩,关灯、锁门一气呵成,剩下了那个倒霉的正在呼呼大睡的孩子。

当男孩醒来时,四周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他吓得惊慌失措,摸索着冲到门口拼命捶打大门,“咣咣咣”的响声让寂静的博物馆显得更加恐怖。他敲了半天,没有任何人理会,他只能在黑暗中蜷着身子,哆嗦着等待黎明的到来。

就是这个男孩告诉我,住在博物馆里是一件多么难受的事情,他一边说一边皱起了眉头,好像努力想摆脱那种糟糕的感觉。

人文气息浓郁的英国有许多美术馆和博物馆,可能有不少人都有过和这个男孩一样的遭遇,并在第二天早上揉着僵硬的身体抱怨:这些华丽的建筑住起来可一点儿也不舒服!

事实上,大多数保存完好的古建筑都不适合居住。比如帕特农神庙、圣索菲亚大教堂、比萨斜塔或理姆斯大教堂,虽然金碧辉煌、宏伟壮观,但有几个人愿意把家安在这样的地方呢?这些建筑又大又空旷,即便有大批仆从服侍,也不会让人感觉到温馨和舒适。但是,在建筑史里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偏偏都是这些不宜居住的建筑,人们的居所为何没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呢?

其实,古老的住房没能保留下来的原因和建筑材料有关。以前人们修建住房时,多采用木质结构。于是,一部分旧房子随着时间的流逝腐朽坍塌,另一部分则毁于战争、天灾等各种灾难中,还有一些则由于建筑用地的紧张而被拆掉了。人们修建住房时,根本没想过让这些居所像神庙或教堂一样有流传后世的价值,因而从建设初期到后期保存,大多顺其自然,不会去刻意保护。

不过,论及建筑的趣味性,普通住房要比那些英国哥特式大教堂等各种有名的公共建筑更加有趣。在接下来的介绍中,相信你能体会到英国普通住房拥有的那种朴素的美。

英国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一直在改变,后期建筑与早期的全然不同。到了伊丽莎白一世时期,所谓的哥特式建筑早已不具备任何哥特式的标志。人们把这种后期的英国哥特式建筑风格命名为“都铎式”。

当时,整个英国都在都铎家族的统治之下。在英国所有建筑中,都铎式建筑最具英国特色,其风格介于哥特式与文艺复兴式建筑之间,又区别于这两者,被打上了英国人特有的生活烙印。

中世纪英国的建筑家们沉迷于修建各种各样的古堡。到了都铎王朝时期,庄园取代古堡,成为建筑家们的新宠儿,也成为主流建筑。建于这一时期的庄园,有一些被完整保存了下来,让后人有机会置身其中感受几百年前英国人的生活环境。

这些庄园很有特色,墙面不是光滑完整的,有高大的凸窗,这些窗子都是平顶的,虽然大部分也像哥特式窗户一样有美丽的窗饰,但又像前面提到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一样整齐地横向排列着。庄园主体建筑的窗户和烟囱不是无用的装饰品,而是源于生活的需要。但是为了外表美观,烟囱通常被修建成圆柱形或螺旋形。

都铎式的房屋外表十分朴素,看起来却温馨舒适,极好地体现了英国人内敛的性格。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很好地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看起来浑然天成。这归结于它的修建材料大多能在邻近的地区找到,像石块、砖块或者木头和石灰的混合物都是搭建房屋的必备材料。

推开朴实的房门,你就会看到房屋内精致的装潢,特别的设计,那些细腻而不繁琐,舒适而不奢侈的细节,能让你感受到在这里生活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都铎式房屋的内部才是设计的重点,不像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式建筑只追求华丽的外观,内部装潢却非常简陋。

都铎式建筑的大体结构相同,一般来说一层都是大厅,用来接待客人;第二层是一条长廊或一个能贯穿整幢建筑的大厅,长廊会将二层所有的房间连在一起,长廊的墙壁上,像电视剧中的庄园一样悬挂着家庭成员的画像。

