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当代女马可波罗日记(中文)
5531400000005

第5章 走西口:河曲之行(2004年)

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是一片贫瘠的山区,那里穿越了黄河与长城。我们的目的地是山西省北部的河曲地区,黄河在那里绕县境流过,蜿蜒曲折,故称河曲。尽管地处偏僻,河曲却因为去往内蒙古的渡口而闻名:在以往不同年代里,当地人被迫背井离乡,渡过黄河,去临近的省份寻找生计。干旱在过去和现在都一直困扰着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特点就是山脉贫瘠,缺水干旱。当地最重要的渡口就在河曲,黄河在这里蜿蜒曲折,河床狭窄。这个地方也因为一首民歌而闻名,“走西口”,这是一首19世纪的民歌,讲的是一对新婚夫妇的离别:民歌为二人台风格,二人台是一种对话式的戏剧表演形式。这首歌曾经打动了许多代人,大家都与歌中人物,新娘玉莲和新郎晓春一起流泪。

走西口持续了几个世纪之久,直到几十年前才逐渐淡化下来,72岁的艄公赵爱城几乎全程见证了摆渡的兴衰史。五月初的一天,我在渡口遇到了这位老艄公,他正在自己那艘大船上,船刚换了新马达,代替了使用多年的船桨。他从19岁就开始摆渡营生。他记得那时候许多人都背着棉被去往内蒙古,在那里的农村干劳力,然后带着微薄的积蓄回乡。那时候渡口非常简陋,船舶停靠在岸口,过往人群川流不息。艄公告诉我说,他摆渡的黄金时期随着公路和铁路的建设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所以现在他只能为游客摆渡,带他们去附近的皇后岛。他和另外一位老船公一起摆渡,尽管年岁已高,他们两人却都身手敏捷。在我的恳请下,老艄公为我演唱了一首工作时唱的歌,以前摇船桨的节奏就是依据歌曲节奏来进行的。

到了晚上,这里的堤岸就人头攒动,大家都来此散步。堤岸上有个广场是两年前建的,位于大禹庙前。大禹是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中治水的先祖皇帝。就是在这里,我遇到了当地的一位英语教师,何永清(音)。她为我讲述了这个地方的历史。这座庙是为了纪念那些在渡黄河时死去的人们,几百年前,有一艘去往内蒙古的船沉没了。为了纪念沉船的同乡,每年的七月十五这里都要举办莲花灯节。这个年轻人自学英语,现在是附近焦尾城村的中学教师。焦尾城村的食用葡萄很出名。

这个地区除了黄河,一直以来都是被汉族人视为陌生和危险的地区,历史上这里住的是游牧民族,像美国大西部一样都是些居无定所的农民。唐代诗人也在诗中对这个地区有过描述,描述与被派遣到西部做官的朋友道别场景:那时的离别往往是折柳赠别,那些低垂的柳枝就像在低头哭泣,倾诉着离别的痛楚。

在河曲我还有幸认识了一位“二人台”老演员,64岁的刘云德(音),他告诉我说曾经有一段时期,这里的人都爱唱歌。刘云德圆圆的脸上架着一副大框眼镜,他出生在离河曲15公里的巡镇:小时候,他记得家乡的男女老少都喜欢唱“三曲儿”,唱老百姓的生活,劳作,辛苦,欢乐和希望,生活的一点一滴都可以是民歌素材。刘云德是当地歌舞团成员,也是本地民歌的研究者。他给我看了他搜集整理的民歌,有350首之多。中央音乐学院经常邀请他去做“二人台”的讲座,显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二人台”演唱者。

不过刘云德面露愁容,他说现在的年轻人对传统音乐都不感兴趣了,即便学习了,也没有用心学,找不到准确的调子。他对黄河艄公以及赴内蒙古谋生的那类歌谣也很熟悉,也在进行搜集和研究。

事实上走西口的情形在河曲已经延续了几百年。

但是现在情况变了,山西省开始开发储量丰富的煤矿矿藏,开采出来的煤被销往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河曲地区的地下像所有山西和陕西北部地区那样,也富含煤矿,往地下挖不了几米,就能发现煤矿,所以以前移民去内蒙古的本地人都陆续返乡了。不过当地的煤矿质量不是太高,只能用作电站的燃料。这里的煤矿不是井状,而是水平状的,所以没有煤井的瓦斯危险,也就很少有中毒的危险,不过矿难却还是时而发生。

