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唐山皮影与民间雕绘艺术
一、民间剪纸的特色
民间剪纸是极普通的一种民间美术形式。它使用的工具和材料非常简单,只要心灵手巧,人人会剪。旧社会广大的农村妇女多数会剪,只是有手艺好坏的区别。乡村里的小姑娘,自小就跟着奶奶、妈妈学手艺,过门以后仍然不忘。她们剪到老,学到老,一辈辈往下传,代代延续相承。
剪纸和皮影人同出一源,但剪纸要早于皮影人的雕刻。魏晋南北朝时,刻镂人形,叫做“人胜”。《荆楚岁时录》中有这样的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并戴之头鬓。唐朝诗人李商隐,在《人日》诗中这样写道: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说明荆襄之地皆镂彩作人胜,山西地面多剪彩为人。
最早的影人,都以素纸雕刻,由来已久。我国最早发现的剪纸实物、是新疆吐鲁番附近发现的团花剪纸,是北朝时期的作品。
滦河流域土地潮湿,又经年水患,剪纸作品很难保存,只能从小孩儿的虎头鞋和刺绣等遗物中可以见到。
滦河流域的剪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窥见其特点。
1.这里的剪纸与陕西、山西等地的风格截然不同。手法生动自由,类似木刻中不规范的自由滚刀风格的剪法。内部装饰纹样,采用多次对折剪出排列不规则的平行细纹。作者往往把一张纸折叠几次,然后一气呵成,不用刀刻。只在非常细小的部位,使用刀刻。作品透露出古朴、典雅、庄重、圆润、浑厚的艺术风格。
2.这里的剪纸体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交融。这是历史上移民活动、社屯文化交汇融合的结果。
3.明显的河海地域痕迹。这里的剪纸除了“密眼”、“人字申”、“菊花团”、“龟背锦”、“花墙眼”、“小灯笼”等基本图案外,大量的是以蟹、虾、鱼组合的图案。如“双虾戏水”(二龙戏珠的变体)、“虾戏贝”、“鱼蟹戏莲”
(鱼戏莲的变体)、“鱼蟹蛙戏水”等等,这些显然都充盈着河、海的气息,反射着地域的风貌。
4.这里剪纸的取材多与民间文艺相结合。皮影、大鼓、评戏及秧歌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剪纸艺人便将这些民间文艺的人物、故事巧妙地用剪刀剪出来。一幅剪纸作品就是一个凝固了的戏剧,绽放于农家的炕头、墙壁、窗棂上。民间性是剪纸与地方文艺的同共特点,它们之间互为联系互为借鉴,相得益彰。
5.这里的剪纸紧密贴近生活,是农家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一幢历史脚步的记录碑。大到“寿比南山”、“松鹤延年”、“金钟扣福”、“五子登科”等,小到枕套、枕顶、兜肚(这里俗称腰子)、手帕、虎头鞋、门帘等物件的花样装饰,都记录了生活的韵律,是历史的活化石。比如生命树、图腾的崇拜、节日寿庆、婚丧嫁娶以及云子、女红的图样、动植物的图案等,都生动地反映了滦河流域劳动人民的生活和人文景观。
二、服饰冠履
服即指衣服,俗称衣裳。饰指其佩戴的装饰品。冠即为帽子。履,俗称鞋。
