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泽玲是中国农村女性的一个典型缩影,她身体强壮、皮肤黝黑、心灵手巧。当她把我们带进那套位于安塞县城中心现代化的五层商品房住宅时,我们看到了她谦虚慈祥的一面。
安塞县位于陕西省北部,以传统民间艺术闻名。这里的居民世世代代靠剪纸和腰鼓工艺为生:剪纸是由生活在黄土高原窑洞里的女性创造的民间工艺,而腰鼓则是当地的男人凭借激情和力量敲打创作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和当地其他女人一样,余泽玲延续着对传统剪纸的热爱,但和其他人不一样的是,她成功地将这份工艺变成了自己的职业,帮助她赚取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成功地在县城买了一套现代化的商品房。
现在我们来听一下最近余泽玲在安塞接受我的采访所说的话:
“我今年43岁,我创作的剪纸造型来源于我们这儿民歌的表现形式:蛋壳制成的油灯,在田间耕种的老黄牛,儿媳妇为婆婆热炕头,婆婆给媳妇送耳环等等,总之都是一些普通农村生活的场景,从年轻人的热恋到最终的婚礼。我还改编再现了民歌表现的场景,如《三十里铺》和《兰花花》,这些图案也取材于电影里的场景,描绘了一个热恋中的女孩子看到她心爱男人从解放战争的战场上归来的喜悦之情。我的一个创作灵感同样来自于《走西口》,这个旋律表现了一对新人分别时的痛苦,当时小伙子要渡过黄河,直奔向西去找工作养家糊口。”
余泽玲运用剪纸的形式,将当地传统文化的源头——农民生活的各种场景集中表现出来。如今她个人也迁居到了安塞县城,把剪纸艺术和当地旅游市场结合起来。然而还有很多女人仍然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农村,继续着他们不忍割舍的剪纸生活,也许她们还不理解“艺术”这个词的真实意义,只是每天创作出真实的高质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再现了各种场景,其中包括聚散离合等家庭生活中的喜悦和痛苦,还有神话人物、高原动物、植物和各种野花。一直以来他们就这样生活在窑洞内外,运用他们的想象力美化着贫寒艰苦的生活,同时还能从中找到一丝安慰、一些快乐。常年生活在山区里的人大多都不太爱说话,在这样的环境里通常只能听到大自然的声音,而她们却用一把把普通的剪刀描绘出了宽大胸怀中无声的部分,勾勒出了一个美丽祥和的世界。
说到这儿我们不得不提及苦淑兰,一位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命名为“民间艺术大师”的陕西省老人,在陕北的窑洞里贫寒地度过了她的一生,但她却用红绿二色的剪纸装饰了整个窑洞的墙壁,吸引了无数的游客,非常漂亮且有特色。
要了解剪纸创作的历史渊源,就必须了解凝灰岩作为一种建材,在黄土高原山坡上建造廉价住房过程中的重要性,房间里面装有可供加热的砖床,但并不是任何地方都有这样的条件。剪纸是红色的,通常是在中国春节和其他农村传统节日时粘贴在窑洞的窗户上。曾几何时,窑洞的窗户并不是玻璃的,而是一层厚厚的白色油纸,红色的剪纸贴在上面异常显眼,非常漂亮。在节日期间,村里一些特别能干的女人甚至会给全村各家送剪纸,图案统一起来会更漂亮。然而不能否认的是有时候一些剪纸也带有“魔力”,在边远农村可以用来驱赶病魔甚至帮那些情绪上受到刺激的人“找回灵魂”等等,所以通常认为会创作这类剪纸的女人也有一些超自然的能力。
余泽玲靠自己的才艺剪纸赚钱,在县城中心买了一套房子。在她看来,剪纸艺术已经成为了她发家致富的重要手段。在余泽玲安塞的家中,我看到了一台大液晶电视、舒服的沙发以及宽敞的工作区,余泽玲向我展示了她的一些作品,其中一些大规模的剪纸作品,创作过程甚至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在剪纸创作的过程中,她只用剪刀,从来不做篆刻,按照图案三下五除二就剪出了各种复杂的图案,当然这种类似的工艺在中国其他地方也有。在余泽玲的众多作品中,有一张北京奥运会的创作长二十多米,目前正在安塞民俗博物馆展出,这幅作品整整耗费了她六个月的时间。
