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爷爷奶奶带孩子宝典
5598700000004

第4章 尽情发挥隔代教育之优势(3)

“奶奶,你怎么可以随便翻我的东西呢?”一地的狼藉,让厚厚很生气。

“怎么了?难道奶奶翻看孙子的东西不应该吗?没必要搞得这么神秘吧?”奶奶不以为然。

“那你总要经过我的允许吧?我已经不是两三岁的孩子了!”厚厚越说越难过!

“你就是再大,在奶奶眼里都是个孩子,小孩子没有什么允许不允许的!我会把东西给你收拾好,你赶紧上学去吧!”奶奶说。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会把自己的“秘密”和感受倾诉给日记本,用它们来宣泄或反省一些私人感情。奶奶私自查看厚厚的信件、翻看他的日记,本来就不太好,当厚厚与她当面对峙时,奶奶的态度也略显强硬。这样的做法,很可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缺乏安全感,甚至给孩子增添巨大的精神压力,有点得不偿失。

案例二:

小勇一连好几天都闷闷不乐,似乎有什么事情让他很苦恼。奶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定找个合适的机会和小勇谈一谈。

晚饭后,小勇的爸妈到隔壁家串门去了,奶奶来到了小勇的房间。

“小勇啊,奶奶看你这几天一直不太高兴,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奶奶问。

“这个……其实……也没什么了!”小勇吞吞吐吐地说。

“不用怕,家里就剩下咱俩了,有什么心里话就说出来吧!放心,奶奶一定会为你保守秘密!你还信不过奶奶吗?”奶奶试图打消小勇的“顾虑”。

孩子开始有秘密是好事,但因为“秘密”而产生的问题,孩子们可能会苦于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此时,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和孩子进行一次良好而深入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也没什么大事,我最近好像……好像……”小勇没有继续说下去。

“好像什么啊?放心说出来吧,没准奶奶能帮你出出主意呢!”奶奶继续安抚小勇。

“我好像有点喜欢她,但又怕影响学习,心里也一直很苦恼,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小勇说完,仿佛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原来是这样啊!男孩喜欢女孩很正常,没必要那么苦恼!不过,正如你担心的那样,目前应该以学习为主,况且你们的年纪都还小,恋爱的事往后再说吧,目前和她保持朋友关系就行!”奶奶心平气和地说。

孩子的成长分为不同的阶段,面对并不成熟又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家长们应该多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在巧妙地得知小勇的“隐私”后,奶奶先安慰孩子积极地面对问题,又帮他分析利害关系,从而引导小勇对自我调整自己的行为,很好地解决了问题。

专家指示

1.拥有自己的秘密是孩子的权利,这样的现象也很正常,应该尊重孩子。只有互相尊重,才有利于关系的融洽,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2.最好不要私自偷看他们的日记、信件,对孩子的承诺、答应过的事情应该及时兑现,如果不能兑现应该解释清楚。如“我不会把这件事告诉别人的”、“你说的我都答应你”。

3.多观察孩子的变化,除了给予更多的爱之外,也要鼓励孩子和亲人多沟通、交流感情,培养相互之间的信任感。

4.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观念,提高自我教育和判断能力,消除不安全“秘密”的隐患,让孩子在安全良好的氛围中实现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第七节 怎样用心来陪伴孩子

特别提醒

陪伴是一种关怀,一种理解。陪伴孩子不仅表现在天天待在孩子的身边,还应该贴近他们的内心。孩子也有敏感而固执的一面,大人不经意的忽视很可能就会给孩子造成阴影,不要以为孩子小,就不去注重他们的内心;也不要因为孩子小,就让他为所欲为。孩子不能与寂寞相伴,用心陪伴孩子,理解孩子,不要让孩子受到冷落,这样他才能更好地成长。

问题聚焦与剖析

社会压力那么大,有几个孩子能得到父母亲全心全意的照顾?父母不赚钱养车、养房、养小孩,日子咋过?而爷爷奶奶正好也孤独寂寞,能带孙子,既可以减轻子女的负担,又可以帮助彼此驱除孤独感,何乐而不为?再说爷爷奶奶念了几十年育儿经了,对小孩子的照顾理应不在话下。所以,陪伴孩子,关注孩子成长之类的事自然落到爷爷奶奶身上。虽说爷爷奶奶有大把的时间陪伴孩子,但结果有时却不尽人意。

案例一:

上小学三年级的玲玲,整天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怎么回事?让她赚钱养家了?还是家里不断有天大的灾难发生?去玲玲家里看看。

原来,玲玲父母在外地工作,她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二老很疼她,家里也不缺钱,一切都挺好的。玲玲不快乐的原因和爷爷奶奶有关,她觉得和爷爷奶奶没法沟通,老人也从不关心她内心的想法,有时还擅作主张替她安排生活。

一个周日,老师组织同学们郊游,还特意吩咐大家从家里带一些好吃的和同学们分享。玲玲刚把这事告诉奶奶,就遭到了反对:“天气这么热,等你们到了野外,吃的估计都闷坏了,不如给你点儿钱,到了地方再买。”

当天的野外聚餐玲玲非常难堪,同学们都带来了香喷喷的美食,大家在一起吃得特别开心,唯独玲玲躲在一旁不敢吱声。其实,她很想跟同学们打成一片,但自己没拿东西,怕同学们嘲笑她。

有段时间,一本动漫书在同学之间疯狂传阅,玲玲等了好久才把书拿到手,准备回家仔细读一遍,然后加入同学们的讨论中。谁知刚看了个开头,爷爷就把书拿走了,“这些奇奇怪怪的书有什么好看的,我当年只看……”爷爷哪里知道,玲玲看书的目的是想努力融入集体,跟同学交朋友。况且,不同时代的孩子有属于他们的好书,旧时代的书也未必适合现在的孩子看。

见玲玲不开心了,爷爷奶奶便塞给她一些零花钱,让她买好吃的,其实玲玲并不需要这么哄着,她时常在想:为什么爷爷奶奶天天跟我在一起,我们之间还是那么陌生?他们口口声声说爱我,但从来不过问我心里想要什么,需要什么,从来不肯听听我的想法……

陪伴孩子,简单地照顾日常生活,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显然不够。当发现孩子情绪低落时,爷爷奶奶不妨和孩子沟通交流一下,听听孩子的想法。关心孩子,不光要落实在衣食住行上,还要关注孩子的内心、精神层面。

案例二:

寒寒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家庭里,在家有保姆侍候,出门有司机接送。大家觉得,生活在那样的家庭环境里一定很幸福,实际上寒寒并不快乐。

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寒寒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其实不然,虽然物质条件丰厚,但他却没有感觉到亲情的温暖。爸爸妈妈出国了,爷爷奶奶虽然在他身边,可并没有用心陪伴过他。

保姆最近发现,寒寒的衣服特别脏,总有些又红又黄的印迹,开始还以为是美术课上染的颜料,直到他因打架受伤住院才知道那些是血迹。

爷爷奶奶虽然满足他的一切要求,却经常把他丢在家里交给保姆带,为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陪伴,寒寒想用打架的方式引起爷爷奶奶的注意。

也许大人觉得病房是压抑的,但住院的这段时间,寒寒却很快乐。爷爷不去打高尔夫了,奶奶也不玩麻将了,都来陪着他。享受着爷爷奶奶寸步不离的照顾和陪伴,寒寒感觉特别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