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汉朝这些人②(后刘邦时代)
5476500000020

第20章 才子贾谊的起落(2)

刘恒当然知道他们不好受,也知道怎么样才能让他们好受,那就是把皇帝的宝座让给他们呗。人家首先发难,出生入死地诛杀吕氏,还不就是为了这个刘氏的江山,如今虽然你刘恒也姓刘,可哪有自己亲哥哥来得好呢?于是,双方就这么不爽着,各自心里打着小算盘。

好了,下面我们还是来看看汉朝列侯的分封惯例吧。原来那些诸侯王的子弟和外戚,如果被封为列侯,封地都安排在诸侯王的国境里面,一般是很少会从汉朝疆域内再划出一个县来加封,这点汉朝想得很周到,赏也赏了,封也封了,自己一点儿都不吃亏。譬如齐王刘肥的儿子朱虚侯刘章,他的封地朱虚县就在琅邪郡境内,汉初是齐国的地盘。但文帝刘恒这次封淮南王舅赵兼,却把他封到了淮南国外,显然是为了防止赵兼成为淮南王的羽翼。

这样来说吧,君主幼小之时都由母亲抚育,母亲一般都比较信任娘家人,因此君主当然也是比较信任外婆家那一帮人马了,年富力强的舅舅当仁不让被视为依靠,所以,历代帝王对外戚专权都是花了心思进行防备的。更何况咱汉朝刚刚经历了吕氏外戚专权的祸乱,齐王和淮南王当日落选皇帝,就是因为他们的外婆家名声不佳。如今,对他们的外家的防范,刘恒是很重视的。

淮南王这人还比较老实,但是有赵兼在他身边,时不时给他出个谋划个策,惹个是非,文帝就不放心了。

至于齐王的舅舅驷钧就不用多说了。此人一向品行不好,被众人视为恶人,刘恒自然更是要警惕了,靖郭表面上是属于齐国的济北郡,但在第二年,刘恒就把济北郡割给了刘兴居,封刘兴居为济北王,实际上也是不在齐国境内了。

大家散开点,免得一呼百应,就把个皇帝给反了,而被别人反下去的皇帝,除了死路是没有其他的路可以走的,所以刘恒很小心。

谁动了我们的奶酪

小心的人也有失败的时候,问题是,触犯了某人或者某些人或者某些利益集团的利益。刘恒就是这样,他的这次举措在长安列侯们的强烈抵制下遭到了失败。

贾谊一个没有背景,没有战功的人,想动动嘴皮子就帮皇帝夺我们的奶酪,这也太天真了点吧!

事情一闹腾开,让住在都城的列侯们都回到地方去,大家都不干啦。基本结果是这样的,谁也不愿回到自己的封地去,大家想想,首都的户口多么难搞到呀,谁都想保留着京城的户口。毕竟人家列侯们可都是开国元勋,呆在中央多方便呀,基础设施完备,有什么意见了跑到皇宫里去闹腾闹腾,顺便得到个最新变动消息,还可以享受首都商场各式各样的奢侈品。

要是回到地方上,就算带着大车的金银珠宝,有的是银两,只怕也买不到自己信赖的知名品牌了。况且有些功臣的封地还在遥远的南方,汉朝时候的南方是蛮夷之地,即便是江浙一带,都不像如今这样风景优美,大部分地区都是地广人稀,荆棘丛生,最主要的是,南方那个雨水啊,把个天地搞得又湿又热,蚊虫和血吸虫奇多无比。据说科学家发现,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女尸体内就有大量的血吸虫卵,可见当时长沙实在是个荒蛮之地呀,北方人哪里过得惯,只怕住了不到几个月,就因水土不服,染上瘴疠,翘辫子啦。

当然,这个毕竟是自然环境,环境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但是心理愤懑就问题大了,凭什么?凭什么就把我们赶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受苦受难?