我得到的关于河曲现状的一些宝贵资料来自于当地广播电视台广播节目总编吴忠雄(音)。据他所述,当地广播电视台根据百姓生活制作纪录片和新闻。每年大约制作1600条新闻,每天10分钟的基于当地文化历史背景的本地新闻。河曲有13万人口,是一个贫困县。他说:“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的任务更加艰巨了,因为我们应该给观众提供精神食粮。五一期间,我们的记者专程赶去附近山区采访了一名劳模,了解了他是怎样代表致富路上的农民兄弟的。这位劳模创办了一家农产品生态加工厂,既保护了环境,他还眼光长远,又为村子提供了就业机会。河曲在远古时代是个临近沙漠的边界地区,汇合了中原文化,黄土高原文化和沙漠文化。在国家正在推进的西部大开发进程中,我们也想向全国人民展示与这片土地,与过去我们的困苦生活紧密相关的“二人台”文化,我们的民歌。我个人经常介绍黄河对岸的蒙古歌曲,向内蒙古电视台提供我们这里的音乐。我们的电视台很小,现在正在进行现代化改造,加强收视信号。我们很关注年轻人,想帮助他们去除网络、咖啡的影响,我们准备了每天十个小时的好听的广播节目。广播作为一个极好的教育渠道曾经风靡一时,我们的广播节目也是刚刚恢复的。我们的听众很喜欢听“二人台”和山西样板戏,所以我们在早、中、晚的黄金时段播放这一类的节目。现在许多农民去往城里,想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教育条件,比如大同、太原和其他一些大城市,我们也因此对社会有了更多的责任。举个例子,前不久我们这里失败了一次水果种植试验:我听说中央电视台七套节目将打造成农业频道,我觉得挺好的,这样我们就可以使用这些关于农业技术方面的节目,向我们的农民兄弟介绍经验,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

关于经济支持方面,吴忠雄(音)认为国家应该对贫困地区的广播电视台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他给算了一笔账:有线电视费每年有100万元的收入,广告收入大概五六十万,这不是一笔小数目了。然而他们记者的工资很低,尽管如此,这些记者依旧热情满腔,远赴偏远山区,认真工作,保证了新闻的时效。他说:“我们需要培养一些专业人才。我们已经和内蒙古地区建立了联系,他们因为享受自治区的优惠政策,现在比我们先进得多。”

他还告诉我说:“河曲有两个特点:第一,黄河,在河曲境内蜿蜒76公里,我们计划建一个电站发电,把电卖给东部需要电的地区。第二,煤矿。我们知道要是都把它开采了,我们将一无所有,所以我们在培养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意识,重新完善我们的发展计划。我们有一些发展较好的领域,比如矿业,化工业,电力业等,还有果业和生物农业。这里我想提一下我们的海红果,可以做成美味果汁。”

关于河曲的历史,吴忠雄(音)说这里是元代四大戏剧家之一白朴的家乡,文笔塔附近有一个纪念他的花园。文笔塔也是清代末年为纪念当地的文人而建。

参观文笔塔的时候,我看到了它那如椽巨笔状的模样,有点奇怪,不过的确是原始风貌。之后我到了娘娘滩,相传古代有一个皇帝和他的母亲在登上皇位之前曾被诬贬于此。现在这座黄河上的小岛因为缺水已经和陆地连在一起了。那里有座小庙和一家造梨木船的小船厂。据吴忠雄(音)介绍,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这里就会举办莲花灯节,365盏莲花灯被放入河中,为纪念那些为去内蒙古而丧命河中的先辈们。灯笼是用五颜六色的油布纸做的,可以防水,里面点着一支蜡烛。灯节持续三天,大约有三万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这个灯节。还有一个灯节就是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每逢那时,人们就沿着河岸点燃一堆堆的煤炭,照亮和温暖寒冬腊月中的人们:这就是陕北有名的“社火”。

站在庙宇的平台上,我们欣赏着对面平静的黄河,还有远处内蒙古境内的山脉,另外一边的一座高山的峰顶是众多烽火台连接起来的一座防御城堡的城墙。一旦有越过黄河的侵略,还有可能从高处将敌人阻断。在罗圈堡古城堡的参观让我看到了那里的一个被破土墙围绕的古老村落,在那里我还欣赏到了蜿蜒曲折的黄河美景。

河曲地区还有许多佛教寺庙和道观;我想说一下唐代的海潮庵,绝对是最古老的一座寺庙,那里的观音菩萨像已经被附近煤矿的煤灰熏黑了。庙里的八名和尚,有几个挺年轻的,似乎都不担心此事:整座寺庙都熏黑了,没什么奇怪的。每年的二月,寺庙都会举行孩子们的成人礼仪式,12岁的时候,孩子们就会收到寺里和尚赠予的祝福红绳。吃了一碗用蔬菜小米做的“酸粥”和荞麦面做的“碗托”后,我来到山上那座孤零零的道观岱岳庙,那里有着十分精美的宋代壁画,只住着一位道士,在观中静思着沉寂的与自然合为一体的道教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