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有哪些点?
“点的竞争”在竞争战略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寻找差异点。企业竞争只有找到差异点,才能使企业与产品“鹤立鸡群”地彰显出来。另外,从用力角度来讲,在差异点上着力竞争可以得到用力很小而成效很大的结果。这是以“无竞争而为竞争”的上善之策。
二、找强弱点。竞争的不变法则是,以己之强,对彼之弱。企业竞争必须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强点,找到对手的弱点,处处针对对手的弱点与自己的强点去下手。
三、找焦点、亮点、中心点。只有找到这几个点,并节奏性地连接,使其以个点为深度,多点为广度,便真正深得了“以点制胜”之三昧。
下面用案例来辅助说明以上几方面“点”的竞争。
案例
蒙牛一系列的“点的竞争”蒙牛集团在短短的几年里,由起初的一个小民营企业,迅速发展起来,并超过了实力雄厚的伊利集团,一举成为全国乳制品企业老大,其发展速度之快,竞争力之强,的确让人惊叹!
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一下蒙牛的竞争方略。
首先,蒙牛能够在竞争中迅速地超过伊利,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客观因素,那即是蒙牛的总裁牛根生曾在伊利集团担任过副总裁很多年。这个重要的客观因素说明了蒙牛对伊利是非常非常熟悉的。
兵家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对伊利的了如指掌,是蒙牛迅速超越伊利的一个重要信息依据。
其次,在充分了解对手的基础上,蒙牛很潇洒自如地做到了“以彼之短,为己之长”。也即是说,伊利在过去很多年中没有做或没有做好的事情,蒙牛努力在做。比如,香港、深圳、上海等地的牛奶市场,都是当年伊利集团没有做下来的,蒙牛统统把其拿下。
这是蒙牛明确分析“强弱点”后所做出的竞争策略。
再次,蒙牛在广告宣传上,用点来突破面,用点来连成面,从而使广告宣传得到了大深度、大广度的立体辐射效果。蒙牛2002年赞助了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借此全国老百姓所关注之焦点来宣传,从此“一鸣惊人”,天下尽知;紧接着又借助“神舟5号”这一全世界瞩目的亮点进行宣传促销;除此之外,蒙牛又有一系列的亮点连接,如“超级女生”赞助、“运动员专用奶”、还有《蒙牛内幕》的出版、牛根生个人魅力宣传等等。
可以讲,蒙牛的竞争,是“点的竞争”的范例,在蒙牛的这些“竞争点”中,充分地展现了差异点、强弱点、焦点、亮点、中心点等“点”的汇合。
竞争战略之谋事、谋位、谋时
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思想,暗合易学之道。
在竞争战略中,欲善谋事,必善谋位。所谓“谋位”有两层含义:
第一,要明确分析,企业自身实力在同行竞争中是处于“强位”还是“弱位”。确定实力的强弱位置,是进行竞争的首要基础。这是谋位的第一层含义,也可称之为“定位”。
第二,在确定了企业自身实力在同行竞争中的位置后,进一步寻找竞争“作用点”的位置,不同位置的竞争作用点将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力。这是谋位的第二层含义。
谋位是谋事之君,恰当的位置,可以利事百倍;相反,不恰当的位置,却徒劳无功。位,乃事之本,谋事先谋位。
欲善谋位,必善谋时。时间是位置之君,时间在指导、决定着位置的合理性。因为,合理的位置,是在特定的时间下才成立的。
随着时间的变化,最恰当的位置也在变化。比如,在今天看起来最好的“竞争点”,到明天来看,就已不是最好的“点”了,而今天不好的“点”,也许明天却是最好的“竞争点”。所以,谋时是谋位之本,谋位先谋时。
善谋时者,必善谋道。所谓谋道,即是了悟了易学中太极、阴阳、三才的规律大道。只要把握了这个规律,就可以轻松自如地来运筹“时间”;能够自如地运筹“时间”,也就能够自如地运筹“位置”;能够自如地运筹“位置”,也就能够自如地成就事业。
案例
毛泽东的战略打的是时间与空间
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本质即是在运筹时间与空间。具体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毛泽东在军事“竞争”中,首先把自己明确地定位为弱势方。这个“定位”,决定了战略行动必然要与“强势方”的对手反其道而行之。对手的强项,正是我方的弱项,对手的弱项才是我方的“强项”。
因此,毛泽东在领导革命的初期,一举扭转了李德等军事组织的错误军事路线,将阵地战扭转为运动战,城市战扭转为农村战,闪电战扭转为持久战。这些伟大的战略转变,离不开毛泽东正确定位的指导。
二、毛泽东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是个典型“谋位”的“空间战略”。农村地区,对于实力强大、兵力集中的对手来讲,是他们的弱位,然而,正是对手的弱位,才是我们的强位。
“竞争点”走进农村,是分散了竞争压力,等于是把一个大的压力疏解成多个小的压力。在农村这个小空间里,大部队人马难以发挥应有的优势,相反,单兵优势却得到极大的发挥,如同将大队兵马引到胡同里,越精悍的单兵越能发挥作用,人多马高反无用武之地。
