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代怀乡诗词三百首
5600900000026

第26章

g榆火:寒食日禁火禁烟,节后另取新火。唐宋时朝廷在清明日取榆柳之火赐百官,故有“榆火”之说。

h一箭风快:顺风行船,迅疾如箭。半篙波暖:竹篙没入水中,因时近暮春,水波已暖。

i别浦萦回:送别的水滨,水波还在回旋。

j津堠:码头上瞭望、歇宿的处所。岑寂:寂静。

苏幕遮

北宋·周邦彦

燎沉香a,消溽暑b,鸟雀呼晴c,侵晓d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e,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f,久作长安g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h。

【题解】

这首词作于周邦彦仕宦汴京期间,以怀念故乡钱塘以及旧友为主旨。词的上片展开了一幅五月京城的晨景画卷,视角从室内的焚香炉到室外的鸟语花香、开满荷花的池塘,动静兼备,描摹出夏日的情景,明洁恬静,颇为传神。下片写在独自欣赏荷花之际油然而生的乡思。词人的故乡杭州素以荷花繁盛著称,那接天映日的荷花塘是在异乡难以寻觅到的,也是令游宦京城的词人所魂牵梦绕的。“故乡遥,何日去”的自问,表露出词人久客京华、倦于漂泊的羁旅之思。而这种深切的乡思随之入梦,词人在梦里又回到了当年与好友们一起在荷塘划船的美好情境当中。此作是一首颇为别致的怀乡词,代表了周词柔婉工丽、典雅精巧的整体艺术风格。

【注释】

a燎:小火烧炙。沉香:沉香木,一种名贵的香料。

b溽暑:潮湿的暑气。

c呼晴:唤晴。旧时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

d侵晓:破晓,天刚亮。

e宿雨:隔夜的雨水。

f吴门:原指吴郡治所苏州。周邦彦家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市),旧属吴郡。这里以吴门借指其故乡钱塘。

g长安:汉唐故都,这里借指北宋都城汴京。

h芙蓉浦:开满荷花的池塘。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北宋·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a,午阴嘉树清圆b。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c。人静乌鸢d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e。凭栏久,黄芦苦竹f,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g。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h,不堪听急管繁弦i。歌舞畔,先安簟枕j,容我醉时眠。

【题解】

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周邦彦任溧水县令之时。溧水,今属江苏南京。无想山,在溧水县南十八里。在周邦彦的仕宦生涯中,有很长一段时期是被外放出任地方官的,因此《清真集》中颇多羁旅行役题材的词作。这些作品往往将词人的身世之感融入景物的描写之中,营造出以情写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此作即借描述溧水风光以抒发身世之感以及宦游漂泊之叹。上片描写溧水夏季风光,呈现莺雏、梅子、嘉树、小桥等颇具江南特色的景物。下片转入漂泊之叹,塑造了一位宦海浮沉、四处奔波中的游子倦客形象,感慨遥深。词中多化用前人诗句,贴切如己出,有点化之妙,也体现了清真词“富艳精工”的艺术特质,堪称其怀乡羁旅词的代表作。

【注释】

a此句意为夏日的暖风将小黄莺吹拂得成长起来,雨水使梅子长得肥大。此处“老”、“肥”作动词。

b清圆:指树阴清凉而又圆正。

c此句是说江南空气湿润,衣服上沾满潮气,需要花费许多炉火来熏烤除湿。

d乌鸢:乌鸦。

e新绿:指雨后新涨的绿水。溅溅:流水声。

f黄芦苦竹:语出白居易《琵琶行》:“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当时白居易谪居九江,因此词人有“拟泛九江船”的联想。

g社燕:燕子春社来,秋社去,故又称社燕。社:指春、秋祭祀土地神的日子。瀚海:指大海。修椽:承载屋瓦的长形木椽,燕子喜欢筑巢于此。

h江南倦客:作者自指。溧水在长江以南,故云江南。倦客:指倦于客寓游宦之人。

i急管繁弦:指宴席上弹奏管弦乐器而发出的激越繁复之声。

j簟枕:竹席枕头。

临江仙

北宋·朱敦儒

直自凤凰城破后a,擘钗破镜分飞b。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c,魂断玉关西d。

月解团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e,一十四番回。

【题解】

此调原为唐代教坊曲。最初多咏水仙,故名。后用作一般词牌,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等。这首小词以抒发刻骨铭心的家国之恨为主旨。“靖康之变”使避世隐逸的朱敦儒再也无法逃避国破家亡的惨痛现实,在词作中唱出时代的旋律。当时词人正处于流离失散,“天涯海角”句即慨叹与妻子儿女至今仍天各一方,杳无音信。“辽海北”、“玉关西”都泛指北方沦陷区,而词人的亲人们正流落于此,令他怎不日夜牵挂!词作最后道出了词人在失却故园,与亲人分离后的十四年中,如何苦苦期盼着亲人的消息,读来令人唏嘘不已。朱敦儒在这首词中将失去家国、思念亲人的愁苦充分表达出来,词境上有了很大开拓,反映了整个时代的悲剧,在宋代怀乡羁旅词中颇具代表性。

