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年轻人要熟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
5558600000005

第5章 政治军事(4)

3.城濮之战——春秋时期,齐国首先成为霸主。齐桓公死后,齐国渐衰。争霸焦点转移到晋楚之间。晋文公落难时,得到楚国帮助,答应楚王若两国交战,晋军退避三舍报答楚国。在城濮之战中,晋文公果然退避三舍,引楚军深入。晋军设下埋伏,大败楚军,成为中原霸主。

4.长平之战——战国后期,赵国经赵武灵王改革,国力大增,成为东方六国中的最强国。公元前260年,秦军在名将白起的带领下,攻打赵国。廉颇坚守不出,秦军散布谣言,赵王用赵括换下廉颇。最终赵军惨败。此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国。

5.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以破釜沉舟之计,击败秦军主力,瓦解了秦国的残暴统治。

6.昆阳之战——公元23年,刘秀在昆阳以少胜多,消灭了王莽主力,新朝败局已定。刘秀之后重建汉朝,是为汉光武帝。

7.官渡之战——公元200年袁绍攻曹。曹操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沉着应变,乌巢烧粮,从而消灭了袁氏的主力,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8.赤壁之战——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市西北的赤壁山,一说在今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一带,大败曹操军队的一次决战。此战为日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的宰相

1.齐国名相管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颍上(今属安徽)人。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

2.秦朝名相李斯——战国时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是著名思想家荀卿的弟子。后辅助秦始皇统一中国,官至丞相。

3.西汉名相萧何——西汉初年政治家。秦沛郡(今江苏沛县)人。早年任秦沛郡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收取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并知民间疾苦,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刘邦为汉王,以萧何为丞相,萧何推荐韩信为大将军。汉朝建立后,以他功最高封为侯。采摭秦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被拜为相国。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卒。

4.三国名相诸葛亮——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被誉为“千古良相”的典范。

5.初唐名相房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博览经史,工书善文,18岁时本州举进士,先后授羽骑尉、隰城尉。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屡从秦王出征,参谋划策,典管书记,任秦王府记室。每平定一地,别人争着求取珍玩,他却首先为秦王幕府收罗人才。贞观三年,即公元629二月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十一年(公元637年)封梁国公。与杜如晦、魏征等同为太宗的重要助手。至十六年(公元642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曾受诏重撰《晋书》。太宗征高句丽时,他留守京师。二十二年(公元648年)病逝。

6.大唐名相狄仁杰——唐代并州太原人,武则天时期任宰相,杰出的政治家。从政后,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转大理丞,改任侍御史,历任宁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职。狄仁杰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了拯救无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庙堂之上,以民为忧,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

7.宋初名相寇准——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即公元980年进士及第。淳化五年,即公元994年被拜为参知政事,其政治才能深得宋太宗赏识。宋真宗时,曾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景德元年,即公元1004年,辽军大举入侵宋境,寇准力主抵抗,并促使真宗渡河亲征,与辽立澶渊之盟,使当时动乱局势得到了稳定。不久被大臣王钦若排挤罢相。晚年再度被起用,封莱国公。寇准居官清廉,为世代楷模。

8.北宋名相王安石——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自从领导了一场轰烈和悲壮的熙宁变法,王安石便独撑大旗步入历史旋涡,成了历史上最受争议的人物。王安石也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集》。他于庆历二年,即公元1042年登进士榜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即公元1067年,神宗即位,诏王安石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即公元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罢相,隐居钟山。其政治变法对宋初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

9.大明名相张居正——湖广江陵人,明代政治家,改革家。万历初年,与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代为首辅。当时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居正主持裁决,前后当国十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亦颇有成效。万历十年,即公元1582年卒,赠上柱国,谥文忠。死后不久即被宦官张诚及守旧官僚所攻讦,籍没其家;至天启时方恢复名誉。张居正作为一名改革家,没有贸然全面整顿财政,避开了统治势力的“痛处”,改革成功,国富民安于一时。张居正作为一代宰相,为国于民鞠躬尽瘁。

10.清代名相曾国藩——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人,清代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瞩目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变法

1.商鞅变法——商鞅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法家主要代表人物。当时商鞅深得秦孝公的信任,执掌秦国军政大权达一二十年之久。商鞅生活在诸侯分裂割据、兼并战争十分频繁的战国中期。为了使秦国富国强兵,建立统一的封建帝国,他先后推行了两次以“农战”和“法治”为中心的变法活动。商鞅变法是我国历史上一场比较深刻的社会变革,有力地打击了旧的世卿世禄制和旧的生产关系,使落后的秦国一跃而为压倒六国的一等强国,并为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王安石变法——王安石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鄞县当县官的时候,正逢到那里灾情严重,百姓生活十分困难。王安石兴修水利,改善交通,治理得井井有条。公元1069年,宋神宗把王安石提升为副宰相。命令王安石开始变法。王安石遂以“富国强兵”为目标,开始实行变法。每项新法在推行后,基本上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但各项新法或多或少地触犯了中、上级官员、皇室、豪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王安石变法最终被罢废。

