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于世界屋脊的传统藏医始终激发着西方人的好奇心。现在就由黄福开担任院长的北京民族医院暨藏医院的仁旺次仁医生为我们介绍一下藏医的情况。
仁旺次仁出生于西藏自治区的山南地区,从事医学工作已有30年。1994年起任职于成立于1992年的北京藏医院,之后陆续增加了蒙医、傣医、土家医、布依族医药和瑶医,现称北京民族医院。仁旺次仁从师于著名藏医加央伦珠17年,名医加央伦珠现今已76高龄,曾出访意大利,现在任职于传统藏医研究院。依照传统,学习期间,仁旺次仁用心熟记了所有课本的内容,还从寺庙中学习形成了极高的宗教素养。
仁旺次仁认为藏医理论与中医理论极为相似。藏医的三大基本元素为:“隆”,指气血运行是否通畅;“赤巴”,指吸收与消化,热量体温的表现;“培根”指排泄,与激素和腺体相关,这三种因素的机能如果能在体内维持平衡,身体就表现为健康状态。不同历史时期出现了像著名藏医生宇妥那样的名医,就像黄帝对于汉族人的意义。《四部医典》(Gyulshi)是藏医的教学基础,是由一幅幅颜色绚丽的唐卡描绘成册的。藏医还包括历算,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体的,因此深受自然影响。一千年前西藏文献中已预见了Sars的出现,同时也指出缺乏有效治疗该病的药物。宗教文献《甘珠尔》和《丹珠尔》中也带有藏医内容。
藏医诊断方法也有号脉,但号脉方法与位置和汉族的中医有所不同,而且重视尿诊,这种诊断非常特殊,不需要实验室化验,但很有效,同时要观察病人神态。高原的传统藏医开诊方时非常注重病人当时的状态,病人的性格和年龄,还有发病季节。中午时候一般是病情表现最高潮阶段,外部温度升高,需要减少热量和减少发炎可能性的药物。晚上为了休息好,需要用恢复体能和调整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药物。
藏族人的常见病都是哪些呢?由于西藏的高海拔和人们的生活习惯,藏族人的多发疾病首先是与循环系统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由于长期处于缺氧状态,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栓,脑梗塞等都是困扰藏族人的常见病,而大量食用肉类,缺乏食用蔬菜也造成了蛋白质和热量的过剩,因此也提高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至于慢性病,胃病是最为常见的,藏族人生活在氧气稀薄的高原,食物很难完全煮熟,因此经常食用生食,这样会影响消化系统,伤及脾胃,好比一块丰硕的庄稼地,一旦被破坏了,就再也不能生产作物了。为了保护脾胃,藏族人经常服用一些相关的药物。还有其他许多疾病是由于寒冷,大风和露宿生活引起的,比如风湿病和骨创伤。除了口服药,藏医经常使用藏医浴来消炎和消除苦痛。特别是一些增强免疫抵抗力的效果极好的药物,比如冬虫夏草、雪莲、藏人参和藏红花。
仁旺次仁继续介绍说:“北京的许多病人患了肿瘤或是免疫系统的疾病,为防止其他并发症,经过化疗后来我们医院增强淋巴免疫系统。根据藏医在国外的经验,藏医药对于治疗艾滋病有显著的效果,能够增强其免疫力。我们的药物崇尚优生学,在西藏我们对生命有一种特殊的理解:父母相信灵魂再生,相信因果报应。出生婴儿的性别取决于性行为发生的地点和时间,取决于饮食,还取决于孩子父母达到的精神境界。一般来说,男性婴儿比女性婴儿优越,因为在体格上就表现得更强,这是在西藏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很重要的元素,可以说具有宗教意义,也有科学道理。”仁旺次仁说:“我们相信性交行为发生的背景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如果周围的氛围是积极的,环境是洁净的,过去想到的是积极或是消极的外界力量的介入,比如神灵或恶魔,相反取决现实条件,比如说父母亲的精神和生理健康。”
现在我们来关注仁旺次仁的生活经历:小学毕业后,仁旺次仁就在一所商业学校上学,受父母和社会的影响,他认为世界上没有比医药更强大的东西了,于是他去了拉萨的哲蚌寺学习。他说:“今天是高科技时代,但很长时间以来我都认为生命科学应该成为最重要的科学。疾病的起因是和现在与过去相连的。另外人的心地应该是善良的,现在要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只需要片刻的时间,但人类是否正确利用了这样的科技呢?对知识的研究不应该只停留在对财富的追求或只关注那些虚构和不道德的事。现在的人只关心自己,在过去可不是这样的。像佛陀,他就放弃了一切,只是打坐,并且告诉别人打坐的结果,这需要首先认识自己,只有这样,人才能活得有意义。现在我们人类缺乏的就是这个,人们深受私欲的折磨:自然应该为人所用,于是开矿、开采石油,环境被极度破坏,人们砍伐森林,食用动物肉体。人类的头脑可以创造文明,但同时也是邪恶,具破坏性的,核武器足可以摧毁人类,但最坏的敌人其实还是我们自己,我们应该理解他人的痛楚,应对其施以同情,大发慈悲。”
民族医院院长黄福开医生的藏医药造诣也颇高,他认为一些西医学科,比如胚胎学和解剖学也都是吸收了藏医药的精髓。黄福开医生是汉族人,师从著名中医吕炳奎。吕炳奎大师前不久刚去世,享年96岁,也是道德文化大师,是这位大师指点黄福开应该同时学习藏医和蒙医。他认为藏医的理论基础更完整,是高原文化中独一无二的一支。这一研究就是20年。
民族医院占地一万平方米,分20个科室和50个科研室,10个藏医科室,共有300名医生和医务人员,其中包括50名藏医生。每天约有300名患者,有中国汉族人,也有外国人,多是印度和尼泊尔人,当然还有西方人。北京还有一个藏医药研究中心,主要研究传统藏文化和藏医学,以及传统和现代医药的结合。
传统藏医药大约有2000种,其中300种是经国际认证的,另外藏药里还使用矿物质,而根据西医理论,矿物质是有负面作用的,但藏族人发现在特定的地理条件下使用少剂量是有益的,比如使用金、银、铁、铜和不同石质。然而此类物质有效的原因却不得而知。在北京、西藏抓药都要遵照不同的药方,因为效果会截然不同,比如在西藏由于氧气稀薄,必须使用较大剂量。
关于藏医药的发展问题,10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大力提倡在大专,大学本科以及硕士研究院校开展教学。藏医药的学习与实验室及实际操作相结合,还需要学习中医、西医及预防医药学的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