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到伦敦后,为了谋生,加之爱好戏剧,先做过剧院的马夫、杂役,为看戏的绅士老爷照管马匹车辆。随后做过临时演员,即跑龙套的角色,扮演过像《哈姆雷特》中的鬼魂那样的配角。从16世纪90年代起,他开始编写剧本,在文坛初露头角。由于出身较低微,文化程度不高,且从事过“贱役”,莎士比亚受到“大学才子”派剧作家的攻击嘲讽。莎士比亚从事演员及编剧工作的活动中,有两个人与他交往颇深,一个是风俗喜剧作家本·琼生,与他经常讨论创作问题;另一个是比他年轻、有钱有势的扫桑普顿伯爵亨利·里士雷。扫桑普顿的家是当时诗人、人文学者、演员经常聚会之地。在伯爵的客厅中,莎士比亚也接触到一些教养有素,才华出众的人物。伯爵对莎士比亚的思想、创作产生一定影响,莎士比亚把他创作中仅有的两部叙事诗题献给他。扫桑普顿则在经济上资助他,庇护他。此外,莎士比亚和大学生还经常交往,保持密切联系。
1592至1593年,伦敦流行大瘟疫,剧场关闭。瘟疫之后,伦敦剩下两个剧团,莎士比亚是其中之一的“宫内大臣供奉”剧团的主要成员。后来在扫桑普顿的帮助下,他以父亲的名义申请到“绅士”称号和拥有纹章的权利。这时的莎士比亚在戏剧界、文学界已奠定了地位,成为剧团的股东,收入颇丰,就在家乡购置许多产业。1613年莎士比亚离开剧团退休还乡。在家乡他和两个女儿一起生活,但仍经常和剧团保持联系。1616年3月,莎士比亚和德雷顿、本·琼生等好友饮酒叙旧,饮酒过量,加之感染重感冒(或曰寒热病复发),一病不起,于4月23日逝世,终年52岁。他的遗体安葬在镇上的“三一教堂”。莎士比亚死后7年(1623),他的好友、演员约翰·赫明齐、亨利·康德尔,把他的剧本汇集一起出版。书名《威廉·莎士比亚先生的喜剧、历史剧和悲剧。根据准确的真正的文本刊印》,史称“1623年对开本”,或“第一对开本”。共收剧36部,以后又增加一个《泰尔亲王配力克斯》,总数为37部。本·琼生在集子前题词,称他为“时代的灵魂!”“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莎士比亚的创作活动从1590年开始,到1613年最后一个剧本《亨利八世》问世为止,短短20余年,却创作了数量丰富的各种体裁的作品,计有37部戏剧、2部叙事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及一些杂诗。根据他的创作思想、艺术的发展,其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初期创作(1590—1600),即历史剧、喜剧时期。写有9部历史剧,10部喜剧和3部悲剧。此外,他的诗歌也都创作于这一时期。这时正是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鼎盛时期。英国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势强盛,人民安居乐业,国王施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政策,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为暂时联盟。莎士比亚人文主义世界观这时已经逐步形成,对人生、社会,抱有美好期望,深信人文主义理想一定能在现实中实现。因而他的早期创作充满了愉快乐观的气质和浪漫的情调。
莎士比亚早期的历史剧主要取材于贺林希德的《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编年史》。9部历史剧中,《约翰王》具有独立意义,反映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英、法冲突,宣扬爱国主义以及“反对教皇”的主张。其他8部可分为两个内容相连的四部曲。《亨利六世》上、中、下篇和《理查三世》是第一个四部曲,反映作者反对封建内战,亦反对农民起义暴力革命的思想,塑造了以理查三世为代表的一系列封建暴君的反面形象。《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篇及《亨利五世》是第二个四部曲。主要追溯封建内战的根源,塑造出理想君主亨利五世的形象。两个四部曲概括了英国历史上百余年间的动乱生活,描写再现了英法“百年战争”和“玫瑰战争”的历史,表现出作者的人文主义的历史观和政治思想,其主旨是反对封建诸侯割据,批判封建无道暴君,拥护中央集权,歌颂正面的理想的开明君主。对某些封建君王(既所谓的开明君主)的过分美化歌颂是其阶级局限所在。