【注释】

a直自:自从。凤凰城:指北宋都城汴京。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吹箫引凤,凤凰降于京城,后因称京城为“凤城”或“凤凰城”。城破:指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汴京沦陷事。

b擘钗:指分钗。古代情侣离别时常分钗以作纪念。破镜分飞:指南朝陈后主之妹乐昌公主在陈亡后打破梳妆镜,与其夫各执一半,分头逃难之事。中间经过极为曲折。

c辽海北:泛指东北边疆地区。

d玉关西:泛指西北地区。玉关:玉门关。

e塞雁:从边塞飞回的鸿雁。

听雨

南宋·吕本中

日数归期似有期a,故园无语说相思b。

芭蕉叶上三更雨,正是愁人睡觉时c。

【题解】

这首七言绝句是吕本中于绍兴五年(1135)在福州(今属福建)所作。吕本中是宋代诗史上的重要人物,早年所写《江西诗社宗派图》成为江西诗派的纲领之作,对宋诗发展影响深远。“靖康之难”时,吕本中被围困在汴京城中,亲身经历了惨痛的亡国之辱,内心必然受到巨大震动。此后他的诗歌创作取法杜诗,呈现出悲怆苍凉的风格。此诗是吕本中晚年因感念故国而作,抒发了他在异乡漂泊中某个雨夜生发出的怀乡之情,语短情长,因用情真挚而颇具感发人心的艺术力量,堪称吕本中全部诗歌创作中的代表作。

【注释】

a似有期:意思是其实没有归期。此句从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化用而来。

b故园:故乡,故国。此句是说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c睡觉时:睡醒的时候。这两句从唐徐凝《宿冽上人房》诗:“觉后始知身是梦,更闻寒雨滴芭蕉”化出。

【名句】

芭蕉叶上三更雨,正是愁人睡觉时。

春残

南宋·李清照

春残a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最长。

梁燕语多b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c。

【题解】

这首七言绝句当为李清照晚年的作品。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其父李格非是一代名士,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李清照原本婚姻生活十分美满,其夫赵明诚精通金石书画,夫妻二人趣味相投,曾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收藏研究。然而宋廷南迁成为她生活的转折点。南渡后,赵明诚病逝,她只得独自辗转流徙于江浙一带,晚年处境尤其悲苦。作为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在诗文创作上亦达到了很高水准,其诗作以感慨深沉、情真意切见长。此诗即抒写了诗人在暮春时节所生发的感伤之情,以及南渡后孤寂多病的黯淡时光里对北方故乡深切的思念。李清照这首小诗与其词作风格相类,细腻工致,哀婉凄切,是其晚年诗歌中的代表作。

【注释】

a春残:暮春时节。

b梁燕语多:屋梁间的燕子一直在呢喃。

c此句从唐高骈《山亭夏日》诗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化出,大意是说细细的微风将蔷薇花的香气吹进了门帘。

牡丹

南宋·陈与义

一自胡尘a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b。

青墩溪畔龙钟客c,独立东风看牡丹d。

【题解】

这首七言绝句是陈与义绍兴六年(1136)春天所作,此时他以病告退,寓居浙江桐乡县北青墩寿圣禅院之无住庵。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居士,洛阳(今属河南)人。陈与义是两宋之际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以靖康之难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局限于个人生活范围,多闲情逸致、流连光景之作。从靖康之难起,他自陈留向南奔逃,辗转于襄汉湖湘之间,体验了亡国之痛、流亡之苦,诗歌开始向杜诗的沉郁苍凉转变。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陈与义经广东、福建,辗转到达临安(今浙江杭州),出仕南宋朝廷。此作即抒写了诗人在南渡后四处流离漂泊际遇中的心绪。诗题名为“牡丹”,实际上抒写了由异乡所见牡丹花而勾起的怀乡之愁,表面看不动声色,却抒发了伤悼故国、慨叹身世的深沉情感,自有悲凉慷慨之气蕴含其中,颇具杜诗神韵。

