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此时的俄国却可谓“双喜临门”。1858年6月13日,即《瑷珲条约》签订后仅半个月,沙皇俄国另一位侵华急先锋、海军上将普里雅廷,作为俄国太平洋分舰队司令兼驻华使臣,利用英法联军攻入天津之机,玩弄外交手腕,在清廷要求其出面调停时,逼迫清廷签订了中俄《天津条约》,规定俄国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湾和琼州七处口岸享有通商特权;俄国可以在各通商口岸设领事,享有领事裁判权,停泊军舰;在原有陆路通商处所,俄商人数及货物不再受限制;今后凡中国让与外国的通商等一切权利,俄国均可享受;俄国人可由通商处所进入内地传教。这样,俄国不费一兵一卒,又在中国攫取了许多特权,这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把中国进一步推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但沙皇俄国并未就此止步。《瑷珲条约》的墨迹未干,穆拉维约夫就置条约中关于乌苏里江以东领土由两国共管的规定于不顾,开始侵蚀这一地区。1858年6月12日,他率军侵占了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交汇处的伯力,将其改名为哈巴罗夫斯克,以纪念侵华老强盗哈巴罗夫。之后便以此为基地,不断向东、向南侵蚀。到1860年6月,俄军侵占了海参崴,将其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为“控制东方”。至此,乌苏里江领土全部被俄侵占。同年11月14日,沙俄又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根据该条约,清政府承认《瑷珲条约》中把黑龙江以北划归俄国的规定;《瑷珲条约》中定为中、俄两国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割给俄国。这样,沙皇俄国又夺走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共约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从1847年到1860年的13年中,沙皇俄国共夺走了中国东北地区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欧洲列强中获益最大的国家。
沙皇俄国在侵占中国东北领土的同时,也夺走了中国西部的大片领土。
从巴尔喀什湖一带到帕米尔的广大地区自汉朝以来便是中国的领土,之后历代王朝都对这里进行着有效管辖。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远征希瓦汗国时,风闻中国叶尔羌(今莎车)地区富有金矿,便三次派军来犯,沿额尔齐斯河上溯,远及斋桑泊一带,侵占了中国准噶尔北部大片领土。此为沙俄侵蚀中国西部边疆之始。
19世纪20—30年代以后,沙皇俄国在征服中亚的过程中又乘机侵占中国领土。1831年,沙俄侵略军公然在巴尔喀什湖和斋桑泊之间的中国领土上强行修筑了谢尔基奥堡(今阿亚古斯附近),并往这一带强行移民,图谋永久占领。1847年,俄军在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库克乌苏河北岸非法修筑了科帕尔堡(今塔尔迪—库尔干),然后以此为基地,向东、向南扩张侵蚀。1853年,俄军越过伊犁河,侵占了中国的古尔班阿里玛图,修筑了维内尔堡(今阿拉木图)。之后,沙俄在这三个堡垒之间设置了二十多个驿站。这样沙俄就在巴尔喀什湖以东的中国境内,筑成了一条由北而南长达七百多公里的武装堡垒,称作“新西伯利亚堡垒线”,沙俄向这里派驻大批军队,划定殖民村,修筑军用公路,强行移民,事实上侵占了这一地区。
1860年沙俄逼迫清政府签订的《北京条约》,就中俄的西段边界也作了规定,规定中俄西段边界应顺山岭走向、大河流向及中国现有卡伦路线而行,即从1728年所立的沙宾达巴哈界牌末处起,往西直至斋桑泊,再由此往西南顺特穆尔图淖尔(伊塞克湖)南至浩罕边界。根据这一规定,沙俄不仅把它所侵占的巴尔喀什湖以东、沙俄所修“新西伯利亚堡垒线”以西的中国领土窃为己有,而且把中国的内湖斋桑泊和伊塞克湖作为划界必经之点,即这两湖一线以西也被沙俄窃取。同时,《北京条约》俄文本中关于中俄西段边界的划分,分界的标志之一是中国边界上的“现有卡伦”,但沙俄在将其译成汉文时却改为“中国常驻卡伦”。当时清政府的常驻卡伦,一般都设在距国境线几十里乃至上千里的城镇附近,除了常驻卡伦,还有“移设卡伦”和“添撤卡伦”,这些一般都距边界较近。沙俄这一篡改显然是要把边界线尽量向中国境内推移,以攫取更多中国领土。