如果我必须在英国住上一段时间,我一定会选择住在温馨而美丽的庄园里,而拒绝踏入教堂、博物馆、美术馆那华丽而冰冷的大门。你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涂鸦墙】——都铎王朝时期的“斑马房”

在都铎王朝时期,有一种“半木式架构建筑”也十分有名,而且难得地保留到了现在,比如今天英国街头的一些特别的旅店或酒馆都属于这种建筑风格。这样的房屋一般面积不大,建在街边。房屋的一层是砖块堆砌而成,二层或者更高的楼层都是用橡木做框架,里面填充砖块和石灰而成。从外面看上去,黑白相间的墙壁十分显眼,很多人称这种房屋为“斑马房”。

在英国,有两座这样的半木结构房屋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来参观。其一是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出生的房子,另一间则是莎士比亚的妻子安妮?哈瑟维的房子。

第二十回 法国塞纳河畔的名胜

建筑工地上常用的石棉布是一种特殊的防火材料,它还有一个好玩的外号,叫做“四足鱼皮”。四足鱼生活于16世纪,形似蜥蜴,皮肤像一件特制的防火服,不怕火烧。鉴于它的特异功能,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将其看做自己的标志。凡是在弗朗西斯一世统治时期修建的建筑,大多贴着或刻有一个四足鱼的图案标示和大写的国王名字首字母“F”。

弗朗西斯一世统治时期,法国国力强盛,富有的帝王常常一掷千金,购买最好的画作、金饰、雕刻,并雇佣最优秀的建筑师大兴土木。当时为他工作的金匠、画家和雕刻家多是意大利人,但大型建筑基本都是由本国的建筑师完成。法国的建筑在这一时期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同意大利的建筑一样,法国的建筑大多数也是文艺复兴式建筑。不过法国的建筑外表上更多保留了哥特式的特点,建筑的外部线条垂直于地面,像一柄剑一样直上直下,不像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式建筑则完全背离了哥特式风格,采用了大量平行于地面的线条。

之所以会形成差异如此之大的建筑风格,主要是因为两国对建筑风格的吸收和改进力度不同:法国建筑的土壤是哥特建筑风格,它滋生于此,即使后来不断做着细微的调整,骨子里还是带着天生的哥特式风韵;而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则是对传统风格的大刀阔斧式的改革,像一阵狂风卷走残云,只剩一片明净的天空供人肆意挥洒才华。

文艺复兴式的宫殿和城堡在法国建筑界享有盛名。城堡集中分布在卢瓦尔河两岸,灵动的河水、威严的城堡,一动一静,一柔一刚,一曲一直,相互对比映衬下,真让这“城堡之乡”又多了几分灵气和风情。

不得不提的是布卢瓦城堡,它到现在还完好的保存着,像一本立体的建筑日记,记录着法国建筑风格的转变。

布卢瓦城堡的一部分建于文艺复兴之前,被打上了哥特式风格的烙印。

到了弗拉西斯一世统治时期,文艺复兴之风吹至法国,城堡余下的部分呈现出文艺复兴式风格,这部分建筑又有“弗朗西斯一世之翼”的美称。最具特色的是由大理石和石块建成的旋转楼梯,台阶上刻着显眼的四足鱼图案和大写“F”。这部分建筑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产物,但也有哥特式建筑的痕迹,比如屋顶和梯台上突出的滴水嘴。

弗朗西斯一世对城市生活感到厌倦时,布卢瓦城堡就是他钟爱的消遣休憩之所,不过,如果要他给自己最爱的建筑排一下名次,榜首一定是无数人向往的枫丹白露宫。这座宫殿因其美丽的花园、秀丽的自然风光和色彩多样的内部装饰闻名。

