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鸦墙】——美国总统设计的建筑
众所周知,起草《独立宣言》的托马斯?杰斐逊是一位伟大的美国总统,不过鲜少有人知道他还是当时杰出的建筑师之一。他是古罗马建筑理念的忠实拥护者,设计并建造了很多古罗马风格的建筑,其中最有名的是他的庄园蒙蒂赛洛以及弗吉尼亚大学。
由杰斐逊设计的建筑已经不能归为殖民式,因为当时美国已经独立,这样的建筑风格更适合叫做早期共和国风格。就拿弗吉尼亚大学来说,杰斐逊在设计的时候很巧妙的在校园正中留出了空旷的方形草地,草地四周则是有白色圆柱衬着的暗红色砖房,看起来十分迷人。
第二十四回 诞生于荒地的美国首都
经过了漫长革命的美国终于宣布独立,这本是一件欢天喜地的好事,但是当国会在纽约召开第一次集体会议时,为了建都选址问题,南北两方议员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这种情况不难理解,连孩子们都经常抱怨为什么学校没有建在自家对面。北方议员希望把首都建在纽约,南方议员却认为费城是最合适的建都地址,双方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最终,他们不得不互相妥协,决定把首都建在南北方的天然分界线——波托马克河畔。那是一片灌木丛生之地,只有一些散落的村舍,谁能想到繁华的美国首都华盛顿就是在这里诞生的呢?
为了把这片荒芜之地打扮得漂亮一些,美国人从法国聘请了一位优秀的“城市化妆师”——皮埃尔·查尔斯·郎方。
最初依照图纸建设而成的根本不算是一座城市,仅仅是由泥土“街”连通的几幢房子。直到国会大厦、总统府等建筑陆续被修建完工,这座城市才初具规模。
为了修建国会大厦,美国举办了大型的设计竞赛。威廉·所顿爵士的设计方案得到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和托马斯·杰斐逊的一致认可。
在国会大厦建立的同年,总统府也投入了建设之中。
在1812年爆发的英美战争中,英国士兵在华盛顿纵火烧毁了国会大厦和总统府(现称白宫)。我们现在看到的国会大厦和白宫都是经过重建或修缮后的建筑。
重建国会大厦时,人们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增加了今天被称之为“参议院之翼”和“众议院之翼”两部分,也扩建了国会大厦正中央上方的地平拱顶。重建和扩建过程持续了很多年,甚至在美国内战期间,林肯总统也没有放弃这项工程。因为在林肯看来,国会大楼圆顶的修建工作能给北方的人民很大鼓舞。
重建国会大厦圆拱顶时,工匠们使用了新式的建筑材料——铁。有常识的孩子都知道铁遇水容易生锈,并且没有人能阻止雨水的降落。为了保护国会大厦的圆顶不受雨水侵蚀,人们给它涂上了油漆。全部粉刷工作大概使用了80吨油漆!工程难度不容小觑,圆拱顶的宏伟程度也不难想象。
新建的国会大厦里有一个展厅,专门用来放置美国各州送来的著名人物雕像,每个州有两个展位。
在这个展厅的地板上,有一个标着金属星形的特殊位置,不管是谁,只要站在那里轻轻地说一句话,整个房间的任何位置都能听到。或许有的孩子脑海中已经上演了一场精彩的谍战大戏,但我不得不告诉你,这个位置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窃听装置,只是约翰·昆西·亚当斯总统卸任后当选国会成员时摆放书桌的地方。可能是房间格局以及角度原因,从这个位置发出的声波会由墙壁反射到房间的另一边,一个人在这儿细声细语说的悄悄话都可能传遍整个房间。
除此之外,国会大厦里还有一条地下铁路。这条铁路连通国会大厦主楼,并通向国会图书馆、参议院办公楼和众议院办公楼。地下火车用电力驱动,可以帮国会成员节省在这相距遥远的三个地方来回奔波的时间。
国会大厦不仅是世界上最庄严堂皇的政府大楼,也是一栋值得美国人民骄傲的建筑。在整个建筑界来说,这座大厦的设计实在是太过完美,致使美国各州修建州议会大厦时竞相模仿。
除了国会大厦,华盛顿还有许多雄伟的建筑。
林肯纪念堂完美地把希腊传统风格和美国人的创新精神融为一体。在建筑的圆柱和细节部分沿用了古希腊建筑规则,又没有刻板地全套照搬,而是在一些地方做了适当的调整和创新,例如省去了圆柱上的三角楣饰。
华盛顿的联合车站是一座古罗马风格的建筑,又融入了现代建筑的元素。
直到现在,华盛顿城的新建筑也是依照当初皮埃尔·郎方的设计图修建的。这座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是世界上唯一一座还是荒地时就被定为首都的城市。
【涂鸦墙】——白宫的得名
美国总统府又可以称为“总统大厦”、“总统之宫”,初建时是一座灰色的沙石建筑,1800年开始称为美国总统在任期内办公并和家人居住的地方。1812年,第二次美英战争爆发,华盛顿的许多建筑毁于的英国士兵点燃的一把大火中,总统府只剩下了一具空壳和烧焦的外墙。
战争结束之后,美国人开始重修总统府。门罗总统下令在漆黑的外墙上涂上白漆,以掩饰被焚烧过的痕迹,后来,整栋官邸都被涂成了白色,并因此得名“白宫”。1901年,罗斯福总统正式把它命名为“白宫”,后来成为美国政府的代名词。
第二十五回 架在大地上的彩虹——桥梁
有一首诗歌名为《奋勇护桥的贺雷修斯》,讲了一个罗马英雄和他的伙伴奋不顾身阻止敌人切断大桥从而拯救了一座城市的故事。这首诗中的重要道具是当时罗马唯一一座桥梁,这座桥梁是木质结构的,用斧头就能砍断。据说贺雷修斯和伙伴们保住桥梁并保住整座城市后,教士们筹资修建了一座新桥,其中教皇是最主要的负责人。