果然,《北京条约》签订后,在双方商定的边界谈判时间到来之前,沙俄就出动大批侵略军,向中国常驻卡伦逼近,尽量占领中国领土。沙俄外交部在发给即将参加中俄西段边界谈判的代表巴布科夫和扎哈罗夫等人的训令中,要求他们充分利用《北京条约》中的有利条文,攫取比条约所规定的更多的领土,包括攫取斋桑泊、伊塞克湖及其附近地区。根据沙皇政府的指示,1862年春,俄军越过斋桑泊,侵占了湖东地区,在南方则侵占了伊塞克湖地区。
1862年8月,中、俄双方在塔城开始西段边界谈判。谈判期间,俄方蛮横地坚持全部西段边界均须按常驻卡伦划分,中方严词拒绝,俄方便以中断谈判相威胁并派侵略军继续向中国境内推进,袭击卡伦,抢劫民众,无恶不作。这样谈判断断续续地拖了两年,清政府最终屈服,于1864年10月在沙俄拟订的《勘分西北界约记》上签了字。根据这一条约,沙俄攫取了中国西部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
但沙俄对中国西部的侵蚀并没有就此结束。沙俄七河省省长科尔帕科夫斯基疯狂叫嚷,要“占领塔城、伊犁和喀什噶尔,并在该处安置俄国移民”。1871年,沙俄出动大批侵略军,占领了中国新疆伊犁及附近地区。他们霸占伊犁达10年之久,在这里疯狂屠杀敢于反抗的中国人,横征暴敛,残酷奴役和剥削当地人民。直到1881年2月24日,中俄签订《伊犁条约》,沙俄才将伊犁交还中国,但同时又强行割占了霍尔果斯河以西和斋桑泊以东的大片中国领土,勒索“赔款”900万卢布。1882—1884年,沙俄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科塔界约记》等5个勘界议定书,吞并了7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1895年,沙俄又同英国合伙瓜分了中国的帕米尔,英国获得了帕米尔南部,俄国抢夺了帕米尔北部。
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沙皇俄国已经腐朽没落,“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但对于当时更加腐朽的中国清朝政府来说,它仍然是手举屠刀的强盗、张牙舞爪的虎狼。它野心勃勃,企图建立一个庞大的“俄罗斯—中华帝国”。它抛出了各种各样的侵华计划:“巴德马耶夫计划”,以兰州为中心组织武装暴乱,把中国广大边疆地区并入俄国;“别佐布拉卓夫计划”和“黄俄罗斯计划”,企图吞并中国东北和朝鲜。1898年,它强迫清政府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抢占了中国的旅顺、大连。1899年,沙俄同英国达成瓜分中国的协议,把长城以北划为俄国的势力范围,长江流域划为英国的势力范围。1900年,它伙同其他七个帝国主义国家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出动十几万军队侵占了中国东三省,把东三省改为“黄俄罗斯”。同时,俄军在黑龙江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血腥屠杀中国居民,把数千人赶到黑龙江边,刀砍斧劈,排枪扫射,鲜血染红江水,尸体到处漂浮,村庄十室九空……1904—1905年,俄、日两个帝国主义强盗为争夺中国东北发生战争。战争结果两国瓜分了中国东北,沙俄占领东北北部,日本占领东北南部。1911年,沙俄策动和支持中国外蒙古宣布独立,由沙俄控制,同时又乘机侵占了蒙古西北部中国唐努乌梁海地区1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沙皇俄国对中国领土的侵蚀占领,是几百年来沙皇俄国对外领土扩张的一个缩影。沙皇俄国对领土的贪欲无穷无尽,只要有机会、有可能,从不放过。沙皇俄国是帝国主义列强宰割中国获利最多的国家,沙皇俄国是近代中国最凶恶的敌人。
以上我们只是记述了沙皇俄国领土扩张的几个主要方面。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正是由于俄国统治者的无限贪欲——对领地的贪欲,对域外物产的贪欲,对市场的贪欲,对霸权的贪欲,等等,促使俄国不断地对外进行领土扩张,或战争夺取,或逐步蚕食,或威逼诱骗,或合伙瓜分。正是由于沙皇俄国进行的一次次领土扩张,使其领土如滚雪球般不断膨胀,由原来小小的莫斯科公国跃升为自成吉思汗的大蒙古帝国以来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帝国,总面积达两千多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6。如此成就,不可谓不辉煌,不可谓不令人折服。然而大有大的难处,用武力黏合的东西终究是不牢靠的,终有一天它将“呼啦啦似大厦倾”,遭受四分五裂、分崩离析的命运。