其代表作品是《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其中《亨利四世》最为有名。它主要通过亨利四世及哈尔王子的活动展开剧情。亨利四世推翻昏君理查二世,自立为王,引起各封建主的不满,以潘西为代表的封建贵族发动叛乱。在国王与封建贵族的激烈斗争中,王子哈尔则混迹于贩夫酒保之间,与流氓、盗贼为伍,把福斯塔夫视为朋友,国王对此十分焦虑。后来国王率领两个儿子平定内乱,太子继位后,面目一新,成为开明君主。作品通过亨利四世平息内乱及王子道德改善转变的经过,抨击破坏国家统一、内讧作乱的封建诸侯,表现了作者改造封建君王的理想,以及对开明君主的期望。剧中首次出现的福斯塔夫爵士是英国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流氓、雇佣兵和冒险家,一个破落骑士的不朽艺术典型。他怯懦、荒淫、好色,到处吹牛、招摇撞骗,甚至拦路抢劫。他奉行的是一套纵欲主义、利己主义的人生哲学。但在这个人物身上,也不乏机智幽默的特征。悲剧中以福斯塔夫为中心,集结了一批酒保、衙役、脚夫、乞丐、妓女、士兵等下层人物,通过对他们活动的描写,构成一幅广阔的“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的背景,恩格斯在1859年5月18日致拉萨尔的信中称之为“福斯塔夫式的背景”。
莎士比亚的早期喜剧以爱情、友谊为主题。在剧中歌颂爱情、友谊,宣扬个性解放、爱情自由以及人人有权争取幸福的思想,批判封建等级门第观念和封建道德,带有浪漫主义的抒情气氛,散发着理想的光芒和乐观精神。代表作品有《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其中《威尼斯商人》成就最高。
《威尼斯商人》主要通过“借债割肉”、“三匣择亲”两个平行情节、安东尼奥与夏洛克围绕“借债割肉”的讼诉展开矛盾冲突,揭露和批判高利贷资产者的贪婪、冷酷、狡猾、狠毒以及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质,肯定并歌颂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一代新人和人文主义生活理想。
剧中的夏洛克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高利贷资产者典型,被称为莎剧人物中与哈姆雷特、福斯塔夫并称的性格最为复杂的三大典型之一。拜金主义是夏洛克性格的核心,贪婪、吝啬、冷酷及狠毒是他性格的基本属性。作为高利贷者,夏洛克在生意上千方百计攫取钱财。他的哲学:“只要不是偷窃,会打算盘总是好事”。他所追求的是让钱“像母羊生小羊一样地快快生利息”。他贪婪冷酷,以高利息放债,常把债户逼得走投无路。安东尼奥因借给人钱财不收利息,影响他放债收入。于是他恨之入骨,设下圈套,在法庭上一意坚持按约割肉,必欲置安东尼奥于死地。夏洛克把金钱视作命根,金钱就是他的一切,他做梦也梦见钱财。他同周围人们的关系唯有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在金钱毒化下,他变得极其吝啬卑鄙、冷酷自私,失去人之常情。他不让仆人吃饱,逼得仆人投奔他人,女儿因他过于吝啬、贪婪与情人携款出走。他知道消息,不痛恨自己逼走了亲生骨肉,而痛惜女儿带走了财宝,要找回女儿,还得花更多钱财。
夏洛克不单是一个重利盘剥、损人利己的高利贷者,同时还是一个在基督教社会受尽侮辱的犹太人。在当时的欧洲社会,犹太人由于多从事高利贷生意以及宗教原因受到歧视,夏洛克也不例外,他仇视安东尼奥,执意报复,原因除了安东尼奥借钱给人不要利息,夺了他的生意外,还因为安东尼奥曾经羞辱过他,侮辱了他的民族,离间他的朋友,煽动他的仇敌等。作者从人道主义角度对夏洛克的遭遇表示了一定同情。
夏洛克的形象尽管复杂,但从他在整个剧中扮演的角色来看,仍然是受谴责批判的反面人物,代表着已经落后的社会阶层和贪婪吝啬、冷酷自私、毫无人性的丑恶一面。
鲍西娅是作者笔下闪耀着人文主义理想光辉的新女性形象。她美丽多情、聪明乐观、淳朴善良、有胆有识、练达大方。鲍西娅不仅渴望爱情自由、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幸福;而且以友谊为重,敢于跳出家庭圈子,跳入社会,走上法庭,救他人于危难之中。在法庭上,她用欲擒故纵的方法,诱敌入谷,而后轻启唇舌,抓住契约文字漏洞,一举击败狡猾阴毒的夏洛克,其中表现的才识、胆量、机智和谋略为一般须眉男子所不及。她的胜利是仁爱、友谊、善良、正义对贪婪、冷酷、凶残、邪恶的人道主义的胜利,鲍西娅是莎剧一系列女性形象中最为成功出色的一个,至今仍为读者所喜爱。