此外,安塞县的女性还做一些农民画主题的创作,这是1949年以后一种为了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艺术形式。这种创作的色彩非常鲜艳,属于纳伊夫的风格,展示了农村生活场景的过去和现在。如今这些作品非常实用,在商业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余泽玲的剪纸经历也是从做学徒开始的,她最初是在家里和同村的女人们学的手艺,然后参加了由县城里老艺术家组织的一个学习班。她的三个孩子也都会剪纸,但为了方便上学,现在和余泽玲一起住在县城的房子里。余泽玲告诉我,最早以前她住在一个偏远的山村里,那时候每天要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步行三公里才能进城。原先在村里她们家有很多的农活要做,而现在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逐步实施,家里需要耕种的土地少了,耕作任务也就轻了,这样也就有了剪纸的时间。前些年余泽玲在报纸上看到一些老年人靠剪纸为生赚钱养家的故事,在看到县里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她自己也开始从事这门手艺。在参加了一期学习班以后,她开始在路边摆摊卖自己的剪纸作品,不久以后在2004年她结束了这种销售渠道,开始通过当地窑洞旅馆展出自己的作品。在2005年为了方便孩子上学,她们带着孩子迁进了县城,因为以前他们的村里没有学校。
透过余泽玲的话,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传统艺术在商业化领域的一些发展变化。在保持了手工工艺传统和创新的同时,还提高了这些民间手工艺术家的经济效益。事实上,中国政府一直以来积极推动这项政策,鼓励建立地方民俗博物馆,为当地人民开设多样的民俗课程。与此同时,当地学校也开设了这些课程,这样小孩子们就可以了解学习丰富多样的地方传统。就这样,依靠灵巧的手艺,余泽玲让自己的剪纸工艺不仅在中国小有名气,同时也走出国门走向了国际市场,获了很多大奖。她告诉我,她曾经获得过第一届全国农民美术大赛一等奖,以及中国和国际的多项剪纸大奖。
事实上余泽玲对自己的成绩还是很自豪的。提到这一点,她告诉我:
“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女人,我对自己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很自豪。我花23万买了这套房子,在这里生活同样也给我带来了很多机会。现在我丈夫仍然陪着他的父母生活在农村,而我要在这里照顾孩子们上学。作为这里民俗艺术的中心,安塞的名气越来越大,这里的市场也很好,所以机会也就比较多。现在我经常能收到各类剪纸的订单,其中也包括做日历和包装成册的礼品。”
安塞县一位负责文化的官员告诉我,去年在杭州剪纸展览会上,余泽玲得了一枚金牌,安塞县也由此赢得了全部三枚金牌中的两枚。值得一提的是,那次展览会一共有12000幅作品参加评选。
对我个人来说,早在1993年我就来过安塞。那时候这里还是一个满是窑洞的村庄,村里有一条尘土飞扬的土路,而现在到处都是高层建筑、宾馆和饭店。记得那个时候,这里一家小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给我介绍认识了一位年迈的剪纸艺术家,她叫张凤兰。那天她邀请我到她家作客,那是一个矗立在山坡上的窑洞,我也由此经历了难忘的一天。那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张凤兰艺术创作的环境:窑洞里有一张和灶台相连的大砖床,冬天腌菜用的坛子,几串晒干的红辣椒。此外,院子里还有一个石制磨盘,一头骡子正绕着磨盘拉磨,几只母鸡在磨盘附近扒土。如今再次来到这里,我得到的却是一个不好的消息,那位已经年过七旬的老太太不久前刚刚过世。在当地的博物馆我也有幸看到了她的一些作品。
经过了几次改扩建,如今这个博物馆收录展出了一系列当地出土的文物,漂亮的展厅展出着三大地方民俗艺术:剪纸、腰鼓和民歌信天游。
剪纸和农民画收藏套装内容丰富、工艺娴熟、色彩缤纷,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这其中,突出表现当地人繁衍后代愿望的艺术表现形式为“抓髻娃娃”和鸡的形象。一系列扎着辫子的娃娃们,被学者认为是中国的保护神。我也从已故的张凤兰的作品中找到了这个形象。著名艺术家白凤兰创作的作品《牛耕》非常像东汉时期的一幅雕刻作品,它赋予了这类艺术的复杂性和深刻性。白凤兰和安塞的其他三位艺术家也由此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世界剪纸大师”,其他艺术家也分别被评为国家级、省级的艺术大师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他们也因此经常被邀请到北京和国外去展示他们的艺术才华。关于农民画作品,博物馆收录了获得1988年国家奖的薛玉清的作品《牛头》,张志兰的《三个人》以及曾经在巴黎获大奖的曹天祥的作品《公鸡》。