在法国的众多著名宫殿中,枫丹白露宫并不是最有名、最出色的一座。对于现代人而言,更熟悉的是巴黎的卢浮宫,这座昔日的皇室宫殿,如今已经成为闻名遐迩的博物馆。皇室的高贵典雅,加上深沉的历史和文化内蕴,使这座数百岁的宫殿被时光酿成了一瓶香气浓郁的美酒。

卢浮宫始建于13世纪初,直到19世纪才全部完工,它的修建过程像一根细长的金丝线,贯穿了整个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上融合了法国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的早中晚期。所以,在法国建筑史上,这是一座不能不提而且最具代表性的建筑。

由于卢浮宫并不是一次性建成的,整座宫殿过于庞大,没有一张照片能够完整地展现它全部的魅力。如果你有机会去法国旅行,一定要去趟巴黎,到了巴黎,一定要去卢浮宫。大概只有亲眼目睹到它的风采,才能领略到那种多样建筑风格交织而成的混合而不杂糅、丰富但不繁缀的美。

在所有参与修建这座宫殿的著名建筑师中,有两个人必须要提:一位是皮埃尔·来斯科,他是弗朗西斯一世的御用建筑师;另一位是克劳德·佩劳,他设计了卢浮宫东面那长排的科林斯对柱,更有趣的事,这位为卢浮宫设计做出卓越贡献的佩劳本身的职业却是御医!这让人不由得联想,石柱上精美的花纹是不是佩劳用锋利的手术刀雕刻出来的呢?

法国历任国王中,除了弗朗西斯一世大兴土木,建造了许多城堡宫殿以外,路易十四的奢侈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路易十四一生中挥霍重金打造了凡尔赛宫,这座美轮美奂的宫殿被历代法国国王精心维护并扩建,因此变得越来越富丽堂皇。这座建筑的特殊历史意义还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停战协议就是在这里签署的。

提到凡尔赛宫,就不能不提它的宫苑。这座比凡尔赛宫小得多的建筑叫小特里阿农园,是由法国国王路易十五修建的,也是在法国革命中被斩首的玛丽·安托瓦内托王后最喜欢的居所之一。

大革命后,法国兴建了许多闻名于世的建筑。其中有被法国人奉为“神圣之地”的荣军院。拿破仑的陵墓在这座建筑下面,建筑内部有象征拿破仑标志的大写的“N”。

另外一处有名的法国建筑是万神殿。万神殿既是教堂,又是纪念巴黎守护神圣热内维耶芙的神社,里面有记录圣热内维耶芙生平事迹的精美壁画。法国的万神殿和希腊的众神庙有些相像,不过万神殿的拱顶更小,而且拱顶底部有一圈细长的圆柱。

法国的知名建筑还有许多,有我们熟悉的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玛德琳教堂,还有很多我们叫不上名字的建筑。为了不让你被这些拗口的名字搞晕,我就暂时先讲到这里。如果你仍然感到好奇,不妨到法国旅游一次,或者拿起任何一本建筑学方面的书籍、画册,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因为这些建筑实在太有名了,任何一个对建筑有所研究的人都不会遗忘它们的名字。

【涂鸦墙】——互不相遇的楼梯

说到有趣的楼梯,在法国香波尔城堡最高的塔楼里,就有一座神奇的“互不相遇的楼梯”。一个人从上向下走,另一个人从下向上,这两个人绝对不会在楼梯上相遇。这是因为楼梯是由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座楼梯向上螺旋而成。这种奇妙的建造方法后来被众多建筑师借鉴,连美国自由女神像内部的铁梯也是依照这种方式修建的。

第二十一回 挣脱束缚的巴洛克风

你是不是厌倦了每天的早餐都是牛奶和土司面包?你是不是厌倦了每晚10点之前必须上床睡觉的规定?你是不是厌倦了老师上课之前总是一再强调马上又要考试……一成不变的东西总是会激发人们的反感,就像一直养猫的人格外喜欢邻居家的狗,就像吃惯山珍海味的人会对着别人餐桌上的家常菜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