如果把建筑史看做一个大舞台,除了作为主角的教堂、住宅等房屋以外,桥梁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配角。设想一下,如果没有桥梁把以水为界的不同地域连接到一起,很多人必须乘船出行,既不方便也不安全。桥梁像是架在陆地上的虹,把不同的人、不同的风景串联在一起,串出了一个七彩的世界。
现在,就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建筑界里非常重要的桥梁一一登场吧。
最先出现在人们生活里的是独木桥,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桥梁。修建独木桥大概是最容易的建筑工程了,只要把一根足够长足够宽足够结实的木头放在小溪或河流两端就可以宣布竣工了。其实,后来出现的浮桥也是独木桥的一种,只不过木头是架在船上而已。早在波斯帝国的泽克西斯一世大帝入侵希腊时,也就是公元前480年,人们就修建过一座横跨达达尼尔海峡的浮桥。
第二种是拱桥,在中国十分常见。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拱桥是赵州桥,这座石拱桥已经存在了1300多年,依然屹立不倒,足以证明拱桥的牢固性。
第三种是吊桥,也可以称为悬索桥。简单的吊桥就像悬在两棵树之间的藤蔓。
第四种是悬臂桥,简单来说就是一端固定的独木桥。它的原理十分简单,以一个木板为例,悬臂桥就是你手持着木板的一端,让木板的另一端贴着旁边的桌子,但是木板却并不放在桌面上。一般悬臂桥每段都在中间支撑而非在桥面的两端,桥面的每段由河里面同样的结构支撑着,使它保持平衡,各段相接的地方,有一个短短的墩距。
第五种是桁架桥。这种桥的外部有一个桁架,将桥梁各部分固定在一起。桁架既可以固定在桥面上,也可以在桥面下。
世界上所有的桥梁大概都可以归入这五种,当你到处旅行时,不妨辨别一下你眼前的桥梁属于哪种。
我们之前已经介绍过很多能够修建完美教堂和宫殿的卓越建筑家,如果让他们去修建桥梁,并非人人都能做得很完美。
希腊的建筑家们创造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建筑,却很少造桥。这一点和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关。希腊的河流一般都比较窄,不用架桥就能走过去。罗马人不仅善于修建建筑,也是架建桥梁的好手,不仅在意大利,在西班牙、法国、英国等地都能看见罗马人修建的桥梁,有很多桥梁至今仍在使用中,把河流两岸的人牵在了一起。
这些存留下来的大部分是石桥,罗马人建造石桥的工艺十分精湛,石块和石块的契合处就像骨头嵌着骨头,一点缝隙也没有,甚至不需要用灰泥来填补。
不过罗马人修建桥梁的最初目的并不是方便行人,而是为了引水。在古希腊,人们要是想洗澡,可以随时去河、水井处打水,或者干脆泡在小溪里。但罗马没有那么丰富的水源,为了能舒舒服服的洗澡,罗马人开动智慧,决定将水通过长长的高架渠从几公里外的山间小溪引入城区内。
在引水的过程中,高架渠穿过山谷时是直接腾空架过去的。在法国尼姆附近的加尔河上仍然保留着当年古罗马人搭建的高架渠,这就是有名的加尔桥。修建高架渠的过程中,罗马人累积了大量的修桥经验,并逐渐成为了世界上有名的架桥能手。
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桥梁建筑业也像傍晚的夕阳,渐渐衰败。直到12世纪,欧洲各国基督教教士才开始陆续修建桥梁。他们甚至组建了一个名为“桥梁兄弟社”的社团,修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大桥。最初,为了阻挡强盗和士兵冲过桥打劫行人,他们修建的桥中间部分都非常狭窄,一次只能容一个马夫通过。
中世纪时期最著名的桥梁是横跨泰晤士河的伦敦大桥,早期这是一座木桥,由于桥墩不够牢固,时常需要修缮。于是人们重新设计并修建了新的伦敦大桥。到了中世纪之后的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又修建了包括威尼斯的叹息桥、佛罗伦萨的老桥、巴黎“新桥”在内的一系列著名桥梁,其中大多数都是石桥。
现代的桥梁建筑开始于1830年。最初人们修建了许多铁桥,随着材料革新渐渐演变成钢桥,后来钢筋混凝土又成为最主流的桥梁材料,这种演变使桥梁越来越结实,越来越美观。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桥多为拱桥,而铁桥和钢桥通常都是桁梁式桥。
世界上多数桥梁都很漂亮,只是风格不同:有的像浮在静溪上的一弯弧月,婉转温柔;有的是倚在长河上的一个驼峰,从正中隆起,有蓄势待发之美;有的是横卧大江的一条巨龙,于惊涛骇浪中镇定自若。
只要你愿意去发现,去了解,就能感悟到别样的精彩,甚至还能发掘一些有趣的故事。比如,在英国的巴恩斯特珀尔有一座拱洞大小不一的桥,被称为“世界上最丑的桥梁之一”,不过,如果你了解了这些拱洞的大小不是源自建筑师的设计,而是根据每个市民捐赠资金的多少来决定的,会不会觉得这是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呢?
【涂鸦墙】——威尼斯的叹息桥
威尼斯叹息桥建于1603年,在威尼斯总督府的侧面,是一座石料制成的密封的巴洛克风格拱桥。桥梁两侧通常都是护栏或扶手,但叹息桥两侧有墙壁,墙上有顶,被完全密封了起来,只有侧面石壁上有两个小小的窗户,从侧面看上去就像一节没有门的火车车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