服饰冠履直接反映了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古代还是官阶和地位的标志,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古文的“衣”字,下半部是个“北”字,说明衣服始自北方。北方天寒,南方炎热,则多裸体纹身。
滦河流域属幽燕之地,古孤竹国旧地,应是衣服的发源地之一。服饰的类别大体可分六种:常服、礼服、丧服、囚服、军服、少数民族服。
服饰是随着社会发展而演变的。滦河流域民众服饰的演变过程,也是一部生动的社会史。
袍,是中式长衣的通称。从古至今可分为蟒袍、长衫、长袍、旗袍、睡袍等。明清以后,滦河流域各县日趋繁华,买卖商人多穿长袍,士绅富户也穿长袍。升斗百姓人家,只穿对襟、大腰裤,一则省钱,二则便于劳动。
长衫,民国时规定为正礼服,并且配上马褂。
旗袍,原是满族妇女服饰。在滦河流域地区,则被改制为满汉融合的妇女长袍。以后又几经改制,变得精巧玲珑,成了汉族妇女高雅的象征。
滦河流域又有河海特色的服饰,比如蓑衣、水夹袄等。蓑衣用蒲草编成,以备防雨,尤其是使船的渔民必备之物。水夹袄是渔民海上作业时穿的特制服饰,以防寒防水防海浪。远海作业有一定风险,也是家人对出海人的慰藉。一般都是媳妇为丈夫亲手缝制,母亲为儿子亲手缝制。
唐山皮影戏中影人的服饰,演古代官家自然是蟒袍,逐级不同。演当代戏则是当时民众的服饰了。比如《杨三姐告状》就是民初滦河流域地区的百姓服饰了。现实生活提供给皮影雕刻的原型,然后加以夸张和变形,使其更具有典型性。
冠的演化先由品级开始,到了平民则没有讲究了,但也可分士、农、工、商的身份。古代平民很少戴帽子。到了宋代,将南北朝时的“幞头”
演变成帽子的形式。到了元代,只有皇帝和官宦可以戴帽子,平民百姓不准戴帽子,也不准扎头巾。蒙古族男人夏日戴笠帽,于是汉人也仿效,用席篾编成方的、圆的斗笠。滦河地域的百姓,俗称为“酱蓬篓儿”。到了明代,朝廷颁发了新冠服制度,民间百姓也可以戴帽子了。那时滦河流域的百姓常戴的帽子叫“六合一统帽”。到了清代,男人被剪了额发,人人变成了光头,于是帽子的种类也随便了。比如瓜皮帽、毡帽、礼帽、凉帽等。女式的头饰,滦河流域地区明末清初时曾流行过“大纂”,将长发挽于脑后,盘成固定形式,然后用簪子别起来。簪子的质地多以牛角和兽骨磨制而成,上边刻上动植物、花卉等图案。贵妇人则以金、银做簪子。
履,含鞋和靴子,在滦河流域种类不多。清朝之前,官宦穿云头履,儒生或有身份的人穿元色双脸鞋,老百姓常穿双脸羊鼻鞋。大量的穿蚌壳鞋(又称老头鞋)。油鞋是专为下海下河的渔民用的,便于趟水。另外还有毡窝窝、草鞋、水鞋及水袜。
女式鞋类清朝以前,多是弓鞋。那时女人裹脚,所穿的鞋成弓形,上面多绣花卉、蝴蝶等,故也称绣花鞋。
花盆鞋是满族妇女所穿,花盆一样的木底,很有特色。
民国初年,妇女放足,兴起了一种偏带鞋。
服饰冠履中的饰物种类繁多,滦河流域独具特色。比如搭包(俗称搭膊),是用布做成的束衣腰带,成管状,中间开口,可以装钱物。
荷包,是系在腰间或缀在袍子上的小包,成“心形”,或“元宝形”,外绣花纹,内装香料,男人也可用以装钱物。
腿带,是扎裤腿儿的带子,男女都用,既可保暖,也显得精神。
服饰冠履折射着滦河流域的民风,也是唐山皮影人物切末雕刻的生动具体的原型。
三、建筑雕花
建筑雕花即是在建筑物上的雕饰品。滦河流域的建筑种类也很多,现仅就庙宇建筑、民宅建筑、墓地桥梁加以介绍。
庙宇建筑:
庙宇建筑是集砖、石、木与雕、绘、刻相结合的产物。石雕工艺有台阶上的浮雕,栏杆上的圆雕(狮子或寿桃)、石鼎、石碑、石炉、石磬等。