【注释】

a胡尘:指金兵。

b十年:从靖康元年(1126)汴京沦陷至诗人写作此诗之时,已经过去十年。伊洛:伊水和洛水,此处指代诗人的故乡洛阳。

c龙钟客:诗人自指。龙钟:疲惫的样子,也形容老态。

d看牡丹:暗指诗人思念故乡。洛阳盛产牡丹,故诗人在异乡看到牡丹,自然思念起故乡。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南宋·陈与义

忆昔午桥a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b。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c。

【题解】

此词约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陈与义引疾去官,卜居浙江桐庐之时。此作借回忆青年时代在洛中的旧游来表达故国之思、身世之感与家国之痛。词的上片描述了宋徽宗在位时词人与友人们度过的一段潇洒自在的青春时光。十余年后,金人入侵,词人被迫南下,动荡流离,九死一生。下片开始转入这段苦难黯淡的生涯,词人只用了“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一句便写尽世事沧桑,包含了多少亡国丧家的悲苦慨叹!创作此词时陈与义四十五岁,已进入创作生涯的晚期,三年后离世。此作历来受到颇高评价,被公认为《无住词》中的压卷之作,代表其清婉奇丽的整体风格。

【注释】

a午桥:村庄名,午桥庄在洛阳城东南。据《新唐书·裴度传》载,裴度晚年退居洛阳,在午桥建有别墅,与白居易、刘禹锡把酒作文,不问人间事。

b此句意为虽然我还在人世,但二十年来的坎坷遭遇足以惊心动魄。

c此句的大意是,古往今来许多人事沧桑的变化,不过是当作渔夫半夜里唱歌的内容罢了。

【名句】

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渔家傲·寄仲高

南宋·陆游

东望山阴a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b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c。

【题解】

此词是陆游为寄信给从堂兄而作。诗题中的“仲高”,指陆升之,陆游的同曾祖之从堂兄,年长陆游十二岁。此作借叙写思念兄弟而抒发怀乡之情。当时陆游正宦游西蜀,距离家乡山阴不足四千里,而词中言“往来一万三千里”,不过是在思乡的心境下极言两地相隔遥远而已。陆游的怀乡之情往往是与家国之思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显得分外沉痛悲苦。此作融思乡、念亲、国殇于一体,体现了陆游词激昂慷慨、流丽绵密的整体风格。

【注释】

a山阴:今浙江绍兴,是陆游的故乡。

b红桥:地名,在山阴西七里。

c此句意为时光都在喝茶抽烟的闲散生活中流逝了。

晚晴闻角有感

南宋·陆游

暑雨初收白帝城a,小荷新竹夕阳明。

十年尘土青衫色b,万里江山画角c声。

零落亲朋d劳远梦,凄凉乡社负归耕e。

议郎博士f多新奏,谁致当时鲁二生g?

【题解】

这首七言律诗是孝宗乾道七年(1171)夏天,陆游四十七岁时在夔州通判任上所作。当时诗人远赴蜀地异乡出任闲职,一来有感于故乡的亲朋渐趋零落,自己却不能返乡探问,有负归耕之志,二来自己因固守气节而不被朝廷重用而深感失落,也加剧了诗人在外寓居漂泊的痛苦与彷徨。诗题中的“闻角”,是指听到画角的声音。画角是古代军乐队常用乐器,甚至成为军营、兵事的代称。此作抒写了诗人由异乡晚晴所见所闻而引发对故乡亲朋的追念,以及对壮志难酬的叹息。全诗形式上对仗工稳,内涵上寄意遥深,将一位满腔报国热忱的文士的心理活动与情感世界呈现得淋漓尽致而又细腻动人。

【注释】

a白帝城:地名,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山上,为东汉初公孙述所筑。

b十年:此处取约数。陆游自绍兴二十八年出任宁德县主簿,至乾道七年为十三年。青衫:古代低级文官的官服。

c画角:古代乐器名。形如竹筒,以竹木或皮革制成,外加彩绘,故称“画角”,是古代军乐队的常用乐器,声音高亢动人可振奋士气。此处用充满画角之声来暗指国家不太平。

d零落亲朋:指亲戚朋友中有的亡故,有的失散。

e负归耕:不能回到故里乡社种田。

f议郎:掌管顾问应对的官职。博士:负责传授儒家经典的官职。

g致:招来。鲁二生:鲁地的两位儒生。此处用《史记·叔孙通传》典,《叔孙通传》载:“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三十馀人,鲁有两生不肯行。”此处指代有气节之人。

宿武连县驿

南宋·陆游

平日功名浪自期a,头颅b到此不难知。

宦情c薄似秋蝉翼,乡思多于春茧丝。

野店风霜俶装早,县桥灯火下程d迟。

鞭寒熨手戎衣窄,忽忆南山射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