此外,这个博物馆还有一个展厅用来展出当地腰鼓的历史。腰鼓是一种系在腰间的红色圆柱形大鼓,这样在击鼓的同时击鼓者也可以随身起舞。每当县政府组织活动的时候,安塞的腰鼓公司都会现场表演一些节目,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这些公司有时甚至会组织全中国巡演,这也使得腰鼓队的成员有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在安塞当地,民歌信天游并不比前两种艺术形式逊色。很多学习艺术的年轻人也慢慢地参与到民歌的演唱中,推动当地的旅游业发展。
民歌旋律《三十里铺》唱到:
三十里平川四十里水
七十里路上眊妹妹
白格生生脸脸齐格铮铮牙
毛格苏苏眼眼看什么
东山山日头西山山落
哪搭儿想你哪搭哭
在汉语的民歌旋律中经常会有一些重复的方言词汇,这样会使旋律满富激情和色彩。和剪纸一样,演唱民歌信天游是黄土高原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讲述了生活中的快乐与痛苦,希望与失望,充满了热情与诗意。另一个我觉得非常美的旋律唱到:
清水水的玻璃隔窗子照
红口口白牙对我笑
鸡蛋壳壳点灯半呦半炕明
烧酒蛊蛊淘米也不嫌你穷
剪纸、腰鼓和民歌信天游是中国正在寻求保护的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安塞县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进一步开发这三类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安塞县已经制订了一个强大的经济发展计划,因此每年都会举办各类的活动,吸引了很多的游客和爱好者。与此同时,这三类民间艺术也已经被列入了当地学校的课程,为培养下一代艺术家做着准备,这确实是一项值得钦佩的事情。目前在全中国范围内,剪纸艺术已经延伸到了现代艺术和内部家装的领域,得到了很多中国人的认可。
在陕西省安塞县以南100多公里的宜君县,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了民间剪纸和农民画商业化运作的又一个成功范例。该县的文化中心坐落在海拔1200米高的绿色山区,这里已经连续多年为当地女性开设培训课程,她们也由此学有所成,工艺闻名世界。展厅的墙壁上挂着她们在美国和欧洲参展的证书,这对于在黄土高原一个偏远的山区来说,简直是一件很难想象的事情。
在参观文化中心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一些女人正在为她们的作品着色。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员郭华告诉我们,这里的农民画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1982年这些艺术家运用看待人和动物的三维视角创作出了一批作品,因此被誉为“东方的亨利·马蒂斯”。这些作品色彩鲜艳,给人以快节奏感,非常典型。从2004年到现在,文化中心已经注册了60多名艺术大师。
在现场一位年迈的大师给我们介绍了这里展出的一些作品。她说:
“这是我们这儿一位70多岁的大师创作的“猪”。在中国,猪象征着财富。凭借这张画,她也赢得了陕西省的‘黄土地奖’。通过夸张的手法,这位大师凭借想象力重塑了农民的真实生活。看看你们能从这张画里观察出什么动势:这头牛就像活了一样!这些作品刚刚在美国展出,展示了中国农村的现代生活。这幅作品上几头肥猪被鲜花装饰着,象征着沼气的循环,2006年8月在美国展出获奖,作者是姜寿霞。我们每年都参加美国的展览,这幅描述传统舞蹈秧歌的作品今年获得了该展览的大奖。同样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也有我们的作品参展。”
这些纳伊夫风格的作品通常色彩很鲜艳,表现了传统和现代的农村生活。堆满玉米的院子、采摘下来的柿子、拖拉机、路边的手推车、田间劳作、家禽家畜……所有这些都需要很好的想象力来创作。
这些作品的作者大部分都是女性,她们也大都愿意通过这种方式来挣钱。她们其中一人正在现场作画,她告诉我:
“我叫韩淑凤。我创作的灵感来自传统的生活以及农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我非常喜欢画画,并通过这种方式谋生。”
坐在她旁边的艺术家刘索雅想要在一个黄色的背景上画一棵核桃树。她向我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我想表现女人和孩子在地上树上采摘核桃的场景,这是我想象中一个具体的劳作场景。我已经画了十几年的画,也挣了一些钱。这张画描绘了一个采摘苹果的场景,因为在我们这里有很多的果树。我已经50岁了,有两个孩子,我同样也会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