雕刻石碑是滦河流域较为普遍的石雕工艺。百姓家死了人,其子嗣或亲朋常常为死者立碑,甚至把其生平事略简刻其上。庙宇建筑的立碑要把公众集资的人名刻在上边,作为永久的纪念。
庙宇前常有石狮子守卫,左为雄狮,足蹬绣球,右为雌狮,脚踩幼狮,这是传承下来的固定形式。石栏杆的望柱头、石牌楼、木牌楼也用狮子守卫。有的柱子的基座也雕有双狮耍绣球。庙宇台阶的两边栏杆与地面相接处有抱鼓石相扶,雕有龙、狮子、麒麟、朱雀、仙鹤、飞鸟、梅、竹、兰、松、琴、棋、书、画等。
庙宇构架上的月梁、檐下“牛腿”、上下梁枋之间的垫木做成各式各样的“驼峰”。屋檐下支撑出檐的斜木雕刻成各种兽形、几何形的撑拱“牛腿”。连梁枋穿过柱子出头都雕成菊花头、蚂蚱头、麻叶子等富有生活情趣的图案。
墓地建筑:
宅门大院或官宦之家的墓地,首先要请堪舆先生选好“风水宝地”,做为阴宅。为显示其肃穆威严,墓前设有石人、石马、石像生等。有石碑坊、石碑、有浮雕或透雕龙碑。碑身饰以龙形花纹,碑座刻赑质,碑头雕成盘龙。碑身上刻着墓主家谱。如果官职显贵,墓前还刻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石碑。
滦河流域还出土了许多汉唐、辽金时的石棺和石函(石函是存骨灰的器物。辽金时实行火葬)。从这些出土物上可以看出雕刻的花卉人物,显示出早期滦河流域人民的生活习俗。
桥梁建筑:
滦河流域河流纵横,为了交通便利,这里的桥梁建筑特别多。石桥是永久性的,木桥是临时性的。如今保留下来的石桥也不多见了。石桥上的石雕也很丰富,比如桥栏杆、桥面、桥梁上都有各种饰物。滦州(现属滦南)的青龙桥保存比较完整。青龙桥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4年),桥面两侧用青石板构成栏板,以卯榫相连,每边有栏板四块,雕刻着翎毛花卉。主柱十一根,柱头为寿桃形。桥两头各有石狮子一对,狮子缩身昂首,前爪踩神怪,颈部系一铃铛,尾卷曲。
古代的石桥,桥的两头都有石狮子一对。故老相传这是镇邪避妖保太平之意。那时候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铁瓦车,车檐下都挂一盛黑油的油壶,这本是为醮车轴用的。可是车夫到了桥边,都要下车用油刷子往石狮子嘴上抹一下,说石狮子保佑不翻车,慢慢形成习俗。每个石桥头石狮子的嘴都是黑乎乎油光光的。
民宅建筑:
民宅包括宅门大院、中上农家,还有小门小户的住宅建筑。贫窘的茅栏草舍自不必论了。
乐亭县的四大家族:汀流河石各庄刘家(号称京东第一首富),庙上崔家(京东第一皇粮庄),小黑坨张家(号称京东快马张),大港史家(号称京东第一才子),这四大户的宅院建筑,自是宏大壮观。刘家分四大堂,宅院一个比一个宏伟。史家有房百余间,院子分七层,宅有花园,内设假山、叠石、虹桥、鱼池,曲径回廊,水榭凉亭。亭、台、阁、楼雕刻精细,门首横悬匾额。张家庭院华丽幽雅,四围有宅墙,宅墙以外植青松翠柏。院内建筑错落有序,木、石、砖、瓦结构精致。长廊围栏,油画雕刻,仿照皇宫。正门上悬有横匾,外宅土垣环绕,有花园四亩,池塘十五亩,植荷养鱼,备有雕刻秀美的画舫小舟。
崔家背靠皇亲王戚,势力更大,仅在郎君庙就建有庄园数处,聚德堂和明德堂,有五大院,占地1200亩。每个院的门口都有巨型石狮子一对,人称“十狮营”。各个宅院厅、堂、卧室,檐牙交错,翠花雕饰。崔家庄园建筑群呼应相对,占地几千亩,规模之大,豪华之甚,在中国农村实属罕见,大有帝王家的气派。