毛泽东通过客观的“定位”,正确的“谋位”,以占领农村的“空间战略”,既保存了革命队伍,又发展了革命队伍。
三、通过对空间的分割,来减弱竞争压力,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那就是时间。因此,“农村包围城市”的空间战略,必须要有“持久战”的时间战略在支持着。
延长时间,也是为了“广撒种,多收粮”,对于弱势方来讲,给予了成长壮大的时间条件。
时间与空间两个要素可以进行互相转换。时间的延长变相扩大了空间(区域);空间(区域)的分散、扩张变相增加了时间。
纵观毛泽东伟大的军事战略思想,的确是“阴阳思维”的经典展现。自古军事家的军事战略,通常是先占领城市,通过城市而控制农村,往往是兵贵神速,速战速决。而毛泽东的军事战略,却是通过农村来包围城市,用持久战来实现“快速度”,反其道而行之。
毛泽东的“反性思维”,恰恰暗合了阴阳思维,顺应了阴阳规律的大道,由此说,毛泽东是用规律运筹战略,用规律在打胜仗。
大而化之——化竞争为竞合
竞即是合。合即是竞。
在整个易学战略系统中,竞争战略是三大战略的“太极”。运用这个“太极”之力,可以使“争”转化成“合”、“拙”转化成“巧”,因此,整个易学战略系统中的巧妙之功,将在竞争战略中淋漓尽致地展现。
这里所说的“竞合”,实质是一个哲理概念。所谓的“合”,是一种“阴阳互补”之合,以我方之“实”去合对之“虚”、以我方之“退”去合对方之“进”、以我方之“聚”去合对方之“散”……
例如,竞争对手的经济实力很雄厚,其施以“价格战”来与我方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假如我方的经济实力不够大,就不能与其进行“价格战”的竞争,若是硬去拼,必然会面临大的危机。面对这样的情形,如何来处理呢?这需要我方去分析,对手除了具有经济实力的优势以外,在哪些地方是劣势?劣势地方就是它的“虚位”。如果对方的服务很差,那么服务就是“虚位”,如果商品样式落后,样式就是“虚位”……找到了虚位,我方便可以“配合”对手,把其没有做好的地方在我方努力做好,这便是以我方之“实”去合对方之“虚”,以“合”来实现竞。又如,毛泽东提出的“敌进我退,敌退我攻”,也是一种“阴阳相合”的战术,用“退”去合对方之“进”,用“进”去合对方之“退”。
竞合,简而言之,就是把竞争对手对我的攻击行为,转化为对手对我的“配合”行动。在找到“合”的基础上,再去找“争”,以合来实现争,用合来配合争。
以上所讲的“竞合”,是一种哲理概念。它是一种无须与对方商谈而主观施展的策略性“竞合”方式。另外一种“竞合”方式是,通过与对手的商谈,由双方在资源上的互相补缺,从而获得双方的互相利益。例如,海尔的“与狼共舞”,就是这一“竞合”方式的典型案例。
案例
海尔的“与狼共舞”2002年1月8日,海尔集团与日本三洋电器株式会社合资成立了一个新公司——“三洋海尔株式会社”。
两者结成了共存共赢的战略联盟。该公司以中日双方市场为基础,互换资源,以期创造更大的市场。这种竞合,使海尔历史性地进入日本市场,标志着海尔国际化战略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更具竞争力的阶段。
海尔与三洋的竞合,主要体现在市场与资源的互补、互利。首先,海尔是世界白色家电500强,在产品款式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实力,而三洋在基础的元器件制造方面,其实力在日本是数一数二的。
两家在技术资源上的联手,可以向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其次,两家集团公司走的都是全球化战略,这样一来,双方可以在全球市场上进行:互补互利…
无论是竞争,还是竞合,都是由三方要素构成的,即我方、对方、共求目标。“争”,通常是把眼光都仅仅放在了“目标”上;“合”,则是把眼光放在了“我方、对方、目标”三个点上。
把眼光放到“三个点”上,用“大”的眼光去看“竞”的问题。只有大“视野”才能把“争”转化成“合”。古人日:“大而化之之谓圣。”“大”,然后才能“化”。比如,在后退中前进,是以战略上的前进之大,来消融战术上的后退之小;在参差中和谐,是以战略的和谐之大,来调整战术的参差之小;在竞争中竞合,是以战略的合之大,来包容战术的争之小。大而为君,小而为臣。
“大”便要着眼于“三才”,“化”便要着手于“太极”,如此,将可成就“大化”之功。
小兰吉
竞争战略内在的核心运筹原则,是通过布“阴阳局”,来巧妙地实现竞争胜利。竞争战略的布局,主要有以下几个:一、布人我局:由谋人来谋我。
竞争战略的制定,首要不是明白自己怎么做,而是先要清楚对手在怎么做。在了解对手情况的前提下,来筹划我方的竞争战略。
二、布曲直局:由谋曲来谋直。
老子日:“大直若曲。”直线的距离虽然近,但是由于过于“拥挤”,而导致“虽直也曲”;曲线的距离虽然远,但是由于很“通畅”,而导致“虽曲也直”。
三、布点面局:由谋点来谋面。
将用于“面”的力量,集中起来用在“点”上,再将多个“点”连接成“面”,那重新形成的这个“面”,比原先的“面”大了不知多少倍。
竞争战略,是三大战略系统中的“作用点”,这个点选得恰当,可以以点制面,以小搏大,以四两之力而成千斤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