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债务融资研究
5494600000006

第6章 基础设施与相关理论(2)

再次,基础设施是一个地方(城市)发展的基础。这里暂且抛开农村不说,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前提与载体,是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物质载体和保障。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城市经济系统的运行,基础设施完善的城市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比较优势,能够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和资本流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着经济结构的转换和生活品质的提高。

另外,基础设施的改善能够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基础设施好坏会影响到生产成本的高低;基础设施的分布也会影响到生产的布局;基础设施的状况影响着区域的投资环境和竞争能力。因此,基础设施投资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二、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阶段

基础设施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反过来,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也要和经济的发展阶段相适应。

在具体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与直接生产部门发展顺序的关系时,罗森斯坦罗丹(Paul—Rosensten—Rodan)主张发展中国家在国民经济发展初期,要想摆脱工业落后、社会收入水平低下的困境,就必须走工业化道路,加大对工业部门的投入,优先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够迅速改变经济落后面貌。而赫希曼则认为经济发展自身要保持较强的能动力量,首先应集中资金优先发展直接生产部门,利用直接生产部门增加的收入及所形成的“瓶颈”压力,来扩大基础设施投资,诱致基础设施发展。

从世界经济发展来看,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分为超前型、同步型和滞后型三类。超前型是指基础设施建设超前于社会直接生产活动,代表国家如英国;同步型是指基础设施建设与直接生产部门形成同步发展关系,如美国和加拿大;滞后型指基础设施的发展滞后于直接生产部门,代表国家如东欧以及很多发展中国家。一般来说,基础设施与生产部门的同步型发展效果最好。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社会资本有了一定积累,具有了建设基础设施的经济条件。同时,基础设施的发展,也是我国工业化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能够为未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做好准备。

投融资的相关理论

一、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

1.公共投资

公共投资一般被界定为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所形成的固定资本,这类政府投资往往限定在特定的公共服务领域,因此也被称为政府投资。

公共投资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在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领域里,政府进行公共投资,可以弥补市场失灵,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其次,公共投资的主要领域往往具有典型的外部正效应,政府的公共投资可以更多兼顾社会公平;再次,在一些私人部门不愿意投资的公共领域,公共投资的发展为相关产业部门的扩张提供了支持;最后,许多研究表明,公共投资扩张能够促进私人投资效率的提高,从而为经济增长带来累积效应。

2.私人投资

近年来,在国际私有化的推动下,各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传统的公共领域包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管理中,逐步引进了私人投资,私人投资可以有效弥补公共投资的不足。因此这里的私人投资是指在公共领域,由企业和私人部门进行的投资活动,在我国也称为民间投资或社会投资。相比于公共投资,私人投资的意义在于:首先,对于政府来说,通过把一些公共物品的生产和经营交给富有活力的私人部门,可以减少政府的开支和债务,减轻财政压力,也减少寻租和腐败现象;其次,私人投资更富有活力和更关注效率,在其追求良好绩效的目标下,推动其在不断降低成本的情况下,为社会更多地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二、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1.直接融资

直接融资是指不经过任何金融中介机构,由资金短缺单位直接与资金盈余单位协商进行借贷,或通过有价证券及合资等方式进行的资金融通,如企业债券、股票、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内部融资等。直接融资方式的优点是资金流动比较迅速,成本低,推动资金的合理配置;缺点是对交易双方筹资与投资技能要求高,而且有的要求双方会面才能成交。

直接融资的特征有:(1)直接性。在直接融资中,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应者直接进行资金融通,两者建立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中间不经过任何中介环节;(2)信誉风险差异较大。直接融资是在企业和企业、个人与个人,或者企业与个人之间进行的,而不同的企业或者个人,其信誉有较大差异,债权人往往难以全面、深入了解债务人的信誉状况,从而带来信誉风险;(3)部分不可逆性。例如在直接融资中,通过发行股票所取得的资金,是不需要返还的。

2.间接融资

间接融资是指以金融机构为媒介进行的融资活动,如银行信贷、非银行金融机构信贷、委托贷款、融资租赁、项目融资贷款等。

间接融资的主要特征有:(1)间接性。在间接融资中,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应者之间不发生直接借贷关系,而由金融中介机构分别与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发生融资关系。(2)信誉风险较小。由于间接融资相对集中于金融机构,而金融机构一般有着严密的组织和管理,以及风险控制措施,加上一些国家还实行了存款保险制度,因此,相对于直接融资来说,间接融资的信誉程度较高,信誉风险相对较小。(3)全部具有可逆性。通过金融中介的间接融资均属于借贷性融资,到期均须返还,并支付利息,具有可逆性。

相对于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突出特征就是通过金融中介机构进行,可以充分利用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分散风险,实现多元化负债。

三、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

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的根本区别在于所有权的不同,即股权融资是股份制企业有偿发放给投资人的企业所有权的过程;而债权融资只是企业有偿发放给投资人的企业债权的过程。

1.股权融资

股权融资是指企业的股东愿意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引进新股东的融资方式。股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无须还本付息;股东拥有企业股权,可以按股获得收益,按股履行权利,参与企业的赢利与增长的分享。股权融资的特点决定了其用途的广泛性,既可以充实企业的营运资金,也可以用于企业的投资活动。股权融资包括发行股票、配股、债转股等。

2.债权融资

债权融资,是有偿使用企业外部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债权人拥有企业债权,期限明确,收益率相对固定,无权参与企业经营的各种事项,只能按期追索债权。债权融资包括:银行贷款、企业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资产支持下的中长期债券融资、政府贴息贷款、世界金融组织贷款和私募债权基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