3.戊戌变法——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在社会上掀起了变法维新运动。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变法正式开始,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了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

明清科举考试

1.等级:

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我国唐宋时期官职简介

本书是一本综合各方面知识的文化百科全书,它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涵盖了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包括政治军事,地理名胜,山川湖泊,天文历法,节日节气,民俗礼仪,科学技术,文化传媒,文学常识等等方面,对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作了简明的讲解。不仅能够开阔读者的眼界,还会为读者的生活增添乐趣,满足读者在知识修养和文化审美上的追求,指引着我们向更高的人类文明迈进。

唐朝:

观察使——管理一道或几个州的地方行政、监察长官。

礼部侍郎——掌贡举、礼仪的行政长官。

京兆尹——长安地区最高行政长官。

防御使——负责一州或数州军事的地方长官。

监军判官——监军使下的副职。

行营都统——为镇压和讨伐而设置的出征兵统帅。

侍御史——负责纠察的官员。

右卫将军——中央禁卫军军事长官之一。

左神武大将军——中央禁卫军之军事长官。

校书郎——太子东宫所属学馆中校勘典籍的官员。

尚书右仆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的长官。

金吾大将军——中央禁卫军军事长官之一。

尚书左右仆射——全面负责行政事务的长官。

刺史——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校尉——一团之军事长官。有兵三百。

光禄卿——主管膳食事务的长官。

兵部尚书——主管全国军事政务长官。

司农卿——主管农业事务的最高长官。

鸿胪卿——负责接待来宾事务的长官。

吏部尚书——主管人事的最高政务长官。

尚辇奉御——专管御用车辆的长官。

中书令——即内史,最高辅政官。

右拾遗——咨询建议官员。

宗正卿——主管皇族事务的官员。

右补阙——咨询建议官员。

左散骑常侍——议政官之一。

宋朝:

通直郎——随奉太子的侍从官。

宣抚使——负责督察军事的重任,职位高于安抚使。

通判——由朝廷中央直接派遣,有权和知州(知府)共同处理事务,并监督行动。

士曹参军州府——六曹之一,掌婚姻、田土、斗殴等诉讼案。

县尉——掌管训练兵丁、查缉走私等治安事务的县级官员。

兵马都监——马步军统制官。

御营使——统管全国军事。

团练使——州府一级的常设武官,从五品。

朝奉郎又称左、右司谏——即谏议官,位次于谏议大夫下。

宣谕使、抚谕使——中央派往各地巡察民情,处理冤狱,措置营田的临时性官员,即所谓“钦差大臣”。

镇抚使——由中央委派负责一个地区或几个州府军事防务的临时设官。负责辖区军事防务兼理民政、财政等事务。

龙图阁学士——皇帝侍从的荣衔,掌管御书、御制文集、典籍、属籍、世谱等。

枢密使——掌全国军机、边备、征战等事的最高军事长官。

大理评事签书判官——掌管刑狱的京官。

参知政事——宰相的辅助,通称“使相”。

起居舍人又称右使——皇帝的近臣,负责记载皇帝的言行。

中书舍人——掌管起草诏书。

翰林学士——皇帝最亲近的顾问兼秘书,权力极大,有“内相”之称,往往是“将相之储”。

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它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

黄埔军校建立以来,以孙中山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驱逐舰

驱逐舰是战斗舰艇中用途最广的一种。它能在海上执行水面战斗、反潜、舰队防空、护航、侦察、巡逻、布雷等多种任务,素有“海战多面手”之称。驱逐舰诞生于19世纪70~80年代。

1869年,在奥匈帝国工作的一位英国工程师怀特海德成功地试验了他的原始鱼雷。它由压缩空气推进,在水下以6节的速度可航行276米,头部装有8.2公斤炸药。1870年,怀特海德鱼雷(又称“白头”鱼雷)在英国进行了表演。随着一声巨大的爆炸,靶舰应声被击沉。

1877年,英国制造出了专门发射鱼雷的鱼雷艇“闪电”号,并将其命名为海军的“1号鱼雷艇”。

航空母舰

最早的航空母舰是英国人用运煤船改装而成的,取名为“百眼巨人号”。

1917年6月,世界上第一艘有现代化装备的航空母舰“皇家愤怒号”下水。而最早直接建造成航空母舰的是日本的凤翔号。该舰在1922年下水,装备有21架飞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的航空母舰曾经横行一时。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舰是美国海军的尼米兹号核动力航空母舰。该舰于1975年下水服役,舰上机库可容纳100架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