想想就知道,列侯们可都是为汉朝天下立过汗马功劳的骁将,当他们在马上叱咤风云的时候,贾谊那小儿的妈妈还是个单身小闺女呢。怎么服气?给谁谁也不服。所以大家当即表示,贾谊的建议完全是瞎扯。

骂得最凶的当数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东阳侯张相如、御史大夫冯敬这四个大人物了。于是,比贾谊上书更轰轰烈烈的事情发生了,人家来的可是百人签名书,并且这百人中大部分人都比贾谊的来头大。

贾谊闯祸了!

以周勃为首的数百个功臣联名向刘恒上书道:“贾谊这个洛阳小子年纪轻轻,仗着自己认识几个字、读过几本书,给他点儿阳光就灿烂,给他点儿雨水就泛滥,如今竟然插手到国政上面来了,实在也没安什么好心。我们认为这家伙肯定是想篡位夺权,陛下您一定要擦亮眼睛啊!”究竟谁想篡位夺权,谁在危言耸听,刘恒还是很清楚的。既然人家这么多人都放话了:贾谊这混球如此乱搞,我们都很生气,皇帝您看着办吧。

这就是不是威胁的威胁,所以大家还真别以为以前的皇帝是绝对的权威,历史上大多数皇帝作重大决定都得顾虑一下大臣们的建议,皇帝再热衷的政策,只要太多人反对,照样得搁浅。

这帮人如今可就牛起来了,陈平见刘邦老人家去了,周勃按照功劳和威望的排名,又荣归朝廷,这事儿既然有周勃丞相出头撑腰,其他列侯也因此都装聋作哑,或者编造各种理由搪塞,总之是不肯奉行。

文帝有什么辙呢,自己即位才一年,地位尚且不太稳固,如此硬搞出乱子的几率是很大的,既然这个主意大家都觉得不好,那皇帝我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做一国之主的人,关键在于平衡利益关系不是。大家好皇帝才能好嘛!这一贯就是文帝的政治智慧和生存智慧。

让列侯们回封地这件事就暂时搁置了,接下来的大半年时间,咱刘恒皇帝可没有闲着。我前面说过,政治是什么,政治就是策略可以不断改变,但是目的不能随便改变!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呗。

不久,千里马贾谊再次上书,此次上书的主要内容就是强调东方诸侯王的叛乱可能性,恳请文帝削藩,同时封自己的亲生儿子为诸侯,以捍卫首都长安。贾谊很卖力地为皇帝安危及社稷呐喊!

我估计贾谊是头脑发热了,读书人都这样,对于赏识自己的人,愿意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帮人呐喊!

他还自告奋勇要率领属国去攻打匈奴那帮抢劫犯,甚至夸下海口,要用绳子系住匈奴单于的脖子,献给文帝当狗使。唉,出名太早就是这点不好呀,给你点儿阳光就灿烂了,有人撑腰就开始乱说话了,稍有脑子的人想想就能知道,匈奴单于又不是狗,能找你给人家套狗链子吗?

文帝不糊涂,也不生气。贾谊的书呆子素质那是人尽皆知的,对他攻打匈奴的建议嘛,文帝当然是一笑置之,不过他提出的封自己儿子为诸侯王这个建议非常不错。

于是刘恒当即下诏,封自己的三个儿子分别为代王、太原王、梁王,此三国可都是深居要地呀,其国土都在天下险峻处,而且离长安很近。原先的代国国都在中都(如今的山西平遥),现在分为代国和太原国两个国家,前者的国都在代(如今的河北蔚县),后者的国都在晋阳(如今的山西太原),梁国的国都在睢阳(如今的河南商丘)。看看人家这布置,基本上对长安形成了拱卫的架势,任何来自东方、北方的威胁都必须得经过这三个王国,才能危及长安。

想想咱打工仔们真是不容易啊,怪不得那么多人拼死拼活想着当老板。

给你提个建议吧,称你心、如你意的就马上实行,遇到阻力了,就把个提议者拉出去挡驾:这可不是我的主意,全是谁谁谁在一边乱说。贾谊就是吃了自认为聪明绝顶的亏呀,那些个主意,还不是从你的角度出发帮你想出来的呀!说不定还就是皇帝老子暗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