中上农家宅院建筑,当然不可能有这种气派。但枕石、抱鼓石、石柱础是必不可少的。影壁墙上的雕花完全根据家主的爱好而设计,如石竹、梅花、玉簪花等,也有雕绘白菜萝卜的。
小家小户的民宅,多在室内装饰,比如箱柜、椅子、穿衣镜、屏风、八仙桌、炕寝等都雕刻出别有风味的花草鱼虫,以安静室内气氛。他们自诩说: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除了上述建筑雕花外,还应提到民间丧葬的雕花装饰,抬棺椁的大杠,杠上饰龙虎花纹,丧具中金童玉女的头部木模,也是能工巧匠显示雕刻才艺的地方,也算是阴阳两界的雕花艺术吧。
滦河流域的建筑雕花有极强的地域性,它为皮影切末的雕刻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四、贴补工艺与摔花麻花
贴补工艺近乎于剪纸,与皮影的人物切末的雕刻互为借鉴。滦河流域农家妇女多会此种工艺,就是在布面上贴补一些其他颜色的小布片(图案),点缀其上,做成所需的物件。如小孩穿的虎鞋、猪鞋,还有床罩、枕套、枕顶、烟口袋、荷包等等。这种工艺不但比绣花省事快捷,重要的是造出另一番风味,朴重而大气。
这种工艺虽然简单,也需要心灵手巧,立意新奇。补面和布底要平,不起鼓,不起皱;补片的边缘要齐整,不起毛,不出褶梭儿。锁针要匀,疏密长短一致,扣边要圆顺,锁针与边缘垂直,拐尖角上要压锁一针。
另外还有开花、拨花、贴花等工艺,这些更近似于皮影雕刻。开花,先将花稿印在厚纸上,再将多层厚纸放在切板上。切板是用松花粉、石蜡、煤油炼成的“泥板”(这和皮影雕刻用的刻板差不多)。放厚纸之前要先放一层牛皮纸,以防渗油和凹陷。纸放好以后,用针将厚纸与切板固定,使花稿不动,然后按花稿的线路用刀切刻,开出花稿厚纸模片。接着就是拨花,将厚纸模片用浆糊粘在补料的正面,补料按模片形状裁剪,一般在形外多留一厘米。花瓣显露的地方要反拨。反拨时先在补料背后边缘涂浆糊,用粗针靠着模片边缘滚压补料边缘反贴,反拨后将模片揭去,按平。接着就是贴花,将拨好的花瓣、叶子,按花稿拼贴成形,然后用针缝缀,晾干后用水洗去污迹,抻直压平。
摔花和麻花属于印染工艺,但它对皮影雕刻的影响也不小。
摔花,古代叫做“绞缬”。滦河流域的农家一直沿用它。在白色的棉布上摔成所需的图案,缝扎成各种花纹,如菊花瓣、草枝、竹叶等,注重明快简洁。然后将摔成花的布料放进烧沸的染料缸里,煮至少2~3小时,取出来之后,放在清水里浸泡,泡过之后,打开缝结,晾干后即可。由于摔花松紧不一,形成自然的深浅颜色。农家妇女多用它做包袱皮、门帘子,也有当被面的。
麻花相对复杂些。它的做法是,把毛边纸平放在木板或石板上,然后刷浆糊,连贴四张毛边纸,晒干后揭下来形成一块纸板。再在纸板上画上图案,进行雕刻,刻完后用桐油把刻板晾干待用。印染前将刻板放在布料上,刮上防染浆。这种防染浆用黄豆粉和石灰粉按3:7的比例制成。
麻花布的染料是蓝靛(古称青色,是从蓝草中提取出来的天然染料)。将布料放进染缸里半个钟头,便取出来,晾半个钟头,再放进去。
这样重复5~6次,再用刀将染浆刮掉,直到花纹清晰。
麻花布朴素大方,可做被面、褥面、搭裢、门帘、腰子、短袖袄等,这种布至今仍很受青睐,给人以返璞归真的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