安东尼奥是个经营海外贸易的富商大贾、新兴商业资本家的形象。他正直、善良、勇于自我牺牲,富于古罗马侠义精神。他所代表的新式资本——商业资本,敢于海外冒险,促进商品流通和工商业发展,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而夏洛克所代表的旧式资本——高利贷资本,则是坐收高利,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作者通过这两个不同类型资产者的对比,歌颂新的商业资本,批判旧式高利贷资本,客观上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在艺术上,剧作以“借债割肉”为主线,“三匣择亲”为副线,穿插“卷逃私奔”等情节,结构巧妙,情节丰富生动。作者还打破悲喜剧界限,把悲剧性与喜剧性相杂糅,喜剧性中渗透着悲剧因素。同时莎士比亚还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因素相融合,一方面是威尼斯的现实主义的真实世界,另一方面是贝尔蒙浪漫主义的幻想世界,两个世界交叉描写,相互映衬,有力表现了主题。
值得特别一提的还有《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一剧,在莎翁的全部创作中唯有此剧直接写英国小康家庭和小城镇生活。据说这是奉伊丽莎白女王之命而创作,主要描写福斯塔夫的恋爱故事。此剧在莎剧中,虽然成就一般,但恩格斯对其却评价很高,认为“仅仅是《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的第一幕就比德国文学包含更多的生活和现实”。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这一时期作者创作的一部悲剧作品。它虽是悲剧,但无论主题还是艺术风格都和这时的喜剧一致,被称作“乐观悲剧”。剧作的主要矛盾冲突是以罗密欧、朱丽叶为代表的人文主义先进势力和爱情理想与蒙太古、凯普莱特为代表的封建保守势力与封建思想观念间的矛盾冲突,通过这一冲突,作者谴责封建家族血仇纷争、内讧和封建婚姻观念,宣扬人文主义的爱情、友谊原则,歌颂为爱情幸福英勇斗争、勇于献身的一代新青年形象。
剧作的男女主人公罗密欧和朱丽叶都是人文主义新青年形象。罗密欧热情、奔放,浑身充满激情,急躁、冲动,为爱情可以牺牲一切。朱丽叶聪颖、早熟,纯洁、痴情,她的性格在第三幕第二场听到决斗消息的一段心理描写,和第四幕第三场喝药前的心理描写中,得到充分展示。除主人公外,其他人物性格描写也十分生动。如性情如烈火的提伯尔特、文雅高尚的茂丘西奥等等。“阳台场景”是剧中有名的抒情诗篇。艺术上,剧作结构紧凑,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具有浓郁的抒情风格。
这一时期,莎士比亚的创作除了历史剧、喜剧之外,诗歌创作也占有重要地位。两部叙事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鲁克丽丝受辱记》,154首十四行诗及部分杂诗都写作、出版于这一时期。歌颂爱情、友谊,赞颂美好的事物,抒发人生理想是这些诗歌的基本主题。
《维纳斯与阿都尼》(1593),取材于奥维德的《变形记》。长诗的主要内容是叙述爱神维纳斯狂热地迷恋、追求美少年阿都尼,但阿都尼毫不动心,只爱打猎。在一次行猎中阿都尼被野猪咬伤致死,维纳斯十分悲痛。在阿都尼身边血泊中,生出一种花,名叫白头翁,维纳斯把它带回塞浦路斯岛,决计静居深藏,不再露面。长诗宣扬爱情是自然的法则,它的力量不可抗拒,流露出反禁欲主义的思想倾向。长诗想象丰富,场景奇幻瑰丽,描写细腻真切,诗情画意充溢全诗。诗中洋溢着成年女性魅力的维纳斯密林浓荫之下劝诱阿都尼的诗行隐隐透出作者个人生活的回忆与体验。
《鲁克丽丝受辱记》取材于罗马早期历史故事,叙述王政时期最后一个国王、暴君塔昆的儿子塞克斯特斯从战场溜回,奸污了将领柯拉廷纳斯美丽的妻子鲁克丽丝。鲁克丽丝派人叫来她的丈夫和父亲,首先让他们立誓为她复仇,然后讲明真情,猝然举刀自杀。作品最后交待罗马人民起来抗暴,塔昆及其家族被驱逐出境。长诗惩恶扬善,褒贬分明,宣扬民主抗暴的人文主义思想。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十四行诗创作及莎士比亚的诗歌创作中最优秀的作品。十四行诗以赞颂爱情、友谊、美(包括人体之美)为主要内容。此外,对社会上的一些恶劣风习,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社会弊端也有所批判,如第66首“厌了这一切”,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